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花烂漫 黑土芬芳

2024-05-22赵思宇

曲艺 2024年4期
关键词:本体论本体艺术

赵思宇

二人转是诞生在东北黑土地上的艺术奇葩,其诙谐幽默、热情火辣、豪爽奔放、大开大合的演出风格深得全国观众的喜爱。20世纪90年代,二人转演员凭借小帽、拉场戏、小品等艺术形式走入觀众们的视线,而后二人转及其相关的电影、电视剧层出不穷,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开胃菜”。“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不仅是二人转在东北人心目中的真实写照,如今已经映射至全国人民的心中,二人转泥土的芬芳浸润了全国观众的心灵。

二人转从东北“转”到全国是一种独特的艺术现象,这种“山花”之味因何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似乎是值得深思的话题。二人转作为一门从田间地头生长起来的民间艺术,它的生成、流变、发展、传播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与思考。王肯、王兆一、王铁夫、耿瑛、那炳晨、李微、田子馥、金士贵等一批二人转学人纷纷展开对二人转史料、艺术理论、表演特色、文学生成、唱腔音乐、美学风格等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二人转艺术的研究已有较为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吉林省艺术研究院、吉林艺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等科研院所支持下的多项重点研究项目,二人转学术研究较其他民间艺术已数佼佼者。

我们在学习、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之时,不难发现,前辈学者的基础工作在于文献的整理与搜集,史料文献、田野调查文献、音乐文献丰富,其建构的史论体系在当时影响巨大。但二人转犹如“车轱辘菜”,随着时间车轮的碾轧,二人转艺术也有相应改变,其艺术本体之建构在如今的演出结构中亦应踏时代之步伐深入探讨。吉林省艺术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们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二人转艺术研究”中,群策群力,贡献智慧,站在前辈学人的肩膀上,完成了《二人转本体论》这一二人转艺术研究的重大成果。

二人转艺术的本体研究是不小的挑战,最大的挑战在于它的民间性。二人转来自民间,反哺民间,它随着时间的变化、人民喜好的转变,其艺术表现形式就会有所更新,若没有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很难摸清二人转艺术的本体特征。《二人转本体论》一书抓住二人转文学、音乐、表演三大特征,展开论述,由生存方式探讨本体成因,由演艺结构探讨广义二人转的本体构成,由叙事范式探讨狭义二人转的本体形态,由地域转化探讨二人转的本体特色,最后由文化立场探讨二人转本体性质。研究者所选取五部分切入点准确、新颖,精准把握二人转艺术本体规律。

一、尊重传统:以中国传统艺术生成方式探究二人转本体规律

中国传统艺术起源早、源流长、演变丰、发展快,诞生在华夏大地上的中国艺术同外国艺术相比,因生存土壤不同,生成方式迥异,往往有着不一样的生成规律、发展方式,进而中国传统艺术本体也必然会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因此,探讨中国传统艺术必然要以中国思维模式来探究,才能产生令人信服的研究结论。

中国传统艺术的生成可从三方面理解,一是中华传统思想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二是地理位置与地域文化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三是中国人民对艺术的需求。三方面分别从思想、地理、人对艺术追求的心理构成出发,深刻揭示二人转兴于东北、传于全国而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本体规律。

首先,中国传统艺术的生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华传统思想的形成。西周时期,人们的思想就已经有所萌芽;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众多思想冲击着人民;随着西域文化流入我国,其文化特性不断被本土化,儒、释、道三足鼎立,中国传统艺术更受其影响。二人转虽远居关外,但随着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百姓不断涌入东北,传统艺术思想对二人转有着重大影响,这在二人转文学曲目与二人转唱腔、演艺结构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如拉场戏《回杯记》《马前泼水》《梁赛金擀面》作品中体现的“离乡—返乡”叙事范式则理解为“传统二人转文学多源自中原文化,虽然在‘拿来过程中经过了地域化、民间化的改造过程,但主流价值观的影响还隐约其中”①。这也是本书回归民间思想来探讨二人转艺术本体的特色之一。在中国传统艺术思想规律的视野中,二人转的众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其次,地理位置与地域文化对艺术本体的影响。中国疆土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一地有一地的风俗,一地有一地的文化。人们多视二人转为东北地方戏曲剧种,而学者又以二人转为地方曲艺,戏曲与曲艺之争众说纷纭。杨世祥先生将其视为类似宋杂剧的艺术,有着古老特色。二人转一树三枝,单出头、二人转、拉场戏,二人转(这里指“一枝”)跳出跳入,叙事、代言相间,但拉场戏又要扮演角色,大多以代言体出现,这确实是学者在类别划分中头疼之事。但这正是生长在东北民间的艺术基本形态,它与关东地理格局、民族文化有关,与东北农业文明有关,与闯关东、流民迁徙东北等诸要素息息相关,形成了二人转的山野清香。

研究团队以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民风民俗、其他艺术门类多元衡量二人转本体特色。我们经常认为二人转音乐“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从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省份流传而来的曲调,都能在东北这方土地上孕育出东北风味。不论是穆桂英还是杨八姐,她们在作品中都操着浓郁的东北口音,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地域文化深刻化合的结果。再如书中分析二人转《一枝花捎书》中“从山海关到沈阳,再到吉林、黑龙江,涉及东北大大小小的地名70多个,画出了一幅东北地理图”②,地域特征可见一斑。《二人转本体论》的研究者抓住地域特点,巧妙地分析出二人转本体特色。

最后,人对艺术的追求是艺术生成的关键。二人转与许多传统剧种、曲种一样,是商业演出,演员以谋生为目的。商业性质演出势必会出现欣赏群体导向问题,观众想要欣赏的内容就是艺术的指挥棒,艺术也将沿着这个方向前行。“赢得观众的喜爱是二人转艺人和班社的安身立命之本”③,二人转一树三枝、跳进跳出都与观众关系极大,其背后存在的商业运作也不可小视。

戏谚有云:“二人转是车轱辘菜,生在路边不怕踩。”二人转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劳作中诞生,它演于田间地头、屯场、大车店等各种劳动场所,是真正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充满乡土气息。《二人转本体论》的研究团队将研究视线锁定在实实在在的东北民间、东北人民生活之中,走近黑土地去探究二人转的本体成因。

二、立足人民:以观众中心论探讨二人转艺术演变规律

曾有人提出戏剧(表演)三要素:演员、观众、剧场。尽管关于戏剧三要素说法不一,但也可看出“观众”对于表演艺术之重要。孙浩在《二人转,如何“转”出精彩的明天》中也说到:“传统二人转的内涵和外观是人民大众的文化选择造就的,并使它获得了恒久绵长的生命力。”④正如前文所说,二人转同样是以观众为中心而产生发展至今的艺术。

一般说来,二人转的成因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归溯为劳动,但此说法未免过于宽泛,对于不同艺术门类的深入探讨,应有不同的成因探析。《二人转本体论》认为“二人转艺术本体的生成、发展、演变是以观众为中心的结果”。⑤

该书中从多角度探讨二人转演员与观众的紧密联系对二人转本体的影响。演员们紧追观众、迎合观众,在乡村、集市、庙会、马市、大篷车、大车店等各种场所都能演出二人转,这使二人转的演出形式、叙事方式多种多样,化出化入。也有演员根据观众喜好,借鉴各地特色时曲新声,丰富二人转唱腔音乐。从这一角度来看,二人转观众是艺术发展方向的指挥者,他们喜欢什么艺术形式,演员们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观众的重要性在民间艺术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民间艺术与文人艺术不同,民间艺术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不论是大字不识的农民还是德高望重的知识分子,他们都热情地接受民间艺术,这种艺术有顽强的生命力。二人转随观众的审美变化而发生改变,包括演出结构的变化、曲目文本的变化、唱腔音乐的变化等。正如书中所提及:“二人转始终以观众为中心,一直在迎合不同类型、不同地域观众的口味中自我完善,不断自我批评,抛弃观众不喜欢的元素,创作不同观众喜爱的作品。”⑥正是因为二人转在民间土生土长,没有达到艺术高级程式的程度,才可随意切换演出内容与形式,雅俗兼容,令人难以捉摸。

找到观众在二人转演变中的重要位置,对“商路即戏路”的说法也就可以理解。演员到不同演出场所,面对不同欣赏群体,进行不同的说口、曲目、唱段。这样就能够在前辈学人基础上,与以往的问题联系起来,逐步探讨二人转本体特征的因与果。二人转也就是在以观众为中心的逻辑起点中,不斷尝试着更改、变换,不断适应观众们的审美需求,赢得观众们的喜爱。甚至,二人转演员不再局限于东北的受众群体,而开始面向全国观众,开启了所谓“二人秀”的新演艺格局,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今天二人转艺术形态的成因了。

三、回归田野:以史料与田野的双重互证体悟乡野之美

二人转作为东北民间的代表性艺术种类,其带有的“白山”情、“黑土”韵是挥之不去的,那种似有成熟、略带稚嫩的艺术形态,是民间艺术“活”的灵魂,也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二人转出自民间,从广袤无垠的黑土地走来,带着浓郁的泥土芳香,但这种“蹦蹦”艺术起初被文人所不齿,文人甚至认为观赏二人转是低俗的艺术活动,因而,历史上为二人转著书立说的文人寥寥无几。这就使得二人转的研究不能像京梆大戏一样从文献史料、文人笔记中得到丰富的宝藏,更多的是采取人类学中的口述史研究方法。

吉林省二人转研究工作开启时间较早,从20世纪中叶就已经展开了对老艺人口述材料、代表曲目的整理,先后集结出版了田野调查系列文献、大量曲目文本文献。半个多世纪的前期积淀,使《二人转本体论》一书论证翔实、有据。这些观点的提取并不是以文人欣赏为核心,也不是完全以普通乡野农民的欣赏为核心,而是两者的材料相互印证,正确对待史料与田野材料的异同,从科学性的角度提炼总结。

老艺人是二人转艺术宝库,他们是承上启下的艺术实践者,深耕二人转舞台多年,对二人转的口传历史、二人转舞台艺术实践、二人转的美学风格都有着至深的认识。特别是二人转目前仍存在的“高粱红唱手”“四季青唱手”,这些演员的口述材料对于艺术的理解有一定促进作用。研究者对来自田野的艺人们进行辩证分析,虽然演员们不能表达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贝尔托·布莱希特的理论高度,但那来自黑土地上的艺术实践精华却格外美好,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二人转艺术研究的原生态风采。正如崔凯在序言中写道“高僧都说明白话”,这着实点明了二人转本体研究的核心表达要义。

四、关注当下:以当下二人转演艺模式深究古今之变

二人转研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前辈学人早已积极开展二人转史论的研究,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一批又一批学术著作问世,人们对二人转艺术特征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然而,改革开放之后,二人转艺术受到多元文化的碰撞,其演艺模式早已有所更改,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二人转成为艺术品,要更加深入迎合观众口味,为上座率而力争,这就不得不使二人转演艺模式发生变化。20世纪80年代的一些二人转研究著作是难以预见今天二人转之变化的。

研究者没有将视线仅仅放在传统二人转的研究中,也没有像一些学者认为当下的二人转演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二人转,而是将由古至今的二人转艺术都列入研究之中,以不同时代不同立场来具体分析其演艺结构的产生原因,贯通二人转古今演变。

二人转是活态艺术,是活在当下的艺术,当下二人转艺术的演艺结构是研究二人转本体难以逾越的问题。因而,研究者将近些年二人转发生的新变化也纳入了自己的研究视野,全面、综合地考量当下二人转表演的新模式,使读者清晰认识到新演艺模式的成因以及古今演艺结构的转变。

五、面向未来:以二人转本体规律看二人转艺术新发展

艺术研究的目的之一是指导艺术未来的发展,指引艺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相互关联,艺术理论从艺术实践中来,又指导艺术实践更深层次发展。二人转本体研究同样也是在二人转发展历程中总结而成的艺术原理,但这些规律又要为二人转艺术今后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使二人转既保留原汁原味的唱腔特色,又能结合时代变化、观众接受程度而有新的发展。正如中国曲协副主席闫淑平所说:“二人转,这个有温情、有故事的文化瑰宝,正践行新时代文艺的使命与担当,为人民抒怀、为人民讴歌,焕发着悠久魅力和时代光彩。”⑦

二人转是如何形成的,为何会有现在这种演出模式,文学文本为何跳进跳出,曲目唱腔从何而来,二人转为何会走向全国……,一系列问题都在吉林省艺术研究院二人转的研究中找到答案,李威先生说到:“二人转艺术是一门科学,你们这项工程创建了二人转艺术的科学体系,使二人转研究高层次、科学化、系统化,必将发挥权威的理论指导作用。”⑧当然,这些艺术规律并不是为了束之高阁,而是指导二人转创作实践,使二人转不离艺术本体而创新发展。

从书中不难看出,前辈学人与研究者有着共同的忧虑,即为二人转的未来担忧。未来的二人转可能也会像其他剧种、曲种一样濒临失传、青春不再,但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作为有志向、有才华的二人转艺术的青年一代,应该不辜负这些老一辈艺术家的殷切希望,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应该坚守而不是放弃,积极探索而不是守摊,走进人民大众而不是钻进象牙塔,一定要在挖掘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在振兴二人转艺术的道路上施展才华,大有作为。”⑨二人转在白山黑水间汲取养分,在代代劳动人民的浇灌下成长,在东北历史文化的积淀中臻于成熟。以二人转本体成因來看,二人转亲近人民、尊重人民、服务人民,其蕴含的强大生命力是令人惊叹的。二人转从业者坚持从艺术本体出发,化时代之声于艺术,在保持二人转本体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二人转艺术的新飞跃,这可能是本书作者全心投入的价值所在,也是本体研究的现实意义。

二人转艺术要在新时代,以本体规律为核心,创作属于时代的新作品,让古老的二人转艺术打上时代的烙印,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促进二人转艺术“转”出新高度、“转”出新境界、“转”出新发展。

注释:

①孙桂林:《二人转本体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22年版,第109页。

②孙桂林:《二人转本体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22年版,第161页。

③孙桂林:《二人转本体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22年版,第7页。

④孙浩:《二人转,如何“转”出精彩的明天》,《戏剧文学》,2017年第11期,第140—141页。

⑤孙桂林:《二人转本体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22年版,第1页。

⑥孙桂林:《二人转本体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22年版,第9页。

⑦闫淑平:《传承文化 致敬经典—关于二人转复排、翻拍的调研报告》,《曲艺》,2022年第1期,第41页。

⑧李丹青:《二人转艺术是一门科学—李威研究员答“二人转学”课题组访谈录》,《曲艺》,2016年第7期,第48页。

⑨孙桂林:《二人转本体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22年版,第228页。

(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陈琪颖)

猜你喜欢

本体论本体艺术
Abstracts and Key Words
对姜夔自度曲音乐本体的现代解读
CP论题能为本体论论证提供辩护吗?
张栻的本体论建构及其体用逻辑探析
张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与归宿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及启示
微电影本体论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