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NT 树脂基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优化设计

2024-05-09贾文斌方磊张根史剑何泽侃宣海军

航空学报 2024年7期
关键词:断裂韧性碳纳米管臭氧

贾文斌,方磊,张根,史剑,何泽侃,宣海军

1.浙江大学 能源工程学院,杭州 310027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能源与动力学院,南京 210016

3.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成都 610500

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抗疲劳、耐腐蚀等特点,目前已在航空航天、能源机械等领域代替传统的金属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3]。为了减轻发动机重量,提高其推重比,目前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已经应用于国内外先进发动机冷端部件,如美国GE90 发动机的风扇叶片,F119、PW4084和PW4168 的出口 导流叶片,GENx、F404和F414 发动机的机匣[4]以及中国某发动机的外涵道机匣。可见,在目前航空发动机的轻质化和高性能化方面,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随着对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的深入研究以及测试技术的发展[6-8],研究人员发现与碳纤维相比,CNT 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和更低的密度,是树脂基复合材料增强相的理想材料[9]。因此,近些年对CNT 树脂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成为了热点。

Tang等[10-11]对CNT 树脂基复合材料进行了拉伸试验和CT(Compact Tension)实验,研究了不同CNT 含量对复合材料弹性模型、拉伸强度和断裂韧性的影响。Chen等[12]基于剪滞理论和断裂力学,分析了界面长度和界面剪应力对CNT 树脂基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影响。亚斌[13]对CNT 树脂基复合材料进行了拉伸实验和三点弯曲实验,研究了CNT 含量和CNT 长度对复合材料弹性模量和断裂韧性的影响。施雪军和任一丹[14]对CNT 树脂基复合材料进行了冲击实验和拉伸实验,研究了CNT 含量对复合材料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的影响。王卫芳等[15]将CNT和石墨烯(Graphene Nanoplatelets,GNP)作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增强相,研究了CNT和GNP 的混合比例对复合材料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和极限应变的影响。王颖等[16]对CNT 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了改性的CNT 对复合材料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的影响。目前虽然有许多关于CNT 复合材料的研究,但是有2 个关键问题没有解决。

第1 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制备力学性能优异的CNT 树脂基复合材料。CNT 树脂基复合材料单边缺口弯曲(Single-Edge Notched Bend,SENB)试件在制备的过程中存在3个问题:①碳纳米管之间的强范德瓦尔斯力使其存在团聚现象,如何有效打破碳纳米管的团聚;② 对碳纳米管进行分散处理时,容易将碳纳米管切断,如何在不破坏碳纳米管结构的境况下对碳纳米管进行分散处理;③碳纳米管和液态树脂的混料在常温下黏度很高,不能流动,如何对混料进行搅拌。目前,主流的分散方法为球磨处理[17]、超声波处理[18]和强酸化学处理[19]。球磨处理对碳纳米管的分散效果不明显,并且会使部分团聚更加密实[17];超声波处理和强酸化学处理分散效果较好,但是能量较大的超声波和强酸的强氧化作用会破坏碳纳米管的结构,甚至将长碳纳米管切成多段短碳纳米管,严重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17]。第2 个关键问题是CNT 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的微观参数难以直接测量。界面的微纳观参数对宏观力学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表征以获得微纳观参数和宏观力学性能的定量关系,亟待解决。

为解决上述两个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1 套CNT 树脂基复合材料SENB 试件制备工艺,并采用制备的SENB 试件进行断裂韧性实验,提出了微观参数的表征方法和测量方法,并通过测量得到的微纳观参数,定量研究了微纳观参数界面长度和C—C 键密度对宏观断裂韧性的影响以及断裂韧性优化设计问题。

1 CNT 复合材 料SENB 试件制备

1.1 原材料选用

为研究界面长度对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影响,采用表1 所列3 种不同长度、相同直径的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内外径 分别是5 nm和20 nm。MWCNTs 由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纯度大于97%。树脂采用双酚A 型环氧树脂(Diglycidyl Ether of Bisphenol A,DGEBA),环氧值为0.51。固化剂采用甲基六氢苯酐(Methylhexahydrophthalic Anhydride,MHHPA)。

表1 3 种长度、5 种臭氧处理时间的MWCNTsTable 1 MWCNTs with 3 different lengths for 5 different oxidation times

1.2 碳纳米管臭氧处理

为了研究界面C—C 键密度对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影响,对MWCNTs 进行4 种不同时长的臭氧处理,并采用S0~S4、M0~M4、L0~L4 进行编号,如表1 所列。碳纳米管的臭氧处理过程如图1 所示,分为4 个步骤:

图1 臭氧处理CNTFig.1 CNT ozone treatment

1)将碳纳米管平铺在反应器中,用硅胶管将臭氧发生器出气口和反应器进气口连接。

2)启动臭氧发生器,通过臭氧分析仪的监测,使反应器中臭氧浓度和流速保持在130 mg/L和4 L/min。

3)根据表1 调整臭氧处理时间。

4)关闭臭氧发生器,回收臭氧处理后的碳纳米管。

1.3 CNT 树脂基复合材料SENB 试件制备工艺

CNT 树脂基复合材料SENB 试件的制备工艺如图2 所示,分为7 个步骤:

图2 CNT 复合材料SENB 试件制备工艺Fig.2 Processing scheme for CNT composite SENB specimen

1)预混合。使用均质机对1wt%MWCNTs和液态树脂进行预混合,得到预混料。

2)分散。设置三辊机的入料辊、中间辊和出料辊的转速比ω1∶ω2∶ω3=1∶3∶9,其中出料辊的转速为300 r/min。将预混料在不同辊间距下进行剪切分散,辊间距按50、35、25、15、10、5 μm 依次递减。其中在辊间距5 μm 下进行10次剪切分散处理,得到高分散度的混料。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三辊机分散是得到碳纳米管高分散度复合材料的关键,因为三辊机在利用剪切力能有效打破碳纳米管团聚的同时,不会将碳纳米管切断。

3)混合。设置油浴锅温度为60 ℃,将装有混料的烧杯放入油浴锅中,使常温下不能流动的高黏度混料可以流动。加入配比好的固化剂到烧杯中,使用高速搅拌机在1 000 r/min 下搅拌40 min,得到高分散度的母料。

4)浇注。将模具加热到70 ℃,将母料浇注到模具中。

5)脱气。使用真空干燥箱对母料进行70 ℃下20 min 的脱气处理。

6)固化成型。采用90 ℃下30 min+120 ℃下120 min+140 ℃下120 min 的固化工艺,使用鼓风烘箱对母料进行固化处理。固化后在鼓风烘箱内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碳纳米管树脂基复材。

7)机械加工。按照ASTM D5045 标准机械加工出单边缺口,再用锋利的刀片在缺口根部轻轻敲击出预制裂纹,得到SENB 试件。

2 断裂韧性实验

按照ASTM D5054 标准开展断裂韧性实验。

2.1 SENB 试件设计

SENB 试件的尺寸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试件厚度B和宽度W 的关系需要满足B=W/2。

2)试件长度Ls和宽度W 的关系需要满足Ls=4.4W。

3)裂纹长度a和宽度W 的关系需要满足0.45

根据以上要求,设计的SENB 试件尺寸如图3(a)所示,宽度W=16 mm,厚度B=8 mm,长度Ls=70.4 mm,裂纹长度a=8 mm。SENB 试件实物如图3(b)所示,为保证试件成功脱模设计了脱模倒角。

图3 复合材料SENB 试件Fig.3 Composite SEBN specimen

SENB 试件的编号与MWCNTs 的编号一致。使用纯树脂制备试件作为对照组,编号E0。每种情况制备4 根试件,共64 根试件。

2.2 实验设备

实验采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ETM10 4B,该试验机精度等级为0.5级,即力和位移的试验测量偏差在0.5%以内,可保证试验结果的精确性。

2.3 三点弯实验台设计

三点弯实验台由压头、支撑滚子和基座组成,如图4所示。三点弯实验台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图4 三点弯实验台Fig.4 Three-point bend test bench

1)压头和支撑滚子采用相同的直径D,且直径D和试件宽度W 的关系需要满足0.5W

2)支撑滚子应能滚动并稍微向外移动,使试件和支撑滚子始终保持滚动接触,减小试件和支撑滚子间摩擦引起的误差。

3)两个支撑滚子应用低张力橡皮筋拉紧,使其紧靠在基座凹槽的边缘,以保证两支撑滚子的跨距为4W。

4)基座的凹槽深度为0.6D。

根据以上要求,对3 点弯实验台的压头、支撑滚子和基座进行了设计。

2.4 实验方法

实验采用施加位移载荷,加载速率为0.5 mm/min,如图5 所示。一共进行16 组实验,每组实验重复4次,共64 根试件。

图5 试件加载方式Fig.5 Loading method of specimen

2.5 断裂韧性计算方法

临界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PQ为实验测得的临界载荷。

2.6 断裂韧性实验结果

表2 给出临界应力强度因子和相对增韧率的实验值,可以看出,16 组SENB 试件的临界应力强度因子分散性均在0.06 之内,证明实验数据的有效性。4.3 节和4.4 节将根据表2 的实验结果,详细分析微纳尺度参数(界面C—C 键密度ρ0和界面长度L)对宏观韧性的影响。

表2 临界应力强度因子和相对增韧率的实验值Table 2 Experimental values of critical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and fracture toughness enhancement rate

3 微纳观结构和参数测量方法

3.1 复合材料断面微观形貌

为了研究断面处碳纳米管的失效形式,对断面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ESEM)FEI NovaNano SEM 450 进行拍摄。

3.2 CNT 分散度

碳纳米管在树脂中的分散度直接决定复合材料性能的好坏,其分散度为反映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参数。采用激光粒度分布测试仪JL-6000 测量母料中的粒径分布,表征碳纳米管分散度。由于树脂不溶于水,需先将母料加入二甲基乙酰胺(Dimethylacetamide,DMAC)稀释,再进行测量。

3.3 界面C—C 键密度

为了定量研究界面C—C 键密度和断裂韧性的关系,需确定界面C—C 键密度和臭氧处理时间的关系。采用拉曼光谱仪LabRAM HR Evolution和同步热分析仪STA 449 F5 Jupiter 分别测量复合材料的MWCNTs 切向振动模式(G 模)强度和放热峰面积。并采用G 模强度和放热峰面积来表征界面C—C 键密度,进而研究界面C—C 键密度和臭氧处理时间的定量关系。

4 结果与讨论

4.1 碳纳米管在树脂中的分散度

对3 种不同长度碳纳米管的母料进行测试得到粒径分布结果如图6 所示。可以看出,3 种长度碳纳米管母料中的粒径都呈现单峰分布,即母料中特别大和特别小的粒径占比很小。大粒径占比小,说明碳纳米管团聚已被打破;小粒径占比小,说明碳纳米管没有被切断。证明了提出的碳纳米管树脂基复合材料SENB 试件制备工艺的有效性。

图6 MWCNT 团聚的粒径分布Fig.6 Size distributions of MWCNT agglomerates

由图6 还能看出,3 种长度碳纳米管母料中的中位径(D50=1.59,6.09,20.2 μm)均小于其碳纳米管长度(2、10、30 μm),说明碳纳米管团聚已被打破,碳纳米管在树脂中高度分散。

为了测量母料固化后的碳纳米管分散度,对复合材料断面进行FESEM 测量,结果如图7 所示。可以看出,固化后碳纳米管依然分布均匀,证明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图7 复合材料断面FESEM 照片Fig.7 FESEM micrographs of composite fracture surfaces

4.2 界面C—C 键密度和臭氧处理时间的关系

通过调整碳纳米管的臭氧处理时间控制界面C—C 键密度,为了定量研究界面C—C 键密度和断裂韧性的关系,需确定界面C—C 键密度和臭氧处理时间的关系。碳纳米管中π 键中的C=C 双键(碳碳双键)不能直接和树脂分子发生化学反应。通过臭氧处理,碳纳米管中π 键中的C=C 双键被打开,之后,可与树脂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在界面处形成C—C键。因此,碳纳米管中C=C 双键越少,界面处形成的C—C 键就越多。碳纳米管的G 模表征C=C 双键切向振动,G 模强度可直接反映C=C 双键数量的多少。因此对复合材料进行拉曼光谱测试,采用G 模强度来表征界面C—C 键密度。

3 种不同长度碳纳米管下G 模强度和臭氧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8 所示。可以看出,G 模强度和臭氧处理时间呈线性关系,即C=C 双键数量和臭氧处理时间呈线性关系。相同长度的碳纳米管,C=C 双键和C—C 键的总数量是定值。因此,界面C—C 键密度和臭氧处理时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图8 3 种不同长度碳纳米管下G 模强度和臭氧处理时间的关系Fig.8 Relationship between G mode intensity and oxidation time for 3 different carbon nanotube lengths

为了验证上述结论的正确性,对复合材料进行了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测量,用放热峰面积来表征界面C—C 键密度。在复合材料固化成型的过程中,界面处C—C 键形成的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因此,界面C—C 键密度也可以由放热峰面积来表征。

3 种不同长度碳纳米管下放热峰面积和臭氧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9 所示。可以看出,放热峰面积和臭氧处理时间呈线性关系,即界面C—C 键密度和臭氧处理时间呈线性关系,证明了式(3)的正确性。

图9 3 种不同长度碳纳米管下放热峰面积和臭氧处理时间的关系Fig.9 Relationship between exothermic peak area and oxidation time for 3 different carbon nanotube lengths

4.3 微纳尺度参数界面C—C 键密度ρ0 对宏观韧性的影响

界面C—C 键密度和臭氧处理时间呈线性关系,故采用臭氧处理时间来表征界面C—C 键密度ρ0。

图10(实验数据拟合曲线)给出了3 种长度碳纳米管下相对增韧率和臭氧处理时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当从0 增大到15 min时,3 种长度碳纳米管(2、10、30 μm)的大幅增加,分别增加了15%、14%和15%;在从15 min 增大到60 min 的过程中,3 种长度碳纳米管的增幅减小,均小于10%;当从60 min 增大到120 min时,3 种长度碳纳米管的突降,分别下降了21%、27%和31%。

图10 相对增韧率和臭氧处理时间的关系Fig.10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ve fracture toughness enhancement rate and oxidation time

4.4 微纳尺度参数界面长度L 对宏观韧性的影响

假设CNT 单向均匀分布在基体中,当裂纹穿过基体时,桥接的CNT 被划分成两个部分,较短的那一部分被拔出或拔断的可能性更大。因此,界面长度L=0~LCNT/2,其中LCNT为CNT 长度,根据统计的观点,界面长度L 的平均值为LCNT/4。采用碳纳米管长度LCNT来表征界面长度L。

图11(实验数据拟合曲线)给出了5 种臭氧处理时间下相对增韧率和碳纳米管长度LCNT的关系。当界面CNT 的主要失效形式为CNT 拔出时为弱界面;当界面CNT 的主要失效形式为CNT 拔断时为强界面。由图11(a)可以看出,对于弱界面,当LCNT从2 μm 增大到10 μm时,3 种臭氧处理时间(0、15、30 min)下的大幅增加,分别增加了12%、11%和13%;当LCNT从10 μm增大到30 μm时,3 种臭氧处理时间下的几乎不变,分别仅下降了2%、1%和2%。图11(b)可以看出,对 于强界面,当LCNT从2 μm 增大到10 μm时,2 种臭氧处理时间(60、120 min)下的大幅增加,分别增加了13%和7%;当LCNT从10 μm 增大到30 μm时,2 种臭氧 处理时 间下的分别下降了5%和9%。

图11 相对增韧率和碳纳米管长度的关系Fig.11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ve fracture toughness enhancement rate and carbon nanotube length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20-22]认为碳纳米管长度越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越好。从图11(a)可以看出,对于弱界面,当LCNT从10 μm 增大到30 μm时下降。这是因为长的碳纳米管容易弯曲,使得碳纳米管并不始终沿着轴向方向受力,从而导致断裂韧性略微降低。因此,碳纳米管长度越长,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不一定越好。

还有一些研究[12,23-24]发现长碳纳米管会导致复合材料增韧率下降,并认为其主要原因是长碳纳米管的自我缠绕和团聚。但从图6(c)和图7(c)可以看出,采用提出的制备工艺,长碳纳米管并没有出现自我缠绕和团聚。从图11(b)中发现,对于强界面下降的原因是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的失效形式开始从拔出向拔断转变,此过程释放了大量的能量,从而导致增韧率下降。

4.5 设计微纳尺度参数优化宏观韧性

从表2 可以看出,当LCNT=10 μm、tO3=60 min时(69%)最大,即试件M3 的断裂韧性最大。因此,以试件M0、M3和M4 为研究对象,每组研究对象有4 个试件,对每个试件断面随机的2 个位置进行FESEM 测量。

M0、M3和M4中的CNT 两种失效形式占比如图12 所示,断面的FESEM 照片如图13 所示。从图12 可以看出,M0 中CNT 拔出占比高达73%,其主要失效形式是CNT 拔出,如图13(a)所示;M4中CNT 拔断占比高达83%,其主要失效形式是CNT 拔断,如 图13(c)所示;M3 中CNT 拔出和CNT 拔断的占比相近,分别为52%和48%,其失效形式从CNT 拔出转变为CNT 拔断,如图13(b)所示。因此,当失效形式从CNT 拔出转变为CNT拔断时,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最大。此时的LCNT和可作为断裂韧性的最优设计参数。

图12 M0、M3和M4 中的CNT 两种失效形式占比Fig.12 Percentage of two CNT failure modes in M0,M3 and M4

图13 断面的FESEM 照片Fig.13 FESEM micrographs of fracture surfaces

M0、M3和M4 中CNT 拔出长度 见图14,可以看出,臭氧处理时间越长,CNT 拔出长度越短。相同长度的CNT,臭氧处理时间越长,界面C—C键密度越大,界面强度越大。但是并非界面强度越大,断裂韧性越大。断裂韧性取决于CNT 拔出过程中所消耗能量。M0 的CNT 拔出长度长(伸长位移大),但界面强度低(拔出力小),其消耗能量小;M4 的界面强度高(拔断力大),但是CNT 拔出长度短(伸长位移小),其消耗能量小;M3 的CNT 拔出长度长(伸长位移大),界面强度大(拔出力大),其消耗能量大。因此,同时满足界面强度大和CNT 拔出长度长时,即当失效形式从CNT 拔出转变为CNT 拔断时,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最大。

图14 M0、M3和M4 中CNT 拔出长度Fig.14 CNT pullout lengths in M0,M3 and M4

4.6 宏观断裂韧性优化方案

根据以上实验结论,提出一种方便实现的断裂韧性优化方案(见图15):

图15 断裂韧性优化方案流程图Fig.15 Flow chart of fracture toughness optimization scheme

1)选择碳纳米管长度和臭氧处理时间。

2)制备复合材料SENB 试件,进行断裂韧性实验。

3)对断面进行FESEM 测量,观察其失效形式占比。

4)如果断面处的CNT 拔出的占比高,增加碳纳米管长度或延长臭氧处理时间;如果CNT拔断的占比高,减少碳纳米管长度或缩短臭氧处理时间。

5)直到观察到CNT 拔出和CNT 拔断近似相等时,得到断裂韧性最优的复合材料。

5 结论

提出了一套CNT 树脂基复合材料SENB 试件制备工艺,制备3 种CNT 长度在5 种臭氧处理时间下的SENB 试件进行断裂韧性实验。通过测量微纳观参数,定量研究了C—C 键密度和界面长度对宏观韧性的影响。最后,提出通过微纳参数对宏观断裂韧性进行优化的方案。结论如下:

1)实现了一种碳纳米管树脂基复合材料SENB 试件制备工艺,可在打破碳纳米管团聚的同时不切断碳纳米管,得到高度分散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母料中CNT 分布均匀,粒径呈单峰分布,且D50均小于CNT 长度。

2)界面C—C 键密度和臭氧处理时间呈线性关系,相对增韧率随着臭氧处理时间延长先大幅增加后大幅下降,即存在临界界面C—C 键密度使得复合材料的相对增韧率最大。弱界面的相对增韧率随着界面长度增加先大幅增加后略微下降;强界面的相对增韧率随着界面长度增加先大幅增加后大幅下降。

3)当断面的CNT 拔出和拔断的占比相近(即复合材料失效形式从CNT 拔出转变为拔断)时断裂韧性最大。

猜你喜欢

断裂韧性碳纳米管臭氧
文印室内臭氧散发实测分析及模拟
西南铝主编起草的国家标准《铝合金断裂韧性》通过审定
页岩断裂韧性实验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看不见的污染源——臭氧
利用臭氧水防治韭菜迟眼蕈蚊
碳纳米管阵列/环氧树脂的导热导电性能
焊后热处理对海洋平台用钢焊缝低温断裂韧性的影响
聚赖氨酸/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测定大米中的铅
拓扑缺陷对Armchair型小管径多壁碳纳米管输运性质的影响
臭氧分子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