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及其批判性反思
2024-05-17吴燚盛陈云
吴燚盛 陈云
The Thought of Ecological Postmodernist Community and Its Critical Reflections:Also on the Chinese Approach to Constructing a Community of Life Between Humanity and Nature
☉Wu Yisheng & Chen Yun
Postmodern ecological thought represents a distinct branch within the broader context of postmodernist ideology, with the concept of community as its central theme. The emergence context of the ecological postmodernist community thought is situated within a narrative that encompasses the universal relevance of organic thinking, a critique of dualistic philosophical approaches, and a pursuit of common well-being within a postmoder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thought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internal dimensions of local community, ecological community, and cosmic community. While the “green” intentions of postmodern ecological community thought are commendable, its undertones of“reactivism”, “pessimism”, and “generalization” warrant caution from a historical materialist perspective.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embodies a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ity and nature, following a path that fosters a community of life between them. This path necessitates adherence to Marxist perspectiv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ity and nature, leveraging the socialist advantag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 and developing an eco-civilization educational system with China characteristics.
[摘 要]生態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独树一帜的理论支系,共同体思想是其核心议题。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出场语境包括蕴含有机思维的普遍相关性原理叙事、对二元论哲学思维的批判反思和谋求共同福祉的后现代生态文明愿景,地方共同体、生态共同体和宇宙共同体是其三个维度。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绿色”初心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其“逆向论”“悲观论”“泛化论”等倾向值得警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倡导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为思想指导,充分发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优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体系。
[关键词]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过程哲学;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DOI:10.3969/j.issn.1674-6848.2024.02.010
生态后现代主义(ecological postmodernism)最早由美国著名女性主义理论家、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查伦·斯普瑞特奈克(Charlene Spretnak)提出并建构,主要代表人物有小约翰·柯布(John B. Cobb, Jr.)、大卫·雷·格里芬(David Kay Griffin)、菲利普·克莱顿(Philip Clayton)和赫尔曼·达利(Herman Daly)等。生态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建设性特征,因而也可以称之为“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constructive postmodernism)和“重构的后现代主义”(reconstructive postmodernism)。①迄今为止,生态后现代主义研究已经在生态文明、生态女性主义、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生态后现代主义必然与生态文明相联系,生态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及中国学者方世南②、于文秀③、王小会④等都对生态后现代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呈现和较深入的分析。陈喜荣①、孙平②在研究生态女性主义时,将生态女性主义等同于生态后现代主义,而杨通进③认为生态女性主义只是具有“生态后现代主义倾向”,生态后现代主义的外延性更广,两者不可等同而论。王治河④、温恒福⑤等人对比了现代教育理念与生态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的异同,强调有机教育对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性。范晓航⑥、张可菲⑦、黄丹麾⑧等人从文学艺术领域出发,对诗歌、散文、美术等作品进行解读,体现了人们对现代社会的反思以及对后现代社会的精神追求。随着现代社会的纵深发展,对生态后现代主义的探索也在大步前进,但对生态后现代主义的共同体思想却鲜有研究。然而,只有了解和认识这种共同体思想,我们才能更加客观辩证地看待生态后现代主义。
在人类文明现代化进程中,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资源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是无法回避的重要话题,人们不禁追问:现代文明给人类共同体带来的是幸福还是灾难?作为西方社会的一股绿色思潮,生态后现代主义严厉苛责“现代性”,深刻反思现代文明,并从共同体的角度提出要建构地方共同体、生态共同体和宇宙共同体,从而建立一个以共同福祉为核心的后现代世界。生态后现代主义者意识到对现代社会的修修补补不能解决问题,走向共同体社会需要一场思想上的根本变革。那么,这场变革能否打开走向生态文明的绿色通道?本文拟从历史唯物主义视野对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进行评析,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的辩证理解,也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把握,进而更充分地彰显新时代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及其中国进路。
一、生态后现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出场语境
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指向的是一个充满自由、和谐、生态文明的后现代共同体,它有着特定的出场语境。其中,有机思维的相关性原理在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的萌芽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其架起了坚实的理论支点。
(一)一种有机思维的普遍相关性原理叙事
怀特海(Whitehead)在《科学与现代世界》(Science and the Modern World,1925)一书中首次提出“有机哲学”的概念,“有机”一词则鲜明地体现了事物之间的普遍相关性。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是由诸多相互运动的现实存在而构成。我们生存的环境,大到浩瀚宇宙,小至空中尘埃,都是“共在”的。整个世界统一于“多”的共在,也呈现为“多”中之一的多样性存在。正是在分离、统一的过程中,宇宙才能够呈现出发展的状态,世界才有了整体的、多样的丰富内涵。“各种存在在走向呈联合状态的统一体过程中都是呈分离状态的‘多”。①因此,新的共在的产生正是在多合一的演進中创造性的生成,即“合生”。简单来说,“每一现实的和非现实的存在,都与现实存在的合生具有内在的关联”。②显然,宇宙中不存在多余的因素,无论现实还是非现实的存在,都是潜在性同合生的关联,尽管他们在共同体中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构成宇宙的成分和推动其发展的要素。
世界处在普遍联系之中,现实世界中一切事物共有联系的共同本质就是事物相关性的体现。“联系性是属于一切类型的一切事物的本质”。③或许我们的感觉、知觉无法察觉到事物之间的明显联系,有些事物表面上似乎自足自立,如石头、砂砾,但实际上它们都是宇宙共同体的有机构成部分,既可以是过程的一个环节,又可以是作为自身独立存在的共同体。共同体中所有现实存在都是相互关联的,每一现实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其他现实存在之中,这也是有机思维致力于揭示的整个宇宙过程的奥秘。当然,这种相关性不是过程哲学的假设性说明,而是宇宙中每一现实存在本身固有联系的高度哲学概括。“有机整体”“内在联系”“动态相关性”昭示出人与自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关系,又或者说,“世界若不包含于我们之中,我们便不完整;同样,我们若不包含于世界之中,世界也是不完整的”。④进一步说,普遍相关性原理表明,历史变化与共同体有着深刻的内在关系。每一历史事件都对当前产生影响,当前发生的每一事件都影响着将来。历史因素对当前共同体的发展有制约或者推动作用,事物的经验生成过程通过合生进入新的阶段,事物摄入经验的过程影响着所创造的新的关系网格,因而历史事件也应该纳入共同体的思考范围,以一种整体视角进行把握。
(二)对二元论哲学思维的超越性审思
二元论是一种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意识和物质这两个不分先后、彼此独立存在的哲学学说。生态后现代主义者将种种现代性问题归因于机械世界观的二元论,认为“现代性的局限首先在于它完全委身于一种过时的形而上学,这是一种二元论的、还原主义的哲学”,⑤现代社会的发展极大地受制于以二元论为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对笛卡儿“身心二元论”的批判是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特别关注的对象。身心二元论造成人的心灵和其他事物之间的一条绝对鸿沟,即人以外的世界是纯粹无意识的存在,它们就连无意识的感觉和反应也没有。由于把心与物理解为本体论的终极,笛卡儿等人容易坠入“错置具体的幻象”(fallacy of misplaced concreteness),因而认为物理世界的物质和意识性的心灵是绝对的分离,物质世界只寓于人的心中,这难免走向“万物皆备于我”的主观唯心主义道路,沉迷于现代文明之中而丧失理性思考的能力。二元论语境下的西方社会是非此即彼的状态,“一方面强调集体要压抑个体,一方面强调个体要压抑集体”。①二元论让人们养成自我与自然分离的习性,导致“理性经济人”与“地方生态人”的对立,进而衍生出一系列现代性问题,共同体观念早已被二元论思想扭曲和抽象化了。
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既是对二元论的批判,更是对它的超越。笛卡儿宣称,一种新的理性主义将实现人类的幸福,巩固人类对自然的统治。他强化了毕达哥拉斯以来的二元论思想,即思维实体与自然界的其他东西是分离的,是完全不同的。斯普瑞特奈克则对身心二元论发起了有力挑战。她指出,消极的情绪状态与导致疾病的情感之间相互联系,身体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影响心理的健康,如生病的人可能会导致情绪消极;反之,生气、嫉恨、悲伤等心理都可能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贫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对身心双重负担的影响也不容小觑:贫穷落后的地区生活质量较低,落后的思想和不发达的医疗条件也削弱了机体的抵抗能力,加大了心理负担。由此可见,身体与心灵不是二元对立的,人的身体与心灵不同于独立、冰冷的机械部件,而是高度协调、相互影响的有机体将身体与心灵分而置之的身心二元论是站不住脚的。我们的身心与周围世界的物理力量是相互经验和相互契合的,身心共同体内嵌于自然界的、更大的共同体之中。
(三)基于对后现代生态文明世界共同福祉的追求
生态后现代主义并未对后现代生态文明世界进行细致的描绘,但他们初步提出了迈向生态文明的实践步骤,②认为“生态文明不仅是关于未来的梦想,而且是具体行动的指南……是人类、地球生物圈和所有物种的健康未来”。③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是充满生态智慧,且具有生态思维、生态情怀的共同体。生态后现代主义认为当前的政策已经威胁到我们这个星球的可居住性(habitability),他们提出一种特殊的经济理论和公共政策——包括共同体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与更广泛世界的关系。后现代共同体将施行一种谋求共同福祉的生态经济方案,即具有“稳态”基质的共同体经济。柯布指出,后现代共同体在经济上所诉诸的是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寻求的是一个可持续生活的社会。后现代生态文明世界中的共同体经济应该是以丰富每个个体经验为导向,使每个人的内在价值得以体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生命与非生命之间应该紧密相关,关注全球共同体,寻求整个生物圈和人类的共同福祉;强调有限的创造性,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创造,关怀身边的一切;强调人类和非人类世界的延续性,所有经验事物存在不同的内在价值,整个宇宙是普遍关系型的世界;强调可持续发展不是一场零和游戏的搏斗,不需要以牺牲公平来维系共同体的平衡,突出互利共生的可能性。④在共同体经济的基础上,后现代生态文明世界将全面发展以家庭小农场为主的、基本自给自足的、有机可持续的生态农业,⑤趋向于一种“在家园”的农庄生活。
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寻求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态文明世界。冰冷无情的现代共同体与拥有血肉和经验情感的事物格格不入,现代世界中的人似乎更加原子化和碎片化,他们游荡于宇宙之间,成为“无家可归”的个体。在家园(在邻人)感是后现代生态文明的重要特征,我们感知的是生物圈、社区、邻里、家庭的关系,应该“认识到人类一切行为都是由地球共同体派生出来的”。①整个地球就是人与自然万物存在的根据,是人与自然共同生活的场所,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所有事物都是我们的邻居,后现代共同体将呈现一幅生生与共、和谐美好的关系图景。共同体中的人应该“返璞归真”到田园牧歌式的农庄生活,回到比较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在地球家园上诗意地栖居和创意地存在,物种之间、生命与非生命之间建立起某种“亲缘”关系,形成“有情的、共情的”生态文明社会。
二、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的三个维度
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以生态为基点,结合多重视角探索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其自身的关系,将有机思维的普遍相关性原理奉为共同体最根本的遵循,进而对二元论思想发起猛烈批判,并最终掣画了以有机整体性、经济稳态性、绿色发展性、生态民主性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生态文明共同体。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主要包含三大维度,即地方共同体、生态共同体和宇宙共同体,不同维度的共同体有不同的内涵或指向。地方共同体在形式上体现为田园牧歌式的农庄生活,旨在构建社区的、小规模的、自给自足的联合体;生态共同体突出“生态合作”的重要性,旨在构建生态层面的联合体;宇宙共同体则是包含一切共同体形式的更大的共同体,其从哲学层面来阐释万事万物的有机整体性。
(一)地方共同体:“小的就是好的”
生态后现代主义的地方共同体思想也称“社区共同体思想”,因为“后现代思想是公共的或社区主义的”。②生态后现代主义认为,共同体的规模和类型不同,规模越大的共同体产生的经济、政治问题越复杂,对生态环境破坏更明显,“大的就是好的”观念并不完全可信。因此,生态后现代主义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世界观的后现代发展模式,即构建地方共同体。
一是倡导田园牧歌的社区生活,即一种庄园式的农业生活。人们接受地方的、有情的、有根的“过程教育”,成为栖居于地方的生态人,摆脱现代经济的规则桎梏。地方共同体成员共同奔赴田园牧歌的美好生活,在互敬互爱中共享福祉。若干小的共同体组成的大的共同体才是后现代世界的理想模式,如克莱顿指出,“人类社群还很小的时候……每一文化都想用它自己的语言和自己的宗教来改善生活,来造就自己群体的繁荣”,③人们应该回归自然本真的状态,回到社区中生活,恢复人的生态感受性。
二是抵制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中的自由贸易根祗上是一种追求GNP/GDP增长的狂热病,是一种束缚少数垄断资本、控制少数商品流动的跨国机构的体系。大型跨国公司几乎扭曲了共同体之间的真实联系,使自然资本成为流动性的交易对象,某些国家或地区不得不以自然资本来换取经济全球化的生存空间,当这种交换超过了其自身生态承载能力的时候,生态环境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戴利(Daly)指出,“全球主义削弱了民族国家的边界和国家共同体及其子团体的力量”,①却增强了跨国公司的力量。共同体经济的任务就是阻止關贸总协定和其他使政治团体服从于跨国经济的运动,转向一种地方的、分散的经济。
三是对科技发展抱有悲观情绪。科学技术是产生现代性社会的主要原因,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对地方共同体产生威胁。斯普瑞特奈克指出,“技术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却引发了新的问题,……新苦难的种子就埋藏其中”。②科技在导致极度现代化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它在无形中把现代价值传递给社会。如电视机的发明向人们反复灌输主流意识形态,使人们学会服从和妥协;现代医学科技使人们更加依赖“药丸加手术刀”的治疗模式;电脑网络的虚拟空间使地方密切的生态关系被公共社区取代了。同时,科技的广泛使用成为一种无形的暴力,是对人、自然以及所有共同体成员的霸凌,破坏了原有地方共同体的内部结构。因此,柯布等人支持一种小规模的、部分自动化的生产,赞扬印度甘地“引进简单的技术……来改善乡村生活,缝纫机就是这种发展的象征”。③
(二)生态共同体:“走后现代生态文明之路”
共同体存在于世界发展的一切层面中,因而“世界是一个生态共同体”。④生态后现代主义的生态共同体思想旨在构建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共同体,通过国家间的团结协作,携手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共建生态地球家园,突出了有机整体论的自然观和世界观,表达了人与自然内在价值的统一、社会正义与生态正义的统一。
一是寻找资本主义的拯救方案。美国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现代性问题最为泛滥的地区,拯救极度现代性的社会实际也是拯救资本主义。柯布认为,资本主义与生态危机之间没有绝对的联系,“如果我们摆脱资本主义形态,生态危机也不会完全消失”。⑤克莱顿指出,“变革性的社会主义原则需要融入具体的文化背景中,然后以后资本主义的共同体的形式体现出来”。⑥为了缓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生态矛盾,建立可持续的、融入具体文化和历史的生态共同体刻不容缓。由此,生态后现代主义者在探索生态文明的道路上不断汲取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精髓,以“深度多元文化主义”的态度反思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现实问题,结合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透析现代性社会,试图构建“有机马克思主义”来拯救资本主义社会。
二是试图走生态文明的“第三条道路”。生态共同体将复杂多元的观点机械地拼凑在一起,在实践上表现为“中间道路”的思想方法。生态后现代主义者认为,通向生态文明共同体应该超越公私混合制,单纯的公有制或完全的私有制都会阻碍共同体的发展,都会严重地破坏生态环境。生态后现代主义者承认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增值和积累的必要性,但也指出这两种选择都会破坏共同体。①于是,他们主张一种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机械相加的混合所有制,“这种混合制的经济能把营利性活动和为防止腐败、环境破坏和财富过度集中于少数人而设计的规章制度有效结合起来”,②所有人都以共同参与者的身份融入这一体系中。
三是全球民主政府的政治构想。格里芬指出,“建立一个真实的后现代世界的前提是走向全球民主”,③“全球民主是一种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④也就是说,构建后现代的生态共同体需要寻求全球民主的方法。伴随全球化进程日益推进,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国家或地区之间为了争夺更多权益而处于相互敌视和不信任的状态,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依仗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开展霸权扩张,妄图把西方自由民主制度推向整个世界,大肆鼓吹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诸多美好理念,打着“维护人权”“保卫民主”的旗号干预别国事务。因此,柯布指出,“必须在世界这个层面上,有足够的力量去处理在其他地方无法得到解决的那些紧迫的问题。……我们将会在一种很强意义上需要世界政府”。⑤这种世界政府不是凌驾于世界之上的“专制政府”(global tyranny),而是由全世界人民在不同层面共同参与、共同协调的民主政府。
(三)宇宙共同体:“万有在神论”
生态后现代主义的宇宙共同体思想主要来自怀特海形而上学的宇宙论,遵循过程原则、关系原则和有机原则,它将世间万物囊括在一张大网中,把一切都视为“宇宙函数”的一个变量,任意一个变量的运动变化都与其他变量发生联系。宇宙共同体就是要讲好“宇宙的创造故事”,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乃至更大范围共同体内部的和谐,致力于寻求整个宇宙的共生共荣。
一方面是泛主体论和泛经验论的论调。泛主体论与泛经验论、泛灵论有着天生的联系。怀特海以一切原初事物的经验生成来证明世界并非静止割裂的单一外在关系,而是无处不在的经验过程,世界的基本单位不是无意识的空洞实在,而是具备了他所说的原初“感受”。任何事物都以主體的身份与其他事物产生关系,且这种关系是普遍存在的。宇宙共同体思想中不存在绝对的主体和绝对的客体,主体和客体是能动地相互变换的。因此,“‘人不是世间唯一的主体,因为自然也是主体”,①人与自然不存在主客体之分,所有现实存在都是作为主体不断参与到共同体进程中,现实世界的所有单位都是经验着的、创造性的事件,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相关性。格里芬指出,“每一永恒个体中的每一瞬间活动都是源自过去的世界,即源于以往活动(包括作为同一永恒个体的一部分的以往活动)中动力因的介入”。②我们周围的人或自然,大到宇宙星系、小到细胞颗粒,都必须视为目标本身而不只是作为手段,所有的人和事物都应被视为体现着“创造性”和“神圣性”的主体。
另一方面是浓厚的宗教论调与神学色彩。生态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生态运动带有宗教性质,而许多宗教思想也带有生态性质。生态后现代主义者大多为神学家甚至宗教(基督教)信徒,他们的著述中带有明显的宗教术语和神学言论,其中过程神学的影响最为深刻,它试图恢复上帝在宇宙论中的本体地位。生态后现代主义者把宗教的信仰力量解释为人与神的联系,格里芬指出,“‘在统一的宇宙中的历险与世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即历险是由她与世间的活动和价值的各种关系构成的。……造物的每一部分也是由它与厄洛斯神的关联构成的”,③事物从这种关联中获得了自由的力量。传统的基督教观点将上帝视为无所不能的终极存在,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是创造性的本源,而在后现代的生态世界观中,人身上对神所特有的效仿使人同样具备独一无二的创造性能力,上帝对人的创造作用也是对人创造能力的激发,人和宇宙其他事物的存在同原本作为最高创造者的上帝一样,是源于其自身对创造的渴求。进一步说,神对人的创造性不是抑制,而是通过神的召唤将其创造能力激发出来,使之作用于不同的向度上。
三、对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的批判性反思
通过对生态后现代主义的共同体思想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关心和绿色发展的“初心”值得肯定,但具体国家和地区文化不尽相同,因此,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对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中蕴含的“逆向论”“悲观论”“泛化论”进行批判性审视是必要的。
(一)对“逆向论”的批判性反思:要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生态后现代主义的共同体思想旨在构建后现代生态文明以及后现代形态的共同体,既赓续了共同体研究的传统范式,也融入“更大的共同体”“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福祉”等后现代话语体系。它从全球视角分析人类文明发展走向,关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聚焦时代发展掣肘,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生态情怀。然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基调是前进的,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倡导的田园牧歌式生活、抵制经济全球化、寻找资本主义发展的替代性方案等内容蕴含了“逆向论”论调,暗含对现代社会的讽刺、对全球化发展的不信任,实际上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缺乏认识。
一方面,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无论是回到“过去”还是否定“未来”,都表现为“逆向论”的论调,都缺乏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无论会遇到什么样的曲折,历史都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①生态后现代主义“依靠共同体的发展和生态耕作”②来实现一种小型农场和家庭农场为主的“自给自足的农业”③生活模式,其“所谓‘诗意存在‘创意存在的后现代生活方式本质上是小农经济思想的再版”,④与历史发展大势反向而行,实际上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另谋出路。历史唯物主义根据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将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五种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因而共同体形式必然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同时,“人类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⑤不同阶级的利益斗争推动社会历史的前进。尽管在特定历史时期会造成共同体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但总体的方向是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必然会达到“真正的共同体”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人们不需要回到类似于“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或走向资本主义“虚幻的共同体”,因为“真正的共同体”已经包含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⑥
另一方面,人类交往日益密切,世界历史逐渐融合为统一的人类史。经济全球化是人类交往行为中的重要内容,经济交往促进世界历史发展。习近平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⑦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认为自由贸易是现代经济的产物,这种建立在“经济人”基础上的现代经济模式讨论的是个人与他人的市场贸易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其他关系、人与社会共同体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被极大地忽略了,并进而认为现代经济原则下的自由贸易“在不断削弱地球供养生命的能力,从而实际上在毁灭世界”。⑧实际上,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共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崇高追求,生态后现代主义者所提出的“共同福祉”同样也是建立在共同发展基础之上。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只有不断加强全球合作才是问题的解决之道。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交往是本质属性的体现。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经济交往则是不可或缺的交往方式。同时,人类交往为世界历史的形成注入强劲能量。自由贸易有赖于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大工业创造了世界市场,“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②因此,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小国寡民”的生活状态,更不可能走向资本主义的“金钱帝国”,而是应在和交流互鉴中共赢。
(二)对“悲观论”的批判性反思:要积极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发展
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持悲观态度,认为现代性问题的产生与科技的发展具有不可割裂的因果关系,无处不在的技术凯旋正在不断地否定身心关系、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甚至摧毁共同体。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与自然总是呈现为对立的状态,科技总是在克服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简言之,科技的发展对身心共同体、人与自然共同体、人类社会共同体乃至“由共同体组成的共同体”③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毁坏。但事实上,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中蕴含的这种“悲观论”呈现出对科技发展的消极情绪,试图抑制技术的发展速度并消解现代科技。
一方面,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④在生态后现代主义者看来,现代世界观把科学技术奉为神话,认为人类只要掌握先进技术就能够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种种矛盾。科技被人理解为绝对的,不能与其他事物作比较,且禁止理性的分析并回避理性的解释,因而柯布表示被神化的科技正是他所抱怨现代科学主义世界观之处。⑤但实际上,历史的车轮滚动不息,人类文明的发展无不带有科技进步的痕迹。在资本主义之前的社会中,人类受制于知识水平不足、实践能力有限,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是比较落后的。直到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发展呈现空前的盛况,资本主义在发展的短短百余年时间创造了惊人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⑥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贡献是不容否定的,从纺织机的发明到蒸汽机的改良,到电力的普及,再到当前的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科技的进步不断孕育新的时代,推动经济向更高水平的发展,给共同体生活注入全新的能量。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创新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推手,“是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利器,也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引擎”。⑦科技创新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形成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科技创新之路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并非完全否定科技发展的积极作用,后现代共同体仍然需要发展“绿色技术”,只是绿色技术如何作用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是比较难以界定的。达利认为,“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是有益的……我们必须寻找科学与技术的持续改进”,①但他又指出,“科技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力量……这种想法已接近于事实的反面”,②这表明生态后现代主义者对于科技创新持保守性态度。科技创新创造了现代社会的美好生活,“科技改变生活”的口号不无道理。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科技创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③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人们应当有意识地挖掘科学技术的隐藏力量,“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④
(三)对“泛化论”的批判性反思: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力量
泛主体论和泛经验论普遍存在于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中,这是以过程哲学为理论基础的必然结果。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平等,分析了主体性力量的重要性,但毕竟不同的哲学基质必然产生不同的哲学取向。实际上,有神论和泛主体论、泛经验论有共同的理论根据,它们在本质上都属于“泛化论”。我们必须从人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唯物主义无神论等观点入手,对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进行批判性审视。
一方面,要坚持人是实践主体的原则。生态后现代主义将人与自然物同视为主体,认为“生物圈事物……的本性在于我即是它,它即是我”。⑤然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马克思分析了人在共同体发展史中的地位,认为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人们所处的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⑥脱离了人的活动,人类史和自然史就成了无本之源、无根之说。人们通过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通过實践活动形成基本的社会关系,并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推动社会形态的演变。人作为生产主体而言,与自然事物有着本质差别,“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⑦当然,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但并不排除其他因素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不能将除人以外的东西拔高到主体地位,把星星、岩石、空气、动植物视为历史的主体推动力显然是不合适的。同时,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本质活动,人与动物之间的差别在于人们能够通过劳动对自然界产生积极影响,而动物只能在被动地、消极地适应自然中生存和发展。“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①只有从人的主体性出发,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而更好地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另一方面,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无神论。无神论根植于人类社会生产的全过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基础。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在泛经验论和泛主体的基础上推出了“有神论”,这种有神论不同于传统神学,而是一种“自然主义有神论”,它是构成共同体所必需的。尽管生态后现代主义者“常常全然避免使用‘上帝这个词,有时用‘神圣或干脆用‘神秘来取代之”,②但却无法摆脱“上帝”的潜在影响,其认为世间之物作为神的造物,不外乎是具有神性的,在万物皆是经验主体的基础上,赋予事物以某种神性,来进一步佐证“自然界乃是神的最本质的显现”③这一说法。然而,将人和自然都看作是神的创造物显然对共同体的研究并无裨益,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应该摒弃一切有神论的主张。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无神论,“是对神的否定,并且正是通过这种否定而设定人的存在”。④一切试图利用宗教思想和有神论观点来论证的共同体思想,包括自然主义有神论,都表明它并未真正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力还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人只有从宗教中解放出来才有可能成为自由的人,才有可能形成自由人的联合体。当然,“无神论思想并非只能用包含着‘无神或‘神的语言词汇来表达……要从贯穿着无神论立场观点方法的多方面论述中去领会”,⑤生态文明建设要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简单地将“神”请进来,更不能过多地以宗教思维进行阐释。
四、超越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国进路
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但是,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诞生于现代性问题丛生的美国,其哲学基底来源于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主要研究对象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固有的“泛化论”“悲观论”“逆向论”等局限性也启示我们要摆正自身立场,防范西方绿色思潮的渗透。习近平在出席全球领导人气候峰会时首倡“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独具中国特色的话语内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理论成果。我们在分析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的时候,应该立足中国立场,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为指导
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基于过程哲学来探讨人与自然关系,在一些观点上不乏可取之处:其共同体思想的有机整体性蕴含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观点,经济稳态性蕴含人与自然互利共赢的观点,绿色发展性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点,但其归根结底属于过程哲学范畴。而我们“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①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为指导,从而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一是要在矛盾的统一性中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依存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讨论中融入了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指出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之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②自然优先于人类而存在,人类是物理世界发展到特定阶段的自然产物,人在自然界中诞生,属于自然界发展的产物。自然界首先为人类提供了延续生命的根本条件,人必须依赖自然方能存活。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类发展之基。人类与其他自然物一样,其存在和发展都受到自然的制约。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水平取决于自然界提供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质量,而这些生活资料取决于自然条件的状况。当自然条件符合人类发展要求时,它就会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提供积极有利的条件;当自然条件不符合人类发展要求时,它就会阻碍人类社会的发展甚至颠覆人类文明。进一步而言,自然条件对生产力具有双重作用,人类物质生产劳动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因而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③无论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生活资料外化为什么样的形式,都是人类劳动结果的体现。
二是要在矛盾的斗争性中认识到人与自然的排斥关系。人类发展大致经历了敬畏自然、认识和利用自然、改造(破坏)自然三个阶段,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愈发紧张。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是激化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工业革命之前,由于人类生产力水平较低,对自然界的开发和利用的程度非常有限,仅仅只是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生产和生活需要,这时候的人与自然关系还能维持相对平衡。但当人类步入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水平突飞猛进,人们开始大肆掠夺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便出现严重失衡。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量的增大同时也破坏了生产力自身,尤其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中科技的无节制使用,“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④由于受到资本主义生产逻辑的影响,自然不再被看作“附魅”的存在,而被视为能够创造利润的商品。因此,人类对自然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为获取更多的自然资源展开激烈竞争。恩格斯早就告诫过,人类不仅要看到自然“温顺”的一面,更要看到自然背后暗藏的“凶险”,尽管征服自然可以获取暂时的利益,但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⑤
(二)充分发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优势
生态后现代主义所提出的共同體方案针对的是美国当前的现代性危机,要解决的是美国现代社会中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最终构建的是一种后资本主义性质的“追寻共同体福祉的共同体”。然而,新时代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局面。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优势,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注入时代能量。
一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①同样,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优势和最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经40余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生产力迅速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极大改善,但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生产模式和高碳的传统生活方式却淡化了环境保护观念。从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到党的二十大明确“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结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国内外形势,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同时,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彰显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势能,②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③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④然而,生态文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压力叠加,必须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广泛的国际视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以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二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社会主义的优势在于始终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的主题思想,始终“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⑤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归根结底是为人民谋幸福。生态环境恶化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方面之外,还包括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习近平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⑥空气清新、天蓝水绿的生态环境既符合人民需要,也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规律。当然,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满足现代人的需要,还要考虑子孙后代的需求,也要关注人类发展的全过程。换言之,生态文明建设关乎国计民生,关乎民族未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要“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⑦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碧海蓝天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基于过程哲学倡导一种“有机教育”,旨在培养具有生态感受性的“共同体中的人”,在地方共同体中建立“学习共同体”。①相对于现代机械教育方式,有机教育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培养具有共同体观目标和共同价值追求的后现代人。虽然有机教育对于培养共同体意识和生态文明教育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我们所要做的不仅是了解和借鉴这种教育方式,还要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需要配套的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从而培养新时代“生态人”。
一方面,要以乡村为载体办好中国化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中国现行的教育模式下乡村学校不受重视,独特的乡土教育资源没有得到深入挖掘,人们看不到深藏于乡村生活中的乡土、自然、传统文化等珍贵的生态文明教育素材。而实际上,乡村是中国独有的生态文明建设优势,生态文明教育必须是中国化的教育,与中国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教育一定是基于中国本土的、依托乡村的、具有系统思维方式的中国化教育。一是要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因为中国乡村中的传统文化包含亲近大地、亲近自然、亲近社会的“天人合一”生态思想,饱含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二是要开辟教育场所、拓展教育形式,让教育深入到真实的自然环境中。要开展农业活动,进行集体劳作来修复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三是重视乡土音乐、乡土艺术、乡土文化风俗对人的全方位熏陶,实现人在精神观念上的生态转变。当然,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教育体系还有很大探索空间,以乡村为载体办好中国化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最终要以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价值旨归。
另一方面,要以“美丽中国”为目标融入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的概念,以自然之美作为根本,并在此基础上整合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旨在把中国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家,进而在整体上达到生态的转化。生态文明教育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基础路径,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指向,两者具有密切相关的逻辑联系。习近平指出,中国正处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时期,要“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復兴的突出位置”。②生态文明教育要把握好美丽中国建设的宏观目标,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行阐释,并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同时,要对建设美丽中国进行微观解读,展示祖国的壮美山河,激发人们对美丽中国的向往,唤醒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建设美丽中国”不是简单的口号,是一个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过程,“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③通过生态文明教育传递美丽中国声音、讲述美丽中国故事,进而推动人们在共建共享中与自然和谐共生,感悟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之美。
责任编辑:王俊暐
生态哲学研究
①陈喜荣:《生态女权主义述评》,《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第5期。
②孙平、李和平:《生态女性主义评介》,《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③杨通进:《生态女性主义:精神向度与社会向度》,《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④王治河、樊美筠:《走向一种后现代的有机教育》,《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第4期。
⑤温恒福:《建设性后现代教育论》,《教育研究》2012年第12期。
⑥范晓航:《论弗罗斯特诗歌中的后现代生态思想——以〈补墙〉为例》,《鄱阳湖学刊》2020年第6期。
⑦张可菲:《〈在果园里〉的生态后现代主义特征》,《英语广场》2021年第20期。
⑧黄丹麾:《生态后现代主义与当代美术》,《美术观察》2002年第12期。
①怀特海:《过程与实在:宇宙论研究》,杨富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7页。
②杨富斌、杰伊·麦克丹尼尔:《怀特海过程哲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271页。
③怀特海:《思维方式》,刘放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2页。
④王治河:《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94页。
⑤王治河、樊美筠:《人类文明新形态与生态文明——世界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小约翰·柯布访谈录》,《世界哲学》2022年第1期。
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及其批判性反思——兼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国进路
①《共同体精神与中国精神——后现代大师眼中的人类幸福之路》,《中国社会组织》2016年第20期。
②克利福德·科布:《迈向生态文明的实践步骤》,王韬洋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6期。
③菲利普·克莱顿:《生态文明与科学》,晏丽译,曲跃厚校,《鄱阳湖学刊》2022年第3期。
④伯奇、柯布:《生命的解放》,邹诗鹏、麻晓晴译,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第272—283页。
⑤柯进华:《柯布后现代生态思想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61页。
①查伦·斯普瑞特奈克:《真实之复兴:极度现代的世界中的身体、自然和地方》,张妮妮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85页。
②佟立:《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6页。
③菲立普·克莱顿:《走向一种为了共同福祉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周邦宪译,《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及其批判性反思——兼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国进路
①赫尔曼·E. 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诸大建、胡圣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133页。
②查伦·斯普瑞特奈克:《真实之复兴:极度现代的世界中的身体、自然和地方》,张妮妮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52页。
③小约翰·B. 柯布:《后现代公共政策》,李际、张晨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3年,第161页。
④柯进华、林虹雨、王宁:《后疫情时代中外携手共建生态共同体——第15届克莱蒙生态文明国际论坛暨第4届国际生态文明青年论坛综述》,《鄱阳湖学刊》2022年第3期。
⑤孟根龙、小约翰·B.柯布:《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福斯特生态马克思主义——访美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小约翰·B. 柯布》,《武漢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⑥菲利普·克莱顿、贾斯延·海因泽克:《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灾难与资本主义的替代选择》,孟献丽、于桂凤、张丽霞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61页。
①小约翰·B. 柯布:《后现代公共政策——重塑宗教、文化、教育、性、阶级、种族、政治和经济·中译本序》,李际、张晨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3年,中译本序第3页。
②菲利普·克莱顿、贾斯延·海因泽克:《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灾难与资本主义的替代选择》,孟献丽、于桂凤、张丽霞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54页。
③《后现代转折与我们这个星球的希望——大卫·格里芬教授访谈录》,王晓华译,《世界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④大卫·格里芬:《全球民主和生态文明》,弭维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6期。
⑤赫尔曼·E. 达利、小约翰·B. 柯布:《21世纪生态经济学》,王俊、韩冬筠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第184页。
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及其批判性反思——兼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国进路
①王治河:《斯普瑞特奈克和她的生态后现代主义》,《世界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②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34页。
③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156页。
①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6页。
②小约翰·柯布:《走向共同体经济学》,王俊译,《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③赫尔曼·E. 达利,小约翰·B. 柯布:《21世纪生态经济学》,王俊、韩冬筠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第277—281页。
④吴燚盛、陈云:《生态后现代主义的生成逻辑、理论意蕴及当代反思》,《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4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3页。
⑦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版)》,北京:学习出版社,2023年,第267页。
⑧赫尔曼·E. 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诸大建、胡圣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204—205页。
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及其批判性反思——兼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国进路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66页。
③赫尔曼·E. 达利、小约翰·B. 柯布:《21世纪生态经济学》,王俊、韩冬筠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第18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02页。
⑤小约翰·柯布:《柯布自传》,周邦宪译,北京:华文出版社,2018年,第40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6页。
⑦本书编写组:《习近平的小康情怀》,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561页。
①赫尔曼·E. 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诸大建、胡圣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25—26页。
②赫尔曼·E. 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诸大建、胡圣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30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59页。
⑤查伦·斯普瑞特奈克:《真实之复兴:极度现代的世界中的身体、自然和地方》,张妮妮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57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19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19页。
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及其批判性反思——兼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国进路
①习近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2022年,第96页。
②小约翰·柯布:《柯布自传》,周邦宪译,北京:华文出版社,2018年,第39页。
③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第6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7页。
⑤田心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理论与评论》2018年第5期。
①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8頁。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8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60页。
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及其批判性反思——兼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国进路
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6页。
②吴燚盛、陈云:《生态文明建设政治势能的理论型构与实践推进》,《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
③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2022年,第15页。
④《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民日报》2023年7月19日,第001版。
⑤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7页。
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209页。
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36页。
①菲利普·克莱顿:《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和教育改革》,柯进华译,《现代教育管理》2013年第1期。
②《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民日报》2023年7月19日,第001版。
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2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