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课”视域中高校思政课实践性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

2024-05-26王海成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王海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2019 年3 月18 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思政课建设和改革创新提出了“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其中第四个“相统一”就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1]13这一重要论述既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也是对思政课教学规律的科学总结,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2021 年3 月6 日,习近平在“两会”期间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和教育界委员时提出“大思政课”概念,并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大思政课”的显著特征之一。在“大思政课”视域中,如何准确理解高校思政课实践性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其实践性的具体实现途径,是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要求。

一、高校思政课实践性不充分的表现

“八个相统一”是基于学校思政课的性质、功能、课程特点和存在的现实问题而提出的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八个相统一”强调的虽然是统一,针对的其实是当前思政课教学存在的八个方面一重一轻,从而不统一的问题:在政治性和学理性方面,重视学理性而忽视政治性;在价值性和知识性方面,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在建设性和批判性方面,重视正面的理论阐释和讲授,而忽视对时下流行的各种错误思潮和观点的批判;在理论性和实践性方面,重视课程的理论性而忽视其实践性;在统一性和多样性方面,过于强调思政课在教材、教案、大纲等方面的统一性,而忽视由于教师个人特点、学生专业特点、学校地域特点等带来的多样性;在主导性和主体性方面,重视思政课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而忽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在灌输性和启发性方面,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而忽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内在动力;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方面,重视思政课的显性教育功能,而忽视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隐性教育功能的发挥。

“八个相统一”中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既是对学校思政课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知,也是针对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实践性被忽视、表现不充分的问题而言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学术界对于思政课的实践性并非全无关注。佘双好在探讨现代思政课教学方法的特殊要求时就曾强调,要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关系,并认为:“要提升思政课程的主导性,就应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打上实践活动的烙印,进而形成与个人生活特点相结合的知识体系。”[3]但总体来讲,不管是在学术界还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我们更多强调的是其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对实践性有所忽视。

其一,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中实践性缺失。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往往分为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这三个方面在课程质量标准、教学大纲中都有所体现,但目前高校思政课的考核方式,侧重的只是理论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对于情感目标、能力目标达成度的考核则付诸阙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重视概念的辨析、命题的阐释以及理论的系统讲授,而对于理论如何来源于实践、如何在实践中获得发展以及如何运用理论来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回应方面有所忽视。这样的教学过程突出了理论性,但在实践性、针对性、亲和力方面不免有所欠缺,一定程度上并不符合人的心理活动和道德价值观形成的规律,难以有效达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是一种认知性的而不是实践性的教育教学活动。

其二,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目前,高校思政课普遍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统编教材,解决了教材水平参差不齐、过多过滥,甚至抄袭拼凑的问题,但其缺陷也很明显。一是不能满足不同高校由于专业类型、地域、办学定位等的差异而导致的个性化需求。二是教材的理论性太强,大多数内容只是从概念到概念,从命题到命题,从理论到理论,对理论如何产生于实践的过程涉及不多,且缺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观照与回应,存在一定程度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上述问题的解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两个转化”,即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将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两个转化”的实现要求教师在思政课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高校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将来自实践的丰富案例融入教学之中。高校思政课教师大多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相关学科毕业,拥有博硕士学位,但在人生经历方面,多是从高校到高校,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其对国情、民情缺乏直接的体悟和感受,在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解释实践、阐释实践等方面的能力尚待提高。

其三,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形式化问题。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其实践性的重要体现。2005 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政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加强实践教学。高等学校思政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经费。”[4]295《意见》发布以来,全国各高校广泛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扩展了思政课教学的场域,提高了思政课的教学针对性和实际效果。但该《意见》中强调的“高等学校思政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容易导致将实践教学仅仅视为思政必修课程的“实践环节”。实际上,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正作为“实践环节”而被分散在各门课程之中,由各门课程的任课教师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的分散性、非课程化使其在教学管理、组织开展、教学考核等环节面临诸多难题,导致部分高校只是象征性地开展实践教学,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实践教学,相关文件规定的实践教学的学分学时得不到落实。在笔者参加的若干次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思政课教学研讨会中,一到会议的自由讨论环节或培训间隙的交流探讨,各位教师最感兴趣的往往是不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否面向所有学生普遍开展、具体怎么开展等问题。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诸多问题,离《意见》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

二、“大思政课”视域中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性的内涵

学术界一般认为,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基本观点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具体表现。例如,冯刚等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化,它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现实的观照,对主体践行能力与行为习惯的涵养。”[5]郝保英等认为:“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强调思政课的实践指向,解决思政理论能用、好用、会用的问题,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践行能力和探索精神。”[6]上述学者们的观点为我们理解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性提供了基本方向,但仍有待具体化。笔者认为,在“大思政课”视域中,思政课的实践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其一,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性是“思政课程”的实践性。“大思政课”概念的提出,拓展了思政课的视野、教学资源和时空布局。正如燕连福指出的:“‘大思政课’是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阵地,但从本质上来说仍然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范畴,不能过分拓展泛化其边界范畴,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股脑儿’纳入到‘大思政课’中去。”[7]但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和管理者在思政课建设和教学实践中不自觉地模糊了思政课的边界,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性代替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性。我们一般讲的思想政治工作即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并不包含思政课,二者在教育主体、方法以及目的方面都有不同,它们之间的界限应该是明确的。因此,尽管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重要内容的党团活动相对于思政课往往具有更强的“实践性”,但其和思政课的实践性显然不能混为一谈。

《意见》对高校思政课的概念和课程设置作了明确规定。根据这一方案,四年制本科的课程设置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在人文社会科学相关专业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2020 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相关要求,制定了《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将本科阶段思政课分为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两部分,其中必修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选择性必修课程则要求各高校结合本校实际,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四史”等开设,要求学生至少从“四史”中选修1 门课程。①2022 年6 月,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从2022 年秋季学期开始,将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分设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两门独立的思政必修课程。上述文件是高校思政课开设的基本依据,也明确规定了高校思政课的外延。“大思政课”之“大”强调的是思政课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的扩展,而非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外延边界的扩大。因此,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性作为“思政课程”的实践性仍需要体现在上述课程的教学实践之中,在其教学目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实践指向。

其二,高校思政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特征。高校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作为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活动”[8]。个人的政治立场、思想道德修养的形成不仅是知识内化的过程,也必然要求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外在的确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上坚持实践第一性的原则,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其正确性和说服力才得以展现。学生亲身参与这个检验的过程是促进其对理论从“知”到“信”的关键环节。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实现要经过两次转化,即受教育者将教育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首先改变自己;而后再外化为行动,改变客观世界。两次转化或改变都具有客观现实性或实践性。因此,高校思政课不应该仅止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其教学目的也不能仅止于让学生记住观点、理解理论,而至少应该深入到政治立场、人格塑造、道德养成的层面。

其三,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本质上来源于实践。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各学段从低到高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高校思政课要体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要求,必须在理论深度上加强和升华,从而相对于中小学思政课表现出更强的“理论性”。2022 年4 月25 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性要求它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要内容,本质上要求以理服人,把理论讲深讲透,以彻底的理论说服人、教育人,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教育引导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但是,作为高校思政课主要内容的“理论”又是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的。2018 年12 月,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上针对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明确提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廓清困扰和束缚实践发展的思想迷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9]这一重要论断,基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总结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成果产生发展的原因,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的认识。从这一意义上讲,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性又是“理论”的实践性。因此,一方面,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理论,而应该全面、深刻地呈现理论如何呼应时代的要求,在实践中产生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理论”的实践性也要求教师关注现实,运用理论对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进行解释,回答现实社会提出的问题,并及时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纳入教学内容之中。

其四,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性的重要体现。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最直接的方式,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二者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是教学活动发生的场域不同,从而导致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同。课堂教学可以模拟实践,但不能从根本上代替实践。在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中设置实践教学本来就是为了弥补课堂教学实践性的缺乏,其本质上是课堂教学的扩展和延伸。熊晓琳等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目标是靠课堂教学无法独立完成的观念教育,这也是专门强调社会实践课程的原因所在。”[10]“大思政课”建设要求开门办思政课,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但如果因此将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性仅仅理解为实践教学则是错误的,“思政课的实践性”和“思政课实践教学”二者在外延和内涵上都有所区别。

三、“大思政课”视域中高校思政课实践性的实现路径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之一。2018 年,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发表讲话指出:“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11]马克思主义从诞生那天起就不只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产生于指导欧洲工人运动的现实需要,并在指导欧洲工人运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所有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发展的产物。高校思政课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这些理论成果,将之内化为精神力量,并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

“大思政课”概念的提出进一步强调了思政课的实践性,并从更开阔的视野、更开放的教学方式方法、更丰富的教学资源等方面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引了方向。“大思政课”建设要求突破传统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将思政课引向更广阔的社会实践领域,为高校思政课扩展视野、进一步挖掘实践教学资源、加强和规范实践教学、不断提升实践育人效果提供了理论指导。

其一,以“大师资”理念建设专兼结合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8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性,做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关键也在教师。首先,高校思政课专职教师必须胸怀“国之大者”,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深刻领会“大思政课”的内涵和相关要求,“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12]。其次,加强思政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思政课教师要将教材上的理论讲得丰富多彩,实现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化,必须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博硕士研究生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主要来源。各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博硕士生的培养过程中,应该把实践能力培养和社会实践经历纳入培养方案之中,将其作为人才培养的必须环节。高校还需进一步做好现任思政课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工作。首先,鼓励教师通过实践研修、交流和学习,提升实践能力。2013 年,教育部相关文件就提出:“建立一批高校思政课实践研修基地,推动骨干教师国内社会考察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每年暑期教育部组织200—300 名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赴我国重要革命纪念地、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和西部地区等进行国内社会考察。”[13]教育部相关文件还明确规定了本科院校必须按照生均40 元的标准,为思政课教师提供实践研修经费。对此,各高校应出台政策,划拨专项经费,不折不扣予以落实。其次,制定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制度和计划,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基地,鼓励教师到农村、企事业单位、基层政府等部门挂职锻炼、支教、咨询服务、调查参观等。再次,确立“大师资”观念。开门办思政课不仅仅需要“走出去”,也需要“引进来”。所谓“引进来”就是通过思政课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双师课堂”等方式,让思政课专职教师以外的党政领导干部、思政工作者、各行各业先锋模范人物等进入思政课堂,充分利用他们在工作实践中积累的教学素材、鲜活的实践案例和真实的切身感受来教育学生,增强思政课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其二,以“大学科”增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政课的基础。”[4]294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学科基础、理论支撑。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高校应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为重点建设学科,为思政课建设提供坚实学科支撑。”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也指出,我们对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和阐释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性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都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而马克思主义学院又承担着所有思政课的教学和研究任务。这一方面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支撑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另一方面也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必须想办法解决学院工作中科研和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实现科研和教学共同发展、互相促进。从实现思政课的实践性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应该加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研究和阐释,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创新性的思想理论资源。通过对实践的生动阐释,增强学生对理论的认知和体悟,引导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入脑入心、落地生根,激发他们在新时代的新担当新作为。

其三,以“大格局”改进和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虽然都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通过上述论证,本文认为,二者又有明确的区分。实践教学应该以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方式。2018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指出:“要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效果。”2022 年,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要求:“高校要普遍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协调,教务处、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定专人负责,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机制,积极整合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共同参与组织指导思政课实践教学。”上述要求的实质是逐步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化,并以此解决其学分、学时得不到落实导致的实践教学虚化问题。首先,高校教务部门应该明确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列入学生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课程开设的基本依据,将实践教学作为一门思政课必修课程列入本科生培养方案,意味着教务部门必须像对待其他课程一样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安排上课时间、任课教师,及分配教学场地,这为实践教学学时、学分的落实提供了制度保障。其次,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直接组织者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应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教研室,负责课程质量标准、教学大纲的制定,并与教务部门配合完成每年的课程安排等。总而言之,教务部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应该以课程标准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组织工作的规范化。最后,教师要结合不同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研究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对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实践教学主要在校外社会大课堂中进行,学生独立完成可以更好保证其亲身参与。而这又必然导致学生实践在空间上的分散性,使得师生之间在传统技术条件下一对多的指导面临困难。目前,大部分高校建设了远程教育平台,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纳入平台后,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教学课件、学习参考材料等,并通过平台和学生就社会实践的题目和计划进行互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教师一对多的远程指导、监督也能够实现全程化和全覆盖。

总之,高校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理论层面的探讨能够帮助我们弄清楚“高校思政课实践性”的内涵,为进一步深入探讨二者结合的可能性、必要性和具体途径奠定基础;而在实践层面,我们除了通过上述途径不断增强课程实践性,还要立足“大思政”格局,整合各种形式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探索“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的具体途径和方式方法。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艺术生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