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课堂提问设计策略研究

2024-05-25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郎天慧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深度文本阅读教学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郎天慧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粟 斌

深度阅读是基于知识图谱,集成知识源,向读者提供的一种具备全面、关联、智能的全新阅读模式,旨在通过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能整合多方面知识信息扩展知识的纵深,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语义关联,扩展学生思维的广度[1]。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深度阅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理清作者的行文脉络,提高对关键信息的把握和捕捉能力,感悟文章的深层情感,培养和提升审美能力,从而从文本表层进入到文本深层,探究文本精髓。 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教学,促进学生思维持续发展,提供练习与反馈机会,具有导向功能。因此,教师在进行深度阅读教学时可以课堂提问为主要教学方法,在设计问题时紧扣主题、层层深入,用问题促进深度阅读,用课堂提问促进深度阅读教学。

一、将课堂提问集中于文本的关键信息处

在深度阅读过程中,捕捉到文章的关键信息是实现深度阅读的重要途径。 关键信息是指能够引出教学重点、揭示文章本质的内容,其形式并不单一,可能存在于文章多个位置,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教师设问的黄金内容。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把握和品析,在引导学生反复思考、揣摩的过程中深化对文章的理解与领悟,准确、迅速地把握文章思想内容、语言运用技巧以及作者情感态度[2]。

不同体裁的文本在深度教学中要抓取的关键信息有所区别。诗歌语言简洁凝练,诗人在遣词造句上十分讲究,要实现对诗歌的深度阅读就要注意对“诗眼”、一些富有情感倾向的词以及其他重点内容进行抓取分析。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根据诗词用字极为讲究的特点, 教师可围绕词中作者独具匠心的地方设计提问,驱动学生深入理解其内容:

1. 词的开篇第一句呈现了怎样的图景?“大”“东去”“淘尽”代表了什么?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的“穿”“拍”“卷”“雪”好在哪里?

3.上阙的末句有何作用?

4.诗人写小乔是“初嫁”周瑜,周瑜在“谈笑间”胜利,用意又是如何?

5.从“故国神游”到“早生华发”,作者笔锋的转变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6.全词最后的“梦”“人生”“江”“月”有什么样的深意?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上述问题让学生体会作者用字的精练,感受词中磅礴澎湃的气势,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同时学习苏轼在困境中保持乐观旷达的心态。

说明文大多语言平实、简洁精练,对事物描述客观,态度严谨,快速抓取说明事物的关键信息是学生掌握文本内容、实现深度理解的重要途径。《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了解中国建筑的相关信息是深度阅读教学要达到的目标。通过以下几个代表性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形成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获取文章的说明信息:

1.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来看,中国建筑有哪些特点?

2.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可以分为几类?

3.中国建筑的“文法”“词汇”“可译性”分别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特点和重要性?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学生首先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即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其次在阐述九大特征的基础上,从更深层次探讨作者使用“文法”“词汇”“可译性”来描写的原因:

1.作者为何用对语言的认识去类比对中国建筑的认识?

2.作者阐述中国建筑的特征,并希望读者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其逻辑脉络背后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中国建筑的特征》作为知识性读物,带有明显的学术色彩。 上述问题让学生抓住关键概念,清楚明白地掌握事物的相关信息,抓住说明的重点内容,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关键信息是开启深度阅读教学的金钥匙,教师要通过对关键信息的提问,让学生探究教学重点内容,促进学生深度阅读,并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

二、将课堂提问引导至学生情感体验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新课标)中指出: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积累言语经验,把握语文运用的规律,学会语文运用的方法,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并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促进方法、习惯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发展[3]。 情感体验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深度阅读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阅读技能训练,还要注重作品情感与学生灵魂的碰撞,实现人文精神层面的教育目标。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都是人文气息浓郁、情感底蕴深厚的作品。 教师以其中的课文带领学生探究作品的情感能够提高学生共情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以《故都的秋》为例,全文以悠闲舒缓为基调,透露着作者愉悦的心情,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这篇文章的情感,可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层层推入:

1.全文描写了哪几幅秋景图?作者选用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故都的秋? 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2. 作者在描写故都的秋时还加入了一些不起眼的“闲笔”,如牵牛花的夹批、秋雨中的“闲人”等,结尾“南国的秋”,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3.作者对如此“清、静、悲凉”的秋天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4.作者为何独独钟情于“清、静、悲凉”的秋天?

作者避开繁华的景象,以司空见惯的景物描绘了五幅秋景图,体现出故都的秋的韵味。 对郁达夫笔下的秋景以及从旁逸出的“闲笔”之处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在品味赏析过程中挖掘秋景图中寄寓的深厚情感,实现情感体验和深度解读的目的。

新闻是站在客观的立场,将个人情感隐藏,但新闻客观真实的特点并不是机械陈述, 而是抑制饱满澎湃的情感,让理性占据高点,从而客观、冷静地表达。《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新闻报道在满足新闻真实、简明、及时的特征之余,还隐含着深深的民族自豪之情。 要剖析《别了,不列颠尼亚》蕴含的情感,可设计一个深度阅读驱动问题:本文是如何做到将新闻的真实客观与香港回归的欣喜自豪之情自然融合的?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中心,采用“披题入文”法能深入剖析文题与文意紧密、深层次的联系[4]。教师可以题目为切入点,向学生提出问题:“别了”通常应用于哪些场景?当使用“别了”一词时,一般表达哪些方面的情感?以学生容易理解的问题出发, 探究文章隐含的深层情感,针对文章具体部分提问:

1.在这篇报道中,既没有对英方进行讽刺挖苦,又突出结束英国殖民统治的象征意义,哪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苦心安排?

2.文中有三个告别的场景,但主角都是英方,这样描写的目的是什么? 有什么样的好处?

3. 对四个现实场景的描写中穿插大量历史资料的作用是什么?

4.文章重复出现了五次“最后”,这似乎违背了新闻写作的简明性原则,作者用意何在?

5.作者为何要反复强调英国大势已去,绝无卷土重来的可能呢?

6.最后一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是什么意思?

几个问题让学生深入文本,从简明真实的语言中感受其渗透出的情感。

在深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把握情感体验的教学内涵和要求,有效应用过程中深化语文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从学生角度开展教学,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促进学生人格、思想、性格等高效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的阅读打下坚实基础[5]。

三、将课堂提问延伸至对文本的审美理解上

审美素养是核心素养要求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学生形成独特审美体验是教师在开展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环节。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促使学生自身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借助语文学科的魅力和特点, 强化学生的审美个性化特征,提升审美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强调要从“青春价值”角度思考作品的意蕴,获得审美体验,以《百合花》为例对学生进行审美引导,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百合花》虽然时代背景特殊,但小说中人物个性鲜明,情节也较为简单,学生对于基本形象与情感的把握是比较准确的。 要促进学生对小说的深度理解与鉴赏,形成对文章的审美理解,教师可从以下几个学习任务入手,带领学生探究:

1.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章是如何塑造小通讯员、“我”、新媳妇、乡干部等一众人的人物形象的?

3.在小说中穿插着几段对话,去包扎所的路上“我”与通讯员的对话,借被子时的对话等,这些对话描写起到什么作用?

4.小说中通讯员送“我”去包扎所、借被子、新媳妇包扎伤口等故事情节的描写又有何用意?

5.课文以象征纯洁感情的“百合花”为题目,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 个问题探究了小说中的环境以及人物的语言、行为,这些内容展现出平凡普通、美好纯真的人性。通过分析,学生能够对小说表现出的人物美、意象美、情感美有真切的体会,从而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对文章产生深层的情感体验。

戏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美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学生能够通过品味戏剧中的语言修辞、矛盾冲突、艺术技巧等提高感知力,教师还可选择重要的场景,加深学生的审美理解,留下深刻的审美体验。《窦娥冤》中窦娥在法场临刑前发出三桩誓愿将全剧推向了高潮,要深入探究这一部分的内容,教师可围绕窦娥的三桩誓愿设计以下问题:

1.窦娥在临刑前发的是哪三桩誓愿? 分别化用了什么典故?

2.每一桩誓愿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三桩誓愿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

3. 她的三桩誓愿与戏剧第一折中对天地的指责是什么关系? 是否矛盾?

4. 作者明知道窦娥的誓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为何还要这样安排?

分析超现实情节的三桩誓愿,带领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修辞与艺术手法,让学生在窦娥的誓愿中体会到语言修辞之美、矛盾冲突之美与艺术技巧之美,感受作品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艺术之美,体会窦娥与黑暗现实斗争的冲突之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是语文学科的特质,也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审美作为重点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在知识教育中渗透美育,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力,使学生在发现文本美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三观。

四、将课堂提问渗透至文章的思路结构上

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文章结构,既有利于教师教,又有利于学生学, 透析作者写作思路的结构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所需要培养的能力。 教师在提问时要始终以教材为基础,紧扣教学目标设计核心问题,并延伸出系列子问题,在梳理文章内容的同时深入文章脉络,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6]。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中的长篇叙事诗,故事情节生动。 这类文学作品可以主要人物的活动为线索,梳理作品情节。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描写了刘兰芝被遣归、抗婚、殉情的故事情节。 教师可以设置“兰芝遣归之谜”的主问题,层层深入,由刘兰芝为何被遣归引发出一系列子问题:

1.刘兰芝究竟是“被遣归家”还是“自请遣归”?

2.焦母要遣归刘兰芝给出的理由是“举动自专由”,她是否“举动自专由”?

3.焦仲卿在婆媳矛盾中持什么样的立场?

4.后文中以四次矛盾冲突串起全文,“仲卿求母、兰芝辞婆、兰芝拒婚、仲卿别母”在情节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5.刘、焦二人最终的悲剧命运揭示了怎样的社会本质?

以“兰芝遣归”为主问题,问题链将整篇文章串联起来,从头开始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随着一次比一次激烈的四次冲突,探究完整紧凑的故事情节,与刘、焦二人最终的人物命运。在深入文本的过程中,逐步抽丝剥茧,理清文章脉络,促进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

同样的方法可以应用到小说教学中,例如鲁迅先生的《祝福》一文,内容较长,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主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有人说,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同学们研读课文,证明这种说法:

1.文中描写了几次祥林嫂的外貌? 目的是什么?

2.塑造祥林嫂这个人物主要用了什么手法?主要刻画了什么内容来表现其悲剧历程?

3.究竟是谁造成了祥林嫂这样的命运并杀死了她?

4.祥林嫂是否抗争过自己的命运? 如何看待她的抗争?

5.文章题目“祝福”究竟为何意?

这几个问题驱动学生深入小说行文脉络, 以祥林嫂“初到鲁镇—再到鲁镇—命陨鲁镇” 的三次外貌变化为脉络探寻文章主旨,通过由浅入深的提问,引领学生逐步深入文章核心,实现教学目标。

课文内容的表达离不开文章结构的助力,任何文章的研读赏析都应内容、结构两手抓。研读文章结构,品味文本内容,通过挖掘文本结构背后的意蕴来助力文本内容的表达。 文章的结构是文章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教师在深度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树立结构鉴赏意识,运用恰当的方法有效挖掘结构意蕴,展现应有的艺术张力,从而实现内容与结构的有机统一[7]。

课堂提问是贯穿深度阅读的教学过程的脉络与桥梁。在设计问题时,将目光集中于文章的关键信息、情感体验、审美理解与思路结构上,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促进他们对文章进行深层思考,从而发展高阶思维,培养其深度阅读的能力。

猜你喜欢

深度文本阅读教学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深度观察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