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药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损伤及血清p53、MDA、GSH-Px的影响
2024-05-12孙苗苗张淑惟
孙苗苗 张淑惟
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甘肃省平凉市 744000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主要指的是胃黏膜出现萎缩性改变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属于消化系统的常见病症。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CAG归于胃癌前疾病行列,同时出现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生化患者癌变的风险较高。因此,对CAG进行早期识别并治疗,防止胃癌发病,对于降低胃癌发生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价值。以往临床上对于CAG多采取对症四联疗法进行治疗,但CAG症状多反复发作,病程较大,西药治疗效果有限,同时为患者和社会带来较大经济负担。随着中医药疗法在治疗CAG中的发展,越来越多学者推荐应用针灸、艾灸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研究发现[1],采取隔药灸的方式能够提升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的治疗效果,促进胃黏膜修复。还有研究显示,将隔药灸应用于人体,提升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2],但采取隔药灸治疗是否能够改善患者黏膜病变程度,抑制其癌变情况,尚无确切定论。因此,为了提升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探讨了隔药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损伤及血清p53、MDA、GSH-Px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5.23±11.78)岁。病程0.5~8年,平均病程(5.89±1.38)年。根据木村—竹本法进行胃镜镜下分型,其中C1型24例,C2型26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31~66岁,平均年龄(44.31±12.05)岁。病程0.6~10年,平均病程(5.68±1.27)年。胃镜分型中,C1型21例,C2型29例。两组患者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通过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3],且胃镜诊断出现胃黏膜损伤,即部分黏膜血管显露,伴随结节状或黏膜颗粒等表现,黏膜红白相间;病理诊断显示固有腺体萎缩;年龄≥18周岁;病程超过3个月;意识清晰、有沟通能力;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其合并十二指肠组织或胃部肿瘤等;合并精神疾病者;病历资料不全;沟通障碍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合并恶性肿瘤、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或严重贫血者。
1.3 方法 对照组,口服克拉霉素(上海雅培制药有限公司, H20033044)2次/d,0.5g/次,奥美拉唑(海口奇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20059393)2次/d,20mg/次,阿莫西林(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 H20003263)2次/d,1g/次,口服胶体果胶铋(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H20059181),2次/d,200mg/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隔药灸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选取患者的内关双穴、足三里双穴、气海穴、中脘穴。将含有肉桂、制附子等中药进行碾粉,加入黄酒调制成厚糊状制作成药饼,每个药饼含黄酒3g、药粉2.5g。分别将药饼放置在艾灸托具的下层,并在铁丝网上防止直径2cm,长17mm,重约为1.8g艾炷,点燃之后防止在穴位上进行隔药灸,每个穴位每次灸1壮,3次/周。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后对比临床疗效。
1.4 观察指标 (1)疗效评估:依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与《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共同拟定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治疗后患者嗳气反酸、胃脘胀满、胃脘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通过病理学组织检查证实肠化、腺体萎缩消失或正常,通过胃镜检查可发现胃黏膜慢性炎症减轻到轻度或完全消失为痊愈。治疗后患者嗳气反酸、胃脘胀满、胃脘痛等临床明显改善,通过病理学组织检查证实肠化、腺体萎缩明显改善或减轻,通过胃镜检查可发现胃黏膜慢性炎症减轻或减轻2个级别为显效。治疗后嗳气反酸、胃脘胀满、胃脘痛等临床症好转,病理检查患者肠化、腺体萎缩程度减轻1级,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的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病理及胃镜检查未见明显好转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炎症因子: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3)胃黏膜损伤程度:分别在治疗前后应用Guth计分法评价患者胃黏膜损伤指数(UI)。并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生产企业:美国BIOPAC)检测胃黏膜血流量(GMBF),通过A cqknowledge V3.5软件绘制曲线进行计算。(4)分别在治疗前后抽取空腹静脉血5mL,离心15min后取上层清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53蛋白水平,应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水平,应用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316,P=0.021<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炎症因子水平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GF-β1、IL-18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症因子对比
2.3 血清p53、MDA、GSH-Px水平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53蛋白、MDA水平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GSH-Px水平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p53、MDA、GSH-Px水平对比
2.4 胃黏膜损伤程度 治疗后,两组患者UI降低,GMBF增加,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见表4。
表4 两组胃黏膜损伤程度对比
3 讨论
中医认为,脾胃属人体后天之本,属气血生化之源。因此本病的发生以脾胃虚弱为主,同时加上外感寒邪、胃失和降、气机不畅、情志不舒、饮食不节,导致嗳气反酸、恶心呕吐、腹胀痞闷等不适症状。隔药灸主要是通过皮肤与艾炷之间放置药材或药物施灸的一种方法,可直接将药物从皮肤吸收,并取相关穴位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研究发现[4],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采取隔药灸治疗能够改善慢性萎缩性的治疗效果,提升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因此,本研究探讨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隔药灸对我院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提示采取隔药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效果更好。这主要是因为,隔药灸能够通过体表穴位应用艾灸的热力,将药物透过皮肤,具有药化效应、辐射效应和温热效应,从而发挥穴位、药物和灸的联合使用,提升药物穿透力。本研究所采用的药物为肉桂和制附子,其中肉桂镇静镇痛、补火壮阳、活血通经,制附子可散寒止痛、补益肾阳,两者共同作用达到理气和中、温阳健脾治其本,活血化瘀、清热燥湿治其标,改善患者食欲减退、胃脘疼痛等症状。同时内关能够宁神和胃,治疗不思饮食、呕吐呃逆等症;足三里属于胃之下合穴,属于脏腑疾病的主要穴位[5];足三里联合内关穴,可体现中医治病整体观念,在足三里调节胃气,内关宁神和胃,相辅相成;气海穴属于元气之海,藏精之府,与足三里相配,能够升阳健运,可助胃熟谷;足三里和中脘穴相配,具有共同特性,可相互协调增强同调腑气,达到和胃止痛之效,可进一步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6]。
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GF-β1、IL-18和IL-6相关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当机体出现创伤或感染可迅速增加TGF-β1、IL-18和IL-6等炎症因子水平。观察组患者TGF-β1、IL-18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也证明了采取隔药灸治疗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另外,本文结果还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UI水平降低,GMBF水平增加,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提示采取隔药灸能够减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损伤,增加患者胃黏膜血液供应。这可能是因为,隔药灸通过调节应激水平,经过转化后活化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等炎症相关通路,并活化蛋白激酶,调节机体炎症因子反应水平,降低黏膜损伤。
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53蛋白、MDA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GSH-Px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53蛋白属于抑癌基因的一种,在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调控过程之中具有重要价值。以往研究表明[7],p53蛋白在胃癌患者和胃癌前病变患者的血液与胃黏膜组织中呈现阳性表达现象。因此p53蛋白对于评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化程度具有重要价值,其水平越高越代表患者的病变分化程度越高。而观察组患者p53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采取隔药灸联合常规治疗能够抑制患者病变分化程度,改善患者胃黏膜状态,治疗效果更好。研究发现[8],氧自由基和抑癌基因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其中氧自由基的主要体现在对胃黏膜所造成的损伤层面,若出现过度反应会促使毒素生成,对胃黏膜造成损伤。MDA作为脂质过氧化代谢的重要产物,与其他物质结合之后会导致胃黏膜损伤加重,因此临床上多用MDA水平检测来反映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病理损伤程度。GSH-Px属于清除自由基的一个重要酶类物质,在胃壁内表达活性较高,能够保护细胞免受自有其侵害。有研究发现,GSH-Px水平降低会促使机体对抗自由基能力降低,导致胃黏膜损伤加剧。本文中,观察组患者MDA低于对照组,GSH-Px高于对照组,也证明了采取隔药灸治疗能够减轻胃黏膜损伤程度,提升患者对抗自由基能力。
综上所述,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隔药灸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对患者胃黏膜的损伤,纠正氧化损伤,抑制疾病发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