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误中悟”教学实践探究

2024-05-24曾莹

高考·下 2024年2期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导数

曾莹

摘 要:数学核心素养涵盖了数学知识、思维技能和数学应用等多个方面,其中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通过“误中悟”教学方式,高中生需要在解决问题时进行推理和逻辑思考,从中寻找正确的答案,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笔者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大框架,以《导数及其应用》单元中的“导数的几何意义”相关知识点教学为研究对象,从六个不同的维度入手,深入探究“误中悟”教学法与数学核心素养培育工作的融合路径,以期提升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误中悟;导数

数学教育领域内,提升高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一直是一项重要的目标。数学核心素养不仅仅包括掌握数学概念和技能,还包括数学思考、建模、问题解决、沟通和数学实践等多个维度的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教育专家以及相关研究学者一直在寻求创新的教学方法,以激发高中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其中,“误中悟”教学法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教学法的独特性在于它能够激发高中生的好奇心,提升他们的数学沟通和合作技能,为高中生的数学学习以及未来的数学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数学核心素养下“误中悟”教学方法的优势

“误中悟”教学方法在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方面具有多重优势,这些优势不仅有助于高中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还提升了他们的数学素养[1]。首先,“误中悟”教学法鼓励学生尝试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包括那些可能看似错误的方法。这种实验性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使他们更具灵活性和创造性,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找到多种解决方法。其次,通过“误中悟”教学法,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他们的方法。这促使他们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问题分析、策略选择和持之以恒的决心。最后,“误中悟”教学法将数学教育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深入了解数学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这有助于培养高中生的数学实践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二、“误中悟”教学实践策略

(一)創设问题情境

实际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以下三个步骤,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发散思维,且较为开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1.选定适当的问题情境

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要任务之一是选定适当的问题情境,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问题情境的选择需要经过精心策划,要既富挑战性,又不至于太复杂,以确保高中生能够理解和探索。同时,问题情境应该与课程内容相关,以确保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应用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问题情境也可以直接联系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领域,如金融、科学或社会领域的问题,使学生看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欲望。选定适当的问题情境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和数学水平,以确保问题的复杂度与学生的能力相匹配。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水平来微调问题情境,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他们水平的挑战性任务中获得成就感。

2.创设情境

一旦选定了问题情境,教师需要巧妙地创设这个问题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兴趣。这可以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案例研究或视频来实现。例如,如果问题情境涉及金融领域,教师可以分享一个关于投资策略成功或失败的真实故事,引发学生对如何有效管理金融资产的思考。教师还可以使用图表、实际数据来创设问题,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问题的背景和复杂性。这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问题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激发他们主动尝试解决问题的动力。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思考导向,以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他们对问题的好奇心。通过这种方式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探索和解决。

3.提供初始资源

为高中生提供一些基本的数学资源,如必要的公式、数据、图表等,以帮助他们入门。这些资源能引领学生开始思考问题,但不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让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与探索,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导数及其应用》单元中的“导数的几何意义”相关知识时,笔者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

问题1:同学们,请你们回忆一下在初中阶段,有没有接触过“切线”这一概念?

问题2:当一条直线与圆相切,则它们只有一个交点。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个问题“当一条直线与曲线相切的时候,是不是也只有一个切点呢?”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的知识点,通过这种方式点明“切线只有一个切点”这种思维定势。为打破这一思维定势,教师可以设计一道较为简单的因式分解题例题:过原点O(0,0)作曲线f(x)=x3-4x2+4x的切线,求切线方程。

(二)鼓励学生质疑

质疑是激发学生思考的关键,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提出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探索问题的不同方面。这些问题包括:

“你认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它?”

“你能解释为什么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吗?”

“这个问题如何与我们之前学过的数学概念相关联?”

“这个问题是否有实际应用?”

在提出疑问的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提出他们自己的质疑[2]。确保学生知道他们的思考是有益的,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的思路,都能够提升自身的数学综合素养,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及探究精神。

例如,根据给出的因式分解例题,笔者带领学生进行质疑。

问题3:同学们,请你们说出原点O(0,0)与曲线f(x)=x3-4x2+4x的位置关系,并思考你们是如何判断原点与曲线位置关系的?

学生带着问题,重新审视教师给出的例题,发现将横坐标x=0代入曲线,观察到原点O(0,0)在曲线上。在定势思维的影响下,一些高中生会认为切点即原点。

当高中生说出这一观点之后,笔者再抛出第四个问题。

问题4:这道题中,切线一共有多少条?

随着该问题的提出,一些学生会立刻意识到自己陷入了思维定势,重新审视题目,发现自己的错误“由于切点刚好处于曲线上,所以就自然而然地认为切线只有一条。”经过反复思考,学生会发现切线不止一条。通过质疑审问,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头脑中的定势思维被打破。

(三)勇于试误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试金石。在试误阶段,教师激励学生主动踏入数学问题的探险之旅。该过程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阶段,学生将自己置于问题的核心,以发现解决之道。学生可以运用个别探究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尝试解决数学问题。解题过程中的错误不仅不被视为失败,反而成为一种宝贵的经验,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

在此过程中,学生积极调整解题策略,通过反复试错来逐渐明了问题的特殊规律。他们将发现数学并非一成不变的公式,而是一个活跃的领域,充满了发现和创新的机会。这个阶段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不仅鼓励了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共同探讨问题,学生相互学习,并逐渐形成更广泛的思考方式。

例如,在完成质疑环节之后,筆者利用作图软件,以动画演示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学中“在”与“过”之间的差别。笔者先提出问题,然后使用GeoGebra软件进行演示。

问题5:同学们,在该问题中,曲线f(x)=x3-4x2+4x的究竟有几条切线呢,现在让我们利用软件来观察一下。

启动软件之后,笔者输入曲线f(x)=x3-4x2+4x的,以原点O(0,0)作为切点,作出切线。此时,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此条切线与曲线f(x)=x3-4x2+4x还存在另一个交点。由此可以证明,曲线与直线相切时,交点并不是唯一的,这一结论是对初中阶段“切线”概念的补充与延伸,令高中生意识到“曲线”与“圆”的本质区别。

在此基础上,数学教师还可以让高中生独立操作软件,移动过原点O(0,0)的直线BO,发现当直线BO经过点C后,直线与曲线相切,此时的切点不再是原点O(0,0)。在教师的引导下,高中生们将该点标记为(2,0)。

(四)启迪参悟

“误中悟”教学法将错误视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教师要打破传统的错误批判观念,不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过度批评或纠正,而是鼓励他们深刻地反思错误的原因,并勇敢地尝试新的解决方法。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够逐渐领悟到数学问题中隐藏的规律和内在逻辑。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高中生相互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分享他们的思考过程、面临的挑战以及发现的规律[3]。这不仅有助于建立积极的学习社区,还激发了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的热情。此外,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担任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提出更深入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维深度。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启迪参悟”,这是“误中悟”教学法的核心环节,当学生通过反复尝试并积累了足够的错误经验后,他们逐渐能够明确识别出问题中的规律,参透关键要点。这标志着学生对数学问题形成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作用不是提供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帮助他们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提出更深入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或者鼓励其与其他同学分享他们的参悟经验来实现。

通过允许错误,鼓励合作与分享,以及引导“启迪参悟”,帮助学生建立深刻的数学理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提高了数学的吸引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技能,为他们未来学业和职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能够满足题目的切线有两条。此时,笔者继续提出问题。

问题6:如果切点无法确定,我们将如何构建切线方程?

该问题的提出,标志着正式进入顿悟环节,笔者通过板书的形式,对原函数逐步求导,并最终得到切线方程。

(五)温悟迁移

在“误中悟”教学法的温悟迁移阶段,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提供一系列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自发地探索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犯错是难免的,但教师的职责在于鼓励他们从错误中反思,深入理解问题的实质,逐步掌握数学原理。

一旦学生在温悟阶段掌握了基本数学原理,接下来就要开始进行变式训练,通过这种方式拓展数学知识的应用环境,并加深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理解。在这一阶段,教师会提供更为复杂的问题和变式,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的原理,寻找新的解决途径[4]。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遭遇更多的错误,但这是正常的成长过程。通过不断地犯错,他们能够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思考方式,同时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原理在各个应用领域的实际价值。

而在巩固提升阶段,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经验和深刻的理解。这个阶段,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数学的深层次理解。通过鼓励学生提出更加深入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展示数学原理在多个应用领域的实际运用,甚至与同学分享自己的顿悟经验,巩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并激发他们在数学领域不断进取的动力。通过一系列的阶段性教学,学生将会在“误中悟”的教学法下,培养出更为扎实的数学基础和更高层次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学生通过上面的学习,已经求出的切线方程。此时,笔者选择更进一步,对原题进行变化,针对该知识点进行巩固提升。

问题7:同学们,现在我们改变这个例题,求曲线方程f(x)=x3-4x2+4x在原点O(0,0)处的切线方程。

该变式对于原题的改变较小,难度较低,可以让绝大部分高中生独立完成,通过该变式,让高中生在解题过程中体会“过某点”与“在某点处”之间的区别。

(六)反思悟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他们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错误和突破,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解决策略。这将有助于学生相互学习,并从彼此的经验中获得启发,同时也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拓展探究的目的是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5]。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挑战性项目,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或者进行合作探究,跨学科地展示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结束语

“误中悟”教学法,作为一项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为数学教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误中悟”教学法的成功实践,证明了数学教育可以更具深度和广度。它鼓励学生超越传统的记忆和应试教育,真正理解数学的核心概念,培养了高中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数学基础。这一研究对塑造具备数学核心素养的学生、培养未来数学领域的领袖具有重要意义。期待着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在这一教学法的指导下,共同探索数学的奥秘,推动数学教育的进一步创新。

参考文献

[1]程仕然.基于学科素养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实践研究[J].数学通报,2023,62(8):11-15.

[2]陈重阳.高中数学教学境界跃升的“三步曲”[J].数学通报,2023,62(7):48-50,54.

[3]牛含冰.数字化时代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J].工业建筑,2023,53(7):271.

[4]朱伟卫,徐迪斐,徐卫文等.高中DIMA数学实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23(7):75-81.

[5]李晶娟.高中数学教学情境设计的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2023(5):104.

猜你喜欢

数学核心素养导数
解导数题的几种构造妙招
指对同构法巧妙处理导数题
关于导数解法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有序学习探究
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思考
乐学· 自主·分享
新常态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之重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导数在函数中的应用
导数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