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妙人 顽童大家
2024-05-07黎铭萱
黎铭萱
风雨兼行九十载,勷勤桃李满天下。华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师)自建校以来,学校名师荟萃,无数青年才俊、名师学者相继活跃在大学的三寸讲台。在华师校史闪耀的群英大家中,文学院的李育中先生应属于独一份的“博雅妙人”。
南天走笔天地阔,百载旅途自徜徉
李育中先生身上博雅与童趣并存的独特气质,正是由其丰富跌宕而精彩纷呈的人生经历涵养而来。李育中为广东新会人,于1911年出生于香港一个清贫的海员家庭。其父亲为了家里出一个“斯文人”(读书人),动员全家打工赚钱供其读书。李育中人生经历极其丰富:童年辗转我国香港、澳门和南洋多地, 康有为的一位弟子曾是其古典文学老师;幼时曾习葡萄牙语, 后来又学了10年英语,会俄语和世界语, 自学希腊和拉丁文。
虽为文学学者,李育中“与文结缘”实则较迟:在“新文学”热潮席卷文坛之时,由于喜欢看书报和杂志,李育中从田汉的《蔷薇之路》看起,十多岁时便开始阅读创造社杂志和《小说月报》,同時也大量阅读鲁迅、茅盾、沈从文等作家的作品,从此走上了写作的道路。
1942年,31岁的李育中满怀热血与青春,毅然参加了中国缅甸远征军,踏上了烽火连天的战场。他曾任杜聿明的英文秘书,以笔为剑,以墨为盾,作为战地记者,以文学的形式采写了多篇战地通讯,为湘粤地区的两份日报传递着前线的消息。他的文字如同烽火中的明灯,让许多人民看到了战争中的希望与光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因此荣获了全国“抗日战争时期老作家”的称号,这也许是对老先生军旅生涯的最好嘉奖。
李育中曾回忆道:“那时候刚结婚不久便要上战场,很勇敢!”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1953年,院校调整之际,李育中调到了华师,从此在教育领域辛勤耕耘。
在华师工作的近四十年间,他主要担任中文系教授,然而,他的教学涉及学科领域之广、讲授过的课程门类之多,真可谓是“前无古人”,也许亦“后无来者”。他学识渊博,不仅在中文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还涉及美术、英文等多个学科。在中文系的课程中,他讲授过外国文学、文学理论、近代文学、现代文学等,每一堂课都如同一次思想的盛宴,让学生受益匪浅。
纵横书海千帆过,犹怜玉山草木润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是对李育中一生履践致远、笔耕不辍最好的诠释。然而,跳脱出书卷之外,这位上过战场的老先生却始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拥抱世界和一切新鲜事物。
李育中自适自得的待人方式和生活态度,以及多乐少忧、风趣幽默的处世风范,让他收获了许多朋友,也成为不少华师学生的“忘年交”。只要出门,他必定戴一顶鸭舌帽,极有绅士风度。哪怕年近九旬,李育中仍被评为“华师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足见其人格魅力。
他以深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在学术领域中开辟了一条条新的路径。其中,“第一”是他学术轨迹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36年,正当中国处在国共内战的关键时刻,茅盾号召大家模仿高尔基的《世界的一日》出一本《中国的一日》。当时,李育中正在香港编辑报纸,他因反感蒋介石而故意不登其消息。第二天一早,这条消息在其他报纸上了头条,导致他被开除。然而,正是这段经历促使他在文学创作上灵感迸发。他提笔疾书,写下了《我今天失业了》,这篇文章最终被茅盾采录到《中国的一日》一书中。
除此之外,李育中还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他对海明威小说的热爱使他成为中国翻译其作品的第一人。他的译作《诀别武器》(后多译作《永别了,武器》)在中国广受欢迎。此外,他还介绍了许多其他作家和作品,如马雅可夫斯基、尼采。这些翻译工作不仅展示了他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追求,也拓宽了中国读者的视野。
除了文学创作外,李育中在多个学科领域也有所建树。他是第一个介绍萨特和毕加索的中国学者,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大陆评介卡夫卡及其作品的学者。他的研究涉及哲学、文学、历史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他在跨学科研究方面的卓越能力。他的学术成就不仅是个人努力的见证,更是各类思潮交融、碰撞的历史缩影。
李育中的学术成果涵盖多个学科,成果颇丰,一直到耄耋之年仍在写作,这与他“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的习惯分不开。他爱书如命,自题“坐拥书城”为人生理想。小时候,李育中带着几个孩子上街,走着走着,孩子发现爸爸不见了,后来才发现他钻进了路边的书店,把孩子都给忘了,为此回家被夫人批评了一顿。晚年时,他仍然常在校内书店买书,每个星期还会到校外去买一次书。曾有他的学生回忆道:“每回陪老头去必得书店,他都会淘很多书,老板娘给他打七五折,又打趣问他搬不搬得动。他指指身后的我们说:‘你看,我带着书童呢!”
李育中最喜欢邀请学生到家里做客,在书堆中畅谈古今、漫话艺术、共读文学。华南师范大学北区四栋的小院里,常常可见耄耋弱冠促膝谈笑,可谓是当时的华师一景。
住院期间,他时常向儿子李小中说起 :“我走了无所谓,但那些书怎么办?”1999年,他把两万余册藏书捐给了华师图书馆,儿子将父亲的旧居开辟成了图书馆,取名为“两房书舍”,永久保存下李老留下的四万册藏书。
一生纵横书海,仍怀少年意气,李育中无愧为“顽童大家”。
鹤发银丝映日月,遍地蕙兰谢春风
木铎之心,素履以往。李育中一生淡泊名利,选择当一辈子教书匠,“当教授就很满足了”。李育中给学生上课无拘无束,古今中外、天南地北无所不谈,旁征博引,风趣幽默,任教期间一直很受学生欢迎。1978年他开设了第一个“美学讲座”,当天听课的学生众多,讲座地点只得移到可容纳 300人的阶梯教室,依然挤满,气氛之热烈,打破了当时的授课记录。李育中在华师任教近四十年,直至 1991年指导完最后一届研究生毕业才离开教坛。
李育中一生勤于笔耕,他不但鼓励学生多读多写,还亲身践行着何谓“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发表了李育中的《对香港诗坛形成和发展的我见——举两个诗人的案例作说明》,文章发表时李育中已经97岁,他也因此成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创刊以来健在作者中年龄最长的一位。踵事增华,致知力行,李老对待学问始终认真而严谨。
李育中自学成才,一生的教学活动、学术研究感悟随性。老先生的学问不以精辟深邃见长,治学也不以刻苦执着取胜,而是以博览乐闻、灵通敏锐为主要特点。李育中一生涉猎的学术领域非常广泛,2007年,他还入选《羊城晚报》牵头评选的“当代岭南文化名人”,其身上兼具智者的通达与学者的严谨,同时亦有教师的人文关怀。他常常教育学生要有三个关心 :关心文坛、关心学坛、关心政坛。李育中曾言:“我主张人要有正义感,做一士谔谔,不要做好好先生,即诺诺之士,应该有忧患感,关心现实。可以说,我是一个‘愤老。”
岁月骛过,山陵浸远,山高水长有时尽,唯有师恩日月长。尽管李育中先生已经离去十年之久,但这位顽童大家仍永远活在华师学子的心中。“令公桃李满天下,何须堂前更种花”,先生之风如渊渟岳峙,润物无声,却照亮了无数华师学子的大学时光。
砚湖畔且听书声琅琅,九十载犹闻葳蕤生香。多少个寒来暑往,华师栉风沐雨,孕育桃李芬芳,九秩华师的传统文脉在坚守者的身与心、学与道中得以赓续和弘扬。李育中先生为教育贡献了毕生力量,是华师无数学者躬耕教坛、启智润心的缩影。师泽如光,虽微致远,当今国家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正期待更多如李育中先生一般乐教爱生、心有大我的教育工作者站上三寸讲台,潜心治学,以文化人。这既是华师的使命,也是华师老师的期待,更是华师学子的追求。
博雅妙人李育中,是华师的顽童大家,在新时代仍然值得我们怀念、学习与追寻,无愧为大先生!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