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全球化基本动力衰弱背景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2024-05-19林文心兰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0期

林文心兰

摘 要:世界性经济危机是人类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后果之一,它以破坏性和消极的方式影响和控制全球化的速度和节奏,并展示全球化动力出现的衰减程度。自20世纪末以来,几场世界性金融危机使得全球化动力受到一定程度的衰减,这也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这种发展机会是否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将受到东盟各个国家的合作效果以及中国的是否成功进行经济转型的影响。

关键词:全球化动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主义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0.013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随之而来的还有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与风险性。从20世纪中叶开始,世界各地遭遇过多次重大的经济冲击,比如1997年的东盟金融风暴和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风暴,都和全球化世界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揭示了经济全球化势头正在逐渐减缓。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许多主权国家走上与周边国家建立较为稳定的区域合作之路。中国和东盟在“10+1”的框架内,为了适应全球经济的整合,开始了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本文试图分析经济全球化基本动力衰弱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内在联系。

1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动力

基本动力回答的是为什么人类要推动全球化。自19世纪以来,人类文明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主权国家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兴资产阶级开拓市场与扩大贸易的需求,促使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1.1 人类对地域性扩张的追求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动力归根结底是人類对于地域性扩张的追求,而这种地域性扩张一方面包含通过科学技术扩张物理空间,另一方面包含通过商业贸易扩张市场空间。

1.1.1 科学技术与物理空间扩张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强大力量。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交往与交流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与便利。在船只、火车等交通工具问世以前,人们总是被限制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动能交通运输工具使人们能够自由自在地在世界范围内活动,商品货物同样能够自由地在各个地区间流动。人类生存的物理空间由一个区域扩展到了全球,其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张。人、商品以及各种生产要素在世界各个市场的自由流动的现象就是全球化的基本进程,它不仅推动了全球化,同时也是全球化这一过程。

1.1.2 商业贸易与市场空间扩张

人类从古至今没有一天停止对财富的追求,由商业贸易带来巨大的财富吸引着人类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向外扩张市场。因此,商业贸易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除了主观因素外,人们追求世界范围内的商业贸易不仅代表着财产总量的扩大,也代表着各生产单位所获得的财产的增加。其背后蕴含着两种经济学原理。

根据规模经济理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的成本逐渐降低,规模经济随之而来;相反如果在某一区间内生产的平均成本递增,在该区间就存在规模不经济,意味着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的成本被逐渐增加。即在生产、交易、储藏等方面专业化的分工,使得生产产品的成本降低,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第二个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这是自由贸易的重要的思想渊源。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不同国家或个体在生产不同产品上有不同的机会成本,因此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比另一个国家更有效率,它仍然可以从专业化和贸易中获益。

这两种理论在逻辑和实践上都能得到推演和论证以及检验和验证。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的增加,促进了技术知识的传播以及资本和金融的流动与发展,为参与国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机会,一些深入参与国家将会飞速发展。

1.2 主权国家对安全与权力的追求

除了人们对于生产、生活地域空间扩张的需求之外,主权国家对于其安全与权力的考虑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安全问题是主权国家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要想获得最大的安全,国家就势必要掌握最大的权力。为了追求自身最大化的权力,国家总是采取各种手段尽可能多地控制全球区域。一个体系内如果出现一个霸主,这个区域的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就被打破了。事实上,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素流动的自由化,其中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和信息等要素的跨国流动,当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能够自由流动时,不再受到地理和政治层面因素的干涉,从而实现了更广泛的资源配置和合作。

当今有两种因素对大国称霸全球造成了制约。一种是核武器。核武器是一种终极武器,能够对整个地球产生不可逆转的毁灭性影响。为了维护共同的生存空间,大国在确保相互摧毁的前提下获得了一种均衡。这种均衡有可能给人类带来毁灭的风险。因此,在这个层面上看,核武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国成为体系霸主的野心。另一个因素是国际体系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约束国家的合法权利,其他国家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因为国家主权的存在需要尊重和考虑各国的合法权益。可以说国际组织、协议和规范等已经形成了一种国际秩序,影响和制约着国家行为。因此国家在参与国际制度时,可能会需要放弃一部分主权以遵守国际规则和义务。随着世界交流的增强,国家会拥有更多权利,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也可以进一步通过协商、合作和共同决策来影响国家的行为和政策,也能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基本动力衰弱

人类对于生产与生活空间地域性扩张的追求引起了一系列的国际和国内社会问题,一些政治联合组织和经济共同体旨在通过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实现共同的安全和经济利益。从全球化视角看,人类为了解决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提出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式。选择不同制度的国家在两种制度间形成了一道阻碍,很大程度地将全球化限制在一种制度内。如果这道阻碍被打破,就能够加速全球化的进程。但是由于其内部蕴含先天的矛盾,以此为动力的全球化难以维持很长时间。例如,全球化往往加剧了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导致一些人面临经济上的困境和社会排斥,一些发展中国家可能面临竞争力不足、产业结构调整困难等问题,一些本地产业和就业机会可能受到冲击。

2.1 地域性扩张范围受限

全球化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已经达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其具体表现为,全球物理空间基本被完全开采、全球市场空间基本达到饱和状态。首先,全球物理空间难以继续扩张主要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第一是人类生存空间是相对固定的。几个世纪以前,当地球作为一个整体还未被发现时,人们可以不断地向外开拓,但是当地球作为一个整体被发现之后,人们的扩张范围就受到了限制。第二是科技水平还未完全发展。当国与国之间的扩张达到饱和之后,许多国家,尤其是大国,开始寻求极地(南极、北极)、海洋等未完全开发的地方进行扩张。但是由于人类科学技术水平限制,许多自然资源也难以得到开发。其次,市场空间难以扩张,其主要原因为国家之间的分工固化及其所带来的贫富差距悬殊。当前经济全球化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生产全球化,不同的国家处于产业链的不同位置。发展中国家普遍被锁死在生产链的底端,承接大量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例如供应原材料、组装零件等,这一类产业的利润很低;发达国家则处于产业链的顶端,即发展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例如投资金融、科技创新等,这一类产业的利润较高。随着生产分工固化,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持续增大,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贫困,无法生产大多数产品,而发达国家的消费市场有限,也无法消费完全部的产品。因此,全球的市场空间也难以进行扩张。

2.2 不同市场中比较优势的短暂性

自20世纪末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制度之墙”被打破后,经济全球化在一段时期内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其中最典型的事件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许多国家,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建立起市场经济制度,将经济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流动变成了现实。

由于各个国家在历史文化、政治制度、科技水平等方面存在不同,使得它们在操纵经济要素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为经济主体赚取其中的“差价”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比如资本主义国家能更好利用资本和技术要素,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力价格和资源存在优势,两者其中拥有很大的获利空间,从而产生了一次席卷全球的经济全球化浪潮。

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开放,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各国之间的制度和政策存在差异,政治稳定性和政府政策对经济要素流动和价格趋同的影响不容忽视。过去一些优势较大,利润空间较大而被“忽略”的矛盾,例如要素之间交换的不平衡,开始慢慢通过各种表现展示出来,并引起了各个国家的重视。比如许多发达国家对本国的农产品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在进口领域制造绿色壁垒等。这些国家的保护主义政策常常采取贸易壁垒措施,如关税、配额和非关税壁垒等,限制进口产品的数量和价格。这导致了贸易的收缩和限制,阻碍了全球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和比较优势的发挥,进一步全球化的动力就会衰弱。

2.3 规模效益中利益平衡和社会保障机制的缺失

在经济学上,马克思提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经济危机的观点,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运行方式是通过生产和出售商品来获取利润,但这也带来了一些内在的矛盾,他预测资本主义制度会因无法摆脱和突破其内部矛盾而走向尽头。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里,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国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无产阶级由于极端贫困而引起的增加社会冲突的风险,并引导他们倾向于增加消费;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调个人权利、平等和参与,通过选举和政治竞争来代表人民的意愿和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平衡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分配,为博弈提供平台。

比较优势理论是规模经济效益的理论基础和重要解释途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可以带来一系列的利益和挑战,对不同的经济体和社会群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相对劣势的经济体来说,市场的自由开放和规模的扩大可能会对其原有的市场份额造成挤压。然而,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他们可能会因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而扩大规模效益。对于发达国家来说,那些具有資本和技术优势的企业通常会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他们可以扩大市场份额、开拓新的市场,利用全球资源和劳动力的配置优势,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可能会面临竞争压力,因为他们可能难以与那些在海外寻找更廉价劳动力的企业竞争。这可能导致他们的市场份额减少,甚至导致一些行业的萎缩。

经济全球化把生产和消费变成了世界性的活动,对无力组建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社会的国家可能带来挑战。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或经济体较弱的国家中,经济全球化可能会导致负面影响。对于一些国家来说,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社会可能使其国民更加脆弱。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其制度的建立将国内矛盾转移到国外成了普遍应对危机的手段。全球化可能对一些国家和特定产业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这可能导致一些国家采取保护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和农产品。全球范围内的社会保障和利益平衡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各国存在着不同的制度、文化和利益差异,保护主义政策也容易引发贸易争端和紧张局势,对全球经济合作和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合作,通过对话、合作和共识找到平衡途径。

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主义是主权国家在全球化趋势下的一种防御性妥协。一方面主权国家为了获取最大利益,想方设法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另一方面又努力减少经济全球化给本国带来的危害。在经济全球化中,一些国家可能选择更加积极地融入全球化进程,以获取经济利益和机会。全球化可以促进资金、技术和市场的流动,为国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这种开放和融入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和发展机会。对于一些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也带来负面影响,如不利的贸易竞争、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不平衡等。因此,国家可能会采取保护主义政策,包括关闭国家大门,以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国家在面对经济全球化时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包括积极融入全球化、采取保护主义政策或进行区域合作。每个国家的选择取决于其自身的发展需求、利益和国内外环境。区域主义可以作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工具,但并非唯一的选择。

经济危机是全球化动力衰减的一个重要表现,它为世界各国带来严重灾难,这种灾难程度与该国全球化的参与程度成正比。但是全球化动力的衰减并不是全球化进程的停滞,是这一进程的放缓。在当前全球各区域盛行建立经济一体化经济组织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在“10+1”框架下开始了自由贸易区建设。这一战略决策体现出中国既重视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体系,推动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也注重加强与周边邻国的区域经济合作。从历史发展上看,每一次的经济或金融危机都会推动和促进东盟地区的区域内合作。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与发展取决于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3.1 全球公共产品供应不足和不良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全球体系不但不能解决各国的安全和发展问题,反而带来了不确定的风险和危机,因此各国之间区域之间积极开展抱团合作。中国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可以促进整个东盟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和合作发展,一些国家可能从全球化中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而另一些国家则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和损失。这种差异性可能源于各国的经济结构、资源分配、竞争力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各国在采取共同的行动抵御经济全球化的风险上难以形成共识。而区域合作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种危害,尤其是在世界其他区域都采取了同样措施的背景下。

1997年的东南亚经济危机使东盟各国真正认识到了区域合作的必要性。在危机到来时,东盟各国都没有应对危机在制度层面提出一个很好的解决措施。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两大国际性组织也未能及时解决危机,国际组织的行动不力、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采取忽视放任态度,使得东盟许多国家付出了严重的政治代价和巨大的经济损失。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东盟地区的国家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损失。这次危机揭示了东盟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脆弱性,以及过度依赖外部金融市场和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带来的风险。这一经历引发了东盟国家对本地区合作的重新思考和重视。东盟国家开始加强地区间的合作和对话,探索共同应对挑战的途径。东盟领导人和相关领域负责人积极商讨制定合作机制和组织,以推进贸易、投资、金融合作等各种合作项目。随后2008年全球范围内更大规模的经济危机也在客观上推进了东盟各国更快地开展一系列实质性的行动,比如在2009年底,东盟各国建成了总规模达1200亿美元的区域储备库,并于2010年建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ACFTA)。

综上,中国与东盟地区未来能否顺利开展合作,主要取决于区域合作所能提供的公共产品的质量,并与现行全球治理体系层面上提供的公共产品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如果区域合作能够提供高质量、有效的公共产品,并与全球治理体系形成互补,那么东盟国家与中国的合作将更有动力和前景。

3.2 东盟区域经济规模的吸引力

由于地理上的相近,因此,东盟区域如果形成一个统一市场,将促进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市场规模,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和效益。但是,东盟地区的各个国家与歐美市场之间因为生产和消费的互补性,更容易形成合作关系,但过度依赖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可能会带来一些挑战和不可持续性。为了实现可持续的东盟地区合作,东盟国家需要逐渐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加强本地区的终端消费市场建设,提升内需和消费能力,并加强区域内部的经济联系。通过促进东盟地区内部贸易和投资,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和互利共赢,减少与外部市场的竞争,从而实现更稳定且持续的经济合作模式。

中国已经意识到过度依赖出口加工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正在努力提高国内的消费水平,以期建设出一个巨大的终端消费市场。中国建设巨大的终端消费市场对于解决东盟合作困难至关重要,因为中国庞大的人口也拥有庞大的消费潜力。通过增加人民的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信心和扩大内需,中国市场需求的增长,东盟国家可以通过加强贸易和投资合作,共同开拓这个庞大市场。这将为东盟地区的经济合作提供源动力,该市场也能在全球化基本动力衰弱的大环境下保持稳定。

参考文献

[1]约翰·伊特维尔,莫里 ·米尔盖特,彼得·纽曼主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M](中译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84.

[2]张海如.规模经济:理论辨析和现实思考[J].经济问题,2001,(1):8.

[3]约翰·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蒋云翔.清迈倡议多边化上路“亚洲货币基金”尚缺独立执行机构[D].21世纪经济报道,2009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