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的三条创新路径
2024-05-14江苏省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江苏省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陈 静
数学作业是数学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领域。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两份重磅文件同时聚焦作业问题,引起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而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作为数学课程关键一环的数学作业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一、创新理念: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实施策略、体现“教—学—评”一致性
为深化数学作业研究,探索单元作业设计,江苏省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组建“小学数学单元作业研究项目组”(以下简称“项目组”),成立由“学科教研员+名特优教师+骨干教师”组成的核心团队,于理论和实践层面双管齐下,引领教师围绕数学单元作业的设计、布置、实施、评价等展开深度研究,以教学实践探索单元作业设计的创新路径。
(一)三记“组合拳”,强化顶层设计
项目组在调研中发现,虽然各区(校)都在推进数学作业改革,但作为数学常态作业之一的单元作业却没有受到应有重视,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数学单元作业的内涵、价值、功能等认识不足,且缺乏独立设计和研究的能力。为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单元作业的内涵,项目组连续出了三记重磅“组合拳”,强化单元作业顶层设计。“第一拳”:“项目组”率先研制《南京市小学数学学科作业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厘清了小学数学作业的基本类型:小学数学作业一般分为课时作业与单元作业,其中课时作业包括前置作业、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单元作业是针对教材编排的自然单元设计的综合性作业,不等同于单元阶段性练习,更不能简单认为设计单元作业就是出一份单元卷。“第二拳”:出台《南京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指导意见》,从评价层面引导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推进单元作业设计与研究,明晰单元作业应整体观照单元学习目标、系统梳理单元知识结构、深度体验知识形成过程、增强应用与创新意识的内涵价值。“第三拳”:开展“首届南京市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大赛”,以“赛”促“研”,展示优秀作业创新设计作品,提炼典型案例。
(二)明确实施策略:整体设计、团队研发、资源共建
在单元作业研究推进过程中,项目组明确单元作业设计应以团队研发、整体设计、资源共建为实施策略,强化区域和校本研究,常态化组织开展以单元作业设计为主题的教研活动,通过作业案例分享、作业设计比赛、优秀作业展评、作业讲评教学等活动树立典型,逐步形成数学单元作业资源库,加强优质作业资源的共建共享。在设计单元作业时,要关注作业内容与作业形式的匹配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调查统计、数学游戏、数学实验、数学日记、数学小报、知识整理、好题推荐、课题研究等不同类型的单元作业。
(三)体现“教—学—评”一致性
单元作业设计应重点聚焦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要求,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聚焦单元教材中的核心知识,通过选编、改编、创编等方式,设计基础性、综合性、拓展性兼顾的单元作业。单元作业(可包含课时作业)设计的基本路径:研读单元教学目标→转移单元作业目标→分解课时作业目标→制订作业属性表→编写作业→研磨作业→形成作业→反思评价。每一位教师应完整经历作业设计的全过程,通过“目标统领—设计作业—嵌入学习—实施评价”流程,让单元作业从“对学习的甄别”走向“为学习的评价”,成为支持学生发展的评价模型。
二、创新实践:聚焦主题、对标设计、凸显功能
新课标颁布后,小学数学教材并未同步更新,而原有教材中没有体现新课标理念的单元作业。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一般会在每个单元新授例题结束后,安排一次综合练习,综合练习基本覆盖本单元所有知识点,但习题情境相对陈旧,习题之间彼此孤立,散点式的知识技能训练占据绝大多数,素养导向的创新习题相对较少,更缺乏对单元作业的系统梳理、整体视角和结构化设计。因此,在“首届南京市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大赛”(以下简称“作业设计大赛”)中,项目组将单元作业设计作为重要评比内容,引发教师团队重点关注单元作业研究,深入探索单元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
(一)聚焦主题:关注现实生活、强化迁移应用、体现学科融合
本次“作业设计大赛”在区域评选推荐的基础上共收到60 份参赛作业,其中单元作业共30 份,占比50%。从作品的单元名称、作业主题及类型可以看出,相对于旧教材的已有习题,由教师自行设计研发的单元作业,有以下三个鲜明特点。
一是关注儿童现实生活,传递出浓厚的生活气息。例如,三年级下册“年、月、日”单元主题性作业——我的“时间”书(案例来源:“首届南京市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作品,研发团队:南京市东山小学),以设计2023年活页月历卡为学习任务,12 个月的月历卡、封面的引言和封底的评价,一套卡片共计14 张,每张月历卡包含正反两面,正面是日历,反面是知识链接与拓展内容,分为五个篇章:“基础篇”“应用篇”“拓展篇”“规划篇”“文化篇”,每个篇章都有相应的设计要求,分别对标“年、月、日”单元的基础知识、拓展应用、自我规划、文化渗透等。二是强化迁移应用,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例如,六年级下册“比例”单元研究性作业——百度地图:智能时代“比例”的学习应用(案例来源:“首届南京市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作品,研发团队:南京市农业大学附属小学),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智能导航工具作为学习素材引入课堂教学中。借助地图,综合运用“比例”这一单元的知识技能与方法策略,跨学科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三是体现学科融合,彰显单元作业设计“学科+”的特征。例如,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单元操作性作业——和图形交朋友(案例来源:“首届南京市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作品,研发团队: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幼小科学衔接理念为指导,结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唱儿歌、读绘本、拼图形等多样态操作体验活动中认识图形、感知图形,和图形交朋友。
(二)对标设计:目标导向、结构化思考、模块架构
1.目标导向
单元作业承载了巩固知识技能、丰富学习经历、发展关键能力、落实核心素养的任务。开展单元作业设计,应紧扣新课标要求强化目标导向,整体梳理单元知识结构;根据数学课程内容要求、学业质量标准等,将素养目标具体化;依据学情确立单元作业目标,再逐步分解为课时作业目标,并具体制订单元作业属性表,有的放矢地展开作业设计。
例如,在设计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案例来源:“首届南京市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作品,研发团队:南京市洪武北路小学)单元作业时,南京市洪武北路小学数学团队以课程目标为指引,将单元教学目标转化为单元作业目标,通过逐层分解制订单元作业目标属性表(见表1),并配套研制“课时+单元组合型作业”,其中每一个课时作业分为基础性作业、综合性作业、探究实践性作业三大板块,基础性作业、综合性作业建议全体学生完成,探究实践性作业供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做。这样不仅体现个性化作业的分层设计,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合适的题目,让学生在课上或课后完成。除课时作业外还配有三份单元作业,其中有单元跨学科作业——“‘称’面积”、单元实践性作业——“找面积”,单元项目式作业——“我的教室我规划”,对于这几份单元作业,学生都可以在学完相应新授内容后利用周末时间完成。
表1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单元作业属性分析表
2.结构化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单元作业绝不是在单元授课结束后才开始设计,而是在单元授课之前就应将单元知识内容、能力发展、素养表现等目标进行统整分析、结构化思考,让单元作业设计走在教学设计之前,体现“教—学—评”一致性。即教师不仅明确“为什么教”,更应明确“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样教”等关键问题,以作业设计结构化思考扭转当下作业布置随意低效的局面。
例如,南京市农业大学附属小学数学团队在设计“百度地图:智能时代‘比例’的学习应用”单元作业中,确定以“事件学习”为引领,融通信息、语文、美术等多学科知识,设计单元综合实践作业,分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设计了“百度地图知多少”“百度地图会应用”“我是小小规划师”三个核心板块,并制订了单元综合实践作业双向细目表(见表2),采用“低门槛、多层次、大空间、立体化”设计,观照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生在“认识地图—测绘感知—操作发现—景区预览—挑选装备—推荐路线—小区设计—规划导览”等交织融合、螺旋上升的实践探索中,深化比例知识的应用,增强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积累活动经验,培养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厚植智能发展的根基。
3.整体模块构架
单元作业是从单元教学目标出发设计的综合性作业,应通过结构化思考对单元知识内容进行整体模块化构架,全局设计优化作业结构,重点设计着眼学科素养与学生未来发展的实践性、探索性、研究性作业,以“减负、提质、增效”为单元作业设计目标,让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数学团队以单元视角整体理解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学习内容的内在关联性,以整体模块构架思路,通过“资源包”建设研发了单元实践性作业,单元作业目标定位:在丰富的体验活动中提升空间观念;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发展数学的眼光;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通过贴近实际、层次丰富的作业形式,帮助学生走出书本、走向生活、走向实践。单元作业共分为三个模块:模块1、2 中对应设计基础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模块3 中是跨学科长周期单元作业。基础性作业根据教材中有价值的习题选编,综合性作业提供素材丰富的教学资源包,供教师和学生灵活选择。
(三)凸显功能:体现素养导向、聚焦研究性学习、渗透数学文化
单元作业设计,作为核心素养理念下提出的作业设计思想之一,其系统性、结构性、关联性和纵向层次性等优势不容置疑。在研究过程中,项目组发现单元作业不仅承载着课时作业的全部功能,更因为其在设计理念上的系统构建和整体思考,因此更表现出有别于课时作业的独特功能。
1.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作业以单元视角统整目标、内容、教学、活动、评价等课程资源,并对单元内课时作业整体规划后再进行统筹协调和合理安排,与散点式、孤立化的单个习题设计有本质区别。单元作业不仅强调所有作业之间以单元核心知识为认知主线,更关注作业设计的内在结构、螺旋排列、综合应用和能力进阶,其设计理念与新课标所倡导的素养导向不谋而合,不仅关注学生“四基”的夯实,更关注学生“四能”的提升,同时体现出“主题活动”“项目学习”的设计特色。
2.聚焦研究性学习
长久以来,数学作业总是成为教师和学生“想说爱你不容易”的尴尬存在,主要原因是传统的数学作业重视技能巩固而忽略实践应用,书本中的数学让学生难以亲近。长此以往,不仅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数学也失去了生命力。单元作业则弥补了常态作业重知识轻实践的弊端,以多样态的研究性学习形式引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真实且相对复杂的情境中研究探索、解决问题,感悟数学知识在现实世界中的独特魅力。例如,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数学团队针对六年级下册“确定位置”设计了一份单元实践性作业(案例来源:“首届南京市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作品,研发团队: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引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解决“城市交通、海上救援行动、航天科技领域”中“确定位置”这一真实问题,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亲近数学、爱上数学。
3.渗透数学文化
“课本不是儿童学习的世界,世界才是儿童学习的课本。”单元作业设计力图将数学与文学、科学、体育、艺术、劳动等多学科进行融合,打破学科壁垒,尝试文化融通,让单元作业蕴含并渗透数学文化,多元助力儿童的数学学习,实现作业功能上的新突破。例如,在“我的时间书”单元作业中就专门安排了“文化篇”内容,学生通过制作“2023年月历卡”的实践任务不仅了解了古代时间工具及历法、十二个时辰的知识,也通过月历了解了现代节日文化,在古诗诵读中体会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在“我与时间”的故事分享中回顾、审视、反思学习过程,感悟数学文化之美。
三、创新评价:嵌入学习、赋能发展、全面育人
单元作业本身就是一种评价,只是其评价理念、方式、重点与以往数学单元测验有本质区别。以往的单元测试是一种终结性评价,通常是用书面形式考查学生对单元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情况,以定量的方式评价儿童,评价重点是排序、甄别、选拔等。而单元作业是关注夯实知识、发展能力、培育观念、形成素养四个层级之间的发展性评价,其主要特征是评价主体由单一走向多元,评价标准由一维走向多维,评价方式由简单走向多样,评价结果由刚性走向增值。
1.嵌入学习的表现性评价
单元作业是将学习任务融于活动的作业,学生在任务中获得机会,自主表达个性化的数学理解,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方法、策略解决问题,经历活动过程,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生成,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因此,单元作业通常以嵌入学习的表现性评价展开,以定性描述的方式反映单元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进步、情感体验、能力提升和素养发展。
例如,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数学团队针对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圆的周长”设计的“起跑线在哪里?”单元实践性作业(案例来源:“首届南京市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作品,研发团队: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以“跑步比赛中,运动员们有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有时站的起跑线又各不相同”这个真实问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探究“如何帮助张老师科学地设计出400 米赛跑的起跑线”。学生在合作完成探究任务的过程中展开学习,而教师则事先设定单元作业表现性评价量规,从学生合作学习、方案设计、实施过程三个维度评价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能力水平,并通过观察学生的真实表现做出价值判断(见表3)。
表3 “起跑线在哪里?”单元作业表现性评价量规
2.赋能发展的多维度评价
作业的本质,在于从质与量的关系转变上重塑育人价值,赋能学生发展。单元作业设计创新多维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通过丰富多样的综合性评价、差异性评价、激励性评价,既关注单元作业的结果,也关注完成作业的过程;既关注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更关注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反思与进步。
3.全面育人的增值性评价
作业的根本价值是实现全面育人,单元作业的评价重点应聚焦于学生现在与以前表现的真实对比、与已有成绩相比所付出的现实努力以及与原有基础相比的提高程度等增值性评价。简单地说,就是不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不做横向比较,而是从生命成长的角度看待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各有所长、各有发展,真正实现作业的全面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