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立体课堂

2024-05-16邓山

小学科学 2024年12期
关键词:信息科技实践探究

邓山

〔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科技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更为紧密,信息科技学科承担着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职责。广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强化创新,立足社会发展及教育教学目标双重要求,致力于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信息科技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以信息化课程建设为基础,创建立体信息科技课堂的策略。通过将在线学习与实体课堂融合、以智慧教室为支撑、以课堂结构立体化改造以及融合多类教学资源与大数据支持为主要内容,构建立体课堂,实现多元化教学资源和学习方式的整合,以促进信息科技课堂的立体化发展。

〔关键词〕  信息科技;立体课堂;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12    094-096

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使教育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师—学生”和“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二维结构,构建立体化的信息科技课堂。立体课堂的核心在于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并通过大数据支持,实现课堂的智能化管理。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系列策略,助力信息科技课程的立体化发展。

一、在线学习方式与线下教学融合

融合在线学习方式与实体课堂有助于提升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效果。在线学习可以提供灵活性和个性化学习的机会,而实体课堂则可以提供互动性和实践性的体验。这种融合有效地结合了自主学习和导向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加深學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小学信息科技课程中,授课有关《怎样使用网上软件》这一课内容时,可以借助在线学习和实体课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一)在线学习资源的准备

教师需要提前为学生准备在线学习资源,例如简单易懂的网上软件使用视频教程、交互式练习和相关在线资料。使学生能够在家中通过这些资源提前了解网上软件的基本操作,为实体课堂的互动提供基础。

(二)线下教学的互动

在课堂上,教师可利用学生在家中学习过的基础软件知识,展开更多的互动式教学。例如,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在网上软件使用过程中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课堂氛围。

(三)实践操作与指导

针对使用网上软件的操作过程,教师在实体课堂上需要给予实践指导。例如,使用相关的信息化设备,展示软件操作界面,引导学生一步步操作,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巩固他们的理解。

(四)课后延伸与巩固

在课后,教师需要提供额外的在线练习或任务,让学生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这些练习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进行布置,然后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内容进行网上软件的下载或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将在线学习与实体课堂融合应用于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通过在线学习提前引导,可以让学生自主预习;而在实体课堂上通过互动教学和实践操作,可以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种融合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使得信息科技课程更具有实用性和生动性。

二、利用智慧教室进行拓展式教学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智慧教室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技术设备,为信息科技课堂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通过整合交互式白板、多媒体投影、虚拟实境等先进技术,智慧教室为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在学生学会了如何使用网上软件之后,再利用智慧教室进行拓展式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立体课堂的目标。

(一)交互式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为了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互动式学习活动。例如,针对网上各式各样的软件页面,教师事先准备一些简单的软件设计元素模板,包括按钮、导航栏等。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解释这些元素的作用和设计原理,并要求学生使用交互式白板逐步创建一个简单的软件页面布局。通过这个实践性的活动,学生将能够亲自体验软件的应用,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利用多媒体投影展示案例分析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投影展示成功的软件制作案例,分析它们的设计要点和风格。例如,介绍一些流行软件的首页设计,如微信、抖音等,强调其视觉吸引力、导航结构和用户友好性。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软件制作的实际应用,并从中汲取灵感。

(三)个性化学习的技术支持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利用智慧教室的个性化学习功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例如,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任务,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差异化指导。同时,可以利用虚拟实境技术,为有需要的学生创造更加直观的学习场景,使其更深入地理解软件制作的本质。

(四)利用虚拟实境进行沉浸式学习

虚拟实境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在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虚拟实境创建一个仿真的软件设计工作室。学生戴上虚拟现实头盔进行体验时,他们会感觉到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可以亲身体验设计过程,观察元素的交互效果。这样的沉浸式学习体验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还提高了学习的深度。

(五)实时互动和反馈

通过智慧教室的实时互动功能,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教师也可以实时给予反馈。例如,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教师可以通过交互式白板追踪学生的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这种实时互动和反馈机制有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通過以智慧教室为支撑的教学设计,小学信息科技课堂得以立体化发展。学生在互动式学习中参与度提高,通过可视化教学更容易理解抽象概念,个性化学习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采用详细的教学计划和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教师能够更好地发挥智慧教室的优势,推动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创新。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其未来的信息社会适应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课堂结构立体化改造

传统的线性课堂结构往往侧重知识传授,忽略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课堂结构的立体化改造,我们可以借鉴构建式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构建式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通过积极参与实际任务和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知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具有多种智能类型,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等,而传统的线性课堂结构未能全面激发和培养这些智能。

在小学信息科技课程中,以教学《“小老师”做课件——古诗欣赏》为例,通过以下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课堂结构的立体化。

(一)项目式学习与PowerPoint制作

该课程的核心是通过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利用PowerPoint制作古诗欣赏的课件。首先,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相关古诗的历史背景和文学特点,然后引导学生选择一首古诗进行深入研究。随后,把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负责使用PowerPoint创建一个包含古诗文本、注释、相关图片和音频的多媒体课件。这一任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锻炼了他们在信息科技工具上的应用能力。

(二)实际案例引导

为了更好地理解PowerPoint的运用,教师可以提供实际案例,展示其他领域中使用PowerPoint进行创意展示的成功案例。例如,介绍一些著名演讲中运用PowerPoint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这种工具的广泛应用情况,并激发他们的创意思维。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PowerPoint来表达和展示他们对古诗的理解。

(三)实践操作与反馈机制

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实时的实践指导。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插入文本、图片、音频等元素,以及如何设计幻灯片布局和过渡效果等。同时,教师需要建立实时反馈机制,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及时得到指导和评价,促进他们实际操作技能的提高。

(四)团队协作与分享经验

为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生在小组中需要共同努力,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使用PowerPoint进行课件的制作。在项目结束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课件展示,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成果和经验。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学到他人的优秀经验,有利于促使整个班级水平的提升。

通过以上策略与实践方式,小学信息科技课程中,通过《“小老师”做课件——古诗欣赏》这一堂课的教学模式,可以实现课堂结构的立体化改造。学生在实际项目中深入学习,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实际案例引导,拓展了学生对PowerPoint的应用意识;实践操作与反馈机制使学生不断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团队协作与分享经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这一系列教学策略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科技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融合多类教学资源与大数据支持

融合多类教学资源与大数据支持的理论依据在于信息科技教育的全面性和个性化需求。立体信息科技课堂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节奏。大数据支持则通过数据分析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使教学更加精准和个性化。

(一)多类教学资源融合

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线上教材、视频教程和模拟实验等多类教学资源,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例如,结合在线编程平台,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编写程序,同时使用线上视频教程展开对知识的理解。这种融合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偏好,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深度。

(二)大数据支持个性化教学

与前面提到的个性化学习方式不同,这里的个性化教学指引入大数据技术,建立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系统。通过跟踪学生的学习历程、偏好和能力表现,教师可以获得更全面的学生“画像”。基于这些数据,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建议,包括更合适的学习资源、定制化的练习和针对性的辅导。这种个性化的支持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三)模拟实验与实际应用结合

结合模拟实验与实际应用,通过虚拟环境进行模拟实验,可以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体验信息科技的实际运用。例如,通过虚拟网络实验,学生可以模拟网络搭建和故障排除的过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这种模拟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融合多类教学资源与大数据支持的教学策略旨在创造更立体、个性化的信息科技课堂。通过引入多元教学资源,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大数据支持个性化教学,提供精准的学生数据分析,为教学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并结合模拟实验与实际应用,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获得实际经验等,这一系列策略旨在推动小学信息科技教育的创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技能和素养,为应对未来信息社会的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立体信息科技课堂的构建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更是对未来教育发展的一次探索。通过以上策略探究,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需求,培养学生更全面的创新、实践能力。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这些策略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推动信息科技课堂朝着更立体、更灵活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俊.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探讨[J].智力,2023(27):13-16.

[2]于程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J].第二课堂(D),2023(7):5.

猜你喜欢

信息科技实践探究
初中化学合作学习实践探究
以分层考核法为基础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智慧旅游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关于新时期博物馆的陈列思考
信息科技中的“软”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