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见“共情孱弱”,叩问教育的缺失

2024-05-20杜素娟

教育家 2024年15期
关键词:同理共情暴力

杜素娟

每当校园霸凌和青少年犯罪带来的严重伤害呈现在人们面前,大家都不禁反思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孩子会霸凌他人,哪些孩子会走向犯罪的边缘?具体的原因虽然非常复杂,但反映了一个共同问题: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存在教育的缺失。

当下教育的缺失

我们在本文中所说的教育,指的不只是引导孩子学习书本知识,还应该包含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呵护其人格健康、引领其认知成长。如果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中缺失了这些核心的教育行为,就很可能导致一些问题。或许其中最为严峻的,正是青少年的“共情孱弱”。

“共情孱弱”表现为多种能力的缺失:一是同理心缺失,没有能力体恤和理解他人的情感、行为和处境;二是沟通力缺失,没有与他人和平沟通的能力,只能使用极端方式进行病态“沟通”;三是理性能力缺失,没有能力对他人和自身行为的是非作出独立判断、进行理性把握,表现为轻信、盲从和冲动;四是价值构建力缺失,欠缺建构自我价值的能力,更缺乏建构正向自我价值的体验,习惯于通过“暴力”模仿,以及攻击、伤害和控制别人来建构自己的价值。

在近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几起青少年犯罪案件当中,具体情景和人物行为不同,但都是共情能力严重缺失导致的成长悲剧。

人们往往认为,青少年是最为单纯的群体。为何一些孩子会因缺少共情能力,表现出冷酷的暴力行为呢?虽然很多人气愤地认为,有些孩子生来就是恶魔,但这并不是我们忽视个体教育缺失的理由。

审视共情能力的不足

同理心的缺失,来自尊重和理解的缺失。没有被尊重过、被理解过的人,通常缺乏尊重别人、理解别人的能力。当孩子说错了话、做错了事、考砸了成绩,相较于直接呵斥,教育者更应该对他表示理解和尊重,并给予足够的支持,陪他一起寻找出错的原因。我们只有给孩子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他们才有更多可能学会尊重和理解别人,这或许是最简单的同理心培养方式。然而,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时,永远都秉持着“审判”或否定的态度,孩子们如何能生长出同理心呢?共情能力的核心,就是有能力看到他人处境的特殊性,理解他人为何做出某种行为,而不是仅将眼光局限于自己的立场。当孩子有能力理解、尊重他人与自己的不同时,就有能力理性看待与他人的矛盾或冲突。否则一旦遇到跟自己不同的人,就很容易产生对抗情绪、感到自己受到冒犯,从而产生敌视和攻击心理。

欠缺足够的同理心,沟通能力也就存在相应的短板。平等、流畅的沟通关系离不开有效的沟通,而这建立于对他人视角和立场的理解、尊重之上。缺乏同理心的人,很可能不具备有效沟通的能力。他们难以平和地用语言、行为与人沟通,其“沟通”方式大多表现为强迫和征服,通过威胁激发他人的恐惧,从而迫使其接受自己或服从自己。若他人的表現不符合自己的预期,他们通常会动用极端手段,采取语言暴力或肢体暴力惩罚对方。很多时候,我们也要看到这种欠佳的沟通能力,实际上可能来自于成人世界的错误示范。生长在不能平和沟通家庭里的孩子,看到家人的沟通似乎总是伴随着争吵、砸物、肢体冲突,会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这种负面的“沟通”方式。

当一个孩子在家庭中未能健康生长出共情能力时,学校往往是非常关键的补充环节。教育实践中,不乏一些优秀的教师治愈了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撑起那些塌陷的部分。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只盯着学生的分数和成绩,忽略了“育人”这一教育使命。本该由学校唱重头戏的“理性能力”培养,被简化为对“书本知识和答题能力”的培养,学校教育未能对学生的理性能力(如道德认知、行为反思、情绪控制、独立思维能力等)进行有效引导,未能尽力避免学生理性能力的缺失(如靠本能行事、轻率冲动、轻信盲从等)。

最后,如何进行自我价值的辨认和建构,这是青少年群体最大的困惑和难题。逐渐步入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形成并日趋旺盛。他们渴望被欣赏、被认可,渴望体验到自己的存在感以及价值感。在这样的心理下,孩子是否具备足够的自信会对他们确立自我价值的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一个对自己充满信心的孩子,会通过创造性的、建设性的方式去追求和印证自己的价值感,比如努力提升自己、建设自己等。反之,他们会因为对自我习惯性地怀疑甚至否定,缺少挑战自己、建设自己的勇气,但他们同样需要印证自己的价值,于是就有可能通过不适宜的方式证明自己:或者怯懦卑微,通过讨好、服从别人换取别人的接纳,获得自我价值感,这种类型的孩子往往容易成为被霸凌的对象;而另一类则会通过拉帮结伙,通过团伙的力量征服别人、虐待别人,从而获得虚幻的自我力量和自我价值体验,这些孩子往往容易成为霸凌者和犯罪者。可见,能否拥有足够的自信,对于一个孩子而言,是多么重要。

一份绵长的教育思考

为何很多青少年不自信?这依然是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要反思所谓的“鞭策性教育”,因为直到今天,这种教育方式还被很多家长、教师视为“法宝”,固执地认为它绝对是正确的。他们不断地否定孩子,无论孩子如何努力,听到的始终是“你不够好”“你很糟糕”“你比不上别人”。很多家长以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孩子滋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在个别学校,这种否定式的教育甚至演变为一种“羞耻教育”,教师不断地羞辱学生,蔑视和嘲笑他们,通过激发学生的羞耻感,迫使他们争取更高的分数。这类否定式教育的确换来了部分孩子为了满足自尊需要,不断追求更高分数的表象,但却更可能使其付出惨重的代价——那些拿到高分的孩子正陷入压抑、自卑、痛苦的情绪,他们的高分是被否定激发出来的,分数越高,自卑和压抑感可能越深。这就是为什么不少考上理想大学的孩子,也付出了牺牲情绪健康的代价。当然,这种否定式教育还有更糟糕的走向:那些无从建立自信、又未能在分数博弈中胜出的孩子,或是用自我鄙视、自我伤害的方式彻底否定自己,或是用伤害和征服他人的方式,变相地证明自我价值。

没有顺利生长出自信的孩子,往往容易生活在自卑、恐惧和不安的阴霾之中。假如他们又同时未能建构良好的同理心、沟通能力和认知能力,那么走向暴力是大概率事件。英国作家戈尔丁的著名作品《蝇王》中曾经讲述过一则故事—— 一群孩子因为飞机失事掉落至荒岛,每到夜晚他们就感到岛上有怪兽。面对那不可预测的怪兽,他们觉得自己是那么的渺小和卑微。为了对抗恐惧和不安,他们迫切需要印证自己的能力。可他们根本不相信自己拥有独自生存的力量,于是结成了团伙;他们也缺少与知识、理性力量有关的体认,于是能够了解和信任的只有肉体的、暴力的力量。那群孩子因此开始通过激发自己的兽性本能,结成野蛮的团队去与野猪搏杀,从而感受自己的“强大”,并在释放兽性、结成暴力团伙的过程中,建立起安全感。于是,从杀野猪到杀人,一切仿佛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在那些看似蛮横、暴力的青少年内心深处,几乎无一例外地隐藏着一个自卑、胆怯、缺乏安全感的自我,也因此导致了一个近乎完全丧失共情能力的自我。正是这个自我,让他们走上了成为霸凌者、施暴者的道路。他们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其中的根源,并不是一句“有些孩子生来就是恶魔”就可以敷衍过去的。越是在这样的恶性案件发生之时,越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甚至社会引导需要全面反思的时候。

猜你喜欢

同理共情暴力
同理不同径的透镜光路
培养孩子,从“同理心”开始
培养孩子,从“同理心”开始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反性别暴力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暴力”女
班主任应该给学生一颗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