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常规教育的培养做法与实践
2024-05-22张春玲
张春玲
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常规教育,能够有助于培养幼儿养成比较好的行为生活习惯,同时,对于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为幼儿园营造安全、文明、有序的生活教育氛围,为顺利开展幼儿园保教工作提供保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当幼儿做“错事”的时候,老师要宽容对待,耐心正面引导,不要打消幼儿尝试独立的积极性;当幼儿显现出独立的愿望,或者做事情有点滴进步的时候,教师则要及时跟进鼓励,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促使他们做进一步努力。怎样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呢?从我从教二十余年的经验说起。
在一日生活中,教师对幼儿的情感培养要贯穿于各个环节之中,作为幼儿教师,更要善于去观察,这样就能及时对幼儿进行教育。
一、以身示范展现良好行为
小班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老师又是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言谈举止,正人先正己,先正自己,才能真正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
我们不妨将习惯教育融入到一日生活中。比如,把早上的问早问好作为第一项教育,要求孩子们鞠躬问好,一开始时,孩子们可能会感觉陌生,不是很好意思。既然如此,那怎样让孩子们体会到鞠躬的礼仪呢?鉴于此,我们老师们把这种情况作为一个问题,在级部教研会上进行了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疑问:如果孩子不愿意主动鞠躬怎么办?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的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老师可以采取主动先向孩子鞠躬,这样可以消除孩子们的表现出来的“不好意思”,况且,这样能够给孩子们示范,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如此,经过一个阶段的试验,他们能主动地向老师鞠躬敬礼了。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坚持从我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们做好示范,成为他们的榜样,帮助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游戏活动巩固良好行为
孩子们能从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在常规教育中,游戏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比较好的方式和途径。教学中,我主要是运用游戏方式,让他们在一边看一边做的过程中主动、自觉地学习。
举例来说,幼儿入班时,安排孩子们玩游戏“找朋友”。通过本次游戏幼儿会较快地记下自己的标记,学会找自己的杯子和毛巾。
在整理餐具的时候,我让能力比较强的幼儿当小老师,其他幼儿仿照他的做法去做,这样不仅让幼儿有了自信,还培养了幼儿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如此,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幼儿就比较容易地掌握了一些生活常规。
同样,小班的孩子自理归纳能力弱,如果教师包办代替,替幼儿收拾个人物品,势必与《纲要》中“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有冲突。作为教师应放手让幼儿學习逐步进行自我管理,我设计了“玩具找城堡”的游戏进行常规训练。游戏结束后,在游戏过程中我及时说:“孩子们,把玩具送回家喽。”如果有些孩子动作较慢,我就以玩具妈妈的语气说:“我的汽车宝宝怎么还没回家呢?”这时,幼儿会很快地养成将玩具哪里拿,哪里放的常规习惯。
三、改编儿歌加深良好行为习惯的巩固
通过一些优美歌曲传唱,帮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规范自己。在说唱过程中,孩子们知道了哪些是正确的行为,真正地把良好的习惯转变到自觉行为。我经常使用儿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例如,在洗手的时候,我一边教幼儿洗手的要领一边念儿歌:“小朋友,洗手手,洗手先要挽袖口,洗手心,洗手背,看谁洗得干净净。”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完成了洗手的任务。
告诉幼儿怎样正确过马路时,我与他们一起唱起了《过马路》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遇到黄灯不抢行,先左后右看一看,一定要走斑马线。”
儿歌《礼貌用语我知道》,教育引导孩子要常用一些礼貌用语,比如“请”“对不起”等。《学做小客人》教育幼儿明白,如果去别人家做客时应该是轻轻敲门,要双手送礼物,更不能在别人家吵闹发脾气,甚至乱翻别人家的衣柜等。通过演唱儿歌,孩子们不但学习了礼貌用语,还理解了这些用语的含义。
养成良好习惯既要按一定的要求去做,还要长期坚持,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良好习惯逐步养成。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道出了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在幼儿的心田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让我们播种下希望的种子,也让孩子们能够收获一生的幸福。
当然,在幼儿生活习惯培养方面,仅仅依赖幼儿园进行培养是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有些幼儿可能在园里能够听老师的话,乐于表现,也能按照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去做,但是,在家里,部分父母过分宠爱,周末幼儿在家跟着父母,星期一到了园里,就常常出现“5+2=0”这种情况。所以,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时候,家园一定要密切配合、坚持不懈,让良好行为习惯陪伴孩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