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三度”顶层设计,促学校高质量发展
——以我校“星光教育”育人文化体系构建为例

2024-05-24东莞市大朗镇三星小学彭建忠

师道(教研) 2024年3期
关键词:教研学校课程

文/东莞市大朗镇三星小学 彭建忠

学校应致力于探索新课程改革,不断探索“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路径,在依托学校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深入推动品质课堂建设,不断开拓新领域、拓展新空间、创造新资源,力争通过全面、系统、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努力让每一位师生健康成长。

一、“高度”规划:加强系统谋划,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厘清并践行学校的顶层设计

1.厘清学校的理念体系。学校要高质量发展,就应该要有科学、清晰的学校顶层设计。学校的理念体系是学校文化的灵魂,也是学校价值取向的核心表达,一所学校的发展与其办学理念有着密切的关联。基于对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的把握,缘于对学校未来突破方向的分析,源于对学校校本文化的孕育,我校围绕校名中的“星”字做文章,选择以“星光教育”作为学校品牌建设的突破口。我们提出以“星星闪亮颗颗光彩”办学理念、“办融合而无边界的高品质学校”为办学目标、“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星光少年”为育人目标;一训三风分别是“成为最闪亮的自己”“心中拥有爱,眼中溢满光”“教书像恒星,育人像卫星”“和谐又灵动,自信又出彩”。

2.落实推进顶层设计。学校要围绕学校办学理念框架,厘定其内涵,并结合校情逐步推进,在实践过程中要朝着预定目标实施推进。我校结合学校“星星闪亮颗颗光彩”办学理念,“五位一体”推进星光教育。一是星光文化浸润。通过设计校徽、校歌和吉祥物等标识文化;打造楼层及楼梯主题文化、制作工作手册、宣传图册及宣传片等。二是星光评价引领。完善教师评优评先制度、推动学生“星系列”和“星级”评价活动、借助信息化赋能以推动科学评价。三是星光管理增效。不断探索新课程改革,探索“双减”背景下学校发展的新路径,推进品质课堂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四是星光队伍协同。通过专家引领、校际联动、课题带动、平台推动等措施,走语数英学科“一专一辅”和综合学科专职化道路,促教师专业化发展。五是星光课程育人。既重视显性课程渗透,也重视隐性课程熏陶。

(二)做好教育教学管理

1.教育管理要顶天立地。教育要“向下扎根”,也要“向上生长”。既要遵循国家方针政策、省市的相关文件的指示精神,行为处事有依据,做到“顶天”;又要基于校情,谋划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做到“立地”。我校在办学理念“星星闪亮颗颗光彩”的指引下,教育教学工作做到四步走。一是遵循上级方针政策。探索新课程改革,探索“双减”背景下学校发展的新路径,推进品质课堂建设。二是构建校本教研体系。采用了“一专一辅”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形成了“协同式”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模式。三是立足课堂深入教研。注重单元统整再设计来调整教学;关注学习方式、采用小组评价、优化作业设计,研究轻负担、高质量之路。四是做好常规管理工作。各教研组认真做好备、讲、批、辅、研等工作,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教研组长、落级行政跟踪抽查反馈落实。

2.构建系统的课程体系。学校要高质量发展,就要扎实践行学校的办学理念,着重进行课程建设,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在“星星闪亮颗颗光彩”办学理念的指引下,通过梳理与开发,形成了“1+5+3”的课程体系。其中“1”即基础型课程,主要为国家规定的各类学科课程;“5”即拓展型课程,是由基础性课程拓展衍生出来的星明养德课程、星亮启智课程、星动健体课程、星熠尚美课程、星行创造课程五类课程;“3”,即在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基础上延伸和深化后,为学生进一步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的科学发明创造、种植栽培培育、社会实践研究。

3.梳理开发特色课程。学校要高质量发展,要有相应特色课程作为支撑;学校课程有亮点、有特色,学校才能有特色。在建设学校课程的过程中,要注意挖掘校本、地方的特色项目,并结合校情开发出特色课程。结合我镇是国家荔枝之乡这一名片,我校开发了荔枝盆栽和一树多品种劳动教育特色课程,被评为东莞市第一批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并在全市劳动活动月中展示;结合我校特教学科、信息科技、综合实践活动3 个学科分别被评为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项目学科教研基地学校,并结合学科特点,先后开发了相应的特色课程;结合我校丰富的三礼十节四主题活动,并逐步提炼并形成了系列节日特色和主题活动课程。

二、“深度”引领:加强专业提升,促进教师高素质发展

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需要个体、团队和学校共同协作的过程。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职业幸福感,让教师充分感受自我发展的意义。

(一)教师专业化成长“四重奏”

教师的发展离不开自身持续学习与反思,更离不开团队间的互助,离不开平台的历练与推动,更离不开制度促进与保障。

1.个体发展重反思。教师专业的发展是不断提升的过程,需教师不断自我调整、修正、完善。教学反思能焕发思考与创造的魅力,让教学处于研究中,是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教师专业发展要理论的学习,更要经验的反思。

2.团队发展重合作。专业发展需要自身努力,更需要同伴的互助。教学上许多问题,会因个人力量相对薄弱而出现疑惑甚至无法解决的现象。教师团队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可统筹进行问题分化,群力群策来解决。因此,团队合作利于个人专业发展,也利于团体共进。

3.专业提升搭平台。我们采用了“一专一辅”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形成了“协同式”发展的教研模式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断优化骨干队伍建设和促进学科兼职教师专业化,促教师专业发展。各教研组以“新课标进课堂”为契机,开展“协同式”研讨活动。由科组长统筹,年级备课组长组织推进实施,先开展单元统整集体备课研讨,并做好上课、说课、评课、主题分享的分工安排,然后进行磨课,最后在全科组展示交流分享。

4.制度建设是保障。有了制度的推动,校本教研才能有序推进,专业发展才能更稳健。学校重视建立机制,鼓励教师在专业上敢于领先,在教学上勇于冒尖,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二)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1.探索新课标进课堂系列活动。学校要不断探索新课程改革,探索“双减”背景下学校发展的新路径,推进品质课堂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学校应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探索开展项目式学习和跨学科课程研究。我校重视邀请省、市教研员和专家学者来校指导“新课标进课堂”系列活动;未来课程开发小组尝试探索科普系列课程、荔枝主题开展项目式研究、探索星空未来教育特色课程。一年来,我校特教学科、信息科技、综合实践活动3 个学科分别被评为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项目学科教研基地学校。

2.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要不断强化、突出课堂主阵地的作用,校长和行政要带头深入课堂听课,促使教师教学方式转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要不断提醒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出彩。我校课堂上重视利用同位交流和小组合作、有价值问题,通过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回答的方式,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组坚持开展课前3 分钟演讲、课内5 分钟课堂小练笔;数学组重视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英语组重视课内小练笔。

过去一年,我校就有4 名教师被评为东莞市学科带头人,8 名教师被评为东莞市教学能手。

三、“广度”融合:重视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学校要通过文化体系的提炼与打造、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教学体系的改革与优化,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我校结合培养“五星明本,十有强基”星光少年这一目标,切实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

1.德比星亮,明人格健全之本。学校要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不断丰富德育的教育内容。通过系列化、主题化的活动开展,让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提升素养。一是通过狠抓落实“入校有规、入室即静、入座即学”,开展常态化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二是以班级(卫生之星、礼仪之星、习惯之星)及个人“星系列”评价为主要依托,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三是开展“三礼十节四主题”等节会活动,在活动中提升素养。

2.智如星明,明学有所长之本。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下教育评价的新主张与新维度,在“双减”背景下,学校要通过课程建设的优化与开发,课堂教学的研讨与打磨,深度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引领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培养相协调、身心健康与知识能力相协同、思维认知与动手实践相协作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开展学科拓展性活动,实现“智如星明,明学有所长之本”的校本智育培养目标。

3.健似星驰,明身心健康之本。学校要通过“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努力为学生的一生健康生活打好基础。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每天开展大课间活动,尝试分年段实施体育技能项目;利用课后服务、社团体育项目课程及课间活动,努力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 小时,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我校体育课采用“3 分钟队型队列+5 分钟热身运动+13 分钟跳绳+13 分钟国测项目或年级体育项目+6 分钟放松”的基本框架,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以国家体质健康标准作为重要训练内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实现全校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实现“健似星驰,明身心健康之本”的校本体育培养目标。

4.美若星空,明积极审美之本。艺术教育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力提高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最能体现求真、求善、求美、求新的教育真谛。我校通过美术、音乐等艺术学科的课堂教学,各类学生艺术社团及430 美育社团活动的开展,每年一次的声乐专场、舞蹈专场、器乐专场等才艺大赛,师生笔墨挥毫、学生绘画作品、硬笔作品等展览,推动全校学生审美情趣的不断提升,实现“美若星空,明积极审美之本”的校本美育培养目标。

5.劳像星行,明吃苦耐劳之本。学校可利用劳动课、综合实践课、主题活动为主要依托,通过校内外劳动基地实践、家庭德育作业、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等作为重要抓手,开发适合各学段学生的劳动项目,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项目和活动,引导学生对劳动的正确认知和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和认同,教给学生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方法,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完善年级劳动评价体系,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实现“劳像星行,明吃苦耐劳之本”的校本劳动教育培养目标。

总之,学校应致力于探索新课程改革,不断探索“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路径,通过文化体系的提炼与打造、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教学体系的改革与优化,不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教研学校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学校推介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