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2024-05-18黄粤王姝晴
黄粤 王姝晴
[摘 要]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校经贸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迫切。为此,高校需要历经多周期、多人次的实践、改进和完善过程,始终“以学习者为中心”,并以ARCS模型作为理论基础,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提升专业素养的目标。通过调研、培训和资料梳理,课题组从分析教与学的动机问题入手,运用混合式(书架)教学方法对独创的教学设计进行深度实施并展开科学评估,形成五个层次分阶段的金字塔型教学新范式。
[关键词]教学改革;ARCS模型;金字塔型;“以学习者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4)04-0093-04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在数字化时代,贸易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合作持续深化,这对我国经贸类高级人才提出了迫切要求。因此,构建一个科学有效、适用于数字化时代的经贸类课程教与学范式,以满足未来学习者的需求,对于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一)教学方式陈旧
当前,部分高校的经贸类课程仍沿用传统的授课模式,学生主要以听讲和记录为主,难以亲身感悟到具体的实务内容。这导致了知识与实践脱节,使学生难以掌握贸易流程中的各种规则与知识技能。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
经贸类课程具有较强的实务性,特别强调实践操作,其中案例的作用尤为重要。案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准确切入关键点,还有助于强化和巩固知识。然而,目前经贸类课程往往以长篇理论为主,导致课时紧张,案例的数量、质量及时效都不尽如人意。由于缺乏足夠的案例分析,且涉及面较窄,学生只能接触到基础的知识信息,无法满足深层次的学习需求。
(三)教学手段传统
目前,高校大学生普遍依赖手机等智能设备,但部分经贸类课程的教学手段局限于对理论的讲解,教学展示主要依赖黑板和PPT。这种教学手段的落后以及教学工具的单一,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此外,教学内容枯燥、学习任务繁重,进一步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久而久之形成课堂“低头族”。
(四)学习缺乏动机
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消极,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主动性,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无法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唯分数论。总的来说,就是缺乏有效的学习动机。
(五)学习空间狭窄
教师和学生在固定的年龄阶段、固定的时间、固定的教室里进行教与学活动,学生学习固定的内容,学习效果由固定的方式和统一的标准来评价,这使得学习空间变得相对狭窄。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习者对多样化、个性化学习空间的需求。因此,高校经贸类教育教学改革同样迫在眉睫。
二、“1+2+3+4+5”金字塔型教学范式
课题组本着对教学工作的热忱、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对学生和学校的负责,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改进,课题组成功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适应时代需求且适合高校经贸类课程教学的金字塔型新范式——“1+2+3+4+5”,即一个中心、两个定位、三个维度、四个步骤、五个策略(见图1),依照自上而下—集中目标—因果顺次—分散实现的既定逻辑,积极推进教与学模式的改革实践。
(一)一个中心
一个中心即“以学习者为中心”,这是金字塔的顶点,也是整个教与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教育学理论认为教育学领域存在两类规律:一是教育的外部规律,强调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教育的内部规律,强调教育必须适应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要。尽管人们对外部规律较为熟悉且易于接受,但往往忽视了内部规律的重要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最早明确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他基于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原理,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学习,认为学习是实现自我价值、发展人格和发挥个人潜能的重要途径。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的,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真正转变,以更好地了解学习者的需求;其次,在深入了解学习者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科学的教学理论为他们制订学习方法和策略;再次,将教学设计应用于教学过程,并不断通过实践检验和反思来完善;最后,利用科学方法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结合学习者的反馈意见,对教学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二)两个定位
第一个定位是在一个中心的基础上,对整个学科体系进行重新规划,并对所授课程进行重新定位。由于理论滞后对经贸类课程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对此,课题组对经贸类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创新。通过采集国际国内政策咨询、实地走访行业企业,结合经济社会中的真实案例,以真实的货物进出口合同为基础,以解决实际合同中的问题为主线,对经贸类课程进行了教学调整设计。基于国际经济与政策的时代背景,引入前沿的经贸理论,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八大模块,并运用新思路以适应实践的不断变化。同时,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内容,确保教学和实践保持同步。
第二个定位是对教与学改革目的的重新定位。从学习者的角度看,如果读书仅仅是为了考试、为了文凭、为了找工作,那么这无疑是虚荣和功利主义的表现。教与学模式改革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者不应将教育简单地理解为知识的传授与获得。相反,应该尊重学习者的学习权利,确保教育真正服务于学习者,让他们能够自由地思考,并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好奇的天性。真正的教育是学习者和教育者之间的交流过程,双方都能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感悟和升华。
(三)三个维度
始终坚持三个维度核心理念,即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有机结合,这不仅是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更是教育工作的核心目标。从学科角度看,经贸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不仅限于掌握从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在“以人为本”的顶层目标指导下,培养学习者更开放的思想、更宽广的胸怀、更科学的逻辑,以及专业的修养、多元的视角和高远的追求。基于这一教学理念,课题组为每个知识单元设定了具体的教学目标,这些教学目标细化到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和素养目标,并为每个目标制订了相应的实施策略。在教学单元结束后,课题组还设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并要求教学者进行教学反思,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四个步骤
课题组通过大量搜集、查阅、参考国内外教学改革的相关文献和视频材料,多次参与教学方法和策略改革的专业培训,亲身实践和观摩名师教学,并与专家进行深入研讨、与学生积极互动,最终总结出关于学生学习状态和教师教学状态的进化规律(见图2)。在讲授经贸类理论型课程时,课题组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较低,学习目的不明确。在这种背景下,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呈现出四种递进性的状态。针对这一现状,课题组提出了第五种学习状态——充满对学科的兴趣,主动探索未知领域;而与此对应的第五种教学状态——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主动探索未知领域。
教与学模式不能停留在原始层次,必须进行改革进化。在改革过程中,“改”与“革”都至关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中间引发质变的量变过程。为了真正实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改革,需要以“念课—讲课—演课—论课—导课”的教学阶段贯穿整个改革过程,从而有效带动学生学习,实现学习目标。
(五)五个策略
五个策略是金字塔上四层设计的具体落实。
1.创设情境,案例分析
以约翰·M.凯勒教授提出的ARCS模型为指导,积极创设情境。鉴于经贸专业的案例、国际规则、惯例以及法律法规均以英语形式呈现,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专业素养,课题组加大了双语教学力度。例如,提供英文模块导图,创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此外,加强案例教学,每个教学模块均设置了丰富的案例集,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处理实际业務的能力,确保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先行组织,拼贴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课题组采用了分阶段的教学策略。首先,在第一阶段呈现“先行组织者”,为学生建立学习的基础框架;其次,在第二阶段展示学习任务和材料,明确学习目标;最后,在第三阶段加强学生的认知结构,确保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此外,课题组还采用了拼贴问题的教学方法,即使用同一案例贯穿教学全过程,并在回顾知识时,拼贴出关于案例的3~5个问题,引导学生寻找答案并分享,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3.发现学习,科学导入
发现学习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转换、组合、领悟等)获得学习内容,而非直接将学习内容呈现给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提供相关材料,如手绘英文导图和学习指南,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对于能够发现问题并成功解决问题的学生,教师会给予奖励。最后,在课堂上教师会总结基本思想,并导入学习内容。
4.调整优化,掌握脉络
充分考虑课程设置问题,如果教授课程与其他同类纵向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交叉现象,那么可在本轮教学改革中与其他教学课程承担者进行交流和协商。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作为一门具有引导性的实务课程,课题组特别注重避免内容重复,并对与其他课程重叠的部分进行了调整优化。经过一个周期的教学思考和反馈,课题组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八个核心大模块,每个大模块进一步细化为逻辑关系紧密的若干知识单元。同时,课题组制订了教与学单元设计大纲和课前导问提纲,这些都被纳入学习指南中,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整个课程体系的脉络,使他们的学习更有方向和节奏感。
5.改革创新多元评价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及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对传统经济贸易构成了严峻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经贸类教学内容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及时、有针对性地完善经贸前沿理论和实践内容。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单纯的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或生动互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其作用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书架式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经贸知识。
普遍实施过程性评价,MOOCs平台与学习过程紧密融合。学生的线上学习记录,包括作业提交、 作业互评、提问及回答、自测练习、学习笔记等,均被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核范围。同时,线下的课堂讨论发言、论坛讨论以及实习实训等也会计入平时成绩。部分课程还采用了“平时作业+实践训练+期末考试+研究答辩”的综合评价方式,构建了一个互联网多向交叉型评价的弹性评价体系。
三、结语
“1+2+3+4+5”金字塔型教学范式经过多周期、多人次的教学实践,支撑着两门省级一流课程和四个省级教改项目,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动学生持续学习动力、转变学生学习目的、改进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等方面,都显示出显著的作用。目前,该范式已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经贸类课程中广泛实施,以期为其他社科类乃至理工类课程提供借鉴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聚焦)[N].人民日报,2022-11-20(5).
[2] 贾凯威,徐维隆,吴津津,等.构建主义与SOLO评价视角下的计量经济学项目驱动式教学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52):119-120.
[3] 陈雯卿.基于ARCS模型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以《培训与人才资源开发》课程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1):180-181.
[4] 徐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对外经贸,2013(8):146-147.
[5] 袁振国.互联网对教育的颠覆性挑战[J].上海教育,2015(25):68-70.
[6] 顾小清,冯园园,胡思畅.超越碎片化学习:语义图示与深度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15(3):39-48.
[责任编辑:梁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