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视域下主流媒体沉浸式国际传播
2024-05-23苏靖茹张艳茹陈功
苏靖茹 张艳茹 陈功
作者简介 苏靖茹,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张艳茹,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陈功,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摘 要】元宇宙是当前技术环境下较有发展和应用前景的技术尝试,其沉浸式的传播特点对我国的主流媒体建设具有启发意义。我国的主流媒体在国际传播中,囿于市场限制和文化背景冲突,传播效果有待提升。构建和传播中国的国际形象,要求主流媒体冲破国际舆论场的重重阻碍,获得新生。对此,本文综合分析技术构架下元宇宙的沉浸式特点,以及当前主流媒体在国际传播领域存在的困境,探索主流媒体在元宇宙环境下国际传播的机遇与策略。
【关键词】元宇宙;沉浸式传播;主流媒体;国际传播
主流媒体是承担重要的宣传任务和功能,覆盖面广,权威品牌性强,影响力大的强势媒体。当前的主流媒体在国际市场上的“硬件”与“软件”建设已初见成效,但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国际话语权建设依然任重道远[1]。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元宇宙因其传播的具身回归、内容的沉浸性、交互的创造性等特征,逐渐成为媒体技术的发展方向。因此,元宇宙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具有前瞻意义,有利于其构建多元、立体、低文化误差的传播平台。新华社推出的《元宇宙·职业新体验》系列报道,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形式,让新闻产品从“可知”迈向“可感”,实现成果“被触及”、未来“被看见”,是元宇宙赋能新闻发展的有益尝试与探索[2]。元宇宙凭借其特性,为主流媒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一、元宇宙沉浸式传播解构
“元宇宙”(metaverse)一词最早出自美国小说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的作品《雪崩》,其中,“meta”来自希腊语,译为“元”;“verse”则来自“universe”,代表“宇宙”。当前的理想元宇宙技术是一个由数字技术创作出来的虚拟世界,在其中人们可以用虚拟角色来工作、游戏和社交。表面上看,元宇宙技术是想象边界的扩张,但本质上则是数字化时代自由宇宙进路上的高级阶段,对人类在多个自由宇宙的构建是连接的、系统的、具有主动整体建构意识的探索[3]。元宇宙的数字化、开放性、跨域性和连通性都有助于实现互联互通,促进融合共生,为主流媒体构建沉浸式的国际传播渠道提供了新机遇[4]。沉浸式体验是指观众依靠虚拟现实技术系统和技术装备,完全置身于人机界面所形成的虚拟环境之中,并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身体感知系统,以及动作、表达、方向等行为系统,来认知和操控虚拟世界中的对象[5]。沉浸式传播则是以此为基础,将传播内容立体地呈现给受众,使其于“在场”中接收信息。基于元宇宙技术的沉浸式传播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身体返场:传播渠道具身化
传播渠道具身化强调身体回归于信息交流之中。以往的大众传播中身体和意识是分离的,受众只凭借意识感知外在的信息,单一地“内化”外部新闻舆论,这种传播过程中身体是缺席的。而元宇宙为受众打造了技术身体,其多元的外在形态,弥补了传播视觉形象缺失,做到了虚拟到现实、现实到虚拟的双向整合。由于身体返场,受众可以借助虚拟技术建立全新身体特征,将其作为传播过程中的在场载体,身体与意识的双重在场,使受众可以打造全新的“前后场”,提高其沉浸程度。在元宇宙的人际传播中,受众潜移默化地将自身的情感融入虚拟形象之中。
(二)感官联动:传播内容多元化
感官共振是沉浸式传播的显著特点,是指嗅觉、听觉、视觉等在传播过程中的综合运用。传统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的感官体验集中在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其报道内容多为宏大叙事,单一的传播形式降低了受众的获取积极性,传播效果往往不佳。元宇宙技術下的沉浸式传播可还原宏大的叙事场景,将其以虚拟的方式呈现给受众,使受众在多感官技术支撑下沉浸式挖掘重要信息,简化了新闻传播路径。
(三)时空消解:传播场景自由化
多感官联动使受众可以跨时空、低成本地体验新闻第一场景,消解了现实世界的时空障碍。沉浸式传播进一步隐匿了传者意图,将受众的注意力集中在场景的感知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受众领略场景中产生的新闻魅力,有助于其形成初步判断,渴求自我探寻真相,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对于主流媒体而言,引导受众去挖掘在场真相,有利于降低谣言比例,提升公信力。在元宇宙技术支撑之下,多种传播场景切换自如,受众的主体参与意识也会不断加强。
(四)受众主导:传播话语平等化
元宇宙中的沉浸式传播将受众的话语权进一步放大,也为主流媒体凝聚受众思想提供了新契机。在元宇宙中,自由的场景使受众可以直达第一现场,进一步扩大了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话语权,也会进一步重构已有的传播格局,这就要求主流媒体及时对受众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此过程中,主流媒体能否把握先机、占据主动,是其能否占领国际舆论场的新挑战。
二、元宇宙技术之于主流媒体沉浸式国际传播的新机遇
(一)市场机遇:萌芽阶段的领域建构
当前国际市场上,受众多数已经具有了固定的媒介使用群。在现今国外头部媒体占领大部分国际舆论场的情况下,我国的主流媒体很难占有信息传播的先机。当下的元宇宙代表的是一个发展方向,可能会带来一场全新的技术变革,颠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其架构还未形成,布局尚不明确,对于力求抢占国际市场的主流媒体来说是一种机遇,主流媒体应该及时地把握住元宇宙变革下的市场机遇。
(二)渠道机遇:扩展现实下的渠道破局
传播渠道作为传递信息的手段,直接沟通了传者和受众。元宇宙的诞生,在新技术赋能下,拥有着比当前的互联网环境更加强大的融合能力。可以看到,在全感官参与的虚拟环境中,受众获得信息的渠道可能会发生全新的变化,像脑机接口运用的尝试,其提供了一种替代自然通信和控制的方案。脑机接口系统使得人体不再依赖外周神经和肌肉,而是在接口的支持下直接测量与受众意图有关的大脑活动,并将记录的大脑活动信号转换成相应的BCI应用控制信号[6]。在元宇宙的全沉浸式体验中,人体的感觉来自计算机信号对人体的模拟,价值形成等更易受虚拟网络环境的影响,这要求主流媒体适时地更新自身的内容分发形式,以便更有效地输出传播内容。
(三)内容机遇:直观感知下的文化新生
1.政治传播机遇
元宇宙的全息虚拟环境为主流媒体的内容建构提供了新的思路。就元宇宙全息虚拟、多感官共存的特点来分析,主流媒体在进行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将内容升级为环境,将所要表达的内容直观地呈现给受众,减少传播过程中的二次理解。对于主流价值观的宏观叙事,如中国提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政治理念,主流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将这一理论对未来造成的影响传播给受众,去创建基于此理论形成的未来环境,让受众直观感受这一理论带来的影响。这种实景化的传播方式,可以减少受众的理解偏差,也能缓解国际舆论场上的歪曲与误导。
2.文化传播机遇
元宇宙的虚拟环境对我国的文化传播也具有启发意义。国际社会中,大部分受众未能真正体验我国的生活环境,其偏见往往来自媒体的议程设置[7],而基于元宇宙的虚拟世界正好可以弥合这一缺失。主流媒体输出的不再是大众化的二维内容,而是直观呈现中国形象的多维环境。通过元宇宙打造的虚拟世界,赋予了受众多样化的体验感,其可以跨越时空的界限,感受到中国从古到今的多样化的习俗文化,并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于当前传播过程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习俗误解等文化问题有着良好的调节作用。
三、主流媒体的沉浸式国际传播策略
(一)把握技术阶段,构建元宇宙传媒生态
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传媒产业的变革。元宇宙技术作为当下技术发展的最高构想,对传媒生态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全局来看,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都是元宇宙技术发展的阶段性技术,主流媒体要将技术纳入媒体发展决策的一部分,通过把握住这些阶段性的技术,为未来的元宇宙技术发展提供基础经验支持。当前主流媒体也对各种阶段性的技术进行了探索,如《人民日报》对标Web2.0而推出的可以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传播的中央厨房;央视对标人工智能技术而推出的虚拟仿真人“小小撒”等。这些阶段性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主流媒体去把握各个阶段的技术向标以及发展的前瞻性,并在元宇宙综合背景下构建合理的传媒生态。
(二)深挖文化内核,塑造鲜明的国家文化品牌
塑造鲜明的国家文化品牌有利于主流媒体找寻明确的思想抓手。国际传播格局中,主流媒体要深挖中华文化内核,提取文化精髓,打造兼容并包又别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并将其与元宇宙沉浸式的特点相结合,将打造的文化品牌融入场景布局之中,使受众可以在自主的场景体验中感受到文化的共鸣。以河南卫视推出的《重阳奇妙游》为例,其以“仁义礼智信”为引,展现了中国的礼仪与孝道文化[8],使受众产生情感共鸣。元宇宙技术可以突破二维的限制,将观众的旁观者身份转变为节目中的亲历者,从亲身体验中领悟文化内涵,减少因为二次传播而造成的信息或文化理解误差,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了破局之道。
(三)创新管理机制,培养新型人才队伍
元宇宙呈现的虚拟环境将实现空前的媒介融合与虚实结合,这也对主流媒体的管理机制与人才储备提出了新的要求,主流媒体需要各类的人才来综合把握各种技術环境下的新闻呈现方式。对此,主流媒体一方面要加强已有人才队伍的实力提升,积极探索元宇宙时代下综合人才的培养方案;另一方面要明确新型人才的能力标准,为新型人才提供自我学习与提升的方向指导。
四、结语
本文从元宇宙的技术特点出发,分析了当前主流媒体进行国际传播时存在的困境、在元宇宙背景下拥有的新机遇,以及如何构建元宇宙媒体生态格局的策略。元宇宙沉浸式的直观体验,消弭了主流媒体因为渠道分发和内容局限产生的传播障碍。尤其在受众文化背景纷繁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元宇宙的融合作用更加显著,为解决当前主流媒体对外传播的关键问题,构建完善的中国国际传播格局提供了发展思路。潮
参考文献
[1]郑保卫,王青.当前我国国际传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传媒观察,2021(8):13-19,2.
[2]齐慧杰,胡国香,唐颢宸,等.新技术赋能重大主题报道创新:以新华社“元宇宙·职业新体验”两会报道为例[J].新闻战线,2023(8):66-68.
[3]解学芳,贺雪玲.元宇宙视域下AI虚拟偶像产业的技术可供性演变机理与革新路径[J].艺术百家,2023,39(1):41-51,100.
[4]张茂元,黄芷璇.元宇宙:数字时代技术与社会的融合共生[J].中国青年研究,2023(2):23-30.
[5]杭云,苏宝华.虚拟现实与沉浸式传播的形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6):21-24.
[6]格雷曼,埃里森,普弗舍勒.脑—机接口:革命性的人机交互[M].伏云发,郭衍龙,张夏冰,等,译.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20:9.
[7]熊艳.国际传播格局变革中媒介连接的本质及意义变迁[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1(5):125-131.
[8]李珍晖,刘静怡.文化共性与价值共通:新主流电影国际传播中的国家品牌塑造[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44(11):6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