APP下载

“老师,我不想努力了!”

2024-05-26李珮妮

新班主任 2024年4期
关键词:小文玩游戏挫折

李珮妮

案例简述

“老师,我不想努力了,我也不需要努力!”多次找小文谈话后,小文对我不耐烦地说出这句话。

刚入学时,小文上课容易走神,下课大多数时间趴在桌上睡觉,作业也是随意应付。但区别于那些调皮的学生,他并不影响别人,只是安静地待在角落里,属于存在感极低的孩子。身为班主任,我认为每个孩子都有优点,秉持着不能放弃每一个孩子的原则,我不仅积极给小文创造参与班级活动的机会,而且还每天督促小文完成作业。但一段时间后,小文依然没有太大的变化,反而有一天不耐烦地对我说:“老师,我不想努力了!”

原因分析

根據多次对小文的家访,我认为影响小文行为表现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家庭因素:小文是家中第一个孩子,从小父母对小文的物质需求都会予以满足。在学习上,家长虽然也希望孩子能用功努力,但只是用物质奖励鼓励小文。我与小文妈妈聊天的时候,就听她说:“我们答应小文,只要他学习有进步就给他换手机。”可见家长在小文的学习成长上没有正确的指引。家庭条件很好的孩子本就对物质奖励没有强烈渴望。既然小文对物质奖励并不在意,那么他渴望什么呢?

个体因素:在与小文的多次聊天中,我注意到小文在小学四年级时还是一个对学习充满兴趣的孩子。小文曾经报名参加奥数比赛,数学成绩较好。但是在一次期末表彰班会上,小文认为老师表扬全班总分较高的同学,却没有表扬数学进步明显的他,所以他觉得老师偏心,努力学习也没有用,还不如维持现状。从四年级开始,小文连数学课也不认真听了,作业马虎应付,成绩一落千丈。如此看来,小文是渴望成功和被表扬的。上了中学后,换了一个新学校,小文自己也想重新再来,在学习上努力一把,然而,要想一下子提升学习成绩是不可能的。看到自己不理想的成绩,小文顿时丧气,不愿意面对挫折的他再次逃避学习,转而沉迷于游戏。

游戏因素:玩手机游戏是小文的最大爱好。在游戏世界里,小文是“王者”。游戏对他的吸引力太大了,他在游戏上获得的满足感比在学习上高,所以家庭作业总是完成不了。到最后,小文提出不希望我再监督他的学习。家长知道这一情况,想没收手机,但担心小文离家出走,只好放纵孩子,无可奈何了。

辅导策略

综合分析,小文学习积极性低是受多种因素影响造成的。小文在小学数学成绩优秀,说明小文在学习上并非缺乏能力。所以,小文不是不会学习,而是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针对小文的分析,我采取了以下三个措施帮助小文激发学习动力。

1. 创造机会,让小文认识到自己的内在动力

家长鼓励小文学习都是以物质奖励为主,但物质奖励是外在的,只能满足孩子暂时的需求。当需求一再得到满足,孩子便不对物质奖励有渴望,从而导致这一激励措施失效。小文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物质奖励对他并不起作用。结合原因分析,小文内心其实更加渴望的是得到别人的认可,是通过学习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学校每周都有数学角特色活动,我提前跟数学老师沟通,在下一次的数学角活动中开展一次难度较低的数学计算比赛。结果,大部分同学都能拿满分,小文也拿了满分。活动结束后,我找到小文,但不急着表扬他,而是询问他为什么这次比赛能拿满分。小文不以为然地说:“这么简单的数学题,谁都会。”我说:“听说这次比赛题目确实很简单,但是你没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又怎么可能做对呢?而且你还是全对!”当学生获得进步时,我们不要急于表扬,而是引导他意识到现在的成功离不开以前的学习积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小文经历这次活动后,在数学课堂上开始认真听讲了,但作业仍然完成不了。

2. 用“情绪三明治法”先“谈情”,再“说爱”,最后“讲理”

小文不愿意提交作业主要是因为不会写、怕写错,这反映出小文害怕挫败,遇到挫折偏向于逃避。小文从小到大面对挫折都是采取逃避的方式,家长经常说的话是:“这次考不好没关系,好好努力,下次就能考好了。”这样的安慰不但没有真正缓解小文的挫败感,反而在引导孩子逃避现实、逃避失败。我们应当教会小文如何与挫折相处,才能进一步激发小文的动力。

张国维提出的“情绪三明治法”很适合运用在与小文的沟通中。首先是“谈情”,指的是与学生共情,让学生知道老师和家长也能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当小文不写作业时,我先认同小文的感受:“刚上完课,不会写作业是很正常的。”其次是“说爱”,我接着对小文说:“老师看到你在数学课上的表现,知道你已经懂得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了,而且数学老师说课堂上的习题你都能自己算出来,这是巨大的进步呀!”“说爱”指的是让孩子看到自身内在的力量。我帮助小文归纳他近期的表现,让他能清晰看到自己近期的学习成效,心里产生力量感。最后就是要“讲理”,引导小文思考如何跨越挫折。在经历前两个阶段的沟通后,小文对作业的负面情绪已经差不多消除了,而且慢慢意识到自己是可以完成作业的。这个时候,我再对他说:“我们要继续进步就得完成作业,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检验。虽然有的题目做不出来,但没关系,我们先把简单的题目做完,以后你就能挑战难度大的题目了。”在我的劝说下,小文认真完成了他的作业。最后,小文的作业拿到了B,这出乎他的意料。通过这次引导,小文战胜了不敢交作业的挫折感,开始主动完成作业了。

3. 运用“20秒启动法则”,养成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虽然小文愿意交作业了,但因为他沉迷游戏,导致写作业时间不够,结果就是作业马虎应付。针对这一情况,我询问小文:“你为什么不能先完成作业再玩游戏呢?”小文回答:“老师,我也很想先完成作业,但是作业科目太多,我不知道先完成哪一科。每次想到这个问题我就头疼,还不如先打一把游戏。”也许很多老师和家长听到这样的回答,都会认为小文在找借口。但仔细想想,为什么很多孩子写作业慢,写不完作业?心理学家肖恩·埃科尔发现,当一件事启动时所需要的时间超过20秒,这件事就很难启动。小文的情况便是如此,面对众多作业,他没有事前规划好先做哪一科,思来想去后还不如先玩游戏。

结合“20秒启动法则”,我认为要缩短小文写作业的准备时间,才能让他有效完成作业。我根据小文的实际学习情况,制订每天完成科目作业的顺序和对应时间,并让小文妈妈把他作业完成的情况拍照发给我。通过这个方法,小文完成作业不再拖拖拉拉了。当然,影响小文作业质量的还有游戏。我们不能立刻让小文不再玩游戏,但我们可以控制小文玩游戏的时间。我要求家长重新安排小文的游戏时间,如规定周一到周五的晚上10点前写完作业,就奖励他玩半个小时游戏,让小文逐渐养成好习惯,帮助小文摆脱游戏瘾。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文已经重拾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其他学科的课堂上,我也能看到他认真听讲的样子。(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航城学校)

责任编辑  陈建军

猜你喜欢

小文玩游戏挫折
哈哈大笑玩游戏
挫折使我更坚强
回到古代玩游戏
天门石
鲤鱼跳龙门
七步之才
事半功倍
一起来玩游戏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生活需要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