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产出”框架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构
2024-05-18张必丽
张必丽
[摘 要]建构以“学科知识—教育实践—科学研究”为核心要素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需要秉持质量治理的理念,把住重点治理区域进行高质量发展。具体可在“投入—产出”框架下,着力于学科体系建设、管理体系治理、教学体系优化和科研体系激励,聚集资源和整合要素,增加学科知识供给,把原本离散的人、资源、学科、科研等要素重新整合为一种创新组织形态。
[关键词]投入;产出;创新能力;质量治理;知识供给;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4)04-0128-04
学界目前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表述及其形成问题等有一定的分歧。石敏等[1]、季卫兵[2]认为研究生创新能力涉及知识、思维、实践、态度等多种因素;童洪志[3]、计国菊等[4]认为研究生创新能力是基于解决问题而表现出的综合能力。
在“投入—产出”框架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可以以“学科知识—教育实践—科学研究”为核心要素进行建构。近五年来,遵义医科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秉持质量治理理念,把住“投入端”“过程端”“产出端”的治理区域,重塑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育体系,勾勒出了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框架。
一、“投入端”:重点优化学科体系和管理体系,重塑投入机制
面向创新能力培育,学科知识供给是研究生教育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和要素。在“投入—产出”框架下,着力于学科体系建设和管理体系治理这两个“投入端”,以增加和优化学科知识供给,这是我校进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举措。
(一)重视学科投入,优化学科知识供给
加大学科投入力度、优化学科资源配置、强化学科建设,以及保障学科知识的高质量供给是创新能力培育的基石。
1.通过整体投入来系统布局学科体系
以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为根基,整体投入,合理布局学科体系。我校本着医学为主、多学科协同互联的原则,着力强化优势学科、拓宽交叉学科、发展新兴学科,系统优化了医学、理学、工学和法学等4门学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近五年来, 我校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等3门学科均排在ESI排名全球前1%的显著地位,药学和基础医学分别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和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
2.通过重点投入来科学架构学科体系
以分层分类的学科层级体系为指向,通过重点投入,科学架构学科体系,优化知识供给。在“国家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三个层次的重点学科建设体系中,我校打破院系、学科、专业壁垒,加大对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和优质学科群的投入力度,努力打造学科优势和特色,并强化交叉融合,促进传统优势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协调发展,以优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科知识供给。我校通过遴选二级重点学科(方向)、打造学科集群并充分发挥学科集群的溢出效应、做强特色学科(方向)、引导优势学科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来科学架構学科体系。
3.通过加强投入来扶持校级学科建设
高校的学科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竞争性,弱势或基础学科需要政策扶持,以实现学科整体协调发展。为此,我校重视校级扶持学科的遴选,并给予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不断提升弱势和基础学科的发展潜力,增加知识供给。
(二)重视管理投入,优化权责分配体系,强化组织效能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发挥学科、院系和导师的主体作用,但在路径上还需要优化组织管理体系,以充分发挥组织机构的管理与服务效能。对此,在政策和制度上,需要给予和下放教育治理的责、权、利,形成机制性的运转与协调。
1.分级下放招生选拔权,优化研究生招生权的调控和分配机制
针对研究生招生问题,我校以知识产出为导向,以培育质量为指标,分级下放招生选拔权,优化招生调控和分配机制的管理体系,增强院系组织的招生自主性和灵活性。
具体步骤上,首先,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招生。通过对各单位知识产出的绩效考核来拟定分配计划,根据各院系获得的学科和科研经费总金额等来增减招生名额。其次,各院系按照硕士点和发展实际等情况分配招生名额。最后,各学科及导师按学科需求和导师的研究生培养贡献来自主制订分配方案和执行计划。这种分级下放招生权与知识产出相挂钩的调控和分配机制具有正向激励作用,是一种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相适应的选拔机制,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均衡协调发展。
2.给予导师招生自主权,增强其责权利意识和主体地位
导师作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第一责任主体,需要具有充分的自主权。赋予导师招生自主权,增强其责权利意识和主体地位,有利于优化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导师根据科研要求、研究生培养情况及学科建设的特殊性等自主申请招生指标,招生名额数参照实际可支配科研经费来进行分配。
(三)强化师资投入,激发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动力
刘怡等[5]、李亚娟等[6]指出,导师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最重要因素已经成为学界共识。优质的学术导师和导师团队是学科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因此,在“投入—产出”框架下,强化师资投入并发挥导师的育人主体作用是必选路径。
1.建立学科带头人遴选机制,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的权责管理
根据相应的管理办法,严格遴选不同层级的学科带头人,强化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权责主体地位与管理作用。在岗位设置和岗位津贴的激励前提下,实行学科带头人动态管理,加强中期考核和周期考核,对不达标者进行撤换处理。这样既可以优化师资队伍和结构,又可以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的权责管理。
2.打造精英师资团队,形成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力量
我校充分发挥现有“候鸟型”专家和特聘教授的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带动学科和团队的快速发展。通过聘请国内外高水平专家担任研究生导师,形成创新团队,为研究生培养提供教学资源和师资支持。学校现已形成以教育部创新团队、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导师团队。
此外,为了优化师资,学校还充分利用实习基地、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实施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
二、“过程端”:重点优化教学和科研体系,重塑培养机制
从知识生产的过程看,研究生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是在“过程端”进行资源消耗和成效表征的,因此需要划定过程治理的重点区域,重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一)优化教学体系:打通学科知识供给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内生逻辑
罗泽意等[7]认为,研究生需要通过学习、分析、想象、批判、建构、实践和组织协调等过程来形成基础性和适应性创新能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管理需要着力于研究生课程建设、教学质量提升和知识能力转化。
1.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结构,保障创新能力培养的知识供给存量
在深化机制改革和内涵质量建设的主基调下,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所依托的课程必须按照学科及学位类别不同,考虑课程设置的基础性、前沿性、实践性,构建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导向的分类、分型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
2.打造教学监督机制,保障创新能力培养的知识供给质量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是长期的实践探索过程,多年来我校逐步形成了“长期、常态、长效”的教学监督机制。学校制定了工作条例,成立了专门的质量督导专家组,对课程教学和论文过程管理进行定期和定量评估,最终以“教育质量年报”的形式不断总结和改进,保障创新能力培养的知识供给质量。
(二)优化科研体系: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构筑和经费保障
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的核心要旨,除了进行教学体系的课程质量建设和师资质量保障,还需进行科研训练与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与创业实践体系建设等科研体系的优化治理。
1.重视知识生产的创新经费投入
田贤鹏[8]指出,促进知识生产创新是一流学科建设的根本所在。史静寰等[9]、郭月兰等[10]认为,鼓励研究生在学术团队或学科建设中进行论文发表或参与科研,对其创新能力培育具有较大作用。为此,我校通过设立不同专项的创新课题、举办“硕博论坛”和学科论文竞赛、组织科研型社会实践等多形式的科研创新活动和平台,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同时,通过研究生“创新计划”,逐年投入创新培育经费,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2.重视知识生产的实践平台建设
科研实践是知识生产和创新能力培育的一个着力点。我校充分利用专业教学实践平台和联合培养单位的实践平台,培育研究生创新能力。
研究生的专业实践以教学实践为主,其实践形式可以为试讲、辅导、指导实验等。教学实践时间灵活安排,有讲课和指导实验任务的研究生必须参加集体备课,认真完成教学准备及总结工作。学校也充分利用联合培养单位和研究生工作站合作单位的资源,开展研究生实践活动。
此外,我校还构建了“科研+服務”的暑期社会实践模式。通过设置课题,推行项目化的社会实践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
三、“产出端”:重点优化学位管理体系和导师评价体系,重塑产出评价机制
在“投入—产出”框架下,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成效要看学科知识的投入与供给产生后在教育过程中是否能够形成高质量的知识建构和知识产出。为此,我校重点抓学位论文和导师科研产出,着力构建质量评价机制。
(一)自行设定学位授予条件,建立自主的质量评价机制
考虑到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实际和条件要求,各院系可自主评估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论证和设定授予学术型研究生硕士学位的条件,但不得低于学校的总体要求。此外,为保障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知识产出质量和学生利益,我校完善了学位授予年限规定。
(二)管控学位论文产出的全过程和关键环节,把关知识产出的学术质量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育成效的集中体现,也是其知识产出的核心参考指标。因此,要打造严格的质量监控机制,强化过程性的质量管控和把关。
1.完善学位论文查重盲审制度,保障学术产出质量
所有学位论文必须全部查重,再按照20%的比率进行随机抽查,外请专家盲审。根据盲审意见,决定是否进行答辩、修改、再查重等。
2.设置学位答辩全程督导制,严防形式化的论文答辩
成立论文答辩专家督导组,对答辩委员会的组成进行审核。为防止答辩流于形式,专家督导组全程参与答辩,及时指出答辩问题但不提问,并要求答辩委员会给予学术水平评价。
3.设置答辩后抽查和修改后再审制,把住知识产出的最后关口
为确保知识产出质量,设置学位论文答辩后抽查制。若有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通过但学位办抽查出现问题的情况,答辩委员会成员须承担招生计划限制的连带处罚责任。
为把住最后的关口,设置论文修改后再审制。要求学生在学位论文答辩过程中认真记录答辩专家提出的问题,答辩后须按照专家意见进行修改。修改后,学校组织专家再次对学位论文进行审查,对答辩后未按要求修改论文的学生直接做出延期毕业的处罚。
4.设置学术不端预防制,确保学生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
研究生知识产出(主要是完成学位论文和平时发表论文)必须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检查方能答辩或发表,以此来保障知识产出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
(三)完善评价机制,优化导师制,激励导师对研究生知识生产的优质投入
面向知识生产,导师既要对研究生的知识生产实践施以共性的指导与引导,又要进行个性化的培育,还要有创新创业的平台搭建与辅导。因此,健全优化导师制可以有力地保障研究生知识生产的质量。对此,我校不断完善评价机制,以动态评管来优化现行导师制。主要是以科研经费和在研项目的级别为准优选和优培导师,对之进行动态评价管理,并据以调整招生额度的增减分配。
(四)重视知识生产的正向竞争与激励
研究生奖助学金政策是一种竞争和激励相融合的制度机制。研究生教育的竞争和激励需要以知识生产、创新能力、社会服务等价值目标为评价准则进行策略优化和效果激励。我校在落实奖助学金制度的过程中把参与项目或课题、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学术交流等作为知识生产实践的观测指标,完善研究生奖助贷评审机制,培育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结语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构需要科学的顶层规划和系统的控制与整合。我校在“投入—产出”框架下聚集资源和整合要素,把原本离散的人、资源、学科、科研等要素重新整合为一种创新组织形态。同时,以激励约束机制为动力,牵引整个培养体系的运转,并且通过强化质量评价机制来及时追踪评估和反馈,使得整个培养体系在一个有序的组织系统形态下不断地演化和提升。
[ 參 考 文 献 ]
[1] 石敏,陈翌庆,许育东.谈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4):143-148.
[2] 季卫兵.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价值误区及其重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54-157.
[3] 童洪志.高校科研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重庆地区65所高校1997—2018年科研成果数据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20(6):31-34.
[4] 计国菊,徐枞巍,伍李春.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思路与举措:基于大学文化的视角[J].江淮论坛,2015(6):188-192.
[5] 刘怡,李辉.我国西北地区高校教师教学学术现状研究:基于38所高校的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21(6):78-83.
[6] 李亚娟,李衡.地方高校教师教学学术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广西某高校调查为例[J].高教论坛,2022(1):16-19.
[7] 罗泽意,宁芳艳,刘晓光.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异同研究:创新能力开发的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2):43-46.
[8] 田贤鹏.一流学科建设中的知识生产创新路径优化:基于知识生成论视角[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6):7-13.
[9] 史静寰,许甜,李一飞.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学术现状研究:基于44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12):52-66.
[10] 郭月兰,汪霞.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逻辑与实践取向[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2):6-11.
[责任编辑: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