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及早期泌乳的作用
2024-05-17黄海婵詹玉容曹杨清黄银桃
黄海婵, 周 碧, 詹玉容, 曹杨清, 黄银桃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广东 湛江 524000)
剖宫产在临床产科主要用来辅助孕产妇分娩,能够妥善解决和处理各种严重并发症、难产等问题,进而保障孕产妇和围产儿的生命安全。但剖宫产毕竟与自然分娩区别较大,有较多缺陷和不足,如麻醉导致的各种意外风险、术后剧烈疼痛、活动受限、胃肠功能恢复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产后乳汁分泌时间延迟等。母乳喂养不仅对子宫收缩、子宫复旧进程、产后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同时直接影响婴儿的健康成长,所以促进剖宫产患者产后早期泌乳十分必要[1]。完善、优化、改进临床护理措施,选择合理护理方式至关重要。本文的研究样本来源于近1年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产科实施剖宫产手术的100 例产妇,选用不同护理模式进行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产科实施剖宫产手术的妊娠妇女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抽50名产妇接受常规护理模式,作为对照组,年龄为20~45岁,平均年龄(32.7±4.8)岁;最短孕周37 周,最长孕周41 周,平均孕期为(39.7±1.3)周。另外50 名产妇接受快速康复护理模式,作为研究组,年龄为22~45岁,平均年龄(32.8±4.7)岁;最短孕周37 周,最长孕周42 周,平均孕期为(39.8±1.4)周。2 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 定期产检的足月孕妇,胎儿发育正常;② 有剖宫产手术史;③ 需行宫产分娩,且行母乳喂养,顺产或试产失败急诊手术者;④ 年龄20~45岁。
排除标准:① 患急、恶性重疾及长期慢性代谢性疾病者;② 患精神疾病者;③ 患传染性疾病者;④ 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术前6~8 h 禁食禁饮,术后6 h 前禁食禁饮,术后6 h 始进食无乳、糖的流质饮食,排气后予半流质饮食;术后去枕平卧6 h,术后24~48 h拔尿管并下床活动,留镇痛泵48~72 h;正确指导产妇母乳喂养,术后按摩子宫底,在患者提出相关需求时尽可能给予满足,交代术后相关注意事项。
研究组给予快速康复护理模式。① 饮食方面:术前仅在麻醉6 h 前禁止固体饮食,麻醉前2 h 可以口服清流质,之后禁饮2 h,术后2 h(或全麻清醒后)少量多次进食流质,2 h 进行30 min 咀嚼无糖口香糖,后间隔8 h进行1次咀嚼,以尽快恢复胃肠蠕动,术后6~24 h 进食半流质,坚持少食多餐的基本原则,肛门排气后过渡到普食饮食。② 母乳喂养指导:术前要将尽早促使母婴接触的根本目的、重要意义告知产妇及其家属;新生儿在手术室断脐后需进行母婴亲吻式皮肤接触,回到病房后,应在1 h 内进行0.5 h的母婴皮肤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术后评估产妇乳房情况,24 h进行乳房按摩开奶,主穴位有膻中、乳根、乳中等,为产妇按摩15 min,加快泌乳。③ 疼痛干预:剖宫产术后的剧烈疼痛会导致产妇产生不良情绪,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应向其介绍出现疼痛的具体原因,促使其乐观面对;术后6 h 以半卧位为主,通过降低切口张力的方式来缓解疼痛,抬高床头,使其与床身的角度保持在30°左右,协助产妇翻身并按摩四肢,每日评估疼痛并遵循医嘱镇痛;将正确使用镇痛泵的方法教给产妇或其家属;检查导尿管、补液通道是否通畅,避免发生折叠、牵拉、堵塞等情况;或选择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④ 开展子宫康复锻炼+术后运动锻炼,在术后开展子宫康复护理,按摩产妇子宫底;调整为平卧位,按摩关元、三阴交和宫底,以柔和手法为主,时间为10 min;产妇开展被动伸屈双下肢的运动,为床上锻炼方式,待其恢复下肢知觉后,伸屈双下肢运动的同时进行踝泵运动,5~10 min/次,8~10 次/d,术后12~18 h 协助产妇下床活动。⑤ 尿管干预:术后12~18 h 遵循医嘱将尿管拔除,叮嘱产妇避免憋尿并尽早下床进行排尿行为,如排尿困难,需要预防出现尿潴留,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听流水声、热敷膀胱等。
1.4 观察指标
(1) 康复效果:记录2 组患者的康复时间,时间越短,表明康复效果越好。
(2) 泌乳情况:记录时间为术后24 h、24~48 h、>48 h。
1.5 数据学分析
采用SPSS 25.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的表达工具、对比工具对应(±s)、t值,计数资料的表达工具、对比工具对应(%)、χ2值,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康复情况
组间对比各项时间,试验组明显更短,P<0.05。见表1。
表1 术后康复情况(±s)
表1 术后康复情况(±s)
?
2.2 泌乳时间
<24 h内泌乳的产妇,试验组比对照组多,>48 h泌乳的产妇,试验组比对照组少,P<0.05;组间24~48 h泌乳的产妇没有不同,P>0.05。见表2。
表2 泌乳时间[n(%)]
3 讨论
剖宫产作为妇产科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分娩方式,其可以保证严重产科并发症和难产产妇获得理想且良好的分娩结局,并为孕产妇、围产儿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2]。由于产妇泌乳情况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不仅包括产后疼痛及活动受限,还有产妇术后不良情绪、术后饮食等情况干扰,部分产妇会出现不能正常开展母乳喂养的情况,这对产妇自身恢复,以及婴儿的健康均十分不利。因此,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护理方式促进剖宫产产妇产后早期泌乳,同时缩短其术后康复时间,是目前临床产科的研究热点[3]。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主要是在术后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理念的新型护理方法,其根本目的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康复速度明显加快,经不同学科的团结合作和有效护理,达到快速康复的既定目标[4]。剖宫产产妇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以其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为依据,制定和践行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特点的快速康复护理计划,进而显著提升产妇的术后舒适度,对术后并发症起到有效预防和控制的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相较于对照组,不仅肛门排气、首次排尿、下床活动和切口愈合时间均有所缩短,P<0.05。在产妇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可以促进产妇术后康复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产妇在术后表现为胃肠蠕动速度加快、排气时间缩短、手术应激反应减轻、术后康复速度加快。在产妇的术后护理过程中,关注产妇早期吮吸、疼痛管理、子宫康复等方面,可使产妇的配合度及舒适度均得到明显提升,产妇疼痛减轻,产妇子宫复旧情况良好。对产妇的尿管进行早期拔除,使其尽早开展运动,促进产妇子宫收缩并减少产妇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进而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在泌乳时间上,术后24~48 h,2 组的差异不大,术后时间<24 h 及术后时间>48 h 则差异明显,P<0.05。研究结果表明,采取快速康复护理,可促进产妇早期泌乳,帮助其充分了解剖宫产的相关知识,提高了自己健康意识,确保其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促进产妇泌乳功能;应用饮食护理,不仅可提高产妇的营养水平,强化产妇的免疫力,而且可以加快产妇术后排气,并有效增加产妇的乳汁分泌量;应用疼痛、乳房、排尿、心理等方面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产妇并发症发生概率,促进乳汁分泌;乳房按摩开奶可以疏通乳腺管,增加乳汁分泌,通过科学有效的母乳喂养指导,提升产妇对母乳喂养的了解;尽早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做到早吸吮、早开奶,进而加快乳汁早期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白荣[5]、许小曼[6]、干顺慧等[7]、李妮玲[8]的研究表明,剖宫产产妇使用快速康复护理,可促进产妇的身体恢复,使切口愈合时间、临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缩短,同时加快初乳分泌速度,进一步提高母乳喂养率。对剖宫产病例护理实施基于快速康复护理理念的护理模式,其效果理想,对产妇早期泌乳情况的改善作用积极,适宜普及、推广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