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腹逐瘀汤配合中药热罨包治疗痛经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疗效

2024-05-08丘东娴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8期
关键词:寒凝血瘀中药

丘东娴

(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广东 广州 511300)

痛经是指女性正值经期、经行前后,有痛引腰骶疼痛、剧痛晕厥等症状出现,还可称为“经行腹痛”。西医将痛经分成两种类型,即原发性与继发性,其中前者又被称为功能性痛经,多发生于青少年女性人群,患者生殖器官不存在器质性改变,后者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人群,引发因素有很多种,比如器质性病变引发,包括子宫腺肌症、盆腔炎等。其中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证候实证以寒凝血瘀证为主[1]。在实证患者中,寒凝血瘀证患者约占68.2%,因此对此证型痛经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本文主要选取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为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进行讨论,其治疗坚持活血化瘀原则,同时注意温经止痛,方药为少腹逐瘀汤,同时与中药热罨包配合治疗,重点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通过观察发现,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采用该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68 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治疗的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2022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按照1:1 的比例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23.21±3.53)岁,最高年龄34 岁,最低年龄16岁,痛经时间平均为(3.52±1.02)年,时间最长10 年,时间最短1 年;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23.13±3.45)岁,最高年龄35 岁,最低年龄17 岁,痛经时间平均为(3.58±1.12)年,时间最长11 年,时间最短半年。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1)年龄在16 ~38 岁之间;(2)病情与临床诊断标准相符[2];(3)了解本研究内容,主动配合治疗与研究。排除标准:(1)研究期间,由于自身因素不能配合完成研究,影响临床观察;(2)治疗过程中服用止痛类药物,难以对其疗效进行判定;(3)由于自身体质因素影响造成不良反应,无法继续参与治疗与研究;(4)近期无痛经症状出现;(5)存在精神、认知功能障碍,无法顺利完成治疗及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方案,给予布洛芬缓释片(H44025287)治疗,由惠州大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日2 次,每次剂量50 ~100 mg。观察组采用少腹逐瘀汤配合中药热罨包治疗。药方组成为茯苓、赤芍各15 g,干姜、当归、蒲黄、延胡索、川芎、没药、五灵脂各10 g,肉桂6 g,小茴香5 g。水煎服,每2 日服用1 剂,每剂分6 次服用,服用4 剂。中药热罨包组成包括吴茱萸、莱菔子、白芥子各50 g,荜菝、厚朴、苏子各30 g。将以上药物打成粉末,取粗盐250 g 与其混合,并以无纺布袋将其盛装起来,将适量清水喷洒到药物中,轻微潮湿后放入微波炉加热至70℃,用治疗巾将其包裹起来,置于耻骨与脐之间,每日1 次,每次时间为30 min。月经来潮前5 d 开始使用,每次均使用7 d,进行为期3 个月经周期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临床疗效的评估均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依据。治愈:临床症状均消失,停药后3 个月及以上均无复发,疗效指数在95%以上;显效:腹痛等症状均明显改善,可以正常工作,不需要服药,疗效指数70%~95%;有效:腹痛等症状有所缓解,服药后可以正常工作,疗效指数30%~69%;无效:以上情况均不满足[3]。治愈、显效与有效例数之和在总例数中所占百分比即总有效率。(2)痛经症状积分。痛经症状评估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依据,指标包括痛经持续时间、腹痛严重程度以及其他不适症状等,得分与痛经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4]。(3)疼痛程度。采用VAS 评估疼痛情况,分数与患者疼痛程度之间为正比例关系[5]。(4)生活质量。采用SF-36 量表评估生活质量,得分与生活质量之间为正比例关系[6]。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8.0 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实施χ2检验、t检验,分别表示为(%)和(±s)的形式。最终统计学结果如为P<0.05,说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从表1 来看,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痛经症状积分

从表2 来看,治疗前,两组在痛经症状积分上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观察组的痛经症状积分明显更低(P<0.05)。

表2 痛经症状积分(分,±s)

表2 痛经症状积分(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4) 17.39±3.13 3.26±1.52对照组(n=34) 17.31±3.01 6.33±2.69 t 值 0.107 5.793 P 值 0.914 <0.001

2.3 疼痛程度

从表3 来看,治疗前,两组在VAS 评分上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观察组的VAS 评分明显更低(P<0.05)。

表3 VAS 评分(分,±s)

表3 VAS 评分(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4) 6.35±0.58 2.12±0.62对照组(n=34) 7.12±0.46 4.36±0.52 t 值 6.065 16.141 P 值 0.000 <0.001

2.4 生活质量评分

从表4 来看,治疗前,两组在SF-36 评分上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观察组的SF-36 评分明显更高(P<0.05)。

表4 两组SF-36 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SF-36 评分比较(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images/BZ_164_1250_432_1253_438.png观察组(n=34) 67.29±4.49 92.77±6.88对照组(n=34) 67.76±5.88 84.28±7.57 t 值 0.370 4.839 P 值 0.712 <0.001

3 讨论

临床上在对痛经进行治疗时,需坚持解痉止痛原则,主要实施一般治疗,或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药物、手术治疗。一般治疗的方法有体育锻炼、心理疏导等,药物治疗主要是采用口服避孕药、非甾体抗炎药或钙离子通道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明确,但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并且远期疗效不确定,停药后腹痛等症状可能会再次发生[7]。

中医认为,痛经的病位在冲任和子宫,主要病机为“不通则痛”。寒凝血瘀证痛经在治疗中,应予以少腹逐瘀汤治疗,可充分温经散寒、化瘀止痛。该药方为活血化瘀方剂,逐少腹之瘀血为其重点治疗目标[8]。方剂中干姜、肉桂、小茴香可发挥温经散寒之功效,川芎、当归、赤芍这几种药物的主要作用在于养营活血,没药、五灵脂、蒲黄以及延胡索可起到化瘀止痛之功效。该方剂可充分散寒行血,使子宫与冲任血气调和、顺畅[9]。中药热罨包是指对药物进行加热,在热力作用与经络传导以及穴位贴敷作用下,起到活血止痛和温经散寒的作用。中药热罨包中的吴茱萸性热、味苦,是一种芳香温里药,可起到散寒止痛之功效,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可充分发挥出其散寒作用,与粗盐一同加热,可引导药物直接在腹部发挥作用,从而发挥其祛邪扶正、温经散寒的作用[10]。

本次研究中,共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6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行中医疗法(少腹逐瘀汤配合中药热罨包)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1%,对照组为70.06%,其中观察组除1例无效外,其余患者腹痛症状均显著改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在痛经症状积分、VAS 评分以及SF-36 评分上,组间对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在痛经症状积分、VAS 评分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在SF-36 评分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提示与西医疗法相比,中医疗法(少腹逐瘀汤配合中药热罨包)治疗痛经寒凝血瘀证的整体效果更加明显,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分析原因为,中药治疗可以对前列腺素合成酶活性起到有效抑制作用,从而减少机体前列腺素生成,减小子宫痉挛或收缩强度,从而缓解患者的痛经症状。同时,中药热罨包可以对机体感受神经发挥有效作用,从而达到缓解痛经的目的。另外,口服少腹逐瘀汤与中药热罨包合用,内外合治,可以在活血化瘀、温经散寒、通经止痛方面发挥有效作用[11-12]。

综上,采用少腹逐瘀汤配合中药热罨包疗法对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进行治疗,其安全性高、可操作性强,同时成本较低,可以获得比较确切的临床疗效。但临床上依然存在一些困惑:一是在对痛经寒凝血瘀证进行治疗时,涉及的中医护理技术种类比较多,如何在如此繁杂的技术中选出最优方案,还需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二是采用中医疗法对痛经寒凝血瘀证进行治疗时,需要构建完善的疗效评估体系,这同时也是该病客观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多数中医治疗方案中缺乏系统性的疗效评估体系,这种情况下难以从不同评估方法中选出最为客观的方法。总之,采用中医疗法对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进行治疗时,还需要对治疗方法、疗效评估体系进行科学选择,以从最大程度上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寒凝血瘀中药
杜小利教授辨治痛经临床经验撷英
雷火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研究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话说血瘀证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黄芪建中汤联合槟榔穴位贴敷治疗寒凝气滞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研究
血瘀体质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