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劳动教育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

2024-05-18徐颖

求知导刊 2024年6期
关键词:劳动实践责任意识劳动教育

摘 要:为了在小学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教师可以通过感性教学环境的创设、实际操作的启蒙、团队责任理念的培养以及奖励的正向激励等多方面的策略,使学生在劳动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承担责任。这是学生提升劳动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劳动实践;劳动教育;小学生;责任意识

作者简介:徐颖(1994—),女,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高明学校。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而责任意识作为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个体和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要求教师深入探究创新性、实用性的教育方法,致力于构建有助于学生树立和强化责任意识的教育框架,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一、情感共鸣

(一)感知劳动之美:引导学生体验劳动的情感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良好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引导学生体验劳动的情感,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自主意识。具体来说,在实施劳动教育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第一,强调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在劳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他们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有时要通过团结协作才能完成任务,同时关注每个学生的劳动表现,及时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第二,引导学生反思劳动过程,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在劳动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劳动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能够不断提高自我。第三,结合课程内容,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教师要将劳动教育与学科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地体验到劳动的价值。比如,在语文课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融入劳动教育,通过文字表达和文学欣赏,加深学生对劳动的理解与体验;可以要求学生每周记录,描述自己在家庭或学校中的劳动经历,具体可以写自己在家庭中帮助父母做家务的情景,在学校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的心情等。通过书写,学生能够用文字表达对劳动的感受,思考劳动的价值。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劳动体验,如参与校园清洁、植树活动等,要求学生以自己的劳动体验为素材,创作短篇小说或散文。通过创作,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转化为文学作品,进一步加深对劳动的理解。总之,引导学生体验劳动的情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乐趣,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关键要素。

(二)责任的情景化:通过情境设计培养责任意识

情境设计能够将抽象的责任理念具体化,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责任的概念,使责任教育更加生动和深刻[1]。同时,通过在特定情境中体验,学生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个人行为的实际影响,从而形成更为牢固的责任意识。为此,首先,教师要将劳动教育嵌入真实生活场景中,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劳动体验。比如,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环境的清洁工作中,完成扫地、擦窗户、倒垃圾等任务,亲身体验劳动过程,了解到清洁工作的重要性;或者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帮助老人、清理公园、维护公共设施等,以让学生了解到社会的多元化,体会到为社会做贡献的成就感;如果条件允许,学校可以设立一个小型农场,让学生参与到种植和收获的过程中,了解到食物的来源,获得劳动成果;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制作手工艺品、烹饪等,体验劳动的乐趣。其次,创设情境,要求学生扮演特定角色,如园艺工人或社区清洁员,使学生能够在模拟情境中理解每个角色所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最后,培养学生责任意识,让学生分享在自己完成任务时的喜悦、满足感,从而增强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引导

(一)实际操作的启蒙:在劳动中形成责任认知

通过劳动,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自己的付出與努力,形成对个人责任的认知。同时,实践活动为劳动教育提供了真实场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责任,培养学生主动承担责任的态度,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首先,要安排学生参与真实的劳动活动,使学生形成对劳动和责任的认知[2]。如设计以实践为基础的劳动项目,要求学生在项目中承担特定的责任。在校园绿化项目里,学生可以分组负责学校不同区域的绿化工作,每个小组需要制定计划、分配任务并定期汇报工作进展。在垃圾分类与回收项目里,学生需要了解如何分辨不同类型的垃圾,并在班级或学校内设立垃圾分类回收站,定期检查回收站,确保垃圾被正确分类并处理。在校园清洁项目中,学生可以分组负责学校各个区域的清洁工作,如教室、走廊、操场等,每个小组需要制定清洁计划、分配任务并定期检查清洁效果。通过这些项目,学生能够学会保持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总之,实际劳动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责任的实质,增强劳动意识,并能够将劳动技能迁移应用于日常生活。

(二)反思与总结:汲取劳动经验

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汲取经验,形成主动承担责任的态度,使责任观念根植于他们的日常生活,这有助于增强他们在未来面对各种挑战时的责任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植树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劳动流程。首先是要确定具体的任务和目标,了解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和预期结果,明确在项目或任务中的具体责任,并理解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其次,合理分组,安排各个小组负责特定的任务,每个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明晰相应职责。可以让学生轮流担任领导角色,丰富学生实践体验。再次,强调责任感和成果的重要性,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予认可和奖励,这能够激发他们的责任心和实践动力。最后,鼓励学生分享完成任务的经验和感受,可以是口头分享或者书面记录,让他们能够意识到责任感的价值。

三、社交互动

(一)团队责任的理念:培养学生在团队中的责任意识

在团队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将意识到个人行为对团队成果和目标的影响,从而理解责任的价值,能在劳动中懂得尊重他人、分享经验,从而促进团队目标的达成。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学校花园的清理工作,明确任务为清理垃圾、修剪植物,目标是让花园焕发新生。而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花园的一个区域,小组成员需要自主分配具体任务。教师要关注小组内部的有效沟通,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设立组长负责协调工作,定期组织小组会议,分享进展和解决问题,或者提供一些关于团队合作、责任和环境保护的教育材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活动的目的和重要性。在任务开始前,教师可鼓励学生讨论如何合作,向他们强调任务的成功依赖于每个人的贡献。总之,团队合作能够让学生通过合作、分工、沟通等实际行动体验责任意识的重要性,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对劳动教育的推进也有积极意义。

(二)社会责任的担当:激发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能够让学生意识到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个体行为与社会整体的关系。通过培养社会责任感,学生能够尊重和关注社会公共利益,形成公民意识,在面对社会问题时能够主动承担责任并采取积极的行动[3]。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组织义卖或募捐活动,让学生自愿参与并将所得款项或物品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群或慈善机构,培养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责任感;还可以开展环保主题的宣传活动、组织讲座来提高社区对环境保护的认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意识的培养不仅有益于学生个体的成长,还能促使他们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激励激发

(一)奖励的正向激励:建立责任奖励机制

奖励机制可以激发学生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可以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更加投入劳动活动。同时,这还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相互竞争和合作中共同进步[4]。具体来说,当学生进行集体劳动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劳动能力,设定一定的奖励标准,将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速度和积极性等作为评价标准,设置不同级别的奖励,如优秀奖、进步奖等,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劳动。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如学习用品等;也可以给予精神鼓励,如表扬、颁发荣誉证书等。此外,可以将学生的劳动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评选学校优秀学生的一个重要依据。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劳动实践总结会议,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劳动经验和收获,同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激发他們的动力。建立责任奖励机制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责任意识,使他们更主动地承担责任。

(二)目标的激发:设定个人责任目标

在小学生劳动教育中设定个人责任目标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在劳动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从而培养他们对工作任务的认真态度,使他们通过实现个人责任目标,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自信心,增强责任意识[5]。例如,在出班级黑板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订一个详细的计划,这个计划应该包括每个学生的任务、完成时间以及如何与其他同学协作等。通过制订计划,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任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教师也可以直接将出黑板报的任务分成若干部分,如设计、绘画、书写等,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将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学生,这样既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感,也能发挥他们的特长。在黑板报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反馈,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这次劳动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以及对其他同学的评价,这样既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也能激发他们继续努力的动力。总之,通过设定个人责任目标,劳动教育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不仅促进了学生在具体任务中的表现,同时也有助于让他们形成全面的责任意识。

结语

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需要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寻求有效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深入剖析了情感共鸣、实践引导、社交互动和激励激发等四项具体策略,旨在为教育者提供参考,帮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建立起扎实的责任观念。同时,责任意识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通力协作,本文提出的策略仅为一个切入点,期待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在共同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道路上,我们要共同追寻更多创新性的方法,为下一代的成长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李丽妍.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3(6):46-48.

何兰英.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J].甘肃教育,2020(16):57.

唐诗雨,郭祥超.小学生劳动观问题与培养浅析[J].中小学班主任,2023(9):34-36.

梁其楠,王天慧.新时期中小学生劳动教育问题的再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23(15):3-4.

王小颖.小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定位与实践路径[J].科普童话·原创,2022(7):28-29.

猜你喜欢

劳动实践责任意识劳动教育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劳动实践与唯物史观的形成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探究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开展劳动实践,培养留守儿童生存生活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马克思分配正义观的阐释方式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