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高考制度的发展历程、瓶颈问题及破解路径
2024-05-08杨秋月李小凤李政
杨秋月 李小凤 李政
作者简介
杨秋月(1994- ),女,湖北工業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理论(武汉,430068);李小凤(2000- ),女,湖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理论;李政,华东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国家青年课题“现代职教体系构建背景下我国职教高考制度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CJA200255),主持人:李政;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课题“湖北省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与制度设计研究”,主持人:杨秋月
摘 要 职教高考制度是优化人才层次结构、拓宽成长成才通道、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作为推进职教高考改革的先行实践,湖北省积极探索职教高考制度区域模式创新的新路,逐渐从萌芽起步期迈向深化提质期,呈现出鲜明特征:在制度理念上,从“消化模仿”向“改革创新”转变;在制度主体上,从“一元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在制度内容上,从“单一松散”向“系统规范”转变。然而,湖北省职教高考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需要破解的难题,如晋升渠道之困境、技能评价之难题、文化素质之困囿、组织实施之窘境。因此,系统总结湖北省“技能高考”制度的发展历程,准确把握“技能高考”的目标定位,完善“技能高考”招录机制、建立健全职业技能评价体系、全面优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方式、深化考试方式分层分类等,能有效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进而建立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职教高考;技能高考;区域实践;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4)07-0042-08
2022年5月新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三十七条明确提出“国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考试招生制度”,将职教高考制度上升为法律规范与国家意志。同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将职教高考制度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性制度,指出“完善职教高考制度,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湖北省结合区域特点和职教优势,全面推进建立省级统筹、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职教高考制度。根据考试内容,职教高考也称作“技能高考”,既是湖北省首创的具有省域特色的招生考试模式,也是职教高考制度的区域实践样态之一。诚然,不论是职教高考亦或是“技能高考”,都旨在建立更利于技术技能人才选拔与培养的考试制度,故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回溯湖北省“技能高考”制度改革历史进程,系统了解“技能高考”制度改革瓶颈问题,厘清“技能高考”制度改革破解路径,对深化区域职教高考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湖北省“技能高考”制度的变迁历程
历史制度主义强调从事件发生的历史轨迹和关键节点中探寻过去之事实对现在的重要影响。历史关键节点可以是某一时间节点颁布的重要政策文件,也可以是实践探索中对制度走向产生较大影响的具体措施[1]。世纪之交以来,职业教育分类考试进入深化提质期,“技能高考”制度也随之逐步调整与完善,借鉴历史关键节点理论,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一)萌芽起步期:积极探索以技能考核为重点的招生模式(2010年之前)
囿于职业教育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国务院分别于2002年印发《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强调“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2005年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要与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不仅从招生数量上推进中职教育稳步发展,更从技能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上按下技能强国建设“快进键”。为加大对中职毕业生再教育,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立足地方实际,同年11月,省政府印发《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2年)》(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探索以技能考核为重点,文化考试为辅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院校的办法”,具体招生考试方案由各高校制定,开始试点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按照湖北省教育厅针对获得过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奖的中职毕业生进行单独招生考试的要求,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专门设计技能操作考试方案,由此为湖北省“技能高考”改革试点拉开序幕。尽管湖北省职业院校的单独招生考试仍然附属于普通教育层次之下进行,尚未凸显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仅有少数职业院校实施单独招考,考试标准也相对侧重文化知识与理论基础,专业技能考核得不到较大程度的重视,但不能否认其已成为推动以技能考核为重点的招生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探索初成期:初步实施“知识+技能”招生试点实践(2011-2013年)
2011年1月,湖北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招生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以“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按照技能操作考试为主、文化考试为辅的原则单独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这一政策成为率先在职业教育领域推行的一项重要高考试点改革政策,湖北省也由此成为我国首个实施“技能高考”试点的省份。同年4月,省内1所本科院校与4所国家级示范高职专科院校初次“试水”改革,将机械专业作为实施技能考核的试点专业,考生可在车工技能、铣工技能和钳工技能中任选一种,在普通高考前统一进行技能操作考试。在录取方式上,根据考生的专业技能考试成绩(占比70%)和文化考试成绩(占比30%)录取,专业技能考试成绩不合格者(E等级,59分及以下)不能录取。此外,在考核标准上,将职业技能鉴定和高职院校人才选拔有效结合,要求学生在技能演练时,必须达到初级工标准。
同年8月,教育部颁发《关于积极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完善考试内容和形式,“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和继续学习制度,推广‘知识+技能的考试考查方式”。2012年,湖北省教育厅下发《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要求“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13年,教育部颁发《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对实行“知识+技能”的考试办法提出了具体方案和总体要求。同年,湖北省教育厅出台《关于积极推进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招生考试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招生考试改革通知》,提出“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行以技能考核为主的对口选拔办法,扩大对口升学的比例”,“积极推进建设‘文化+技能”,对技能高考制度实施作了详细规定和说明,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011-2013年期间,“技能高考”逐步完善多元选拔录取机制。根据《招生考试改革通知》要求,“技能高考”的报考对象范围明显扩大,包括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的应届、往届相近专业的毕业生。2011年,湖北省“技能高考”第一次在机械类专业进行试点,考生人数为741人,首批参与试点的 500名考生中有350人如愿被高校录取升格成为“大学生”。2012年举行的第二届“技能高考”实际报名人数更是增加到2888余人,专业类别也增加了电子类和计算机类这两大专业。2013年举行的第三届“技能高考”,考试学生人数成功破万,共计10543余人,不仅在人数上达到历史最高点,同时又新增加了三大专业,分别是会计、建筑技术类以及护理专业①。
(三)繁荣发展期:全面实施“文化素质+技能考核”招生模式(2014-2016年)
2014年5月与9月,国务院分别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持续深入推进“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招生考试制度。同年,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印发《2015年湖北省普通高校招收中职毕业生技能高考考试实施办法》(鄂高考[2014]21号)(以下简称《2015实施办法》),正式取消原中职对口高考, 全部实行“技能高考”,不再组织现行的“高等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统一考试(高职统考)”。在考试科目上,依旧分为技能考试(占比70%)和文化综合考试(占比30%)。技能考试内容根据中职学校教学大纲和国家相关行业初级或中级技术等级标准制定,分为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文化综合考试内容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三个科目。截至2016年,湖北省“技能高考”组考院校及专业类别主要有: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类、电气电子类、财经类)、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类、建筑技术类、旅游类)、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农学类)、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维修类)、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
根据国家普职比大體相当的要求,结合各区域中职学校毕业生数、高职资源情况和学位规划建设情况,湖北省逐年扩大招生对象与规模。《2015实施办法》规定“凡符合我省高考报名条件的中职学校(含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应往届相近专业毕业生均可参加‘技能高考”。在报考专业设置上坚持动态调整原则,对于社会需求大、比较热门的专业,在全省实行统一的“技能”招生考试;对于特色较多、比较冷门的专业,相关高职院校将单独进行入学考试。2015年,湖北省统一组织的“技能高考”专业大类基本涵盖了职业院校的大部分专业类别,分别为机械类、电子类、计算机类、建筑技术类、旅游类、农学类、学前教育类、会计类、护理类等9个类别(专业)。在报考人数上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如机械类2011年招生741人,2021年招生达到7884人;计算机专业2012年招生872人,2021年达到25485人②。此外,湖北省高职院校还进行网上多元互动录取试点,完善招生考试信息公开制度。
(四)深化提质期:持续优化技能高考考试内容(2017年至今)
经过多年的试点与改革,湖北省已形成较为完整全面的“技能高考”招生考试实施方案。2017年,湖北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技能高考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工作》(以下简称《2017单独招生工作》)强调“优化技能高考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以教育部颁发的中职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大纲和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省教育厅颁发的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国家相关行业初级或中级技能标准为主要范围,还应适当增加各专业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相关内容。在招生录取方面,与以往也有所不同,“从2018年起,一年制中职毕业生不得报名参加“技能高考”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技能高考”的技能考试部分不再分合格与不合格等次”。其中,“对近三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三等奖及以上,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一等奖,参加我省与大赛赛项对应或相近专业类别的考生,可直接认定其技能考试部分满分”。在专业类别上,2018年起增加汽车维修类。调研数据显示,在技能考试及格率上,2019年所有专业都超过了60%,其中,学前教育类、计算机类和护理类及格率高达70%;2020年及格率未超过60%的专业只有机械类和财经类,其余专业大类均超过了60%;2021年及格率未超过60%的专业有机械类、电子类和财经类,其余三大类均高达70%以上,其中电子类起伏最大,相较于2020年,下降了15.2%③。
2019年起,湖北省内72所院校参与扩招,招生专业达到400多个。《2021年湖北省高职扩招专项工作方案》提出按单独招生的方式组织扩招,允许所有高中毕业生参加“技能高考”。调研数据显示,随着报考人数的不断增加,由于本科招生计划不变,导致本科录取比率不断下降,2018年为6.94%,2022年仅为2.40%④。
二、湖北省“技能高考”制度变迁的基本特征
“技能高考”制度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变迁,包括制度生成、制度延续和制度变迁,彼此关联、有机联系、互为影响的逻辑环节,体现出“技能高考”制度既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特征。
(一)制度理念:从“消化模仿”向“改革创新”转变
制度理念是将制度置于一定社会背景下所依据的基本原则、价值观和理论观念等[2]。坚持以什么样的制度理念为指导,是招生考试制度的首要问题。“技能高考”制度,实现了从制度缺位,消化模仿普通高考到实施“技能高考”,聚焦类型发展的转变。在早期萌芽阶段,“技能高考”体现出从完全依附到消化模仿的价值取向特征,2005年以前,在精英教育时代背景下,高考以知识资本作为精英识别的符号并促成了精英人才从培养选拔到使用的闭环[3],以技能为特色的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则几乎完全依附于普通教育。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标志着职业教育分类招生考试制度的开端。在探索初成期,还尚未完全摆脱普通高考制度对职业招生考试制度的影响,呈现出与职业教育异化的“知识立意”取向,即依然依附于普通教育层次之下,考试标准也相对侧重文化知识和理论基础,专业技能考核得不到较大程度的重视。在繁荣发展阶段,呈现出“能力立意”的价值取向,更加强调通过完善技能考核来为高等教育选拔技术技能人才,如在技能考试内容上,增加了中职学校教学大纲和国家相关行业初级或中级技术等级标准制定,在专业设置上也不断完善,涵盖了职业院校的大部分专业类别等。在深化提质期,“技能高考”改革创新的政策理念也逐渐形成,价值取向也从“能力立意”逐渐转向为“类型立意”。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2019年起,湖北省积极响应国家高职百万扩招政策,72所院校参与扩招,招生专业达到400多个。职业教育不再只是学生的学历教育,更是为广泛社会群体提供培训的就业教育,延伸了职业教育的内涵特质。
(二)制度主体:从“一元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
制度变迁是制度环境中各个主体不断冲突与妥协的结果[4],多方利益的驱动则形塑制度变迁动力机制,表现为各行动者围绕利益进行反复博弈的过程。“技能高考”制度变迁离不开多元主体的推动, 经历了由早期的单一领导到现阶段的多元参与。在早期萌芽阶段,国家和湖北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技能高考”制度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发挥着绝对领导作用,是技能高考制度的制定者与执行者。在初步探索阶段,“技能高考”制度的政策主体依旧是国家和湖北省教育行政部門,但不同的是,给予了职业院校更大的自主权。2015年湖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积极推进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招生考试改革的通知》中规定“招生院校制定单独招生考试大纲和招生考试工作方案,自行组织技能考试和文化考试,自行确定招生录取标准和录取办法”,标志着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从中央集权向地方管理为主的转变。在繁荣发展阶段,“技能高考”制度主体逐渐向纵深发展,既强调发挥中央政府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又注重地方政府和部门的积极参与,但彼此间协同参与程度较弱。发展到深化提质阶段,“技能高考”政策实施面临的问题愈加复杂、政策主体日渐多元化、协同参与水平有所提高,但总体来说,多元评价主体的参与程度依旧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在“技能高考”发展十多年的过程中,院校和行业企业作为重要的相关利益者更多的是以辅助的角色参与政策决策与实施。
(三)制度内容:从“单一松散”向“系统规范”转变
制度内容的关注点由分散性、单一性向系统性、规范性方向发展。在早期萌芽阶段,关注的焦点在于实施职业教育单独招生,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制度内容主要依附于其他政策,专门性的政策并未出台。到了初步探索时期,主要为职业教育吸引优质生源,正式实施职业教育分类招生考试,对“知识+技能”的考试内容、形式和报考对象进行调整、巩固和改革,但仅从生源上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仍然没有统筹解决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的问题。到繁荣发展期,政策导向明确,逐步向制度化与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技能高考”政策的内容扩展到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相接轨,考试主体和形式也更加多元化,为不同类型生源打通向上晋升的通道。在深化提质阶段,内容更趋丰富,进一步呈现出专业化和规范化的特征。《2017单独招生工作》着重强调“优化技能高考考试内容”,增加各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此外,还规范了“技能高考”的报考对象等,标志着“技能高考”制度体系逐步向系统化方向发展。
三、湖北省“技能高考”制度发展的瓶颈问题
职教高考制度在湖北省的实施创新,创建了区域实践经验,完善了我国职教高考制度建设。与此同时,湖北省“技能高考”制度还存在着一系列亟待破解的难题,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一)晋升渠道之困境:尚未完全搭建起中职学生迈向高等院校升学的立交桥
“技能高考”制度作为连接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桥梁,是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教育诉求的重要途径。“技能高考”制度的实施,使中职生向上升学通道得以打通,但这种通道的打通只有伴随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提高才能更有意义。湖北省招生政策显示,面向中职招生的院校主要是地方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且只能按照此类学校的招生标准参加考试,学生不能自由选择专业,校生双向选择更加无从谈起,不能适应考生的多样化选择。某中职学校负责人在访谈中提及“中职毕业生的最好成绩只能报考二本院校,甚至还只能报考省内二本院校”⑤,这与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学渠道差异太显著,职教高考人才选拔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升学机制的明显局限使社会、学生家长、初中毕业生对就读中职学校难以认可,劣化“技能高考”的考试生态。另外,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仍处于建设中。虽然湖北省积极进行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践探索,提出将全面清理整合一些空小散弱的中职学校,健全一体化职业学校体系,搭建职业学校学生提升学历层次立交桥的发展规划,但是目前传统“断头”高职教育的现状尚未被打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也尚未全面启动,造成学生从中职到高职再到本科的求学上升通道尚未打通,难以满足中职学生的升学需求及回应群众对美好教育的愿望。
(二)技能评价之难题:缺乏统一的职业技能考核评价标准
“技能高考”的技能操作考核是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评价标准之一。在实施过程中,教育部门开发的专业教学标准则直接忽略了“能力”这一核心要素,将职业能力标准的分析权直接下放到职业院校,导致职业能力分析水平参差不齐[5]。首先,在实践过程中,技能操作考核缺乏系统科学的能力标准体系,技能评价指标划分不科学,对操作过程的关键环节及操作要点把握也不够准确,从而降低了技能操作评价的效度。同时,在技能高考的职业技能考核中,存在着大量难以量化、留有较大自由裁量空间的条目。尤其是在实操性较强的职业技能考核中,职业隐性能力和过程性知识难以评价,考点的考试条件和组考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实施统一的大规模技能考试困难重重[6]。操作者的某一项专业技术应用是否符合规范、能否达到某一级别的熟练程度,仍然依靠评定员的主观因素在职业技能考核鉴定中发挥作用。
其次,职业技能考核评价机制同质化现象严重,综合评价难以深入开展。湖北省招生政策显示,“技能高考”在面向中职学生招生时,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但是高职院校的提前招生考试、自主招生考试以及单独招生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参加高职院校组织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测试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代替,职业技能等同于职业适应能力测试或者技能大赛获奖等。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显然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将无法满足本科层次和高水平高职院校与专业群的人才需求。同时,在技能高考实践中,对于职业适应性测试并未有明确的指示,致使各院校职业适应性测试标准不一。
(三)文化素质之困囿:文化基础测试尚未凸显高等教育的选拔性
“文化素质”考核是“技能高考”中的基础环节和重要手段。如何处理好“文化素质”与“操作技能”的关系则成为“技能高考”制度发展的关键所在。文化素质不仅是学生必备的综合素养,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技术技能知识的理解与迁移。只有当学生具备了深厚的文化素质,才能更好地把握操作技能、灵活地运用经验知识。普通高考采用文化考核方式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招考经验,“技能高考”作为新型的招考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依旧摆脱不了对普通高考的路径依赖。然而在“技能高考”实施中,文化课综合命题量过少,分值偏低,重识记与简单套用。“通过技能高考招收的学生文化课基础差,英语、数学、物理等基础课跟不上,老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吃力,我很担心他们能不能按期毕业”[7]。显然,湖北省“技能高考”制度下文化素质考核比重偏低,竞争属性和选拔性却并不明显。
从实际效果来看,由于长期依附于普通高考,技能高考对中职教育的发展未起到相应带动作用,使其逐渐偏离最初的定位。湖北省技能高考专家组组长卢斌指出,中职学校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超出想象,“中职学校的使命就是职业教育,但实际情况是,技能课教师根本不受重视,倒是语文、数学、外语等占主导,90%的学生是按照参加高考的模式去培养,而能通过高考升学的不到10%,这就完全偏离了最初定位”[8]。在访谈某中职学校校办主任时,也指出“现在实行技能高考,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会陷入‘文化课没学好,技能也很差的尴尬境地,这与技能高考的制度设计方向是背离的,即使招到了相当数量的中职毕业生,也并不一定能培养出当今社会所紧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⑥。对已开展试点的高职院校调查显示,技能高考录取的一部分学生在文化课学习方面确实存在问题,原有的教学方案也是不断修改、完善,但是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还有很大差距。
(四)组织实施之窘境:未能有效组织技能考核彰显考试规范专业性
职业技能考核具有情境化的特点,考核过程难以实现完全客观化、标准化,因此很难确保技能考核的公平性和权威性。技能考核的有效实施不能仅依靠教育部门及高职院校,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以及行业企业的合作才能实现。在“技能高考”具体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客观上还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职业技能考核是短期、集中、大规模进行严格保密的多种类职业技能考试,需要在专门的工具、设备、操作台等硬件设备上进行实践操作,需要庞大的场地、大量的工具设备,同时还需要防止考试内容的泄露,监督现场考生作弊等,组织不当或管理工作不严密容易引发考试事故。同时,由于财政方面没有具体的配套措施,增加了组考院校准备考试的经济成本,根据对省考试院负责人的调研,受访者也表示“专业技能现在考试战线越来越长,承办学校和中职学校的各方面压力都比较大,备考到正式考试时间越久,考试题目内容越容易外泄,增加了组考风险”⑦。而且,由于技能考试过程复杂,考点离考生较远,考生长途赶考,安全、交通、食宿等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且对一些贫困家庭考生形成经济压力、紧张情绪等,增加了考生赶考负担。
第二,“技能高考”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高职院校组考,从考纲的制定、考试命题、阅卷评分和考试报名信息的发布都能找到相关主考院校的痕迹,若干备考职业院校为了能顺利通过考试,纷纷提前到考点院校摸索路径。文化课考试由省级教育考试机构统一命题,职业技能考试则由相关承办职业院校负责命题和实施,很大程度上缺乏权威性。此外,按照湖北省相关政策文件规定,只有“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和部分招生管理规范且具有办学特色的高职院校”才有资格成为组考院校,目前经省教育厅批准具备单招资质的院校只有9所。显然,这一规定有失公平性。
四、湖北省“技能高考”制度发展的破解路径
尽管职教高考逐渐确立了其观念和建制层面的合法性,但是“考什么、怎么考”仍是未解决的现实性问题[9]。因此,依据区域发展特色,寻求符合类型教育定位、服务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技能高考”制度的新路径成为职教高考区域改革实践的关注焦点。
(一)推进平行志愿录取机制,扩大高水平本科招生名额
高考的目的已经从纵向选拔精英的单一使命走向为精英选拔提供必要竞争的同时服务于大众多元适配的双重使命,因此,高考的改革方向也要转变服务普通教育单一赛道为服务职普并列的双赛道,用“基于选择的分类”替代“基于筛选的分类”,以拓宽赛道来成就有边界的竞争[10]。“技能高考”制度建设要实现的首要目标,是扩充中职生升学的选择机会,提高考生对高等学校及其专业选择的自由度。由高校依据成绩择优录取学生,在不同专业的高考成绩之间、技能高考与普通高考成绩之间建立等值关系。在专业选择上,逐步扩大专业大类范围。对照普通高考,“技能高考”应当改变现行分批次投档的录取方式,推行平行志愿录取方式,逐步取消“服从调剂”,提高录取层次,保障生源质量。志愿填报与录取工作应当在考试成绩全部公布之后再由各职业本科院校联合系所共同开展。每个专业的录取人数也应当由各省市地区的中职学校发展规模和专业人数分布划定,并根据每一年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逐步完善招录机制。正如有受访者提及“扩大中职学生在高等学校与专业志愿的选择机会,最大程度维护学生的考试升学权”“打破招录机制的限制是吸引优质生源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重要政策措施”等。此外,还需要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建设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积极出台规范系统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标准与制度,支持试点院校加快完善学科与专业布局,增加本科职业教育专业数量等。
(二)健全职业技能评价体系,明确技术赋能下的评价方式
职业技能考试内容是考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解决工作任务的基本情况。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技能评价更为复杂,其既要迎合劳动力市场的功利性需求,又要实现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教育性目的。由于职业教育专业种类繁多、专业间差别巨大和职业技能本身的特点(如隐性知识和能力),实施统一的大规模技能测试既不科学也不现实[11]。因此,一方面,基于各种技能考试进行深入分析和整体化设计,构建“技能高考”评价体系。采用“整体性量规”和“分析性量规”相结合,判断工作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整体性量规”是通过语言描述的方式对考生整体的表现进行判断,“分析性量规”是对考生每一条评分指标的质量作出等级判断[12],检验考生是否达到行业企业所要求的职业技能。在分类考试和技能测试的具体环节,引入专业考试机构和行业组织共同参与,提高职业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权重。另一方面,“技能高考”作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性制度,不能孤立地看待和理解。“技能高考”本质上是通过测量文化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对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是贯通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手段。“技能高考”制度在建设过程中之所以存在职业技能考核量化标准难与考核执行难的问题,除了客观因素制约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资历框架制度不完善,还没有系统科学的职业技能框架,没有建立起科学、严密、系统的职业技能考核量化标准和执行办法[13]。两种制度的内在特点一致性决定了职业技能考核必须建立在国家资历框架的基础之上。因此,需要加快健全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完善职业技能考核执行办法,提高职业资格鉴定的质量和权威性。
(三)优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方式,坚持综合素养评价导向
与任何竞争性考试一样,人才选拔是高考的首要功能。在这个功能之外,高考可以影响学校教学,可以作用人才评价,还可以引导社会风气。但不管其他目的有多少,都不能影响选拔人才的首要目的[14]。“技能高考”也是如此。正如受谈者提及“不能‘一张试卷考所有人,在考试科目、考试内容方面要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色,通过内容设计将优秀且有潜力的学生选拔出来”⑧。构建职教高考,基础工作是要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水平作出清晰界定[15],其中就包括考试大纲、试题命制、评分细则、题库开发等。因此,第一,要明确中高职教育专业定位,完善职业教育一体化专业目录。以专业大类进行划分,将专业大类中的基础性教育内容进行提炼,成为教学和考试的科目。按照专业目录健全中职教学标准体系,用于开发中职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标准、配套教材,为建设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提供基础。第二,依据高等职业学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教学标准,按照“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科学设计命题。“技能高考”作为中职生进入高职院校就读的“筛选器”,需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与职业性的双重属性。鉴于此,技能高考需要组织具有一定难度的文化素质考核,以检验学生是否具备接受高等教育的能力,又需要加大对考生文化基础、职业认知、职业潜质和专业技能的综合考查,增强考生对职业教育的适应能力,选拔适合职业教育的人才进入高职院校深造学习,提升高等院校的生源质量。这既有利于增强分类考试制度的公平性和权威性,也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人才连续培养的科学性和效率性。
(四)采取分层分类测评模式,确保科学实施招考过程
科学性是高考制度的生命线,也是确保高考制度适他性与自洽性的根本保障。首先,“技能高考”制度的宏观调控、中观设计与微观操作,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应有科学的保障。在国家百万扩招政策下,职业院校的生源结构逐渐多元化,然而在职业院校生源数量和质量的二元关系制約下使职业教育择生标准产生了变化,因而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多元化招生制度来应对招生形式、考试内容及录取方式的变化,并提供科学、合理的考试招生方法和录取渠道。其次,实施“技能高考”应正视生源差异,采取分类测评、分类划线和分类录取。对于普高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此类传统生源在保留“文化考试+职业适应性测试”和“文化+技能”考试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招考方式,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以及职业能力的考察;而对于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非传统生源,由于他们的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文化知识略显不足,因此在招考方式上要增加技能测试的比重,并辅以综合测评进行多元评价。第三,应加强考试实施环节的规范性管理,以明确职责为基础完善技能高考组织形式。对标负责普通高考的考试院,设立省级职业教育考试院,主要承担技能高考的组织管理以及中职学校学业水平测试的管理及服务。按照中职专业类别成立省级专业考试招生指导委员会,制定技能高考相关实施规则。建立督导、评价、问责和改善机制。湖北省中职学校的“技能高考”负责人也表示,“关于规范性问题,普通高考形成了一个规范的模板,技能高考也可以借鉴学习,从教学大纲到考试大纲,从课程开设到教材规范,从考试形式到质量分析,都可以借鉴学习”⑨。同时,建立完善“职教高考”制度和标准,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强化考试考核工作管理以减少不必要的考试环节,对考试组织全过程从权威角度制定相关细则,确保考试严谨有序、安全规范,提升技能考试的规范性和权威性。
综上,在不同历史时期,“技能高考”制度改革的倾向或侧重有所不同,存在以何者为先,或者如何兼顾的问题。当前,湖北省“技能高考”制度正处于由基本高效化、科学化、规范化向总体高效化、科学化、规范化迈进的过渡阶段,未来需要进一步厘清职教高考区域实践的发展脉络,坚定地推进“技能高考”制度综合改革,并且要处理好“技能高考”制度改革中各种内部动因之间的关系,通过“以考促学”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格螺旋式上升和衔接,为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科学有效的评价保障。
参 考 文 献
[1]乔万尼·卡波齐亚,马雪松.制度何时大显身手:历史制度主义与制度变迁的政治分析[J].国外理论动态,2020(2):99-111.
[2]陶永生.社会转型中教育制度理念的嬗变[J].中国成人教育,2008(8):12-13.
[3]姜蓓佳.构建与现行高考制度协同发展的职教高考制度[J].职教论坛,2023(3):31-38.
[4]段宇波.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逻辑冲突与融合[J].比较政治学研究,2016(2):14-69.
[5]李政.我国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价值意蕴、问题表征与改革路径[J].中国考试,2021(5):40-47.
[6]赵志群.建立以职业能力评价为核心的学业评价制度,保障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强国建设水平[J].职业技术教育,2023(12):13-15.
[7]龚雪.文化基础差制约中职生融入高校[N].湖北日报,2014-03-27(7).
[8]刘晓杰.湖北“技能高考”改革样本[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06-27(6).
[9]李政.我国职业教育高考内容改革:分析框架与实施模型[J].职教论坛,2022(2):31-37.
[10]姜蓓佳,徐坚.构建职教高考制度的动因、意义与行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2(2):54-62.
[11]赵志群,黄方慧.“职教高考”制度建设背景下职业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9(6):100-104.
[12]黄方慧,赵志群.不同职业类别的职业技能评价方法研究[J].职教论坛,2022(12):56-63.
[13]邱懿,薛瀾.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现状、问题与展望[J].中国考试,2021(5):33-39.
[14]赵国伟.高考改革应把握的几个原则[N].光明日报,2018-05-05(11).
[15]徐国庆.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关键制度的职业教育高考国庆[J].教育研究,2020(4):95-106.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Bottleneck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A Case Study of Hubei Province
Yang Qiuyue, Li Xiaofeng, Li Zheng
Abstract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optimize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talents, broaden the channels fo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s a pioneering practice in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e “Skill-based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in Hubei Province has explored new paths for innovative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odels in the region. It has gradually evolved from its initial stages of exploration to a phase of deepening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However, dur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several challenges need to be addressed, such as the dilemma of promotion channels, difficulties in skill assessment, constraints on cultural qualifications, and challenges in organizational implementation.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Skill-based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in Hubei Province, accurately grasp its strategic positioning, improve the enrollment mechanism,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vocational skill evaluation system, optimize the evaluation contents, and deepen the classification of examination methods, so as to showcas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establish a high-quality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kill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gional practice; systematic reform
Author Yang Qiuyue, lecturer of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68); Li Xiaofeng, master candidate of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 Zheng,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