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贫困治理重要论述的深刻蕴涵

2024-05-24侯红霞罗甜甜宋晨婉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贫困治理共同富裕

侯红霞 罗甜甜 宋晨婉

〔摘要〕 贫困治理是扶贫主体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实现内源发展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贫困治理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中国全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为世界其他国家及地区的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在历史维度上,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科学认识,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一脉相承;在理论维度上,秉持劳动是财富源泉的理念,“鼓励勤劳创新致富”的系列观点更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深化发展;在实践维度上,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和外部精准帮扶相结合,是内外因辩证原理的生动体现;在价值维度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既注重物质扶贫,也注重精神扶贫,致力于让贫困群众既物质富足又精神富有。这些重要论述意涵深刻、富有远见,为相对贫困治理和促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

〔关键词〕 习近平;贫困治理;共同富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4)02-0058-06

消除贫困是世界各国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贫困治理的重要观点和基本方略,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遵循。在贫困治理的实践中,中国走出了一条从消除绝对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特色减贫之路,为世界其他国家及地区的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当前,脱贫攻坚战虽取得了全面胜利,但中国社会仍存在一些贫困者脱贫后因病、因教育等返贫的现象,相对贫困治理的任务进一步凸显。因此,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其深刻蕴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历史维度: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一脉相承

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和探索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伴随着无产阶级的觉醒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而逐步深化。19世纪4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理解,体现在他对无产阶级贫困状况的深入剖析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构想之中。马克思高度关注无产阶级的贫困问题,从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两个基本范畴出发,论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工人贫困程度日益加深的现实状况。正如马克思所说:“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1〕换言之,在资本主义社会,当劳动者创造的财富越多,他们自身所获得的就越少,他们所提供的劳动力价值也会逐渐降低,从而导致自身陷入无止境的贫困之中。

随着无产阶级的觉醒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更多地从社会制度因素来分析贫困和反贫困问题。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过程和资本积累一般规律的具体分析,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无产阶级劳动者贫困的根源。在他看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一种新的制度,从而彻底消除贫困现象。概言之,无产阶级如果想从资本主义制度带來的异化、贫困和奴役等“非人的生活”状态中解脱出来,根本出路就在于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也进一步指出:“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2〕这充分表明,只有通过“剥夺剥夺者”的手段,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彻底消除无产阶级所面临的贫困状态。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者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主要概括为生产资料的公有化。此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强调,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要想尽一切方法发展生产,其首要任务是“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3〕,因为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下,才能为劳动人民消除贫困奠定物质基础,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未明确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但他们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深刻阐述,如生产力高度发展、无阶级剥削、无压迫、生产资料归全社会占有等内容,为人们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并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明确提出国家发展富强的目标,他强调:“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4〕4951955年,针对农村出现的“新富农”和贫农分化现象,毛泽东主张“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让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4〕437。毛泽东的观点深刻地反映出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对消除贫困、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而且也为当时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在实践中逐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1985年,邓小平强调,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必须坚守两条根本原则或底线,“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5〕142。后来,邓小平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5〕364。在他看来,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区别于其他社会制度的重要特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明确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373以此为根本依据,在贫困治理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策略选择上,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5〕166这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勤劳致富的积极性,而且也突破了人们将共同富裕等同于同时同等富裕的观念桎梏。

2001年,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江泽民指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6〕这进一步促进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也为社会主义建设明确了发展方向。2006年,随着中国社会出现城乡发展失衡、贫富差距扩大、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胡锦涛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7〕的新观点。上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从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社会和谐等不同方面丰富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为中国在实践中开展贫困治理提供了依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贫困群众,始终将扶贫工作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内容,先后前往六盘山区等14个集中贫困连片特困地区和湖南十八洞村等24个贫困村进行考察调研,多次召开脱贫攻坚座谈会部署决策,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形成了丰富而深刻的论断。2012年,他首次明确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8〕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上,他进一步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9〕在他看来,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一论断不仅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新发展,也是我国持续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根本原因。这既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上的一脉相承。

二、理论维度: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深化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表明,反贫困的核心在于如何实现财富的增长。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价值的源泉”〔10〕。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摒弃劳动与财富的对立,确立劳动与财富的同一性,从而达到“社会的活动与社会的享受”〔11〕的直接同一。最早从劳动角度揭示财富本质的国民经济学家是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开篇便提出:“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12〕在财富及其源泉这一问題上,马克思认为亚当·斯密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他抛开了创造财富的活动的一切规定性——干脆就是劳动,既不是工业劳动,又不是商业劳动,也不是农业劳动,而既是这种劳动,又是那种劳动”〔13〕。正是在批判与继承国民经济学的基础上,马克思发现了财富背后的劳动本质,并沿着“商品—货币—资本”这一财富形式,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在“财富的积累”的同时也会造成“贫困的积累”,从而提出“制度”反贫困理论。在马克思看来,工人劳动应与个人财富的积累成正比。换言之,辛勤劳动是获取财富的正当途径。

在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要义,在多个场合提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14〕,并强调“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15〕。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勤劳致富的精神,并希望以此激励群众通过劳动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这充分表明,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源泉,也是人民群众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均强调了劳动对于致富的本源意义,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从根本上讲,贫困治理要取得实效离不开贫困群众的辛勤劳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16〕136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部分贫困者对勤劳致富始终抱有偏见,“等、靠、要”思想严重,认为劳动并不能带来财富,妄想通过赌博等一夜暴富;部分贫困者坐等扶贫干部上门,依赖最低保障政策勉强过活,存在“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现象。从一定程度上讲,这些错误观念削弱了贫困者自我发展的意愿和能力,直接影响了贫困治理的效果。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激发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主动性,着力培育贫困群众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观念,引导广大群众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实现脱贫致富”〔16〕140。同时,他倡导广大劳动者要“将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作为自觉行为”〔17〕。从这个意义上讲,辛勤劳动不仅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途径,亦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追求美好生活的关键。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提出,促进共同富裕必须把握好四条原则,其中第一条便是“鼓励勤劳创新致富”〔18〕。当前,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影响下,单一的勤劳致富方式已难以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在强调劳动创造财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创新和智慧在财富积累中的重要性。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致富本领”〔19〕,以期让更多普通的劳动者有机会迈入中等收入群体,并通过勤劳创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此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勤劳创新致富的系列观点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核心要义的丰富发展。

三、实践维度:内外因辩证原理的生动体现

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动力来源主要有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外部动力主要是政策、资金、技术等支持,内部动力则是贫困人口自身的努力和信心。新时代以来的中国贫困治理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源于它能够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精准分析贫困地区和贫困者致贫的根本原因作为出发点,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和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减贫效率。当然,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贫困治理重要论述的指导。

内生动力源于贫困群众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是他们在面对困境时,凭借自己的力量寻求改变、创造价值、实现自我发展的动力。内生动力包括了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创新性和团结协作精神等,是可以激发的内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智和志就是内力、内因。”〔20〕同时,他还明确强调:“事物的发展,外因永远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本。关键还是要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力量凝聚起来。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先要扶志,只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能最终摆脱贫困。”〔21〕在他看来,摆脱贫困的根本立足点在于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如果没有内生动力,即使外部条件再优越,也无法实现真正的脱贫。因此,只有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才能让他们在脱贫攻坚中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决心,才能真正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然而,仅仅依靠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还很难使他们摆脱贫困,因为一些贫困地区诸如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悬崖村的条件、资源等十分有限,即使贫困群众脱贫意识很强,也难以支撑当地居民实现自我发展。而且,由于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众致贫原因各不相同,传统的大水漫灌式扶贫方式也主要聚焦区域,并不能识别到户,导致了扶贫工作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正源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调研时,首次提出了滴灌式的精准扶贫方略。这一方略要求扶贫主体在贫困治理过程中要首先了解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据此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措施。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中国的贫困治理工作得以从“面上”转向“点上”,从“普惠”转向“特惠”,从而更加有效地满足了不同地区、不同人口的差异化需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精准扶贫,就是要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16〕58实践充分表明,在多样化的精准帮扶措施和有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相互作用下,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得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保证了贫困群众真脱贫、脱真贫。

在贫困治理过程中,外部帮扶虽然不能替代内生动力,但是这些外部条件对于贫困地区和群众来说也至关重要。在充分发挥内生动力的基础上,外部帮扶可以为贫困地区和群众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条件,从而推动他们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的政策、项目、资金等支持可以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比如,一些贫困地区尽管经济状况较差,却不仅拥有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充沛的人力资源,而且拥有丰富的矿产等生产性要素资源。对此类地区的帮扶,可以综合考虑这些资源优势,提供政策等方面的精准帮扶措施,从而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实现持续脱贫致富。另一方面,通过技术、观念等方面的帮扶,可以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技能和创业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引领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当然,重视外部帮扶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内生动力。外部帮扶虽然能解一时之困,但若贫困地区和群众过于依赖,就容易陷入“福利依赖”的陷阱,无法持续摆脱贫困。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明确强调:“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8〕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蕴含着丰富的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他还曾多次强调:“用好外力、激发内力是必须把握好的一对重要关系。”〔16〕139一方面,摆脱贫困需要让贫困群众在思想上树立起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观念,从而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如果贫困者缺乏主动追求富裕的思想意识和踏实劳动的行动,即使获得外部帮扶,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贫困治理的关键还在于要充分发挥外部帮扶的作用,为贫困地区和群众提供产业、技术、易地搬迁等各方面的支持,为其摆脱贫困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二者的有效结合,使得中国在新冠疫情爆发的艰难条件下依然能够如期实现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激发内生动力与外部精准帮扶相结合的贫困治理策略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是指: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事物的发展。在贫困治理的实践中,唯有让贫困者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科学知识与劳动技能,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同时加强外部精准帮扶的力量,才能使贫困群众在发展中摆脱贫困,进而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四、价值维度:个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

纵观古今中外历史,贫困问题始终存在,且成因复杂多样。从根本上而言,贫困的核心问题在于贫困者缺乏充足的物质资本以满足生产与生活的基本需求。因此,许多国家在反贫困的理论和行动上,都将增加贫困者的物质财富视为首要目标。然而,贫困者不仅有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还有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从表面上看,贫困是经济问题。但从深层次看,满足贫困者的精神文化需要也是贫困治理重要的影响因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14〕。

在贫困治理实践中,一些贫困地区存在封建迷信活动和陈规陋习泛滥的现象,精神文化资源较为短缺;一些贫困地区存在社会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滞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不高以及群众精神风貌欠佳等现象;部分贫困者由于没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导,养成了一些不良嗜好,在物质财富短缺的同时精神世界更为贫乏。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建设贯穿于脱贫致富的整个过程”〔22〕114。在扶贫实践中,中国各地区各部门通过组织开展各类“送文化下乡”活动、移风易俗活动、“扶贫扶志行动”活动等,丰富了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提高了其精神风貌。同时,扶贫主体还通过培养贫困地区群众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帮助其树立了正确的发展观念,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这些举措不仅可以帮助贫困群众在物质上脱贫,更能够使其在精神文化层面得到提升。

此外,在贫困治理过程中,扶贫主体要注意引导贫困者追求物质财富应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在实践中忽略了这一方面,贫困者盲目地、过度地追求物质财富,可能会导致人的工具性价值得到片面发挥,从而引发生态环境破坏、人性扭曲以及社会畸形发展。换言之,如果忽视人的目的性价值,即人的全面发展,仅仅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视精神财富的培育和发展,那么即使实现了暂时的物质脱贫,也无法真正解决贫困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提高贫困人口的物质生活水平,更要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让他们过上更有尊严、更加幸福的生活。正如习近平所说,“脱贫致富从直观上说,是贫困地区创造物质文明的实践活动。但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22〕111。

实践中,如果扶贫主体忽视了精神扶贫的重要性以及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贫困者消极的“等、靠、要”现象将会随之而来,进而使消除贫困的目标难以彻底实现。反之,如果在反贫困的过程中,扶贫主体过分侧重于精神扶贫,仅关注人的目标性价值,而忽视了物质资本方面的精准帮扶,那么贫困问题的解决也将如无源之水,难以持久。贫困者也会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消除贫困的任务同样难以根本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同步注重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在他看来,“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要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导扶贫开发,丰富贫困地区文化活动,加强贫困地区社会建设,提升贫困群众教育、文化、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振奋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精神风貌”〔16〕137。从这一重要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精神扶贫方略平衡了人的目的性价值与人的工具性价值的关系,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有机结合起来,既提升了扶贫实效,又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23〕只有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因此,在贫困治理过程中,扶贫主体既要促进贫困群众物质富足,也要注重贫困群众精神富有,二者相互促进,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全面总结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贫困治理重要论述的深刻蕴涵具有重要意义。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4〕。当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相对贫困治理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工作,强调要“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抓好防止返贫监测,落实帮扶措施,增强内生动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5〕。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既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一贯坚守,也是对全体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在未来,相对贫困治理也要注意内外力相结合,注重引导贫困群众实现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相统一。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6.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74.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4〕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4.

〔7〕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25.

〔8〕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J〕.求是,2021(04):4-13.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27.

〔1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

〔1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3.

〔1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9:1.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

〔14〕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4-29(02).

〔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

〔16〕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17〕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11-25(02).

〔18〕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N〕.人民日报,2021-08-18(01).

〔19〕習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501-502.

〔20〕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9-01(02).

〔21〕中共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在宁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0:124.

〔22〕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2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

〔24〕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6(02).

〔25〕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习近平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N〕.人民日报,2023-12-21(01).

责任编辑 徐 芳

〔收稿日期〕 2024-02-16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2BKS177)。

〔作者简介〕 侯红霞(1979-),女,山西河津人,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富伦理与贫困治理、道德理论与道德教育。

罗甜甜(1997-),女,山西长治人,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实践。

宋晨婉(2001-),女,山西忻州人,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实践。

猜你喜欢

贫困治理共同富裕
材料作文“共同富裕”导写
共同富裕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互异与共融:民间组织参与藏区贫困治理的能力比较与路径探究
贫困治理视角下中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综述
精准扶贫背景下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研究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农村贫困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