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共建视域下优良家风融入学校德育教育的研究

2024-05-07刘桂杏黄美萍

科学咨询 2024年2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家风德育

刘桂杏,黄美萍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广西来宾 546199)

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征途中,学校德育工作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一环。德育工作事关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如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需要学校与家庭等各方面携手并进。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家风建设也有重要论述,强调“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然而,现如今在家庭家风融入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方面与国家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德育工作者的认知、践行及传统家风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上,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因此,我们必须探索出家校共建视域下优良家风融入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从而提升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优良家风的具体内涵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古语有云“天下之本在家”。家风又称“门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或相沿已久的较为稳定的生活作风、道德准则、处世方法及行为方式”,它体现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精神风貌、道德品质与整体气质[1]。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的是符合先进生产力要求,适应国家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进家风文化。从内容上看,优良家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传承意义的中华优良传统家风,是被中华民族世代传承并发扬的好家风的统称;二是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后,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团结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过程中,创造出的一种具有丰富革命精神和厚重历史文化内涵的红色家风[2]。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家风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来源上看,我们现代社会应该弘扬和传承的优良家风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首先是源于中华民族优良家风传统;其次源于每个家庭或者家族子孙在传承过程中遵循的家风传统。自古以来,中国每个家族都很重视自己的家教家风,会通过族谱、故事传说等方式来歌颂家族历史或祖上的先贤模范代表,记载和传承他们的先进事迹,以便后辈传颂和学习;最后,新时代出现的优良家风,如近年来推崇的道德模范家庭、文明家庭代表等。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并且家风还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综上,家风是家族或家庭在传承发展中所延续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道德准则及价值观念,是对家族或家庭中的成员生活作风、道德准则起着重要影响的精神文化力量。

二、家风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一)良好家风,为学校德育提供宝贵资源

德育资源是指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时,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所需要的有形的人、财、物和无形的知识、信息、经验等要素。当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能为它所用的德育资源既可以来自于学校,又可能来自于社会或家庭。所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个人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必然先接受家庭的教育,在入学前便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以及对待社会和国家的看法等都能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一代会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了解,他们与世界会创建多种多样的联系,并且还会遇到许多事情以及会学习如何处理问题。在一个家庭中,家风、家训、家教在无形中成为家庭教育“好帮手”。孩子成长中的家庭环境形成的生活作风、道德准则、处世方法,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身为德育工作者,我们在进行德育工作之前,首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品德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了解学生的家风具体情况,清楚家庭对学生在道德方面和自身素质方面的具体影响。如若不然,我们的道德教育就无法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努力的方向。总而言之,只有对班级学生的家风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从全局和关键的环节上下功夫,关注并了解班上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二)良好家风,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德育是学校践行国家教育理念并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德育是指所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此外,道德教育的使命就是使每个人都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遵守法律,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其自身的社会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将学校德育和家庭家风建设联系起来,一方面,家风为学校德育提供载体;另一方面,学校德育为家庭建设积蓄力量。自古以来,家庭就十分重视对孩子的人格修养和道德观念的培养,通过“崇德重礼”来规范孩子的品德,通过“力学笃行”来锻炼孩子的才能,培育子女形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观念,从而在孩子们的心中树立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可以看出,优良家风与学校道德教育,都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理想信念为重点,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成长为人才,为国家服务。因此,从内容上看,良好的家风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是交叉贯通的,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良好家风,提升学校德育教育实效性

家风好,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好,能言传身教,建功立业。家风作为家庭的一种精神文化传统,有着世代相传的特征,它通过“熏育”的隐形手段,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一个人,再加上世世代代的家庭文化风气,通过熏陶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对人们起到了一种长久影响的作用。因此,在良好家风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能为自身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同时,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对象,学生经过家风熏陶教育也能为学校德育发展提供条件。两者的教育过程都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而开展的教育活动。从具体的教育方式来看,具有传承性、发展性和统一性。例如,利用榜样的示范作用,激发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教育实践的比较鉴别,以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因此,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良家风文化的过程中,蕴涵了丰富的德育方法,这两种教育方法可以互相借鉴并产生作用。

三、家风融入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

(一)学校对家风文化融入学校德育教育的认知度不够和践行力不足

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也是家风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的主导力量。学校作为家风融入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主要推动者,在对家风文化的挖掘、理解、认知、资源选择以及实践实施上应具备一定能力,并且直接影响着此项工作的具体实施效果。从整体上看,学校和教师方面对于家风文化融入学校德育过程中是双主体的作用,但效果并未发挥出来。一是在学校方面,关于家风的道德实践活动开展较少,学校由于条件限制和办学情况,对学生家庭的家风情况了解更少,甚至一些学校在进行家访等调查活动时更趋向于任务式地完成,并不能真正为学校德育教育提供有效的参考;二是在教师方面,绝大多数的教师对于家风融入教学的意识不够,以至于对相关知识了解不深入,没有结合国家发展需要进行细致认真的分析研究,认知还处于一个较为浅显和模糊的位置,并没有真正将优良家风运用到实际的德育教育当中。总而言之,在将家风文化融入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其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更深入的研究,并不断提高实践运用水平。

(二)家风传承和发展融入学校德育的时代性发展不足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面向现代化,要与时代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都应该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将中华优良传统家风融入学校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一些德育教育工作者过分强调传统家风的历史内涵,忽略了其所具有的时代性和可借鉴的价值,缺少现代性话语的转换和革新,生搬硬套不加以转化,致使一些融入的内容与新时期中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成长需要脱节,不能很好地利用文化育人功能进行中学生德育教育。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秉持辩证发展的科学方法,对封建社会家风中的“三纲五常”的内容进行科学扬弃,并结合中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深度挖掘优良家风助力学校德育建设。在教育方式方面,家风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言传身教,但有些父母常常“重言传轻身教”,在约束和教育子女方面呈现极端化倾向,不能以身作则,以至于很难给孩子们提供榜样的力量。总体而言,家风融入中学德育教育中,在某种程度上还缺少与时俱进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造成了家风资源在中学德育教育中的时代性发展不足,效果不明显。

(三)优良家风融入学校德育教育中缺乏家校合作平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要求,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家校合作体系的建立需要家庭与学校双方的积极交流与协作,这也是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之上。家庭是家风建设的主阵地,父母是其中最重要的启蒙老师。但家庭将优良家风融入学校德育教育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学校、家庭和孩子三个维度没有实现有机统一和联系。首先,部分家庭缺乏家风建设和传承,对于家风建设的重要性从来认知缺乏,意识较为淡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部分家长更重视孩子的成长健康以及学业成绩,容易忽视家风对孩子三观的塑造和道德的养成;其次,家庭对自我角色认识不清,德育工作完全依赖学校,缺少对中学生的家风教育,一些家长并没有对孩子进行家庭道德教育,没有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贡献基础力量,缺乏有效引导;最后,家长与学校未形成协作机制,主要是缺少相关的联系、沟通与交流,学校层面缺少家校合作共建平台,在职权不明晰和责任共分中家校在教育方面逐渐分离。因此,发挥学校引领及家庭主体的重要作用,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局面刻不容缓。

四、优良家风融入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路径

(一)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健全制度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并且强调家风在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国精神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国家对于家庭家风建设的重视程度。因此,推动优良家风融入学校德育教育,国家和社会在给予高度重视的基础上应给予充分的支持,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首先,充分利用网络大众传媒这一载体,寓优良家风于德育教育传播媒介当中,将优良家风文化融入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之中,潜移默化运用到日常实践当中。大众媒体对民众的日常生活影响是巨大的,在社会各类群体中推广优良家风,在全社会中营造良好的家风建设氛围,都离不开大众媒体。学生的思想较为活跃,易受到舆论媒体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大众传播载体,增强优良家风的在日常生活中的环境渲染;其次,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及优惠政策,强化相应的措施切实提升优良家风融入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被《民法典》首次写入法律条文中,为促进家风建设提供了一系列的法律规范,这足以说明了法律在促进家庭关系和谐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推动优良家风融入学校德育教育,可以依托家风法律制度的保障,将对法律的遵守转化为学生内心践行优良家风的自觉。最后,建设家校共建创新平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落到实处。这一方面为文化的挖掘和传承贡献力量,另一方面为学校教育和教师课堂教学提供文化素材,给学生学习提供了场域,可以多方面促进家风文化融入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

(二)强化学校主导作用,培育时代新人

学校教育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是不可缺失的重要支撑部分,学校教育还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3]。因此,在将优良家风融入学校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学校的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和强化学校在其中的主导作用。

首先,学校需要创设家风特色课堂。在对家风文化的深入研究以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借鉴与吸收的基础上,学校创设出有关家风文化的特色课堂,并对相关课程的建设以及相应的教材进行完善和改进。这些具有独特文化的特色课堂,既让学生感兴趣的同时,又加深了他们对传统家庭文化的理解,并促使他们对良好家风文化的践行;其次,学校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教育作用。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学校德育可通过创设文化情景,进行家风文化宣传,加大传播途径,在依托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让学生进行家风文化相关知识的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环境育人工作;再次,学校要发挥学生主体的参与作用,增强其自我意识建构。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关于家风建设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风,如开展优良家风评比大赛、作文书法比赛、“家风故事我来讲”等活动,也可以充分发挥家长的职业资源优势,邀请学校评比出来的“文明家庭”的家长来学校开展家风教育活动等,增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与学校一同扣好孩子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思悟行。最后,学校要发挥教师在育人方面的引领作用。教师的言传身教是除家长之外的又一重要引导因素,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可以有意识地融入家风文化和传承,在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做学生心目中实践典范,发挥榜样效应,身体力行践行培育有文化、有道德的时代新人。

(三)注重家庭家风建设,创设良好家风

家庭在孩子成长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既是孩子成长的起点,又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孩子品格的塑造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注重家庭家风建设的主要措施如下:

第一,父母做表率。良好的家风有着“春风化雨”的效果,父母作为家庭教育中的主要力量,其言行举止、行为习惯,都有可能成为孩子的参照物,不自觉地体现出来。因此,父母需要在转变传统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理念基础上,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地树立榜样,并且积极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孩子的素质;第二,家庭同力行。家长可以与孩子一同制订并共同遵守家规家训,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孝亲敬老、讲礼貌的行为习惯。第三,家校共建设。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学校德育教育当中,充分利用沟通平台向教师了解学校关于德育教育方面的计划和实施进程,向学校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通过反馈,形成一个教师、家长、孩子三向沟通的交流平台。

五、总结

综上所述,文化是在保护和创新中发展的,德育是在继承和实践中进行的。学校和家庭在目标、责任和使命上是一致的,只有家庭和学校形成一个统一的教育合力,才能将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更好地推进家风建设,才能持续巩固教育成果,发挥切实的促进作用。鉴于此,为提高优良家风融入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本文探讨了优良家风的现代德育价值、思考了优良家风与学校德育教育的结合点,为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生道德素质贡献一份力量,助力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家风德育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勤劳节俭传家风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家风伴我成长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