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某公立医院科研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4-05-22马洪瑶林兴建申俊龙

中国医院 2024年4期
关键词:本院科研项目论文

■ 刘 卉 马洪瑶 林兴建 赵 宁 申俊龙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技术也获得迅猛发展,国家对科研的投入也日益提高,研发成果也逐渐增多。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1]。然而,目前我国科研管理水平整体不高,仍为粗放式管理,科研效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研管理水平的提高[2-3]。同时,由于科研项目多为跨单位、跨专业合作研发,隶属关系不同且配套单位较多,多方协作管理较为复杂,科研项目管理难度大,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建立合理的科研管理模式事半功倍[4-5]。随着国家科研资金的不断增加,在科研管理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资金浪费、资金管理不当等情况,此外,科研项目执行中科研人员对于风险的控制多停留在表面,对项目质量、成本及进度的预测存在一定的偏差,对科研项目的后续开展不利。有研究显示,建立风险防控的科研管理模式,可确保科研资金合理利用,保障科研资金的安全[6-7]。目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科研风险管理为起步阶段,在科研管理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开展风险防控管理有重要意义。此外,科研管理也应遵守以“一切以临床需求为核心”的中心思想不动摇[8],研究成果反哺于临床。基于此,本研究针对临床需求与风险防控的科研管理新模式的建立进行研究,并通过制定科研管理的激励政策、优质资源合理配置、创建精细化及信息化的服务模式、优化科研业绩考核体系,并结合不同的风险防控措施形成全新的科研管理模式,评价新科研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效果,为其他医院科研管理新模式建立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提取我院科研管理系统中2017-2022年科研数据,其中包括省部级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数据及SCI论文、基础学科、临床学科、交叉学科等方面论文数据。

1.2 研究方法

本院科研项目管理采用三级管理模式,其中包括科技部、临床科室及项目负责人。科技部为本院科研技术的管理部门,管理全院各类科研任务。各临床科室负责本部门承担的科研任务,其中包括本科室科研规划的制定、组织各类各级科研项目的申请、协调督促科研任务的落实。本研究由科技部牵头在全院成立基于临床需求与风险防控的科研管理新模式。将2017-2019年作为基于临床需求与风险防控的科研管理模式实施前,采用常规的科研管理模式,2020-2022年为基于临床需求与风险防控的科研管理模式实施后。

1.2.1 风险防控的科研管理。(1)医院科研项目管理的风险防控模式建立。对本院科研管理以往存在的问题,科技部要提高对科研管理的重视程度,并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加入风险管理内容,保证与其相符的组织环境:①要提高本院科技部管理人员科研项目管理的风险意识,由上至下稳步建立基于风险防控的科研项目管理体系;②明确本院基于风险防控的科研管理组织架构,落实科研风险防控管理人员的权限与职责,构建以科研风险防控管委会、风险防控管理办公室及风险防控管理员为组织架构,且由风险管理、科研管理、法律及伦理审查方面的专家成员成立专家小组,对本院开展的基于风险防控的科研管理工作进行指导;③本院应大力培养或招聘专业科研风险防控方面的管理人才,另外可通过培训提高科研项目负责人的技能水平及风险防控管理方面的认知能力。

(2)不同阶段科研项目的风险控制措施。①科研项目立项前准备工作:应先对整个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研究、项目设计及规划,寻出整个科研项目中可能存在不利因素,并按照科研工作的具体情况拟定风险防控规划及措施,并对科研项目实施可行性的客观评估,其中包括人才、项目资源、技术、经费等;②签订科研相关项目合同:在项目合同签订时,要清楚并界定科研相关合同中存在的风险、项目中涉及的经费资金要合理等;③在科研项目开展过程中由于周期长,存在较多不可控因素,另外技术状态变更频繁、存在成员变动风险等,要加强科研项目研发周期控制及人员管理。

1.2.2 临床需求的科研管理。(1)科研管理的激励政策。为了提高本院各科室成员及科技部研究成员的积极性,从2020年1月起,由本院科技部拟定新的激励政策管理制度。①与科研成果相配套的奖励要落实到位,并对高质量研究成果给予配套科研经费和奖金奖励;②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经费实施1∶1配套;③对预警期刊的奖励取消,并鼓励相关科研人员发表高水平、高影响力、高质量的科技论文;④对于国家自然科学方面的基金实施一对一导师指导制度,提高标书质量水平;⑤全新科研成果要制定分级方案,以双向认定的方式实施,而多学科合作形成的科研成果以同等结果为准。

(2)优质资源合理配置。对于临床各科室研究人手及空间场地存在不足及高精尖分析、检测仪器存在使用率低的问题,本院科技部组织对公共试验平台进行开放,并开展细胞、分子、图像及病理等为主的技术培训,提供给科研人员空间、研究设备及可靠专业的技术人员,将临床问题转变为科学问题,并能付诸于实验,通过实验获得的结果解答临床方面的问题,并培养临床医生的科研思维。

(3)创建精细化、信息化的服务模式。本院科技部自2020年1月起,组织人员建设信息平台,启用新系统,可成功与各信息平台无缝对接。尤其在新冠病毒疫情影响下,需对信息化管理进行强化,通过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逐步对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完善。①在新冠疫情期间,对于国内首创的基金审查可进行网上预约,可立即审查,无需等待、减少聚集,体现出信息化平台的使用能提升服务效率等;②对于国内首创的科研项目,其临床科研费用对接医院信息系统,医生可以直接开单,而患者经检查后可自动扣费等。

(4)优化科研业绩考核体系。本院科技部可在现有的科研绩效体系上,借鉴国内现公开的科研绩效指标,根据科研获得的成果为导向,对评价体系进行重新建立。①重新对科研成果的认定,对于临床与基础研究共同合作获得的研究成果,位列前三的作者,不论排名,都以同等结果进行认定;②对于专职科研人员的考核内容进行革新,其中应与临床结合且把临床中遇到的问题可作为研究课题,并进行前瞻性研究,可加快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方面转变;③重新拟定临床与基础科研的考核方案。

1.3 评价方法

本次研究以2020年1月作为时间节点,对新管理模式实行前3年(2017-2020年)及实施后3年(2020-2022年)科研成果产出进行分析。

科研成果相关指标定义:SCI论文为高质量科研论文;学科类别可分成交叉学科、基础学科及临床学科,而基础学科为各研究所及科研室,临床学科为各临床科室,交叉学科都有涉及上述学科;论文类别可分为综述、论著及其他;共同发表情况为有无共用第一作者进行划分。另外,科研课题立项是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课题立项结果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医院科技论文发表情况

本研究共选取已发表的科研论文共2 166篇,其中330篇立项科研课题,且临床研究数据无缺失;新模式实施前科研论文发表量增幅为91.91%;新模式实施后论著增幅最高,达111.94%;新模式实施后交叉学科增幅最大,达208.82%;新模式实施后共同发表论文发表量增幅为993.33%;新模式实施后SCI论文发表量增长幅度为183.85%。

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负责人及项目类别情况

新模式实施前本院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量为13项,实施后为16项。新模式实施后课题负责人年龄明显比实施前年轻(P<0.05);新模式实施后中级职称的负责人立项量增幅最高,为160.00%;项目负责人在新模式实施后提高幅度最大,增幅为200.00%,但参研负责人降幅为55.56%。在新模式实施后增幅最大的类别为其他重点项目,增幅达140.00%。

2.3 省部级基金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类别情况

新模式实施前本院省部级基金项目立项数量为30项,实施后为37项。新模式实施后课题负责人年龄明显比实施前年轻(P<0.05);实施后中级及以下的负责人立项量增幅最高,为171.43%;项目负责人在新模式实施后提高幅度最大,增幅为100.00%,但参研负责人降幅为53.33%。在项目类别方面,增幅最大的类别为应用基础与其他重点项目,增幅达300.00%。

3 讨论

3.1 基于临床需求与风险防控的科研管理新模式实施前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中基于临床需求与风险防控的科研管理新模式实施前医院科研立项数相对较少。可能是由于临床工作繁忙,投入科研的时间少,且临床各科室间科研水平发展不平衡,基金项目立项量差异较大,未完成立项的科室潜力需待挖掘。与相关研究[9-10]中出现与本院相同问题,科室间科研发展差异较大,在一定意义上会限制医院的发展,需加强各科室科研能力的培养。另外,高层次及高质量论文少,获得的研究成果整体不高。虽然SCI论文发表量在不断增加,但整体数量较少,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医院硬件设施薄弱,各学科研究方向凌乱,在某一领域不能深入挖掘;还有公共实验平台建设不完善,信息化平台技术落后,未实现无缝衔接。此外,各科室成员科研意识薄弱,缺少必要的顶层设计,科研人员各自为政,工作效率低下,资源整合及统筹管理不够。

3.2 基于临床需求与风险防控的科研管理新模式实施后获得的成果

3.2.1 新模式实施后对科研论文发表量的影响。结合本院实际的科研水平,开展基于临床需求与风险防控的科研管理模式对科研工作的顺利实施及预期目标实现有重要的意义。风险为客观存在,开展基于风险防控的科研项目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开展须有章程、组织、正式的过程[11-12]。在临床研究过程中,应与临床需求相结合开展项目,提高临床问题与科学技术间的转化率,而科研论文是科研成果的具体体现[13-14]。本研究在以风险防控为基础并结合临床需求为科研管理的方向,开展资源整合、政策激励、考核优化、服务配套及信息化平台建设,从财力、物力、人力全方位促进交叉学科的合作。本研究新模式实施前科研论文发表量为742篇,实施后为1 424篇,表明基于临床需求与风险防控的科研管理新模式实施后获得的成果显著。研究发现[15],科研合作为科研论文发表,特别是高质量的科研论文产出的强力推动力,复合交叉合作也是拓展科研合作的一条重要渠道。本研究在科研论文发表方面,共同发表与交叉学科类论文发表量增幅较为显著,增幅分别为993.33%、208.82%,表明基础与临床交叉合作正在逐渐增多,并朝着协作方向发展。综述、论著及其他类型论文发表量均有增加,特别是论著及其他类型增长幅度最快,其中包括社论、快评、专利等类型增幅较高,表明目前我院科研论文形式不限于综述、论著等方面;而涉及国际间的学术焦点研究及讨论,并得到同行广泛认可,发表快评或社论,或者与其他科室或实验室交叉合作,并为后期临床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借鉴依据。

3.2.2 新模式实施后对SCI论文发表的影响。本研究中在新模式实施前后SCI论文发表量比较存在明显差异,且增长幅度为183.85%,表明本院的研究水平上升较为明显。尤其发表的高质量论文增幅较大,究其原因可能与“十二五”“十三五”及“十四五”国家创新规划的政策分不开;另外,本院对科研项目的重视及投入量大也是促进高质量论文产出的主要原因之一。

3.2.3 新模式实施后对科研基金、课题的影响。本研究从基金、课题方面看,并由省部级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负责人项目类型、职称、年龄方面进行分析,基金、课题负责人趋于年轻化,表明高质量科研人才的培育初见成效。本院要保持较多的科研成果产出,既要创建素质过硬的科研队伍,还要加强科研投入,也需要加强基于临床需求与风险防控的科研管理,进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增加科研成果的产生。另外,本研究中省部级应用基础与其他项目增加幅度较大,表明基础与临床交叉合作的需求量猛增,同时与国内外医学团体交流较为频繁有关。总体看来,本医院获取的国家及省级课题的数量较少,今后需加强课题的申请,对提高本院的科研综合能力有重要意义。

3.3 基于临床需求与风险防控的科研管理新模式难点及局限性

根据笔者以往的工作经历及新模式在本院实施的情况看来,基于临床需求与风险防控的科研管理模式启动仅3年,还处在初创及探索完善期,仍有一定的难点,需加以优化及改善。临床需求与风险防控管理机制执行不到位,风险防控及临床需求管理的基本环境较为薄弱,缺乏科研管理主动性,整体科研人员风险意识不强。此外,研究对象除政府课题、科研论文外,还应加强成果转化、科技成果奖、专著、专利等方面,并对评价体系进行完善。本研究仅对本医院单中心的科研业绩进行初步评价及摸索,该管理模式能否适用与其他研究型医院尚未进行验证,需多中心扩大研究。另外,由于研究涉及周期年限较长,新模式实施前后获得的结果不排除受其他外生变量的影响,这是今后此类研究需要考虑的问题。

猜你喜欢

本院科研项目论文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
文房四宝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