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兵团外宣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2024-05-07潘新仿叶春莉刘琪薇王雨萱李汉青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一带一路

潘新仿 叶春莉 刘琪薇 王雨萱 李汉青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对兵团外宣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背景下对外语人才的政治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作为外宣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更肩负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文章旨在探讨兵团外宣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思路借鉴。

关键词:“一带一路”;外宣人才;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08-0185-04

在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高校肩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五大职能。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兵团作为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在新疆的各项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兵团外宣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即培养出更多思想政治素质过硬、能胜任国际经贸往来、讲好兵团故事、宣传兵团文化、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一、兵团外宣人才培养的现状

我国外宣翻译人才培养虽然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伴随近年来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对外宣翻译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兵团外宣人才队伍建设虽在短时间内取得一定进步,但在面对现代信息化和全球化对外宣传的巨大挑战时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高校的翻译专业培养方案没有把外宣翻译人才培养放在应有的地位,长期以来,翻译在兵团仅作为外语专业的技能课程,并未形成职业化趋势;外宣人才队伍的基数和质量都还不够达标;外宣人才的专业技能和语言技能仍存在一定的欠缺;外宣战略的制定、外宣渠道的開拓等方面也还存在不足。

二、高校人才培养与思政相结合的困境

(一)思政教育与时代快速发展脱轨

“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人人都是互联网的主人,大学生作为网络热潮的前沿群体,其思想也会随着网络文化的刺激逐渐发生改变。思政教育落后于时代发展,失去了前瞻性的发展特性,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上仍存在着对思政教育的刻板印象,认为思政教育就是在被迫接受思想灌输,同样他们也会失去对思政教育的重视以及反思能力,存在消极应付的现象。

现存高校思政教育体系需要适时做出调整,坚持“以人为本、同向而行、与时俱进”,解决学生在课堂以外的思想认识问题,使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政教育,开辟网络育人阵地。高校应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和平台优势,如利用新媒体加强对学生的网络监管,或通过新媒体了解学生当前的思想动态,将党的声音传播到学生之中。

(二)多元文化思潮冲击主流意识形态

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对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培养产生了大量阻碍。随着新媒体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文化观念在互联网上肆意传播,西方恶意抹黑社会主义制度等的观念不断渗透,侵蚀着学生的心灵,左右着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影响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培养。校园文化是一种可以塑造并且利用的资源,高校要积极利用文化载体,创设校园文化环境,如在学校的发展中,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校风、院风、师风、学风的建设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

(三)无法把握思政教育的内涵

思政教育的内涵不够明晰,许多高校无法正确把握思政教育的内涵,缺乏对思政教育重要性的准确认识,使思政教育工作偏离了应有的轨道,失去了思政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变成为了应付检查而不得不进行的“面子工程”。思政教育并非只是简单地对最新的政治思想的灌输,而是通过讲述、学习、实践多方面使学生能够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构建高校“大思政”三全育人格局,应该从机制体制改革、观念理念更新、师资队伍优化、育人平台搭建、手段载体创新等方面采取新的思路和方法。[1]各高校可根据不同情况,坚持从矛盾分析,注重共性和个性不断改进,制订和完善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更新师资队伍理念、创新育人模式,引导学生学习态度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

(四)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教育评估方式较单一

高等院校设置相对丰富的思政课程,且包含多门课程,但从课程开设的时间段以及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上看,并未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思政教育在教育评估层面需要增加评价标准,将标准不仅仅局限于学生评教结果,学生期末通过率等,过于简单的教育评估会使学生增强功利心,难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对其生活成长中的思想启蒙作用,而教师在课堂中也会遇到课堂氛围不够积极等情况,产生一定的厌倦心理。“课程思政”育人成效可以引入高等教育目标和标准,将“课程思政”育人成效分为三个考察维度和四个层次等级。三个考察维度即课程思政教育评估状况,学生的参与度和“四个自信”融入专业课的程度,[3]四个层次即为初级、中级、高级以及最高层次,以达到教育评估方式多样化、立体化。

(五)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大学生的价值观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呈现出矛盾性与不确定性。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明确,但又受到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世俗价值观的影响,对自己未来价值取向的选择摇摆不定,急功近利,呈现出一些模糊、不稳定现象与矛盾。

三、兵团外宣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政融合模式的构建

课题组主要以依托高校的培养模式展开,并以兵团高校石河子大学为例。通过对相关文献、案例的调研和分析,总结了兵团外宣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提出了更加科学有效的高校“3357”兵团对外宣传人才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以兵团外宣需求和国家发展为背景,以“培养兵团外宣翻译人才,讲好兵团故事”为切入点,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对外宣人才培养的作用,基于“三导向”“三完善”“课程思政”和“五层面”的联系总结,培养出符合兵团外宣翻译需要的“七素养”外语人才。[4]

高校“3357”兵团对外宣传人才培养模式。即为基于“三导向”,运用“三完善”,围绕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师、实践五大层面,在人才培养中融合课程“大思政”理念,完善兵团外宣人才培养机制,以达到具有翻译能力和政治素养的兵团外宣人才目标。

(一)“三导向”

以培养服务兵团对外传播人才为导向。外国语学院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立足兵团发展,积极响应兵团号召,培养兵团外宣的新型人才。外语人才也应该真正做到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将个人价值寓于社会价值之中,为兵团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以从单一宣传兵团作用与地位到实现兵团文化全面传播为导向。兵团屯垦戍边的使命担当导致过去兵团对外宣传内容过于单一,侧重于宣传维稳戍边的积极作用而忽视了兵团自身文化的传播,新导向的提出着重于兵团外宣翻译事业,可以促进兵团文化更好地传播与发扬。

以规范兵团外宣翻译体制为导向。目前,兵团对外翻译的项目较少且部分文章、版面翻译质量不高,存在乱译、硬译、语言不通等问题,翻译存在的问题会影响兵团对外宣传的形象,这就需要进行系统化、具体化的框架梳理,确定符合标准的兵团翻译用语,规范兵团翻译体系。

(二)“三完善”

完善汉译英翻译人才培养体系。翻译方法一成不变,在过去偏向翻译西方优秀文化内容,并没有注重兵团文化对外宣传。外宣翻译人才结构过于单一,新型人才较少。因此,在培养方面应加大汉译英翻译力度,培养汉译英翻译人才,完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将兵团文化向外宣传。

完善“一个学位+N个证书”培养学制。外语人才不只局限于掌握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更需要展现“一专多能”的符合应用型人才特点。在学好英语专业的同时,掌握其他相关技能证书(如教师资格证、初级会计师、导游证、CATTI等证书),提升人才的综合素养能力。

完善翻译人才社会适应能力的模式。当前社会形势多变,对人才的各方面综合素质需求过大,简单的英语专业技能已经无法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增加实践类、创新类的课程,鼓励英语专业人才走出校园、面向社会,依据市场需求,提升个人素养,迎合社会发展形势。

(三)“五层面”

“五层面”是指外宣翻译人才从课程层面、教材层面、方法层面、教师层面、实践层面五个层面,通过课程思政与时政外宣、思政外宣、文化外宣相关知识相融合,达成对兵团中译英翻译外宣人才的多层次培养。

(四)“七素养”

“七素养”指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人文精神、国家意识、民族情怀、跨学科知识、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的外宣人才。当前,翻译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多注重专业知识的教育,却疏于对翻译人才在全球视野、人文精神、国家意识、民族情怀等价值观引领方面的培养。

四、兵团外宣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政融合研究

基于“3357“兵团对外宣传人才培养与思政融合模式,本研究设计以下模型(如图1所示)。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将融合兵团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设立合理的建设制度,落实责任主体,帮助该培养流程落地。最终通过建立合理的“校师生”三位一体评估机制,以达到兵团外宣人才从“五层面”到“七素养”的培养目标。

在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根据教育效果可以分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类。[5]一是显性教育。显性教育即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以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兵团文化教学为功能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通识教育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以及历史思维。基于培养兵团外宣人才目标,可开设“兵团文化主题”系列课程,系统讲解兵团的历史风俗、文化、政策等,帮助学生深刻系统地了解兵团,做到有“输入”,才有“输出”。二是隐性教育。隐性教育分为综合实践和外语专业教育课程两大部分。

综合实践即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和思政教育,分为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主题活动,在学习中以开展课外活动、实习、讲座等的实践教育展现,以系统培养学生主导意识和社会市场适应能力为功能定位。以“教师为主导”的形式通常采用教师讲述为主,学生从教师讲述及成果展示中汲取精神力量,掌握方法理论,为日后实践打好基础。例如学校和学院定期开设“明德课堂”、邀请各领域专家学者举办讲座,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与加强专业训练更好结合为目的,加深了学生对兵团精神以及红色基因的理解。以“学生为主体”的形式通常以学生自主实践为主,高校提供平台,引导学生在自主实践中运用思政理论,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家国情怀。[6]如培养方案中新增“翻译工作坊”实践,给学生提供高强度的翻译训练,以提高翻译能力。综合实践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外语技能学习、兵团文化、思政学习中的主动性,既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适应市场需求,也可以让学生在专业相关领域学习理解兵团文化和思政知识。

外语专业教育课程即基于外语技能专业课程,于课程知识点中融入时政、思政和文化,以深化拓展注重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教育为功能定位。[7]具体来说,即师生和教育管理者从课程层面、教材层面、方法层面、教师层面、实践层面五个层面入手,将学生外语专业基础课程融入时事、兵团政策文化等重要内容。在教材层面,高校选择外语教材时不仅要注重教材对外语知识的清晰介绍,还要注重教材内容对于中国文化、思想政治的引导,达到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同时,感受中外文化的异同点。例如石河子大学英语专业的翻译课选择了2022年出版的《理解当代中国》,该教材融入时政外宣、思政外宣和文化外宣的内容多达50%以上,时政外宣中的鲜活案例,融入时政外宣的信息点,如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国两会等信息,显著体现当今中国对外语人才培养教材内容的改革。

在课程层面,教师应注重了解学生当前的思维认知水平,因材施教。石河子大学本科在校生对于当前的中国文化、传统民俗有一定了解,且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怀。在设计思政教育、中国历史等类课程内容时,不应停留在对于时政、历史、文化等知识概念上,而是应该对相关内容的哲学思维、人生观念的深刻剖析。例如石河子大学的《中国文化概论》课主要概述中国文化的各个主要方面,包括地理、历史、哲学思想、风俗等。鉴于学生知识面水平提高,中国文化概论中对比分析中外哲学观点异同,比如课程讲述“儒释道”思想的起源,讨论其对于中国人思想的影响以及中外思想观念之间的差异等。

参考文献:

[1] 王旭生,王健.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研究——构建高校“大思政”全育人格局的思考[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01):73-76.

[2] 缪舒舒.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困境及对策[J]. 就业与保障,2022(11):145-147.

[3] 鄢显俊. 论高校“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实践误区及教育评估[J]. 思想教育研究,2020(02):88-92.

[4] 陈燕平. 课程思政理念下翻译专业(中译英)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 现代英语,2022(15):57-60.

[5] 李庆航. 公安院校大学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模式探析[J]. 高教论坛,2022(12):9-14.

[6] 易嘉敏. 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J]. 经济师,2022(10):151-152.

[7] 穆志刚. 外语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研究——以外语技能课程中思政元素挖掘为例[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2,24(04):131-134+ 139.

(责任编辑:黄文波)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一带一路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