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岗课赛证”融合背景下的传感网应用开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4-05-19李红丽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7期
关键词:岗课赛证人才培养

李红丽

摘要:随着传感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感网应用开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目前传感网应用开发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理论与实践脱节、应用场景缺乏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以“岗课赛证”融合背景下的传感网应用开发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模式的特点、实施步骤和效果,并通过案例分析证明了该模式的有效性。希望本文能对传感网应用开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传感网;应用开发;人才培养;岗课赛证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4)07-0137-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感网(Sensor Network) 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和应用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传感网是由大量分布在空间中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系统,能够感知、采集和处理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进行数据传输和共享[1]。传感网的应用领域包括环境监测、智能交通、健康医疗等,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重要的社会价值。

传感网应用的开发和应用需要具备相关的人才支持。当前,传感网应用开发人才的培养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2]。首先,传感网技术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多学科性,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和分析等。其次,传感网应用开发需要与实际应用场景结合,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再次,传感网应用涉及的领域广泛,需要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此外,传感网应用开发人才的培养还需要与行业需求相匹配,保持与行业发展的紧密联系。

因此,针对传感网应用开发人才培养的需求和挑战,对“岗课赛证[3-5]”融合背景下的传感网应用开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这种培养模式将岗位实践、课程教学和赛事竞赛相结合,旨在培养具备传感网应用开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实践岗位的参与,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和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教学的开展,学生可以系统学习传感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通过赛事竞赛的参与,学生可以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

1 “岗课赛证”的概念与优势

“岗课赛证”四个部分分别指的是专业岗位、专业课程、专业技能竞赛、资格证书。在“岗课赛证”融合背景下的传感网应用开发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实践为核心。通过调查和研究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所对应的企业,可以确定各大企业在招聘时对人才的要求。这样一来,就可以确定社会上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岗位类别,企业对岗位职工能力的具体要求以及目标。同时,会考虑国家教育部门提出的相关要求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通过将专业课程与岗位、专业课程与证书、专业课程与技能大赛相互融合,团队将实现深度的融合,以确保培养出与岗位要求相匹配的专业人才[6]。

在“岗课赛证”融合背景下,传感网应用开发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岗课赛证”融合背景下的传感网应用开发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7]。这种综合能力培养能够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适应和胜任各种复杂的任务。

2) 突出实践导向。“岗课赛证”融合背景下的传感网应用开发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导向,通过实际的项目、技能大赛等活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且能够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这种实践导向的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8]。

3) 坚持职业导向。“岗课赛证”融合背景下的传感网应用开发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通过与企业、行业的合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职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提前适应工作环境。这种职业导向的培养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9]。

4) 强调个性化培养。“岗课赛证”融合背景下的传感网应用开发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个性化培养,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岗位、课程和比赛项目。这种个性化培养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优势,使学生在自己特定领域的发展更加突出[10]。

2 “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传感网应用开发作为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服务于智能工业、智能家居、智能农业、智能医疗等众多领域,正在潜移默化地变革着社会经济,服务于大众生活。

传感网应用开发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践行“岗课赛证”育人模式,融入物联网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构建递进式、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实施项目化教学,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获取知识、增进技能、厚植情怀,逐步成长为新时代新工匠。

2.1 崗课赛证融通,重构课程内容

校行企三方联合课程开发团队由专业的职业教育专家、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组成。团队对传感网应用开发技术岗位的核心职责、常见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课程设计中,团队将爱国情怀、工匠精神和劳动教育等思政内容融入其中,并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他们参考了教育部发布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传感网应用开发职业等级技能标准以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智能家居”竞赛标准。结合对物联网工程技术岗位职业能力的分析,他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构建。新的教学内容采用了模块化的形式,并以项目为实施方式,通过任务驱动的方法进行教学。课程内容与真实工作任务相结合,以使学生更好地与实际岗位对接。具体教学内容的变化如图1所示。

2.2 立足岗位需求,设置教学目标

根据教育部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全国职业院校“智能家居”技能大赛标准和企业岗位要求,团队结合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以及学情分析的结果,明确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2.3 瞄准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的学情分析和学习反馈,教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基础知识和培养实践技能。首先,教师利用网络平台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其次,教师通过职业岗位分工和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让学生锻炼实践技能。在编程调试实操中,教师推行了自查互纠、合作学习和成果共享的方式,以解决重点问题。同时,教师也将学生的任务与实际岗位需求对接,引导学生在工程学习的思维下展开构思,进行小组合作和组间PK。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克服难点。

2.4 多元多维全过程评价,打造高效课堂

为了确保学习效果的真实性,教师设计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多维、全过程评价体系。根据教学目标,教师会通过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小组自评以及网络平台和1+X证书考核标准来评估学生在任务中涉及的核心技能和职业素养。最终得出学生成绩,并基于此评估学生的三维目标达成度,为教学策略调整和持续改进提供依据,以实现高效课堂。

2.5 强化思政育人理念,培养学生职业精神

将物联网工程技术岗位的工作要求与学生的个人成长需求结合起来,巧妙地融入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框架。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在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评价和课程考核等方面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同时强调劳动育人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帮助他们逐步成长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优秀工匠。

3 “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

3.1 達成三维目标

根据工程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分组合作完成任务。老师在课前布置调研任务,引导学生了解项目;在课堂上引入任务,创造情境,老师和学生一起探究,反复练习技能,加深理解并掌握理论知识,通过综合实训中心验证项目;课后通过网络平台拓展项目任务。

三维教学目标达成如图2所示,经过数据分析,教师可以发现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都在稳步上升。从项目一到项目四,各个项目的知识平均成绩从75分提高到了85分,能力平均成绩从77分提高到了89分。此外,课后测试成绩显示,85分以上的优秀率也从上一个项目的水平上升了很多,目前已达到80%。多项技能点的成绩数据表明,学生在硬件搭建和软件编程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与前三个项目相比,学生的素养得到了很大提升,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增强,操作规范性也得到了提升。通过这四个项目的实施,有效达成了三维教学目标。

3.2 增强学生竞争力

借助该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传感网应用开发水平和知识迁移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他们的竞争力也相应地得到了增强。具体来说,在2023年2月,该班级的3名学生荣获省技能大赛一等奖。除此之外,班级内其他同学参加了校企共建的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这个平台能够支持不同课程、不同模块以及不同语言的研究性学习和实验。该实训平台投入使用后反响良好,多次受到社会媒体专访,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3.3 提升职业素养

通过自我评估、互相评价以及其他相关的活动,学生的规范意识和职业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在课程方案设计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展示了他们探索优化新思路、新方法以及创新意识的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也养成了安全、环保、节约的工作习惯。此外,在测试和验证中,学生的故障分析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整个课程项目的实施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劳动经验,培育了他们的劳动精神。

4 结束语

笔者积极探索和实践“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通过“岗课”结合,“课证”融合,“课赛”融通全面促进“岗课赛证”融通。依据国家教学标准融入课程、职业新标准将课程内容重构,对接教学目标,实施课程教学。针对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职业面向和岗位能力要求,将“1+X”传感网应用开发、物联网技能大赛的标准和要求融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真正实现“岗课赛证”融通,实现课堂与岗位的有效衔接。“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解决了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脱节问题,但是目前引进企业真实项目的稳定性和时效性还很难确保,需要加强与校企合作单位的沟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 张杨齐.1+X证书制度下中职校的教学实施策略研究:以传感网应用开发为例[J].数据,2022(9):164-166.

[2] 郭晓华. 面向“1+X”证书制度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课程改革[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22.

[3] 谭方勇,曾海,方立刚.以1+X证书制度助推“岗课赛证” 融通育人模式探索研究: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10):37-41,52.

[4] 邓岐杏,巫尚荣.“岗课赛证” 教学模式下高职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2023,22(11):70-75.

[5] 姜子重.“三场合一” 推进“岗课赛证” 融通育人:以“机电设备装调技术” 实训课程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23(13):58-61.

[6] 杨梦羚.物联网专业1+X证书的课证融通探索与实践:以传感网应用开发证书为例[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5(3):86-88,100.

[7] 周丽琼,都美花.岗课赛证融通教育模式在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的具体应用探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3,52(3):217-219.

[8] 张晓津.“岗课赛证” 融通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建设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23,44(2):58-62.

[9] 刘晓杰,邵雯.基于“岗课赛证” 融通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23,44(14):75-79.

[10] 秦清梅.“思政领航、标准引领、项目驱动” 岗课赛证融合综合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J].广西教育,2021(34):11-14.

【通联编辑:唐一东】

猜你喜欢

岗课赛证人才培养
中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岗课赛证”融合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的现实问题与实践路径
“岗课赛证”融通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重构实践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