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技能五维融合:“岗课赛证创”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挑战

2024-05-19周菁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0期
关键词:数字贸易模式职业教育

周菁

摘 要:随着数字经济的全球兴起,数字贸易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加之新国发2号文赋予贵州“四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贵州数字贸易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人才质量和数量的需求将大幅提升,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在此背景下,构建符合贵州数字贸易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就需要在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方面不断地突破和创新。本文以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数字贸易现代学徒制班为例,通过校企合作共创岗位课程、融入职业技能竞赛技术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构建符合贵州外贸行业发展需求的“岗课赛证创”五融合的数字贸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拓展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数字贸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岗课赛证创”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0.031

中国数字贸易发展规模、增速位居世界前列,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数字服务进出口总值3710.8亿美元,同比增长3.2%,增速在规模前10国家中排名第3。2020年,我国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模式,力图通过发展数字贸易,提升产业结构,扩大出口规模,增强数字产业竞争力和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按生产和岗位需求开发课程,将职业技能竞赛技术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纳入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近年来,特别是贵州省,通过建设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贵州数字经济发展迅猛,数字经济增速连续7年位居中国第1,数字贸易成为助推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这对贵州省数字贸易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所以急需定位符合贵州外贸行业发展的数字贸易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构建与贵州外贸行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当前我国高校数字贸易人才培养存在定位目标不明确,与行业企业需求不匹配、课程设置不合理,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浮于表面,学生创新意识不足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将“岗课赛证创”五融合的新理念融入数字贸易人才培养中,探索符合贵州数字贸易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1 概念界定

1.1 数字贸易

数字贸易指的是基于互联网和其他数字通信网络,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的商品、服务和信息的交易和交换活动。这种贸易形式涵盖了数字内容的直接交易、基于数字平台的物理商品交易以及通过数字方式提供的服务。数字贸易不仅仅是传统贸易的数字化表现形式,它还包括了数字产品的创造、分发和消费,是数字经济时代贸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贸易具有虚拟化、平台化、集约化、普惠化、个性化、生态化的本质属性。

1.2 “岗课赛证创”五融合

“岗课赛证创”模式是一种创新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旨在打破企业与学校、经济与教育之间的界限,通过强化“岗位”“课程”“竞赛”“资格证书”和“创新能力”5个方面的相互联系,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该模式调动了政府、行业、企业、教育机构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协同合作,以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全面提升人才的核心技能。在这一体系下,“岗位”代表着学生未来就业的职位和所需能力,“课程”是培养这些能力的基础,“竞赛”则作为评估学生能力和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资格证书”证明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创新”则体现了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思维。这一体系通过将这些要素融合到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内容选择和评价体系中,构建了一个将岗位需求、课程学习、技能认证和创新能力有机结合的综合性教育模式。

2 我国职业教育数字贸易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进入新时代,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数字贸易也快速向前发展,并逐步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新趋势和未来贸易增长的新引擎。移动电商、跨境电商、农村电商帮扶、社交新零售等行业快速崛起,企业的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对人才的职业技能需求也在不断升级。然而,数字贸易作为贸易的一种新业态新模式,在我国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上远远不能满足其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在人才培养体系、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专业实训条件、实战师资等方面存在不足。

2.1 数字贸易人才培养体系尚未成熟

數字贸易,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业态和模式,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在这一方向上的人才培养体系尚未成熟,对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关键要素,目前还处于逐步探索和试错的过程中。目前,我国仅有少数高职院校在传统的商贸学院基础上更改为数字贸易学院,或在国际经济与贸易或电子商务专业下设置数字贸易方向,所以,人才培养上还是侧重于传统的国际贸易或是电子商务方向,导致许多院校的课程设置更新滞后,仅仅将原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国际商务等专业课程拼凑,而在数字技术、数据分析、网络安全等现代贸易所需的技能上投入不足。

另外,课程体系缺乏灵活性和个性化设计。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职业院校中,数字贸易课程体系往往缺乏针对性和差异化,未能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企业的具体需求。这种“一刀切”的课程设置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也未能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

2.2 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浮于表面

由于大多数贸易企业认为投入到校企合作中的时间、资金和人力资源与他们能够获得的直接经济回报不成比例,而且,校企合作的模式或政策支持不够明确,产教融合的利益分配机制也不稳定,所以大多数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项目没有真正的落地,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在学生实习实训上,部分企业考虑到业务涉及金额较大、企业声誉等因素,也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实训,或极少数企业安排一些与专业无关紧要工作,未能真正达到学生实践效果。

2.3 专业实训条件与实战师资严重不足

数字贸易专业的实训通常需要模拟真实贸易平台、物流管理系统、跨境支付系统等,但许多高职院校的实训设备和软件可能过时,实训经费远远无法满足当前行业的技术要求,而且,由于缺乏与行业紧密结合的实训实践项目,学生无法在校内获得充分的实战经验,实训内容可能仅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导致学生将本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较差。

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和学科方向,相关的知识体系还不健全,现有的贸易专业教师缺乏数字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数字贸易不甚了解,也缺乏相应的实战经验,无法很好地胜任数字贸易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所以,缺乏实战经验丰富的教师是阻碍数字贸易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导致现有教学与行业实际脱节。

3 “岗课赛证创”五融合的数字贸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

综上,在数字贸易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足以应对行业发展的新要求。因此,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结合贵州产业背景以及外贸行业发展情况,在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的数字贸易现代学徒制班基础上,探索“岗课赛证创”五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旨在通过创新其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3.1 明确行业需求,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在贵州省商务厅的政策指导下,在贵州省服务贸易协会、贵阳市进出口企业协会的支持下,充分调研外贸和跨境电商企业调研,并紧扣行业岗位需求,与贵州轮胎进出口有限公司、贵州萨博曼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诺维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贵州云智游科技有限公司、京东客服中心、贵州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助力“黔货出山出海”,实现政行企校四方协作,充分发挥各自在政策、教育、科研、产业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和学院专业群情况,建成集“产、学、研、赛、创、培”六位一体、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的数字贸易生产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3.2 创新“岗课赛证创”五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数字贸易现代学徒制以“外贸岗位需求、专业课程体系、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创业孵化项目”五个维度为基本逻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构建“学校、企业双主体,教师、企业骨干双导师,学生、学徒双身份,教室、生产一线双情景,理论、技能操作双类型”的“五位一体”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路径。

“岗课融通”——与合作企业共同分析岗位任务,依据岗位能力要求和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人才培养计划及课程架构,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采用了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目的是确保课程设计与企业对岗位能力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实现校企育人无缝衔接,学习就业无缝衔接。

“课赛融通”——充分利用技能大赛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建立起校级、省级至国家级的三层次竞赛体系,以此作为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和专业能力构建的重要手段。数字贸易现代学徒制聚焦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互联网+国际经济贸易”“跨境电子商务”“货运代理”“电商直播”“商务数据分析”等赛项内容,将大赛内容融入教学大纲,确保大赛训练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将大赛的训练技巧与实际教学策略相融合;统一大赛评价标准与课程评价体系,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也为大赛中的表现作准备,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将技能竞赛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将职业素养贯穿于大赛训练全过程。

“课证融通”——将互联网营销师、物流服务师、外贸营销员、外贸单证员等相关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评标准融入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根据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地将这些职业技能内容分阶段、分学期嵌入教学大纲,确保教学内容与专业学习计划的无缝对接。另外,还将职业技能培训模块整合到培养计划中,推行模块化课程改革,适当减少非必要的专业理论教学课时,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腾出更多时间,从而加强职业技能训练,使日常教学更加贴近产业生产实践,确保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能够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这种双证结合的教育模式,使毕业生更加具备市场竞争力,能够更顺畅地进入职业领域,实现自身价值。

“课赛创融通”——学院除开设公共基础课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传授创业基础知识外,还依托产教融合的数字贸易工作室作为创业实践基地,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开展“体验式”“模拟式”的创业实训,并将创业项目在各级各类“双创”大赛进行实践和检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3.3 打造數字贸易产教融合实战运营平台

通过采用“数字营销+品牌推广”的方式,结合贵州地方产业特点,学院建成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数字贸易实战运营中心,中心由相关企业的工作室组成,数字贸易现代学徒制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进入各企业工作室,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助推黔货出山出海,实现教室与工作场景、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学徒、作业与经营成果“四合一”,变消耗型实训基地为生产经营型实训基地。

3.4 打造数字贸易高水平结构化教师创新团队

建设“数字贸易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整合校内外优质人才资源,引进省内对外贸易入库专家担任专业群建设带头人,聘请省内外行业专家、企业的资深技术专家担任产业导师,组建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团队,为校内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技术研发方面提供实践指导。此外,依托学院数字贸易实战运营中心,校内教师通过跟岗访学、顶岗实践、师徒制与项目相结合等方式,进行企业真实岗位实践,提高专业教师技能水平。

4 数字贸易现代学徒制班实施“岗课赛证创”五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成效

学院数字贸易现代学徒制班依据“岗课赛证创”五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教学工作,精准对接贵州外贸岗位人才需求,探索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提升了该方向的人才培养质量。

4.1 理论成果

构建了符合贵州产业发展的“岗课赛证创”五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标准和数字化教学资源。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不仅提升了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也促进了教育資源的共享,形成了校企共同参与的教育生态系统,为贵州省乃至全国的数字外贸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也为持续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动力。

4.2 实践成果

通过“岗课赛证创”五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数字贸易现代学徒制方向的学生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率达到98%;多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获奖,并通过大赛获专升本免试资格共32人。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证书和竞赛荣誉,还能通过企业实战项目取得相应的报酬,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通过项目化的育人过程,优化了人才培养结构,培养了一批“乡村文旅带头人”和“乡村文旅助农商家”,探索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数字贸易发展与合作报告2023.http://tradeinservices.mofcom.gov.cn/article/gjszck/zjpl/202309/153331.html.

[2]保建云.供应链危机、数字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格局数字化重构[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2,(7):7177.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2).https://www.ndrc.gov.cn/fggz/dqjj/sdbk/202208/t20220822_1333480.html.

[4]孟雯雯,仇利克.基于“岗课赛证创”五元融合提升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9):7072.

[5]马述忠,房超,梁银锋,等.数字贸易及其时代价值与研究展望[J].经贸论坛,2018,(10):1630. http://journal.uibe.edu.cn/docs/201912/20191218094902956644.

[6]孙智贤,孟雯雯.基于“岗课赛证创”五元融合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数字化升级研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3,(4):911.

[7]郑小梅.我国高校数字贸易人才培养的目标、问题及路径[J].海峡科技与产业,2021,(7):1821.

猜你喜欢

数字贸易模式职业教育
浙江数字贸易发展现状和趋势探究
贸易强省建设视角下河南省数字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
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运营创新变革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永续债券探析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