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扑克牌学数学
2024-05-14姚雯婷
姚雯婷
摘要:学生口算的训练方式主要以做题目为主,在“减负不减质”的情况下如何做到均衡“质”和“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关键词:有趣 游戏 计算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从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出发,对作业管理机制、作业总量、作业设计质量及作业完成指导等都提出了明确规定。[1]
在“减量不减质”的前提下,如何根据一年级学生爱玩,爱做游戏的特点,设计一年级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并且能够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核心素养“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方面面。笔者以扑克牌为媒介,把一年级所有的计算训练设计成扑克牌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按顺序排序,培养推理能力
“井然有序”游戏规则:
(一)至少2人参与游戏;
(二)在扑克牌中选出4种花色的1~10,再拿出一张“大王”,“大王”为“鬼”,“鬼”不能用作出牌,只能用作赠牌;
(三)轮流发牌,每人拿一定数量的牌;
(四)谁先出完全部的牌则获胜,依次排出名次。
二、练习凑十法,理解十进制
“十全十美”游戏规则:
(一)至少2人参与游戏;
(二)在扑克牌中选出四种花色“1~9”的牌,再拿出一张“大王”,“大王”为“鬼”;
(三)轮流发牌,每人拿一定数量的牌;
(四)拿到牌后,选出可以凑成十的两张牌拿出来放在一边;
(五)按顺序依次向上家抽牌,抽到的牌和自己的牌如果能合成10则可以拿出来,若不能,则把抽到的牌继续放入自己的牌中。
(六)谁先出完全部的牌则获胜,依次排出名次。
三、运用凑十法,练习20以内计算
“融会贯通”游戏规则:
(一)至少2人参与游戏;
(二)在扑克牌中选出四种花色“1~10”的牌;
(三)每人轮流摸两张牌;
(四)两个数字先相加再相减,如果超出计算范围则不计算;
(五)最后正确率高的人获胜。
四、作业设计案例的评价与反思
本次作业设计意在探索一、二年级不布置笔头作业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本次作业遵循了作业设计的层次性,关卡之间层层递进;遵循了作业设计的生活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有效学习;遵循了作业设计的趣味性,让学生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以比赛促学;本次作业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多元能力,强化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笔者也在不断探索跨学科融合教育,以成语命名游戏,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含义及与数学的联系。
参考文献:
[1]肖正德.“减负”背景下有效作業的设计策略探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4):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