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街书会”浅探
2024-05-22赵民强
赵民强
河南宝丰的马街书会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有近千年北宋末年间之说,也有近二千年汉光武年间之说。书会的地域性强,在宝丰县城南去十五里处的一个具有五千余人的马街集镇,这里地处远乡僻壤,民俗文化独特;时间性强,元宵节前的正月十三为正会,十一、十二为起会,其最大特色是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三全国各地成千的民间艺人,数十万的围观群众在这里做盛会聚集。
研究与探讨马街书会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发展地方经济均有积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书会形成的原因及历史
马街书会的成因说法不一,兴起的年代也无从确定。据马街村进士潘业为火神庙(建于清代乾隆元年,即公元1736年)所撰碑文记载,建庙之前这里有一个火神社,活动比较兴盛,影响很大,每年正月十三这个庙会均由火神社主持,据此推测,该会兴起早不过六百年,晚不少二百年,但这一说法被近几年的几位热心书会研究的有志之士考证后持了异议,究其源于何时,尚待更进一步考察研究。总之,每年一交正月,全国各地艺人们就往这里赶,或乘船搭车,或徒步踏歌而来,正月十一开始起会,正月十三为正会,艺人一二结伴,三五成群,在河坡上,在山岗上,在麦地里,在小路旁,到处摆下阵势,扎起摊子,脸对脸,背靠背,打起简板,拉起琴弦,亮书献艺,热闹非凡。
马街书会被艺人称为曲艺界的行当会,曲艺行当的传统节日。书会的规模浩大,影响深远,历史上曾有人统计过艺人总数,清代初期的一次统计为二千七百多人,同治年间的一次统计为一千多场,二千多人。那时赶会的艺人不仅有说书的,还有其他民间艺术形式,如跑马、杂技、踢毽、风筝、提猴、玩老虎等,还有斗鹌鹑等,足见兴盛之一斑。新中国成立前,由于战乱,书会曾一度冷落,新中国成立后,书会艺人也均在六七百场子,一千多人。“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破除旧俗”和经济衰落的影响,书会被作为“四旧”取缔,萧条冷落下来,但仍有艺人前来赶会,可见艺人与书会的缘分极深。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书会得以迅速恢复,连年来赶会的艺人逐年增加。
来赶会的艺人为什么愈来愈多呢?书会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呢?除了艺人自身传技、学技、团聚、朝拜等原因外,还有其一,宝丰、鲁山、卢氏一带有唱灯书的习俗,书会为唱灯书提供了阵地和條件。其二,马街是伏牛山的门户,是洛阳去南阳,禹州去南阳的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商人必经此地,书会名声就愈传愈远,艺人慕名而来。其三,当地群众对艺人有一种特殊感情,使曲艺之花深植于这一地方艺苑之中。
由于这个书会影响至全国,赶会的艺人涉及湖北、安徽、陕西、江苏、山东等省,甚至有四川、上海、黑龙江等地艺人,因此出现在书会的曲艺形式众多,三弦、坠子、琴书、渔鼓、道情、大鼓、曲子、越调、柳琴、花鼓等,多达几十种。
总之,马街书会的形式和兴衰史就是一部社会政治经济的兴衰史,这一文化集锦地的各个时期发展变化就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繁荣和衰落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去讲,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今天,书会理应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书会的地位和作用
马街书会为什么经久不衰,规模宏大,影响深远,倍受群众喜爱,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曲艺不甚景气的时期,不得不令人反思。
笔者认为这是书会的地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十三马街书会在当地群众心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作为精神产品,曲艺这种艺术形式的特点极受马街这一地域群众的喜爱。每年一过春节,马街村及周围三里五村的老百姓便准备食宿,打扫好院落,亲亲热热地迎接八方艺人前来居住,使艺人们有串亲戚之感,有的干脆认下干亲。马街村的老百姓说得好,春节过好过不好事小,十三会得排场排场。这种现象足以证明,曲艺艺术形式在民众间的强大生命力。
其次,马街书会在艺人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如今不被温饱所困扰的艺人,书会写书已不被艺人看重,但赶会却是越来越重要,重要在艺人把书会视为自己的传统节日、行当会。在会上可以见见同仁,互传技艺,开阔视野。
马街书会好比是一块农民耕种收获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艺人们可以无拘无束地表演说唱,他们是平等的,没有尊卑贵贱之分,谁是上帝,听书的群众是。谁唱的受群众欢迎,谁就身价倍增,受围观者的尊崇。不管男女老少,无论残废弱小,或有名或无名,这里存在着平等的竞争,技艺有超前发挥的机会。艺人都愿意来,来一次必来二次,因此,书会就一年胜似一年。
再者,马街书会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阵地。书会延续的历史就是一本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文明史。在这里新人得到了学习的机会,有志之士有了用武之地,使得曲艺这一瑰宝永传不衰。
马街书会又是了解民间曲艺艺术的一个窗口,通过书会我们可以着手去研究曲艺的发展规律、渊源及沿革,为整理民族文化,民间艺人生活,传技、演技等方面提供了详尽的一手资料。
马街书会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我们应珍视它,爱护它,发展它,让它在新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