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景体验引导儿童学会共情
2024-05-20朱晶晶李妍琦李竹逸
朱晶晶?李妍琦?李竹逸
共情指体验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对另一个人的处境感同身受,并给予他积极情绪反应的能力。在学前教育领域,对儿童共情能力的培养被认为是培养其社会情感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发现,共情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动机源,对其攻击性行为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儿童共情能力较低或者共情能力的缺失会导致其出现欺辱、攻击等反社会行为。儿童共情的发展对其社交技能、情感管理以及人际关系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儿童共情能力的四个发展阶段
人类的共情能力与生俱来。例如,幼儿看到其他小朋友哭泣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哭泣,当他们观察到妈妈露出怒容时,便会感到恐惧并哭泣;面对大人的逗弄,他们会发出会心的嬉笑。这些行为都是共情的表现,展示了儿童对他人情感的敏感性和共鸣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共情能力逐渐丰富和复杂化,他们能够敏锐地领会他人的心理状态、情感活动、意图等。共情力研究专家霍夫曼在大量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勾画出了儿童道德共情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普遍性共情(约在个体出生后第1年的婴儿期)。个体不能意识到别人是完全不同于自己的一个人,但通过最简单的情绪唤起方式仍能体验到他人正在遭遇的不幸,并显得就像自己也在遭遇不幸一样。例如,一个孩子因为摔跤而哭泣时,另一个在他旁边的女孩看到后也马上要哭出来了,仿佛是她自己正在遭受伤害和经受痛苦。
第二阶段:自我中心共情(约在2 岁左右)。儿童能区分自我与他人,能分别形成自我的表象和他人的表象,这使普遍性共情发生变化。这时,儿童已经意识到他人的存在,意識到是他人而不是自己已遭到了不幸,但对他人的内部心理状态是不清晰的。例如,一名1岁半小孩看到自己的伙伴哭泣时,会拖着自己的母亲去抚慰他,尽管伙伴的母亲也在旁边。
第三阶段:对他人情感的共情(约在2~3岁)。儿童开始能承担角色和使用语言,开始能意识到别人具有与自己不同的情感、需求以及对事物的理解。这使个体能更多地对涉及他人真实情感的诸多线索做出反应,用语言表达各种日益复杂的情绪。这时,儿童在关注受害者不幸的同时,会重视其因丧失自尊引起的,以及为维护自尊不愿受助而引起的内心焦虑,最终即使受害者不在现场也会因获悉关于他的不幸信息而唤起共情性情感。
第四阶段:对他人生活状况的共情(个体进入童年阶段晚期)。儿童认识到自己和他人各有自己的经历和个性,不仅只从当前情境,而且能从更广阔的生活经历来看待他人所感受的愉悦和痛苦。个体对他人当前的不幸不仅会做出共情反应,并且当认识到这种不幸是长期而非暂时的时候,这种共情就会变得强烈起来。这样的共情水平对人尤其是对儿童来说,能够提供一种促进其道德和思想理念发展并形成行为倾向的动力基础。
父母与教师对儿童共情能力的培养策略
共情能力的培养对儿童情感和社交发展非常关键,而父母和教师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双方共同努力时,他们可以为儿童共情能力的发展提供更为综合有效的支持。以下案例分析可以为父母和教师提供一些具体方法建议。
案例1:2岁的菲菲在台阶上喝水时,看到晓彤在摆弄公主车轮。她随即放下水壶,钻进车里开走。晓彤追了几步后哭泣,菲菲未理睬。乐乐见状,帮助晓彤追赶菲菲,并指出公主车是晓彤先玩的。菲菲坚持称车是自己的,不顾晓彤的哭泣继续开车。
父母首先需要进行情绪引导,因为正确地识别他人情绪是孩子形成共情能力的基础。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引导孩子观察他人的情绪反应,特别是2岁的幼儿,他们仅能笼统区分“高兴”与“不高兴”。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关注菲菲的情绪变化,引导她理解并表达自己的情感。当菲菲看到晓彤哭泣时,父母可以询问她的感受,并告诉她晓彤为什么会哭,从而帮助她理解他人的情绪。其次是共情教育,父母可以通过讲述故事、分享经历等方式,让菲菲了解不同角色的情感和立场,培养她的共情能力。例如,可以讲述一个关于分享和友谊的故事,让菲菲明白与他人分享和关心他人的重要性。最后是树立榜样,父母自身的言行举止对菲菲的共情能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父母应展示出关心他人、理解他人的行为,成为菲菲学习的榜样。
教师则可以创设模拟情境,让菲菲在实际体验中学会理解和关心他人。例如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菲菲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感受。还可以通过组织班级讨论,让菲菲参与讨论关于友情、分享等主题的话题,引导她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在讨论中,教师可以鼓励菲菲关注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培养她的共情能力。同时,教师应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当菲菲表现出关心他人、理解他人的行为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当她表现出自私、冷漠的言行时,教师应耐心引导她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改进。
通过父母和教师的共同努力,菲菲的共情能力有望得到提高。她将逐渐学会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关心他人,从而建立起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案例2:在一次小组活动中,小组成员需要相互合作完成任务。然而,果果的组员们请求他的帮助时,他却选择无视他们的请求,只顾自己玩耍。他甚至会嘲笑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觉得他们很笨。此外,当老师对果果的行为提出批评或者建议时,他往往表现出不耐烦和不接受的态度,不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或者反思自己的行为,经常会发脾气甚至对老师采取攻击性的言行。
首先,父母需要倾听并重复他的感受,可以说:“我听到你说这个任务很无聊,你更想做自己的事情,是吗?”这样的反馈传递了父母对果果感受的理解,让他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被尊重和认可。其次,父母要理解并转述他对其他同学的态度。父母可以说:“我听你说其他同学向你求助时,你会觉得他们很烦人、很笨,对吗?”这样的反馈帮助果果理解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并让他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态度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最后,父母可以鼓励并转述他的需求和想法,父母可以说:“我明白你更喜欢自己玩耍,但是在团队合作中,每个人的帮助都很重要,你可能也会需要别人的帮助,对吗?”这样的反馈和鼓励能够让果果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提醒他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在小组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安排与果果的一对一沟通。在沟通中,教师要保持耐心和理解,避免直接的批评或指责。通过倾听果果的想法和感受,尝试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这些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教师可以让果果扮演需要帮助或受到嘲笑的同学,让他从另一个角度体验他人的感受。同时,教师可以引导果果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共情,比如主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需求等。为了让果果更容易接受改变,教师可以与他一起设定一些小目标。例如,先让果果在小组活动中尝试主动帮助一个同学,或者对需要帮助的同学表示出关心和尊重。每当果果达到一个小目标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以增强他的自信心和动力。教师还可以与果果的家长保持沟通,了解果果在家庭中的表现,并寻求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教师可以向家长传授一些共情教育的方法和策略,让家长在家庭生活中也能够帮助果果提高共情能力。
在0~6岁这个关键的成长阶段,通过父母和教师合适的教育方法与情感关怀,儿童将能够建立起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体谅,成为善解人意、拥有共情能力的个体。这种能力不仅对他们个人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也有助于他们在社会中与他人建立积极和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