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至2021年重庆市老年患者院前急救现状
2024-05-23王业强蒋武
王业强 蒋武
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60岁人口截止2017年占总人口的16.7%,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1-2]。老年人多存在慢性疾病,器官功能下降,发病时多存在复杂且较多的突发状况[3]。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院前急救亦带来较大挑战。研究显示,呼吸系统疾病、创伤及心脑血管疾病为排名前三位的老年患者院前急救常见病[4-5]。正确的转运方式及有效的院前急救能够减少医疗付出及住院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6]。目前,临床已有不同地区对老年患者院前急救现状进行分析,但是尚不清楚重庆市现状。因此,本研究通过收集2019至2021年重庆市老年院前急救患者相关资料,分析其院前急救现状及其流行学特征,以期为临床进行老年院前急救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收集2019至2021年重庆市急救指挥中心调度信息系统中的老年患者院前急救资料,将年龄≥60岁者归为老年人。本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院前急救资料完整患者;②呼叫重庆市120并接受院前急救患者;③年龄≥60岁患者。
1.2.2 排除标准:①中途退车或未见到患者等未完成急救流程患者;②临床资料不完善患者;③未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
1.3 方法
1.3.1 疾病分类:依照院前医师的初步诊断(根据国际疾病分类)将患者分为以下的几类[7]:内科类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急性中毒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创伤类疾病及其他疾病。其中其他类疾病包括肿瘤、五官科、精神科、泌尿系统疾病、普通外科疾病、传染病、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等。内科类疾病包括中暑、衰老、乏力、发热、头痛、抽搐及晕厥。
1.3.2 观察指标:观察纳入患者年龄(60~70 岁、71~80 岁、>81岁),性别,疾病谱构成,呼救月份及院前急救时刻情况。
2 结果
2.1 不同年份、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老年院前急救病例情况 本研究共收集34 882例院前急救老年患者资料,其中2019至2021年以60~70岁患者占比最多(40.39%,14 088/34 882),其次为≥81岁患者(34.66%,12 089/34 882)。不同年龄段患者中2021年院前急救患者占比最多,均>40%。不同年份、不同年龄段老年院前急救患者男性占比均多于女性。见表1。
表1 不同年份、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老年院前急救病例情况 例(%)
2.2 不同年份老年院前急救患者疾病类型情况 不同年份院前急救老年患者中以内科类疾病占比较多,均>30%,其次为创伤类疾病,均>20%,第3位为其他疾病,占21.06%。见表2。
表2 不同年份老年院前急救患者疾病类型 例(%)
2.3 不同月份老年院前急救患者分布情况 老年院前急救患者集中于12~2月(冬季)、6~8月(夏季),占比均>10%。5月为院前急救最低月,2月为院前急救最高月,最高月份占比超过最低月份的2倍。见表3。
表3 不同月份老年院前急救患者分布情况
2.4 院前急救老年患者时间段分布 老年院前急救患者呼叫量上午多于下午,呼叫高峰为08∶00~10:00,占比11.77%,其次为06∶00~08∶00,占比9.99%,以00∶00~02∶00呼叫量最少,占5.32%。见表4。
表4 院前急救老年患者时间段分布
3 讨论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急诊科医生处于严重缺乏状态,掌握老年院前急救患者疾病分布特点,对合理配合急救资源、强化医护人员急救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8-9]。本研究结果显示,院前急救患者以60~70岁患者占比最多(40.39%),其次为≥81岁患者(34.66%),不同年龄段患者中2021年院前急救患者占比最多,均>40%,不同年份、不同年龄段老年院前急救患者男性占比均多于女性。与潘晓芳等[10]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应注意对60~70岁及男性老年人多做健康宣教,注意健康管理,定期体检,提供合理用药、膳食营养等健康指导,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安全的健康服务及医疗。另外,老年院前急救患者以男性为主可能是因为男性社交活动更多、工作压力更大,且男性常存在饮酒、吸烟等不良嗜好,基础疾病相对较多[11]。
统计老年院前急救患者疾病类型可知,不同年份院前急救老年患者中以内科类疾病占比较多,均>30%,其次为创伤类疾病,均>20%。与吴晓华等[12-13]研究中创伤占比较多的结果一致。其中内科类疾病较多见可能是因为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抵抗力下降及生理功能减退。创伤类疾病多见可能与重庆市从事危险性、加工及生产类工作及使用交通工具有关,因此应加强法治意识、遵守交通法规及加强安全生产[14]。
从老年院前急救患者分布季节及月份来看,本研究患者多集中于12~2月(冬季)、6~8月(夏季),占比均>10%;5月为院前急救最低月,2月为院前急救最高月,最高月份占比超过最低月份的2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冬季气候转凉,昼夜温差相对较大,而老年患者由于抵抗力降低、生理功能减退等因素易引发心脑肺等相关疾病。而夏季天气湿热、白天时间延长,老年人延长出行时间,进而增加急救情况的发生。春季急救情况较少可能是因为气温回升,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减少。另外,春季正处于春节假期,重庆市人口数量相对较少,车辆数量减少,且建筑工地停工,所引起的创伤类疾病可存在一定程度减少。
另外,本研究还对老年院前急救患者呼叫时间段进行分析显示,老年院前急救患者呼叫量上午多于下午,白天多于夜晚,呼叫高峰为08∶00~10∶00,占比11.77%,其次为06∶00~08∶00,占比9.99%,以00∶00~02∶00呼叫量最少,占比5.32%,与崔甍甍等[15]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因为一些老年人有晨练习惯,若进行剧烈运动可使运动器官流入更多血液,增加心肌耗氧量,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其次,人体在清晨处于缺水状态,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及交感神经兴奋性,进而增加循环系统外周阻力,升高血压,进而引起粥样动脉结构及沉积物发生变化,引发心绞痛及心肌梗死。最后,老年人入睡较早,多常见家属醒后发觉老年人呼之不应进而呼叫救护车。
因此,可根据老年院前急救患者高峰时段、多发季节及高发人群,制定疾病预案及防控措施,配置合理的急救资源,进而提高急救效率。还需多做健康宣教,提高老年人在季节变化中健康意识及预防疾病的能力,提高其认知急危重症的早期表现,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进而降低院前急救的致死率及发病率。院前急救不可控因素较多,需参与急救人员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及强大的心理素质,继而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分时段配备急救设备及人员以提高急救效率,应对老年院前急救问题。
综上所述,重庆市应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实时进行健康管理,根据季节分布、月份分布及日高峰时间段分布情况进行调度指挥,安排院前急救工作,优化急救设备及急救人员的配置,重点培训内科类疾病、创伤等急症的现场救治,以提高救治率。但是本研究纳入患者均为院前初诊,因缺乏相关辅助检查,时间紧迫等原因,或许部分诊断并不准确,进而影响疾病类型占比的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