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演奏中的审美探究与教学实践研究
2024-05-24袁心怡林妍
袁心怡 林妍
在丰富的传统音乐中,各种器乐演奏均涉及特定的技术要求,琵琶演奏作为其中之一,其技术美与美学之间的关系成为琵琶教学中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以琵琶演奏为例,从技术美对美学的重构出发,系统探讨了琵琶演奏及教学中技术与美学的相互关系。“美”被视为最基本且至关重要的元素,既能体现中国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审美,又强调演奏的自然性,影响听者的情感共鸣。虽然演奏者的神情动作能够深刻传达情感,但声音的传递才是至关重要的,而音色的处理则涉及到技术层面的因素。因此,我们认为技术美实际上对美学进行了一种审美重构。在注重琵琶美学的同时,不可忽略琵琶的技术美,这是琵琶传承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琵琶演奏技术与美学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技术的精湛使得美学更为丰富和深刻,而美学的追求也推动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在某种层面上,技术美对美学起到一种审美重构的作用。因此,笔者强调在琵琶演奏教学中,技术与美学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构筑出琵琶演奏的艺术之美。
一、琵琶演奏技法发展与创新
根据文献,琵琶在古代被分为直项琵琶与曲项琵琶。直项琵琶(秦琵琶)为圆形、直柄、四弦。汉武帝时期由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本土乐器,而后发展为阮。而如今我们所演奏的琵琶要从曲项琵琶的历史演变中去研究,它起源于波斯,叫“乌德”,梨形、曲项、四弦、横抱用拨子弹奏。汉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由此打开了中西方音乐交流的大门。乌德琴经龟兹(新疆库车地区)在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转变为曲项琵琶后传入中原地区,而后在隋唐时期,曲项琵琶便成为了主要的演奏乐器,形式为横抱用拨子演奏,极大地促进了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明清时期,琵琶音乐由宫廷走向民间,成为说唱音乐的主要伴奏樂器之一,演奏方式由横式拨子弹拨发展为竖式佩戴义甲弹拨,在演奏手法和表现力方面得到了发展与创新。
琵琶的作品及演奏技法不断地进行突破和创新。首先要提到国乐大师刘天华先生,在20世纪初期,随着西方音乐的迅速传入和融合,他大胆采用“以西为师”的方针,致力于“改进国乐”。在对琵琶作品创作方面,刘天华先生结合西方复调与和声,模仿古琴演奏方法,创作了《改进操》《歌舞引》等作品,兼具复调、和声、古琴演奏与进行曲节奏特点。
当代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刘德海先生对琵琶演奏技法的改革表现出极大的独创性。人工泛音、弱奏、按品绞弦、正反弹、正反轮、肉扫、无名指摇指、山口外拨弦、模仿木鱼声铁蹄声等,这些指法的产生都源于生活的启发以及他对音乐艺术的想象,将琵琶演奏更为具像化,为琵琶赋予了更为广阔的表达空间。
二、演奏与教学中的艺术审美
(一)琵琶演奏技术的艺术表达
琵琶演奏技术的艺术表达是一门综合艺术,融汇了技术、情感和创新的精髓。演奏者需要深入领悟音乐结构,以准确的解读呈现出引人入胜的乐曲内涵。指法技艺的娴熟运用不仅创造出多彩的音色,更在音乐的表达上达到技术的巅峰,使演奏更具感染力。情感表达与技术运用相辅相成,将赋予演奏更深层次的共鸣。
如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通过其独特的演奏技术展现了琵琶演奏的艺术表达和美学内涵。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颤音、滑音”等左手技巧,刻画出草原风光的柔美和辽阔;右手的“滑轮”配合左手“虚按滑弦”以模仿马头琴的音色来展现暴风雪的来临,使音乐更具画面感。演奏者通过音符的处理、音调的起伏以及速度的变化,传达了对草原生活的独特感悟。
(二)演奏与教学中的审美表达
琵琶演奏不仅是一门技术性的艺术,更是演奏者对音乐审美的深刻表达。演奏中的审美表达既涉及技术层面的“点线结合”,也贯穿于气韵与神形的塑造,同时这也成为演奏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和表达音乐审美的关键,更是传承和发扬琵琶艺术的关键。
1.演奏中“点线结合”的审美表达
琵琶演奏中的“点线结合”是一种独特的审美表达方式。“点”指的是演奏短促的音符,而“线”则表示这些音符在演奏中巧妙的运用特殊的演奏技法,使音符之间产生动人的旋律。“点线结合”不仅仅是琵琶演奏技巧的体现,更是一种审美理念,创造出富有层次感和表现力的音乐,赋予了深刻而感人的内涵。
举例而言,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中的“点线结合”审美表达体现了琵琶演奏技术的艺术深度。在诠释作品时,有时需要突出“点”的存在,使乐曲有棱有角;有时则需弱化“点”的存在,以保持音色的流畅性和情感表达。演奏第一段“草原放牧”主题时,要突出“双弹”“分弦”与“la”的重音,使“点”状音符具有层次性及跳跃性,同时要展现主题音乐“线”的律动性,展现出朝气蓬勃、天真烂漫的放牧情景。[1]当演奏第三段“党的阳光照心间”,用“长轮”的演奏技法奏出歌谣式的曲调,随后用“摇指”“扫拂”将音乐推向激动人心的抒情性高潮,表达了对祖国无限的深情。作品完美呈现了“点”“线”结合的审美特征。
2.演奏中的“音韵”与“神形”
“音韵”与“神形”是琵琶演奏中两个重要的审美要素,它们共同塑造了琵琶音乐的深厚内涵和艺术魅力。“音韵”作为琵琶音乐的灵魂,这种审美要素主要通过左手技法,如“吟、揉、推、拉、滑、绰、注、打、带”等,与右手的协同合作而达到。这些技法使得音乐不仅在音符的瞬间表达,更在音符之后留下余音,形成一种富有韵味和深度的“音韵”。以琵琶独奏曲《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为例,主题音乐中的大小二度的“推拉音”、连续的“吟揉”及“带”音,配合右手演奏技法的转换、音色及力度的变化,“音韵”所展现的凄美正是琵琶女诉说着心中的怨恨,对生活失意的情绪倾诉。
“神形”则体现在演奏者的整体表演状态中,是演奏者专业素养的展现。演奏者的状态包括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静态表现为演奏者的神态和气势展现,而动态则包括演奏过程中的动作和呼吸,以及与乐曲情感相符的走向。以琵琶独奏曲《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为例,引子以自由、吟诵性进入,犹如唐代大曲地散序,时强时弱,随之演奏时呼吸状态时紧时松,其中左手“虚滑”配合右手“长轮”,演奏时与旋律起伏的共频,虚实交替模拟出《琵琶行》中“枫叶荻花秋瑟瑟”的诗境,渲染出琵琶女与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凉感。
3.教学实践中的审美启迪
琵琶教学实践中的审美启迪在音乐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在传统的琵琶教学中,强调技巧和乐曲的传承,但审美的启迪使得教学更加注重音乐的艺术性和情感表达。通过音乐欣赏、历史文化讲解、情感表达等多种方式来实现审美启迪,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理解每首琵琶作品的独特性,帮助他们在演奏中注入更贴切的情感。
以中国传统琵琶大套武曲《霸王卸甲》为例,其创作背景基于楚汉相争的垓下战役。作品采用章回式结构,将垓下之战的各个场景逐一展现,通过琵琶的音乐表现,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这场战争的残酷和悲壮。旨在通过音乐来表达对项羽的敬意和悼念,以及对楚汉相争的历史事件的铭记和反思。刘德海改编版《霸王卸甲》中的“引子”片段,在二把位上右手“下出轮”与“上出轮”的连续交替演奏,采用与传统曲谱中“轮拂”不同的演奏技法,模仿出征前战士们兵器与铠甲相撞之声,旨在开头便点明战争结局和音乐走向,渲染了悲剧的色彩。在教学实践中,观察学生对这首琵琶曲的理解和演奏中的表现,倾听学生的独特解读,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在熟练掌握基本技巧后加入自己的创意演绎,更好地传达曲目中的悲壮和悼念情感,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个人思考和创意表达。《霸王卸甲》中“别姬”乐段,刘德海先生创造性地运用了“极慢轮”技巧,通过放慢轮指的速度和与左手的“吟揉弦”技巧相配合,表现了两人在面对生死时的难舍难分之情。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对两种技法的巧妙结合运用,对琵琶音色及节奏的高超掌控。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通过理解,运用大幅度地“吟揉”及不规律地慢轮,即兴表现出音乐中肝肠寸断的细腻情感,与战争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楚霸王人物性格特点中柔情的一面。让音乐更具有艺术价值以及文化内涵。
审美启迪的实践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琵琶音乐的内涵,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脉络,通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表达能力,使其更好地理解琵琶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并通过自己的演绎诠释。[2]
三、作品意蕴表达的教学策略探索
在琵琶教学中,深入探索作品的意蕴表达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学策略。通过融合情感表达与指法训练,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文化背景,鼓励即兴演奏与情感表达,进行乐曲赏析与学生反思,结合文学艺术进行联动教学,以及通过重奏及共同创作等方式,旨在培养学生对琵琶曲目的深层理解和情感表达,使他们在演奏中能够更富有艺术感和表现力。
(一)情感表达与指法训练的融合
将情感表达与琵琶指法训练相结合,通过特定的指法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乐曲中的情感。以琵琶的独特音色为媒介,强调基本功训练,加强音符及乐句间的情感过渡,激发对情感深层次的感知。如琵琶曲《春蚕》中“弱音演奏”片段,此处为模仿维吾尔族特色乐器热瓦普的音色,为了模仿其音色低沉沙哑,此处运用弱奏技法表现,即将小指放在靠近扶手的琴弦上,使琵琶本身的共鸣声音减弱,使其在音色上更加接近热瓦普,展现出浓厚的维吾尔族音乐韵味。
(二)历史文化背景引导
通过深入探讨琵琶作品的历史、地域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创作初衷。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琵琶音乐的深厚底蕴,使学生更全面地把握琵琶乐曲内在涵义,加深对其表达意图的理解。
(三)即兴演奏与情感表达
鼓励学生进行琵琶的即兴演奏,让他们通过琵琶的发声特性将个人情感融入演奏中。通过即兴演奏的过程,培养对琵琶乐曲深层表达的感知能力。如上文提及的《霸王卸甲》“别姬”乐段中,“极慢轮”与“吟揉弦”巧妙配合,鼓励学生大胆即兴地演奏来表现出肝肠寸断的细腻情感。
(四)乐曲赏析与学生讨论
组织学生对经典琵琶作品进行深度赏析,帮助学生分析乐曲中的情感元素。通过反思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琵琶演奏中情感表达的细节,分享自己在演奏中的体会以及困惑,培养对琵琶乐曲深层内涵的敏感性。
(五)文学艺术联动教学
将琵琶教学与文学、其他艺术等相关领域相结合,进行跨学科拓展,加深對琵琶乐曲的多层次理解。通过文学作品或艺术品的解读,帮助学生更丰富地感知琵琶乐曲的深层内涵。如上文提及的《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引导学生感悟文学与音乐的情感交织,演奏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荡气回肠,为表达作品意蕴提供更多元的视角。[3]
(六)重奏与共同创作
组织学生进行琵琶重奏,注重情感的协调与统一,培养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能力,促进学生在合作中挖掘琵琶音乐的情感内核。鼓励学生共同演绎移植、改编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的同时,鼓励学生共同创作琵琶乐曲,通过集体的智慧,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感知琵琶乐曲的内在表达。
琵琶作为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民族乐器,有着丰富多样演奏的技巧与超凡的感染力,通过不断地实践、创新来传递特有的音乐语言,深受国内乃至世界人民的喜爱。[4]琵琶演奏中的审美探究与教学实践是培养学生全面音乐素养的关键环节。通过对演奏技法、情感、审美的综合培养,学生能够在琵琶演奏中实现技术与美感的完美统一,展现独特的艺术魅力。教学者在引导学生审美探究的同时,也能够不断推动琵琶演奏的艺术发展。
注释:
[1]盛成:《琵琶曲〈霸王卸甲〉音乐表演意境试探——以刘德海版本为例》,《艺术评鉴》2021年第7期,第78—81页。
[2]李彩霞、王磊:《音乐欣赏审美哲学模式探究》,《音乐生活》2023年第10期,第69—72页。
[3]塔娜:《浅论琵琶教学中的美学教育》,《北方音乐》2020年第17期,第145—146页。
[4]常笑笑:《浅析琵琶在跨文化音乐交流和融合中的作用和影响》,《音乐生活》2023年第9期,第87—89页。
袁心怡 扬州大学音乐学院硕士在读
林 妍 扬州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