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

2024-05-24王超亚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扩大内需中国式现代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既是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我国经济现实矛盾的对策选择,也是我国宏观经济治理的逻辑主线,还是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还存在产品供给结构、流通效能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和消费支撑结构的“四元”结构性失衡问题。为此,要从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入手,明确构建高质量的消费供给体系、现代流通体系、财富分配体系、完整内需体系,同时着眼于改善供需有机结合的内生动力和治理环境,进一步培育市场主体和完善现代经济治理体系,以积极探索推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扩大内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式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4)02-0071-0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循环通畅〔1〕,这就需要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协调配合,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2〕。当前,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党中央基于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和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提出了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的重大战略举措。研究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实现路径,对于今后一个时期有效发挥大国经济优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戰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3〕考察各国经济发展,产品供给结构与社会消费结构不相匹配的经济发展状态时常存在,而此时单纯的传统扩大内需政策和供给侧调整政策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政策失灵”。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在经济领域具体表现为各类工业品、消费品的供给结构优化滞后于投资、消费的升级需求,供给侧生产出的产品难以充分、及时地满足需求侧的居民、企业等部门的需要。基于此,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4〕,并将其置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之下,彰显了该命题对于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长期意义。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任务是统筹兼顾各类目标,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5〕,这要求我们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进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一)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的长久之策

当前,世界经济总体复苏不及预期,主要经济体纷纷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全球产业分工和区域布局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调整,全球总供需平衡受到较大冲击。从国内看,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土地等传统优势弱化、资源环境瓶颈束紧、科技创新动能尚在孕育,短期经济仍面临供需结构性风险。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初步核算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6〕,总体较2022年有所恢复但不及预期。作为宏观经济治理的两个基本手段,需求侧管理主要通过调节税收、财政支出、货币信贷等来刺激或抑制需求,从而解决短期的经济总量平衡问题;供给侧管理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7〕,从而解决经济长期发展的质量、效益、结构和动力等基础性、结构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从供需两端着手,推动供需良性互动和经济持续繁荣,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创造最大的内部确定性。

(二)应对当前我国经济现实矛盾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口、劳动力、技术等影响长期发展的供给侧要素发生了复杂深刻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侧和需求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8〕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供需有机结合,既是由社会再生产规律支配的,也是由我国经济现实矛盾决定的。从社会再生产规律看,生产决定消费、流通和分配的具体形式,同时消费、流通和分配对生产具有反作用,这也决定了供给侧调整和改革对整个经济发展具有内生性、基础性、决定性作用。而从我国经济运行的现实矛盾看,供需关系失衡、供需内部结构性失衡的矛盾仍然存在,因此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就必须抓住供给侧主线、着力解决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同时立足于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贯通社会生产各环节,着力实现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三)推动我国宏观经济治理的逻辑主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治理政策的重点先后经历了“供给侧—需求侧—供给侧—供需有机结合”等阶段的调整与演变,旨在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相对平衡。当前,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一方面,需求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和供给结构调整的牵引作用不断增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能够加快形成需求引导供给机制,进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供给侧必须以市场需求变化方向为牵引,更加主动、及时地调整产品结构、生产组织模式和要素配置方式,才能在提供满足消费者现时购买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从而不断激发潜在的有效需求,实现更高水平供需良性循环。因此,从长期看,强调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协同发力,将会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宏观经济治理的逻辑主线。

(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而在通过高质量发展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实现供需两侧在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是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基础前提,这赋予了供需有机结合新的历史特点和实践要求。因此,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打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堵点,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既是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的内在要求。

二、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面临的困境

新时代以来,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我国持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内需潜力逐步释放,但供需有机结合仍面临一定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存在的“四元”结构性失衡问题。

(一)产品供给结构性失衡

当前制约我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这主要表现在中低端产品供给过剩、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供給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等。从第二产业看,传统产业“底盘”较大,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有效支撑,多数行业的产品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而半导体芯片、精密仪器、高端医疗设备等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较弱,尚难以完全满足国内对于高品质、高性能产品的需求。从第三产业看,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科技服务、现代金融、专业咨询等行业的发展还不够充分,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二)流通效能结构性失衡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流通现代化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仍然存在。一是城乡流通发展不平衡。城乡流通渠道不够通畅,流通基础设施存在短板,公益性和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投入相对不足,农村物流配送末端梗阻仍未全面打通。二是市场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目前,尽管我国物流相关市场主体超过600万,数量总体较大,但市场集中度依然不高,如2023年50强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占物流业总收入的比重虽有所提高,但仍不足20%〔9〕;全社会物流成本偏高等问题也依然存在,如根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4.4%〔10〕,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三是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理顺。与业态、模式、应用场景创新相适应的商品市场流通政策和监管体系亟须加快健全,基层管理队伍相对薄弱等制约因素仍然存在。

(三)收入分配结构性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了持续增长。总体上看,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居民消费的基础更加稳固,但收入的城乡、部门、结构差异依然较大,收入分配结构性失衡问题依然存在。一是区域收入分化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人均GDP排名前10名的省份有7个位于东部地区〔11〕。二是非私营与私营单位工资差异呈逐步扩大趋势。2013年至2022年,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与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十年分别翻了2.21倍、1.99倍,但二者之间的差距十年间逐步从1.57:1扩大至1.75:1〔12〕。三是收入来源结构不均衡。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7.1%,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6.2%;人均经营净收入增长6.0%,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7%;人均财产净收入增长4.2%,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6%〔13〕。据此可知,居民收入增长主要来自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的占比和增速均相对较低。

(四)内部需求结构性失衡

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我国消费市场还无法有效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同时消费需求结构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从国内需求结构看,2016年至2022年,我国资本形成率呈波动变化,并基本稳定在43.2%左右,消费形成率也呈现出较为典型的倒“U”型变动趋势〔14〕;而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则从2022年的39.4%提升至2023年的82.5%,同样高于2019年的58.6%〔14〕。这说明投资仍是我国稳经济的重要手段,但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消费正迅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目前消费促进引导机制、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尚未完全形成,国内需求结构仍不稳定。从居民消费结构看,消费基础性作用发挥依然不足,针对高端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但相应的国内供给能力尚未跟上,尤其是服务贸易和服务消费发展还不够充分。此外,在互联网零售渠道快速普及的背景下,网上消费模式极大地冲击了原有的消费品类结构和供需结构。

三、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的实现路径

新发展阶段,我国要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必须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并将其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方位中,立足于解决“四元”结构性失衡问题,大力构建高质量的消费供给体系、现代流通体系、财富分配体系和完整内需体系。同时,立足于增动力、优环境,着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完善经济治理体系,共同形成推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的政策体系。

(一)立足解决产品供给问题,构建高质量消费供给体系

消费水平和结构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因此,要坚持扩大增量和优化存量并举,统筹推动产业链群、企业集群和消费领域等方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消费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一是强化产业链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依托我国产业基础优势,构建基于现代产业体系和前沿技术创新的产业链闭环,增强全产业链控制力,提高就业密度和经济发展韧性。要强化竞争中性特征,完善产业政策退出机制,使其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聚焦新质生产力领域靠前发力。二是强化企业集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健全“链主”企业识别、认定、培育、评估机制,带动相关产业链群价值攀升;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加快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中小微企业附链成群,加快中小微企业治理结构和业务结构“双重优化”;积极促进产业链企业协同创新、协同转型、协同治理,实现链群企业共生共赢。三是强化消费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积极抢占消费“新赛道”,加快布局数字化消费网络,大力发展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数字文创等线上服务新模式,探索发展无人超市、智慧餐厅等零售新业态,拓展“银发经济”“童经济”“她经济”等消费新领域,以满足不同群体多层次、个性化消费需求,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二)立足解决流通效能问题,构建高质量现代流通体系

现代流通体系能够有效扩大交易范围、推动分工深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财富分配,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因此,要以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为抓手,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集成程度和协同水平,提高流通服务保障能力和贸易设施通达能力,进一步发挥现代流通体系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战略的支撑作用。一是加快打造一批现代供应链中心。要发挥内贸流通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基础功能,支持相关部门和有条件的市场主体积极打造一批跨行业、跨区域的供应链平台,进一步强化对各类商品的资源、货源组织调配能力。要完善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供应链治理新机制新模式,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模式先进、国际竞争力强的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二是加快完善城乡内贸流通网络。要改造提升商业物流配送中心,推广现代物流技术和装备,发展统一配送、共同配送、夜间配送等集约化配送模式。要聚焦流通网络末梢堵点,加强县域内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有条件的乡村建设内贸综合服务体,加快省、市、县、乡、村五级物流网络节点建设,着力畅通城乡内贸流通“微循环”。三是加快建设应急保障体系。要根据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事件的应急物资需求特点,统筹考虑重点物资需求、产能空间,推动粮食、能源、抢险救援、医疗用品等应急物资储备的空间布局和结构优化。要探索分级、分类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物流预案和响应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应急物流队伍,建立应急物流保障重点企业名单,健全物流企业“平急转换”机制。

(三)立足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构建高质量财富分配体系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和财产分配结构必然决定消费的增速、总量和结构。因此,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促进公共服务有效分配、解决老百姓消费的后顾之忧,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是持续推动人口向都市圈等优势区域集聚。要坚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充分发挥服务业“就业容器”“增收工具”的作用和制造业“技术密集”“要素密集”的功能,通过人口向优势地区集中、发展人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促进更充分的就业、更高水平的就业,不断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多措并举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要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多渠道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要规范发展资本市场,不断丰富针对居民的各类投资理财产品,稳定各类市场的财产性收入预期。要深入研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推出时机、实施范围及具体办法,探索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市场和流转机制,逐步提高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三是促进公共服务资源有效配置。要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居民对未来消费支出的预期,促进消费需求扩大。要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重点群体就业监测预警和针对性帮扶,积极发展基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的新就业形态。要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满足多元化需求的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功能,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要继续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扩容,大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扩大养老育幼普惠供给,细化落实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支持措施,著力解决“一老一小”问题。

(四)立足解决内部需求问题,构建高质量完整内需体系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并为新的生产创造新的需要,是再生产的前提和动力,也可以对经济发展起到“稳定器”和“调节器”的基础性作用。随着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广度、深度和高度都在不断拓展提升。因此,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不动摇,发挥强大国内市场优势,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消费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着力释放内需潜力。一是强化标志性优质项目的前瞻谋划实施。要抓住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交叉渗透的窗口期,摆脱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聚焦“两新一重”领域,推动各地优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站和停车场布局,加快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和产业升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要聚焦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配送等新业态、新模式,谋划一批新经济项目。二是创新优化投融资方式。要发挥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作用,持续完善供给与需求、投资与消费的长效互促机制,针对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领域短板,创新并优化投融资模式。要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建立重点产业常态化项目推送机制,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项目建设。要聚焦行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资金需求,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形式拓宽融资渠道。三是培育建设消费中心城市。要谋划建设一批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积极发展城市商圈,指导各地改造提升一批特色步行街,打造消费市场、消费场景、消费模式新地标,培育若干具有一定特色和影响的消费高地。四是繁荣农村消费市场。要发展特色内贸小镇、县镇消费集聚区,支持大型零售企业向县(市)、乡镇布局设点,促进农村消费提质扩容。要推动精品百货、智能家电、品质家居、新能源汽车等优质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电商、快递、品牌商超的农村覆盖面,引导农村商业与休闲农业、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

(五)立足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着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要实现供需有机结合,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企业在国民经济循环中的主体地位。因此,要积极引导企业增加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商品和服务供给,充分满足居民个性化多元化消费需求,增强企业引领生产、促进消费、配置资源的能力。一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要培育若干品牌影响力大、特色优势明显的现代化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产业链掌控力,鼓励其通过建立产业联盟、强化协同创新、共建绿色供应链等方式,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二是巩固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加快提升中小企业营销服务和内部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着力孵化一批成长性好的新业态中小企业。要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全程化、专业化、一站式服务,形成资源集聚、服务集成、多方互动的服务体系。要以电子商务产业园、商业步行街、创新创业园等为载体,引导中小流通企业集聚发展。三是加强企业品牌培育建设。要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价值,加强企业非遗产品品牌打造、资格认证和质量管控。要支持老字号企业加快适应新消费方式,实现产品、服务和品牌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传承。四是完善企业发展生态圈。要鼓励流通企业通过股份制合作及资源互换等方式,与上下游企业和横向关联企业结成战略联盟。要支持品牌连锁零售企业以特许、加盟、收购等形式整合改造传统零售网点,通过开放产品、渠道、数据资源,合力做大市场。要引导电商平台企业发挥数据资源聚合优势,提供信息撮合、数据管理、广告营销、供应链金融等集成服务,在原材料采购、物流配送、产品营销、管理资源等方面提供多元服务,构建大中小企业资源共享、耦合共生的发展生态。

(六)立足优化经济循环环境,着力完善经济治理体系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最核心的一对内在关系,处理好这对关系是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核心功能。而围绕优供给、扩需求、推改革、畅循环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完善中观层面的经济治理体系,是促进供需有机结合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坚持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侧管理和流通环节畅通有机结合,加大营商环境建设和消费促进引导机制构建力度,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强供需适配、产销互促,推动经济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升经济发展软实力。一是优化市场主体营商环境。要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依托数字技术精准推送惠企政策,实现政策兑现直达直享,为市场主体提供触手可及、全面丰富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最大化满足市场主体的合理需求。要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大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二是完善消费促进引导机制。要优化消费促进服务方式,整合多方资源搭建线上线下促消费平台,鼓励商圈、商业街区与产品发布、赛事展演、论坛展会等结合,跨界融合联动促消费。要探索数据开放共享机制,推动跨部门、跨领域消费数据互联互通,安全有序推进消费大数据商用。要加强各领域、各环节的信用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拓展产品质量追溯范围,畅通消费维权途径,努力营造消费者敢消费的生产销售环境、愿消费的市场交易环境、能消费的收入分配环境。三是加强国内主要增长极之间的互动。要围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破除区域间的利益藩篱和政策壁垒,形成以区域重大战略联动为牵引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要加快推进黄河流域“一字型”沿黄通道、长江经济带沿江高铁通道等建设,推动各增长极之间共建一批产业合作专业园区。要强化省际毗邻地区合作,推动粤港澳、苏浙皖、晋豫陕等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39.

〔2〕习近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J〕.求是,2023(08):4-8.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117.

〔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22(21):4-35.

〔5〕龐明川,孟 捷.从需求管理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理论研究〔J〕.政治经济学报,2023(01):19-30.

〔6〕2023年四季度和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结果〔EB/OL〕.(2024-01-18).https://www.stats.gov.cn/sj/zxfb/202401/t20240118_1946691.html.

〔7〕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2:64.

〔8〕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02).

〔9〕物流恢复向好质效提升——2023年物流运行情况分析〔EB/OL〕.(2024-02-07).http://www.chinawuliu.com.cn/xsyj/202402/07/626457.shtml.

〔10〕多措并举助力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EB/OL〕.(2024-02-27).http://www.chinawuliu.com.cn/xsyj/202402/27/626781.shtml.

〔11〕2022年各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EB/OL〕.(2024-03-05).https://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E0103.

〔12〕中国统计年鉴——2023〔EB/OL〕.(2024-03-05).https://www.stats.gov.cn/sj/ndsj/2023/indexch.htm.

〔13〕2023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EB/OL〕.(2024-01-17).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1/content_6926492.htm.

〔14〕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EB/OL〕.(2024-03-05).https://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责任编辑 徐 芳

〔收稿日期〕 2024-03-08

〔基金项目〕 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2023JC035);河南省发展战略和产业创新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SZLYJY2024-1)。

〔作者简介〕 王超亚(1990-),男,河南郑州人,河南省发展战略和产业创新研究院战略规划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

猜你喜欢

扩大内需中国式现代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扩大内需居2023年经济工作重要任务之首
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解读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十三五”规划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