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智慧城市面临的挑战与建设突破口

2024-05-16任梦林邹丰义崔光磊

中国新通信 2024年4期
关键词:数字技术数据标准

任梦林 邹丰义 崔光磊

摘要:新型智慧城市是构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重要载体。为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文阐释了新型智慧城市的内涵,通过新型智慧城市企业地域分布、市场规模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发展现状。虽然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经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也面临顶层设计滞后、发展不够均衡等五大方面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各地区建设实际,分析和归纳了未来新型智慧城市七个方面的建设突破口,并在建设思路上给出了几个方面的思考,旨在助力加速新型智慧城市智能化進程,使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行稳致远。

关键词:新型智慧城市;数字基础设施;标准;数据;数字技术

一、新型智慧城市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一)内涵

新型智慧城市是一种创新的城市发展和治理新模式,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以“以人为本”为基础,以“惠民”为核心来考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内容涵盖业务、技术、管理、数据资源、基础设施、运营机制等诸多方面[1]。可以说,新型智慧城市是基于我国城市发展的现实情况,顺应信息化和城市发展趋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强发展新动能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近年来,全国各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在政务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具有广阔的前景。

(二)发展现状

(1)从政策上看,近年来国家各部委陆续出台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了新型智慧城市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方案的战略地位,并提出了“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任务。这些政策的出台刺激了各地对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需求,对促进新型智慧城市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2)从建设试点情况看,广东、贵州、山东等省市纷纷发布了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方案,要求各地按照方案中提出的试点任务,选择优势方向先行突破,积极探索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路径、管理方式、推进模式和保障机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经验,打造一批典型案例,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健康快速发展。方案要求试点城市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抓手,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城市综合竞争力和人民群众幸福感。同时,省级大数据管理部门将对各试点建设情况进行年度评价,并适时开展试点评估。从图1可以看出,已有900余个城市开展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其中,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相关企业数量位列全国第四。

(3)从图2市场规模和图3支出情况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基础及技术水平的提高,新型智慧城市市场规模逐年扩大,这凸显出其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022年我国新型智慧城市的市场支出规模达到了30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我国市场支出主要用于可持续基础设施、数据驱动治理以及数字化管理。

新型智慧城市相关的专利申请数量呈现增长趋势(如图4所示),专利数据与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阶段呈现正相关,为新型智慧城市从顶层设计到场景落地奠定发展基础。

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顶层设计滞后

在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过程中,部分地方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缺乏整体规划,盲目开展项目,导致资源浪费和信息孤岛现象。这使得政府信息资源无法得到有效整合,阻碍了业务协同发展。其次,这些地方没有树立长效运营的理念,只是一味地将新技术应用于建设中,过分依赖政府投资。这导致社会力量无法积极参与,产业带动效果不明显,无法实现自我造血,从而降低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此外,一些县(市、区)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面过于依赖外部支持,包括资金、政策和平台对接。这导致独立创新的氛围不够浓厚。

(二)发展不够均衡

一是区域发展不均衡。部分地方政府未能结合当地发展实际,盲目地制定建设目标和技术路线,导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二是城乡发展不均衡。智慧化向农村地区延伸有限,数字乡村建设相对滞后,信息化建设存在“盲点”;三是实用效益不均衡。有的地方政府过于追求表面效果,忽视了实际效益,夸大了成果。

(三)协同联动不足

由于协调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建设标准不够统一,管理边界模糊等问题,导致管理存在漏洞,无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许多部门将精力集中在推动市县完成建设任务上,与其他部门的联系不够紧密,各自创新,各说各话,给未来的统筹工作埋下了隐患。城市数据融合不足,协同治理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四)支撑力度不够

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一些地方政府更侧重于投资硬件设施,而不愿意购买开展数据分析所需的软件和数据资源。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在硬件环境建设完善后,忽视了对运行管理和维护的关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硬轻软问题,投入不够均衡,支撑力度严重不足,导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缓慢[3]。

(五)尚无共建生态

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已经大面积铺开,但尚未形成政府引导、全民参与、政企合作的多方共建生态,缺乏可持续性的动力机制和长效的运营发展模式。部分地方只管花钱建设,却不管运营及引领性。社会资本的参与程度不够,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参与度和作用有限,群众参与治理不足,社会协同共治制度尚未健全。此外,PPP模式还不成熟,企业的参与程度也不够高[4]。

三、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突破口

(一)强化政府顶层设计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事关全局、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工作。必须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进行顶层设计,坚持系统性谋划、革命性再造和持久性攻坚[5]。要统筹规划,促进资源共享与合理化利用,有效推动新型智慧城市的协调发展。要体现城市特色,做到“一城一策”,因地制宜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区域规划等进行衔接,做好统筹城乡发展布局。

(二)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要促进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首先应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搭建一体化的大数据信息平台,实现数据的汇聚与整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数据资源管理与应用开发。为了规范这一过程,应加快完善与数字政府建设和数据治理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立法统筹协调,并构建技术标准体系,引领和带动数字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全市一盘棋”原则,厘清职责分工,明确工作任务和边界,坚持长效运营和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强化体系化的服务考核评价机制。

(三)完善数字基础设施

根据需求牵引、适度超前的原则,应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筑牢数字经济支撑底座,打造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同时,应充分发挥国家政策引导作用,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拓宽覆盖范围,让更多地区共享数字化红利。在布局数字基础设施时,要注重均衡发展,推动城乡、东西部地区之间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科学合理配置,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四)驱动数字技术发展

数字技术在城市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实现城市治理数智化、智慧化转型,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提升数字技术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设计开发实用的技术应用场景。同时,还应强化数字技术创新能力,解决基础技术和通用技术的发展短板,引导优势产业充分结合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数智技术和绿色技术。这样可以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会催生出新的产业、新的模式和新的业态。

(五)关注人才梯队建设

新型智慧城市需要一大批高素质、强能力、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要培养“数字化人才梯队”。为此,应完善创新激励政策和人才引进措施,健全人才培育体系,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同时,应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国内信息化专业人才梯度建设,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此外,还应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新设人工智能等数字化专业,提高数字人才产出速度。

(六)深化数据融合应用

为了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应健全国家数据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推动公共数据汇聚利用,释放商业数据价值潜能[6]。同时,还应加快“城市大脑”建设与应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深度融合,实现数据汇聚治理,赋能政府科学决策。此外,还应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政务数据上链,使政务数据具备可追溯和不可篡改的特性,提高政府公信力,打造可信賴的透明政府。另外,还应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通过信息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激发数字经济增长活力。

(七)优化多元合作生态

良好的合作生态可以促进新型智慧城市长远发展。因此需要推动形成开放合作、鼓励创新的投融资模式和商业运营模式,厘清运营与使用权责,精细化管理手段,明确主体职责,建立价值合作生态,实现可持续健康运营。为了满足跨地域数据协同的实际需求,应发展新型智慧城市群,率先在沿海地区打通数据,支撑数据融合、系统互联、信息共享,实现跨多重边界的高效协同,促进城乡数据公共服务均等普惠。

四、新型智慧城市未来几点思考

未来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要抓住时代机遇,与时俱进,持续惊艳世界。在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方面,可以着重考虑几点:第一,在总体规划上,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原则。未来的新型智慧城市整体规划要进一步挖掘人和企业的需求,惠及大众。第二,在业务框架上,要涵盖新型智慧城市的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保障等各个方面,创新建设模式,实现长效运营。第三,在目标效用上,要以治理高效、服务便民、产业发展、生态和谐为着眼点。利用海量数据辅助政府科学决策,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便民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线上办理,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作者单位:任梦林 山东省大数据中心

邹丰义 崔光磊 山东省大数据中心 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关于印发郑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郑政文〔2018〕147号)[S],郑州市人民政府,2018.

[2]丁艺.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新型智慧城市,光明网,2020-07-21,https://theory.gmw.cn/2020-07/21/content_34012559.htm.

[3]吴建平.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与应然路向[J].国家治理,2022(24):48-51.

[4]唐斯斯,张延强,单志广,等.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形势与政策建议[J],电子政务,2020(04):70-80.

[5]胡利敏.新型智慧城市内涵及五大趋势展望.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网站,2021-02-15.

http://xxzx.fujian.gov.cn/xxhjs/xxhdt/202102/t20210222_5536898.htm.

[6]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R],2023.

论文资助: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资助项目(2020CXGC010111)。

任梦林(1989—),女,山东济宁,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猜你喜欢

数字技术数据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一种借助数据处理构建的智能食堂管理系统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
工业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数据化艺术的生成探究
浅谈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预购电管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