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国内疾病谱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24-05-14林国栋谢芳雪赵惠芳马瑷瞳农玉萱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7期
关键词:疾病谱医疗疾病

林国栋 熊 坚 谢芳雪 蒋 晶 赵惠芳 马瑷瞳 农玉萱 梁 韬▲

1.广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2.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四川成都 610072;3.广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4.成都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学院,四川成都 610072

疾病谱,即由固定谱阶组成的疾病过程,根据其对人群的危害程度,由重到轻进行排序[1]。疾病谱较好地反映了某一时期内特定地区人群疾病的发生频率及变化趋势[2],可为疾病预防与治疗提供宏观理论支持,有助于找出危害人群健康的疾病并及时干预控制[3]。目前我国疾病谱研究涉及领域较广、研究方向众多,分析整理现有疾病谱研究现状,从而为纵深开展疾病谱研究提供参考,具有积极意义。CiteSpace是陈超美博士领衔研发的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4],该软件可对研究领域文献关键词、作者、共被引等进行分析,探索该领域发展前沿和进展[5],被广大研究者所应用。本研究利用该软件分析在中国知网中关于疾病谱研究文章的发表量、作者和机构等,并针对该领域的热点和研究现状进行可视化分析及预测,为未来的疾病谱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与筛选

以中国知网为数据库,检索CiteSpace软件适配的中国知网中文期刊文献,时间跨度从建库至2022年9月23日,采用主题词高级检索,主题词为临床病谱、疾病谱、疾病病谱、病谱分析、病症谱,主题词之间用“OR”连接。

纳入标准:①知网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文献且主题含临床病谱、疾病谱、疾病病谱、病谱分析、病症谱;②中文文献。

排除标准:①关联度较差的文献,如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期刊和成果;②本刊编辑、报告、会议通知、图书和新闻报道等无关文献;③非中文文献。

1.2 数据分析

CiteSpace运用共被引分析理论、寻径网络算法等,采取数据挖掘、信息分析、图谱等方法展现某一领域的知识结构[6-7],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机构、作者及关键词进行网络和密度可视化分析,可客观显示开展疾病谱研究的机构作者合作网络和研究热点;运用关键词时期分析,显示不同时段的关键词热点;运用关键词时间叠加分析,显示关键词突现变化和主题发展的趋势。分别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上述数据进行录入、分析并校验,以呈现客观结果。

2 结果

2.1 文献情况

检索获得2216篇中文文献,依据标准筛选出最终的2211篇中文文献。对中国疾病谱的研究起始于1983年,总体呈上升趋势;1983—1996年为缓慢增长期,处于研究的初始阶段;1997—2011年论文数量递增,成为研究的主要趋势热点;2012—2018年发文量波动上升;2019年后研究热度有所回落。见图1。

图1 我国疾病谱相关研究文献发表趋势

2.2 机构分析

在CiteSpace软件设置top N=20,对我国开展疾病谱研究的机构进行分析,得到170个节点,66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46的图谱,见图2。节点代表研究机构,而连线代表机构间的协作,连线越宽,机构间的协作就越频密。由图2可见,我国开展疾病谱研究的机构中天津中医药大学和空军总医院对该领域关注度较高。而机构与机构之间合作较少,多为地域性合作或一级机构与其所属二级机构之间的合作为主,跨区域合作较少,整体合作密度较低。

图2 我国开展疾病谱研究机构合作网络

2.3 作者与作者共现分析

在CiteSpace软件将节点选择为“作者(Author)”,切片长度(Slice Length)设置为5,选择标准设置为Top20,生成作者合作图谱,见图3,连线越多越宽代表作者间的联系越紧密。图谱有216个节点,240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103,见图3。整体密度较低,国内开展疾病谱研究的作者以徐先荣、张步振和熊俊等为代表,以两两合作或单独开展研究为主,且合作频繁。另外,6位作者(李丽、钟朝晖、刘达伟、王旭、胡亚飞、余兰英)组成了一个紧密的研究团队。

图3 我国开展疾病谱研究作者合作网络

2.4 关键词

2.4.1 关键词及聚类分析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我国疾病谱研究关键词主要集中于8个聚类,涉及流行病学、医学模式转变、医学相关专业等领域,可分为以下四个主题:①基于疾病谱数据统计研究各科疾病的特征及变化趋势;②针对特殊人群进行监测并探寻其易感疾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③疾病谱分析数据助力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及医疗模式转变;④围绕疾病谱分析提高医院相关职能。见表1。

表1 疾病谱研究聚类群分析

2.4.2 关键词演变趋势分析 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关键词共现时间图谱可以直观分析我国疾病谱研究的发展脉络,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见图4。图片上面的刻度代表时间线,下面的刻度代表关键词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映现了不同阶段的研究趋势。结合图4可见,我国疾病谱研究始于1983年,大致可分为以下阶段,①宏观研究阶段(1983—1993年):此阶段为该领域的研究起步阶段,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家医疗宏观政策及相关数据方面,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相关;②社会公共卫生服务研究阶段(1994—2007年):此阶段研究围绕国家卫生健康发展的总目标和主要任务,聚焦社会公共卫生服务模式转变发展[8],探索卫生现代化的道路[9],促进医院模式的改革,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③具体学科领域研究阶段(2008年至今):此阶段研究向纵深发展,研究领域涉及军人疾病预防与监测、地震灾后医疗救援、健康体检及疾病分析等。

图4 我国疾病谱研究的关键词共现时间

3 讨论

3.1 基于疾病谱数据统计研究各科疾病特征及变化趋势

基于数据分析的疾病谱构建应用表明:①儿童呼吸系统生理和免疫特点决定了儿童易患呼吸系统感染,先天性畸形多发也符合儿童疾病谱的特点[10],患呼吸系统相关疾病占儿童总病例的76%,支气管肺炎位居患病率第二位[11],未来儿科临床和防治工作重点仍以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为主。②肿瘤患者逐年增多,消化器官、呼吸和胸腔内恶性肿瘤位居恶性肿瘤疾病顺位前两位,住院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上,占比78.12%[12]。不同地区高发的恶性肿瘤不同,食管恶性肿瘤、肺恶性肿瘤总体较为高发[13]。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当今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在一些地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导致居民贫困的主要原因[14]。根据疾病谱分析,糖尿病、肥胖、高血压是患病率排名较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各地区差异不明显。而在城乡差异方面,城市居民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显著低于农村居民患病率[15]。

总的来说,围绕单一疾病展开疾病谱研究可以揭示单一疾病的发病及传变规律,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但仍有一定的不足:①受地域的限制,从医院搜集病例而构建成的疾病谱存在地域差异性;②不同的地理和气候特征都会造成同一研究人群中疾病谱的顺序不同;③目前研究缺乏广泛地区的疾病谱研究,今后应开展该方向研究,对探讨地理环境、人居环境、精神因素等对疾病的影响,深入探寻我国疾病谱现状及规律具有深刻意义。

3.2 针对特殊人群进行监测并探寻其易感疾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目前我国疾病谱研究热点人群主要为军人、老年人、飞行员及住院患者,通过研究发现:①军人常患疾病发病与高强度的训练相关[16],呈逐年上升趋势,训练过程补充水分少,野外驻训环境差,军人防护意识差等原因均会导致上述疾病[17]。对疾病谱的分析表明,各级军事领导层应基于作战单位的训练伤发生特点来开展防护工作,并改善对非战斗伤害的诊断和治疗,以减少非战斗性减员的比率。②飞行员易患疾病为头痛、高血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18],其与职业性质相关,飞行员长期久坐、精神环境相较高压、高强度的训练任务及特殊的工作环境均为导致疾病发生的因素。近年来,飞行员停飞人数下降趋势明显,一方面与飞行员科学选拔标准提高相关,另一方面精细化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增加了停飞人员复飞的可能性[19]。相关部门及卫生保障机构应根据疾病谱特征,制定一系列预防及干预措施,为飞行员身心健康提供全方位保障。③住院患者数量呈现升高趋势,住院患者以老年人群体为主,主要涉及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老年人因年龄、基础疾病并发症等因素,其疾病谱呈现出多病共存、急危重症、肿瘤高发的特点。不同年份疾病顺位有所变化,女性住院患者常见疾病为妊娠分娩和产褥期[20]。此外,也有针对某一病种开展对住院患者的研究,如王玉娟等[21]对心律失常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对医院完善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性意义。对住院患者疾病谱的分析表明,医院以及地区卫生部门需要根据人群的年龄、性别和疾病谱的变化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3.3 疾病谱分析数据助力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及医疗模式转变

当前我国医疗服务仍有不足,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信息化以及疾病谱的变化,我国居民的健康服务需要演化明显,而现行的服务供给体系存在明显的供给不足与供需失衡问题[22],通过分析患者疾病谱,可以全面了解医院收治患者的构成、病种分布、医疗费用,为医院学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23]。医疗费用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住院患者医疗费用产生较多的疾病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眼和附器疾病、妊娠分娩,医疗费用患者个人支付比例较多,仍有较大经济负担[24-25]。门诊接诊疾病种类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产生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多为社保卡或医保卡,个人支付部分较少,说明国家较好地承担了居民的医疗费用[26]。从疾病谱分析可以看出,医疗费用较高的疾病与住院息息相关,门诊疾病未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国家医保报销相应的治疗费用。根据疾病谱分析,目前医院仍需加强相应科室的建设,积极引入高新设备,提高医院对危急重症的救治能力,降低病死率,以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目的。

3.4 围绕疾病谱分析提高医院职能

整理各地区院前急救疾病谱研究[27-34],各地区院前急救疾病谱前五位的常见疾病大多为创伤、中毒、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及中毒,不同地区疾病顺位存在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及各地地理环境之间的差异。外伤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其他疾病在冬季和春季的出诊率较高;接诊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且年龄主要为中年和老年人,50岁以上人群居多,这可能是由于男性更多参与工程和工业建设,遭受更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对于院前急救的出诊时间,各地区均有差异,这种差异的造成可能与不同地区医护人员的排班安排、各地生活习惯相关[35]。根据院前急救疾病谱研究分析结果,各地区医院应当结合地区院前急救救治特点,提高院前急救人员对于创伤、中毒、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及中毒的急救技能能力,切实保证人民健康。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自1983年以来,疾病谱研究文献数量整体稳步增加,研究可分为3个阶段,主要研究机构为天津中医药大学和空军总医院,关键词分析可见“疾病谱”“院前急救”“流行病学”“住院患者”“慢性病”为热点关键词。目前主要围绕四个研究方向展开研究,研究分析发现开展跨地区研究交流,扩大研究人群、病种及地域范围,探究各类辅助诊断技术运用价值是本领域研究日后需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疾病谱医疗疾病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2016—2018年上海市奉贤区院前急救疾病谱特征及动态变化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谱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