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观察日记进阶式写作指导的实践探索
2024-05-14江苏省徐州市玉潭实验学校
江苏省徐州市玉潭实验学校 单 静
新课标在小学阶段习作培养目标中提出,在每个学段都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世界的意识,能不拘形式地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清楚,用日记、观察手记等方式展示自己观察自然、探索科学世界的收获。因此,观察习作是小学阶段习作训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日记作为观察习作的一种,具有独特的价值。根据认知发展理论、新课标及统编版语文教材等,小学生的观察水平与写作水平是分低、中、高三个阶段进阶发展的。然而,在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排中,观察日记在小学阶段仅有一个习作单元。在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普遍反馈,通过一个习作单元的观察日记教学,难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和发掘观察日记的真正价值。基于上述背景,笔者尝试聚焦小学全学段观察日记进阶式写作指导整体建构,从内容、目标、方法、评价四个方面探索观察日记进阶式写作的指导序列。
一、观察日记进阶式写作内容的选择与序列建构
(一)写作内容的选择
小学阶段的学生观察力尚不成熟,自主调配观察注意的能力较弱。观察动机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观察的稳定性,因此,观察日记写作内容的选择要以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为宜。统编版语文教材将观察习作内容分为静物、动物、人物、景物和游戏活动五大类,而观察日记主张写作主体在连续性的观察中发现客观事物的变化并记录下来。游戏活动不符合连续性观察条件,故不适宜作为观察日记的写作对象。调研显示,儿童对植物的观察兴趣最高,且植物写作内容丰富,故笔者把植物与动物、人物、景物并列作为观察日记进阶式写作内容。
(二)写作内容的序列建构
观察日记写作与生活经验紧密关联,具有情境性、体验性和生成性等特征。在学生最初接触观察日记时,教师要选择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事物,随着观察日记写作经验的积累,学生可以逐渐提升写作内容的层次。例如,教师可以从学生喜爱且熟悉的卡通形象入手,激发低年级学生写作观察日记的兴趣,为进阶式写作做铺垫。笔者结合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内容编排,将观察日记写作内容进行分阶排列,适应不同学段的学生观察和写作的需求。(见表1)
表1 小学语文观察日记进阶式写作内容序列表
二、观察日记进阶式写作的目标序列建构
适宜的目标序列建构,可以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由于认知结构水平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儿童到达中高年级时才能够运用符号进行有逻辑的思考活动,并开始克服“自我中心”“片面性”而注意到事物的各个方面。基于此,笔者综合统编版语文教材中观察习作语文要素编排以及新课标中“表达与交流”能力学段要求,归纳出观察日记写作的学段要求,聚焦写作内容,分学段细化指导目标,制订明确的观察与写作目标,具体目标序列如下。
第一学段:
观察目标:观察到植物、动物、人物和景物的种类、颜色等明显特征。写作目标:一是简单写出观察到的植物、动物、人物和景物的特征;二是在用图画或者写话时,能融入情感体验,简单记录观察到的植物生长变化细节、动物细节特点、人物细节特点、景物变化的明显细节等。
第二学段:
观察目标:能从多个角度连续性观察,调动看、听、闻、触等手段观察植物、动物、人物和景物。写作目标:一是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植物的生长变化,写出动物的连续性动作或姿态,写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写出人物的互动交流、动作、背景,写出景物的动静变化以及不同时间、季节的变化;二是在描述清楚观察内容的基础上,将直观感受到的想法或联想具体地写出来。
第三学段:
观察目标:多方式、多角度、多维度地观察植物、动物、人物和景物的变化,且观察具有连续性,并适时调配观察侧重点。写作目标:一是按顺序多角度描述植物、动物、人物和景物的生长变化;二是发挥想象和联想,适时表达主观感受,分析原因,总结生长规律。
三、观察日记进阶式写作的指导方法
观察日记教学,一是要积极建构学生的观察经验,教授学生适宜的观察方法,给予学生适切的观察指导,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积极思维;二是要丰富学生的语文经验,充分链接教材及相关阅读资源,教授表达方法,充实学生的表达素材库;三是要参照教学目标,设定相适应的评价标准,指导学生的写作过程,循序渐进地推动学生观察与写作能力的发展。
(一)进阶式的观察指导
1.观察过程由“扶”到“放”
观察过程主要包括准备与实施两个方面。在准备层面,低年级学生需在教师的指导下制订观察计划,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自主制订观察计划。如以观察植物为例,学生需提前了解植物的大致生长规律,在每日观察的基础上,重点记录。在实施层面,教师可根据写作目标序列表中观察能力的分阶要求,给予学生适切的观察指导,而后可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连续观察。
2.记录过程由“扶”到“放”
教师可以以观察记录表为载体指导学生观察。观察记录表的设计要符合学段特点,以学生的能力水平为依据定位观察记录表的指导性,同时,在设计逻辑上体现学段进阶,阶段标准可参照表1。笔者以植物为写作内容开展教学实践,分阶制作观察记录表,把观察要点外显,帮助学生发展观察能力。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自主观察能力较弱,在“绿豆变身记”教学实践中,笔者适度引导,特别为学生制作了“我是小种子—我发芽了—我长大了—我变身了”观察记录卡。学生在一次次的发现与惊喜中长出了“会观察”的眼睛,打开了语言表达的阀门。
(二)进阶式的写作指导
教师可以依据观察日记进阶式写作指导目标序列,制订适宜的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的写作。例如,针对低年级学生,教师要重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表象的写话训练。针对中、高年级学生,则要引导他们聚焦细节,指导用词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发散思维,引导想象和联想;关注谋篇布局,指导句群结构。此外,针对高年级学生,教师还要重点引导其思维走向深入,思考事物的本质,并清晰地表达出来。
在语言表达的指导上,教师可以充分链接相应年级的统编版语文教材,选取适切的写作范例或支架,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例如,笔者在一年级进行“绿豆变身记”观察日记写话训练时,重点链接课文《荷叶圆圆》中“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两个句子进行仿写;在四年级进行“瓜藤叶下的成长”观察日记写作训练时,则重点链接《爬山虎的脚》一文,引导学生关注黄瓜与爬山虎的共同点,学习课文动词的精准使用与表达逻辑。
四、观察日记进阶式写作的评价方法
观察日记进阶式写作评价方法的设计需要聚焦学生能力的生长点,给予学生反思、提升与展示的机会,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一)评价的阶段适应性
评价设计要与目标一致,从评价方式、内容、奖励、应用等各个方面表现出鲜明的阶段属性。以评价奖励为例,教师不仅可以分学段设立单项优秀奖,还可以按照学段顺序设立进阶式的荣誉称号,如“小小法布尔”(低)、“火眼金睛法布尔”(中)、“大作家法布尔”(高)等荣誉序列。
(二)评价内容和方式的多维性
评价应适当关注生成性的跨学科学习体验,服务语文能力的获得。例如,五年级学生在观察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发现白叶现象,随即小组合作展开问题探究,通过调整光照和施肥补充微量元素,帮助玉米顺利渡过生长难关。针对学生的体验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打开写作思维。在评价方式上,教师要注重多元评价,搭建“自评—互评—他评”的平台,把家长带入评价的队伍中,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评价结果的应用性
评价结果的应用主要有三个途径:第一,用于分析学生能力的待补点,教师据此设计下一阶段的指导策略;第二,用于公开展示和交流,如植物名片、观察记录表等优秀作品可以展示在班级群、微信公众号上,延展评价的广度;第三,用于实践活动,如在校园展示会上分享,或评选出高年级学生为低年级学生传授观察日记写作经验的优秀日记,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刻体验观察日记写作的成功感,拓展评价的深度。
把观察日记进阶式写作引入习作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在写作生活中涵养语文能力,实现“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提升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升形象思维能力”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目标。学生不再为观察而观察、为写作而写作,而是为热爱而观察、为表达而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