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交媒体用户网络隐私保护意愿研究
2024-05-13王晓峰
摘要:目的:通过实证研究明确青少年在使用社交媒体过程中的网络隐私保护行为受到哪些因素影响,为制定更加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网络隐私保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以保护动机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并结合相关文献构建青少年网络隐私保护模型,用于考察河北省H中学青少年(N=570)在使用社交媒体过程中的隐私保护意愿。结果:青少年在使用社交媒体过程中的感知威胁、自我效能、隐私关注会显著增强青少年的网络隐私保护意愿,反应成本、信任度會削弱青少年网络隐私保护意愿。结论:感知威胁是青少年网络隐私保护的激发动因,隐私关注是青少年进行隐私决策的主要依据。青少年认为采取隐私保护措施的成本和对社交媒体的信任会使青少年不愿采取积极的隐私保护行动。当青少年对自己的隐私保护能力非常自信,并且感知到采取隐私保护措施的积极效果时,就会更倾向于积极保护网络隐私。增强青少年的网络隐私保护意识应该从教育干预提升感知威胁、简化隐私设置流程降低隐私保护成本、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增强决策能力、家校联动提高个人信息关注度几个方面入手,帮助青少年在数字世界中作出更加安全、理性的隐私决策。
关键词:网络隐私;社交媒体;青少年;保护动机理论;隐私关注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8-00-03
0 引言
CNNIC发布的最新一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其中10~19岁青少年网民占比14.7%。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娱乐都与社交媒体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交媒体是他们探索社会和表达自我的场所,同时是他们隐私受到侵犯的高危场所。研究青少年网络隐私保护会的影响因素,有利于采取更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隐私保护措施。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保护动机理论
保护动机理论最初由美国学者罗杰斯于1975年提出,旨在深入探讨恐惧引发的心理紧张如何影响个体的态度和行为模式。在此理论框架下,个体面对潜在威胁时的应对机制可以通过“威胁评估”和“应对评估”两个阶段来分析。基于个人感知对潜在威胁进行的初步评估结果会影响其采纳特定保护措施的倾向性。应对评估是指个体对采取特定保护行为效果的信念。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保护动机理论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到隐私保护领域的研究中。
1.2 感知威胁与网络隐私保护意愿
感知威胁是指用户对使用社交媒体过程中存在的威胁、风险的感知和评估。王烨娣(2023)认为社交媒体用户的网络隐私威胁感知越强,越倾向于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单思远(2021)认为感知威胁会对社交媒体用户的隐私保护意愿起正向作用。因此提出假设:
H1:感知威胁正向影响青少年隐私保护意愿。
1.3 反应成本与网络隐私保护意愿
反应成本是指用户采取行动保护网络隐私安全所需付出的成本,包括时间、金钱、精力以及负面体验等。当用户认为自己为了保护隐私需要付出的成本较高时,就可能倾向于放弃保护。刘鸿莹等人(2022)的研究证实反应成本会显著地负向影响隐私保护意愿[1]。因此提出假设:
H2:反应成本负向影响青少年隐私保护意愿。
1.4 自我效能与网络隐私保护意愿
自我效能是个体对于自己采取有效隐私保护措施的能力的评估。张晓娟等人(2018)认为,自我效能会显著地正向增强信息安全行为意向。兰克顿等人(2017)的研究认为,自我效能高、认为自己有能力保护网络隐私安全的用户在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会采取积极的网络隐私保护措施[2]。因此提出假设:
H3:自我效能正向影响青少年隐私保护动机。
1.5 反应效能与网络隐私保护意愿
反应效能是指用户对自己所采取行为的认知,关注个体对行为带来的感知收益的信念。贾若男(2021)认为,反应效能会对个人信息安全隐私保护意愿产生直接影响。伊菲内多(2014)认为,如果用户能感觉到有效使用技术工具会减少自己的网络隐私风险,就会更倾向于采取这种保护行为。因此提出假设:
H4:反应效能正向影响青少年隐私保护意愿。
1.6 信任度与网络隐私保护意愿
信任是社会关系中的重要因素,用户在自己信任的平台上会分享或交流更多的内容。库马尔(2018)等人发现信任与在社交媒体上公开信息的意愿和与他人互动的意图呈正相关[3]。达米等人(2013)在对Facebook用户的信息披露模式的研究中发现,用户对社交网站的信任会促使其披露更多的个人信息。因此提出假设:
H5:信任度负向影响青少年隐私保护意愿。
1.7 隐私关注与隐私保护意愿
隐私关注是指用户对个人信息的收集、获取、监测以及使用的感知与关注,反映个体对相应隐私情境的主观感受。谈津等人(2023)认为,个体的隐私关注会促进隐私保护意愿的产生[4]。朱候(2020)研究了微信用户的隐私设置行为,认为隐私关注会正向影响用户的隐私设置意愿。因此提出假设:
H6:隐私关注正向影响青少年隐私保护意愿。
基于上述研究假设,本文构建了青少年网络隐私保护动机研究模型图(见图1)。
2 研究方法
2.1 变量测量
为了验证青少年网络隐私保护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筛选题及人口统计学变量,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的7个变量的测量。为了确保问卷数据的有效性,变量测量的题项来自相关领域成熟量表,并结合青少年的认知情况进行了修改。
2.2 数据采集
调查问卷发放的目标人群是河北省H中学的青少年社交媒体用户。本次采用线下研究方式,在教室内统一发放问卷,利用自习课时间填写,共发放问卷700份,收回628份,有效问卷570份。
2.3 测量模型检验
为了验证多个潜在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主要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展开相应分析,运用Smart pls4.0进行数据分析。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914,高于可接受的阈值0.8,表明数据集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各个变量的平方根(AVE)均大于该变量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性,因此认为数据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所有变量的测量题项的外部因子载荷值都大于0.7,没有需要删除的题项。所有的方差膨胀系数(VIF)在1.801到2.919之间,说明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见表1)。
2.4 结构模型检验
本研究利用Bootstrap方法抽样5000次来计算各路径系数及其显著性,最终形成的结构方程模型各路径系数见表2,所有研究假设均得到验证。
3 数据结果分析
3.1 感知威胁:隐私保护的激发动因
研究认为,青少年的感知威胁对青少年网络隐私保护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青少年的感知威胁不仅包含对隐私泄露后果严重性的评估,也涵盖对隐私泄露发生可能性的认知。随着青少年对社交媒体网络隐私威胁感知的增加,其保护隐私的意愿会显著增强。利用危机教育可以有效增强青少年的网络隐私威胁感知,从而增强隐私保护意愿。
3.2 反应成本:隐私决策的心理考量
研究认为,青少年的反应成本对青少年网络隐私保护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青少年在尝试理解和遵循社交媒体平台的隐私政策时,往往感到信息量大且难以理解,这会增加采取隐私保护措施的认知成本。理解并减少青少年的反应成本,对于促进青少年采纳有效的网络隐私保护措施至关重要。
3.3 自我效能:隐私决策的自信程度
研究认为,青少年的自我效能越强,越倾向于积极保护自己的网络隐私。青少年高自我效能的表现是基于他们对自己能够成功应对网络隐私威胁的信心,这种信心增强了他们在面对隐私风险时采取保护行动的意愿。具备高自我效能的青少年在遇到隐私安全威胁时,会主动寻找解决方案,降低隐私泄露的风险。
3.4 反应效能:保护措施的效果认知
研究认为,青少年的反应效能对青少年网络隐私保护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反应效能体现为青少年对采取特定隐私保护措施能够有效防范隱私泄露的认知,这种认知会增强青少年的能动性,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采取行动保护自己的隐私。面对网络隐私威胁,高反应效能的青少年能够在评估各种保护策略的优劣后,选择最合适的应对方法,因此需要提升青少年的网络决策能力,增强青少年的反应效能。
3.5 信任度:社交媒体的信任网络
研究认为,青少年的信任度会削弱青少年的网络隐私保护意愿。具体而言,平台信任度与平台人际关系信任度均显著影响青少年的隐私保护意愿。平台信任主要涉及青少年对社交媒体平台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措施的信赖;人际信任主要指青少年对社交网络中其他用户的信任。这一结论与牛静等人(2019)的研究结论相吻合,社交媒体信任会负向影响用户的隐私风险感知[5]。
3.6 隐私关注:隐私决策的主要依据
研究认为,拥有高隐私关注的青少年具有更强的网络隐私保护意愿。在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青少年对隐私的关注不仅提升了对隐私风险的认识,还增强了保护个人信息的紧迫感,从而激发了保护隐私的意愿。通过家校联动教育促进青少年对个人信息的关注,可以增强青少年的网络隐私保护动机。
4 结语
对青少年社交媒体用户的网络隐私保护意愿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青少年在使用社交媒体中的感知威胁、自我效能、反应效能和隐私关注会增强青少年的网络隐私保护意愿,信任度和反应成本会削弱青少年的网络隐私保护意愿。本文以河北省H中学为例,对青少年网络隐私保护意愿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样本选择范围较小,今后的研究可以扩大范围,选择城市和农村或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进行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 刘鸿莹,张春龙,曲靖野,等.隐私疲劳视角下智能穿戴设备用户隐私信息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科学,2022,40(7):37-47,54.
[2]兰克顿 N K,麦克奈特 D H,特里普 J F.隐私管理策略:用户隐私行为的聚类分析[J].计算机与人类行为,2017(76):149-163.
[3] 库马尔 S,库马尔 P,巴斯克 B.在线社交网络用户的信任、隐私关注和行为意向之间的相互作用[J].行为与信息技术,2018,37(6):622-633.
[4] 谈津,吕欣烨,韩啸.基于“态度-意愿-行为”框架的个体隐私保护行为影响机制研究[J].情报探索,2023(1):8-15.
[5] 牛静,孟筱筱.社交媒体信任对隐私风险感知和自我表露的影响:网络人际信任的中介效应[J].国际新闻界,2019,41(7):91-109.
作者简介:王晓峰(1997—),男,河北承德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社交媒体。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基于社交网络的谣言传播模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YCX22_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