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阅读局限 促进思维拓展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4-05-07肖国菲
肖国菲
(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大庄子学区,甘肃酒泉 735300)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更多依赖教师的引导,更重视学生习惯的养成和思维的培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阅读的教学效果是最明显的。群文阅读这一模式的出现更是锦上添花,它以全新的视角诠释语文阅读,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培养。但同时,教师需注意群文阅读绝不是单篇文章的随意叠加,其在文章的选择和阅读方式上也大有门道。
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群文阅读是将同主题或同系列的文章放在一起学习,它从阅读规模上已经远超普通的单篇文章的阅读了。从结构上来说,群文阅读的文章多是经一个主题串联到一起的,这种阅读模式比单篇阅读的效果更强,可以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或者多角色领会阅读主题,其教育性更佳。并且,在这一系列的文章阅读中,学生能从中找到文章的内在联系,打破单篇阅读的片段式局限,得到思维上的启发和引导。从课堂探究的角度来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单篇文章中所涉及的信息量很少,课堂探究活动的开展往往受到信息的局限。而在群文阅读模式中,学生能从多篇文章中搜集信息并整合。这在丰富探究素材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初步的信息整合思维。此外,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还有助于教师阅读教学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教学创新发展。当前,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以及方法等发生了诸多变化,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其只有积极主动推陈出新,对教学模式及方法等进行创新,提升自我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学习发展需要。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为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更多有效范式。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开展原则
(一)坚持以生为本选择课文
群文阅读活动的实施不能盲目推进,必须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否则会影响阅读活动的实施效果。在群文阅读活动实施之前,教师需要先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对于哪些文本比较感兴趣、阅读能力及素养如何等等,然后在此基础之上,选择合适的阅读文本。同时,群文阅读活动的实施过程,还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初期文本的难度不宜过大。如果文本难度过大,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推进,影响教学效果。
(二)坚持选择多类型的文本
文本的类型过于单一的话,就会影响学生最终的阅读效果,影响其阅读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使群文阅读的作用效果难以充分展现。因此,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解决好阅读环节所出现的各类问题,教师就需要做好文本的选择工作。教师在选择文本的时候,不能只是选择某一类文本,而是要坚持兼容并包的原则,如小说、诗歌、散文以及说明文等,借助多元化的文本,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其阅读体验。
(三)坚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群文阅读虽然是由教师所发起的,但是其参与主体是学生。如果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对于阅读内容不感兴趣,那么就会影响阅读效果。因此,在阅读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应当立足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能力水平等,做好各项阅读指导工作,让学生充分参与阅读活动之中,解决好阅读问题,保证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在群文阅读实施期间,教师可以灵活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如设置趣味性的阅读情境、将游戏活动引入群文阅读之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散学生思维,让他们在阅读的时候丰富自我感受和体验,从而解决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优化阅读教学质量。
三、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文章呈现举一反三,实现教学整体有序
群文阅读涉及多篇文章,这些文章内部往往是存在某种内在关联的,或是传达的感情由浅入深,或是事态发展内部规律。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注意文章的呈现形式,避免因文章顺序安排不合理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可依照文章篇幅长短、主题的深入程度等顺序对文章顺序进行安排,以举一反三式的方式展开群文阅读,使群文呈现整体有序性。
以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2课《读不完的大书》为例,在这篇精读课文中,作者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对自然进行描写,其中“叽叽喳喳”“蹦蹦跳跳”“高空盘旋”和“展翅滑翔”等对小动物的描写,令学生感觉“仿佛它们就在我眼前一样”;其中还揭示了大自然的很多奥秘,是学生了解自然、亲近自然的基础。为使学生对自然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可在教材课文的基础上引入相关文章的阅读。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过课文的第二段(即对小麻雀、老鹰等动物的描写)之后,教师可引出《河畔的翠鸟》一文的节选段落。教师:“同学们,关于自然界的小动物大家仔细观察过吗?”学生1:“老师,我叔叔养过小鸟,它每天早上都会叽叽喳喳叫。”学生2:“我去过动物园,里边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看‘翠鸟’在自然中是怎样活动的。”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河畔的翠鸟》段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自然界中鸟的动态之美。又如,在学习了课文倒数第二段对自然界中天气现象的描写后,教师可让学生通过阅读《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文章段落来了解自然界中的雨。教师:“同学们,现在正值秋高气爽的时节,大家有没有观察过我们最近的天气是什么样的?”学生3:“老师,我今天来上学的路上刮着一股小风,吹起来很舒服。”学生4:“每天放学的路上我都能看到非常漂亮的夕阳。”学生5:“今天早上听妈妈和爸爸说明天可能要下雨了。”教师:“看来同学们在生活中也是很热爱观察的,刚刚的段落中描述的都是秋季的景色,接下来,老师带同学们一起欣赏一篇描写春季小雨的文章,一同找一找春天和秋天都有哪些不同。”学生:“好!”在本节的教学中,教师选取和课文内容关联密切的自然描写文章,并穿插在相关段落后进行阅读,使得学生对“自然大书”有更为全面的认识。[1]
(二)选择合适阅读文章,保证阅读教学质量
在群文阅读模式下,供选择的文章很多,其中有作家的名作,也有鲜为人知的优秀作品,教师在进行文章的选择时,难免陷入困难。实际上,群文阅读文章的选择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文章选择这一步,教师要做好规划,并非广为流传的经典文章就一定适合本次群文阅读,教师还应考虑到班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找出最符合班级学情的文章,以此来保障群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以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5课《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为例,此篇课文向学生讲述了急性子的顾客让慢性子的裁缝做衣服,结果到最后慢性子裁缝还没裁剪的故事,旨在向学生传达做事要讲究效率,不要磨磨蹭蹭浪费时间的道理。其实,故事中“慢性子裁缝”做事拖拉的毛病是很多学生的通病。教师可利用群文阅读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更多“恶习”,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语文学习习惯。如中国幽默儿童文学作家任溶溶先生笔下的《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一作品中的“没头脑”和“不高兴”两个角色身上反映出更多“缺点”,教师可从中选出部分段落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了课文的内容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大家喜欢课文中的裁缝吗?”学生:“不喜欢。”教师:“大家为什么不喜欢他,能和老师说一说原因吗?”学生5:“他办事拖拖拉拉,只动嘴上功夫。”学生6:“老师,我觉得这件事情也不能全怪裁缝,这个顾客也是一天一个想法。”学生7:“老师,我认为这两个人身上都存在恶习,首先裁缝做事不积极,然后顾客想法多变,他们都没有尊重对方。”教师总结:“那既然裁缝和顾客都有这么大的缺点,该怎么办呢?”学生:“要改正!”教师:“同学们的想法很棒,大家再和老师一起看一看另外两个人的故事,看看他们身上有没有缺点。”由此引出《没头脑和不高兴》节选段落的阅读。教师:“同学们,读完这部分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大家觉得他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学生8:“不高兴他很叛逆,别人喜欢什么他就非得反着来。”学生9:“没头脑好像真的没有‘头脑’一样,做事丢三落四的。”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有“拖延症”的裁缝和“想法多变”的顾客之外,还引出了“极其叛逆”的不高兴和“丢三落四”的没头脑角色,让学生在阅读中审视自己有没有这些缺点。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不良习惯将会对自身发展造成的局限,促使学生积极大胆反思,改正不当行为,从而更好地成长。[2]
(三)冲破固有思维束缚,打造开放课堂环境
在传统小学语文课堂中,多是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或是教师布置阅读问题、学生从课文中找寻答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得不到个性化的发展。在长久单一的教学活动下,学生“沦为了课堂统一生产的产品”。但实际上,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和理解都是存在差异的,有思维敏捷的学生,也存在“知识不耐受”型学生。因此,在进行群文阅读的教学中,教师需尊重学生的差异,允许他们向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为学生打造开放包容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都能够更好交流互动。
以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2课《盘古开天地》为例,课文是从神话角度初窥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尝试,也是学生第一次认识神话这一文学形式,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教师可借助同类文章一起阅读的方式,使学生更快了解神话这一体裁。在教材上,本单元给出了13课《精卫填海》、15课《女娲补天》两篇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教师可再给出《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和《女娲造人》等神话传说,给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在学生初步朗读了课文内容后,教师:“大家觉得这个故事写得好不好?”学生:“好!很喜欢。”教师:“其实这种写作的形式叫‘神话’,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故事,同类的故事还有很多,大家想不想读一读?”学生:“想!”教师:“我们这一单元中的13课和15课也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在上课前发到大家手中的资料上也有一些神话传说故事,接下来的时间交到同学们的手中,以小组为单位来读一读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同学们从中选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或两篇阅读就可以了。”小组阅读活动开始了,学生在阅读之余还相互分享自己喜欢的片段。在下课前5分钟,教师:“通过刚刚的自由阅读,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很积极地和小组内的同学进行分享,有没有同学愿意和全班同学分享你最喜欢哪篇故事,以及原因呢?”学生积极举手争相表现,教师选出在刚刚的小组阅读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分享……在本节课中,教师不受传统教学的束缚,在“我国神话传说”故事主题下,给学生以更多选择,尊重学生的阅读需求。[3]
(四)文学作品比较联读,提升阅读思考高度
相比于单篇文章的阅读,群文阅读胜在文章篇目和信息量上,系列文章中往往是有同一主题或者是描写同一事物的。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时,可通过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从多篇文章中找寻共同点、区别或是情感的内在联系等信息。这样,教师通过比较联读的方式驱动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度思考,以此来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高度。
以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2课《为人民服务》为例,文章选自毛主席的一篇演讲稿,全篇实际上在讲述“人活着为什么的问题”,这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极好素材。如果说课文的写作背景与现如今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较大的话,那么教师在群文阅读环节,可给出现阶段社会背景下的阅读材料,如202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的故事。教师先组织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内容,在自由阅读环节中,教师发现学生对课文的写作背景感兴趣。教师:“在刚刚的阅读环节当中,有好几位同学问了老师同一个问题,他们都很好奇这篇课文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其实这是毛主席在张思德烈士的追悼会上的发言稿,关于张思德烈士的故事,我们通过一篇文章来一起了解。”由此引出“张思德”的故事,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阅读。在阅读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读完了两篇文章后,大家是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这句话的?我们可以怎么做呢?”学生10:“就是像文中说的那样,保家卫国,为人民而献身。”学生11:“我觉得,还可以像雷锋叔叔那样,默默无闻做好事。”学生12:“老师,我觉得可以从生活周边的一点一点去行动,比如帮助同学、关心集体、热爱学习等等。”教师:“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典范。”由此引出张桂梅女士的感人故事。教师:“这个案例都是近年来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真实故事,同学们先自己阅读材料的内容。”将“服务”的背景由抗战、革命、建设中国时期转换到现代社会当中来,落实到学生眼前。在本节教学中,教师以“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为例,使学生在阅读思考中逐步体会到“服务”的意义。[4]
(五)借助阅读写作结合,注重阅读迁移训练
一切的学习最终都要回归到实际生活当中。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阅读不只是为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大大小小的文章阅读中,学生也积累了无数的文章素材,这些都在为学生的写作奠定着基础,从写作手法、语言表达、素材引用和写作技巧等方面培养着学生。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同时,还要注重阅读成果的迁移训练。
以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的《妈妈睡了》为例,文章以孩子的角度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并未堆砌华丽的辞藻,而是以流畅自然的语言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学生阅读《沙斑鸡妈妈智斗狐狸》文章、冰心先生的《母亲》一诗和描写松鼠妈妈之爱的《妈妈》一文,使学生感悟人类和动物“母亲”的爱。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课程的主角是‘妈妈’,大家先翻开《妈妈睡了》一课,和老师一起读一读这篇文章吧。”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品读文章。之后,教师给出课外文章(上述提到的三篇),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使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母爱。最后,教师再给出写作任务:“同学们,在读完了这几篇文章后,相信大家此时脑海中有很多和妈妈的感动瞬间,接下来的时间老师想请同学们写一写自己的妈妈,可以是自己和妈妈发生的故事,也可以是你眼中的妈妈,字数最好在80字以上哦。”教师可选出其中的优秀作品在班级内进行分享展示。在本节课中,教师在阅读的基础上,为学生布置写作任务,既是对课文情感的升华,又是对阅读成果的迁移训练。[5]在阅读迁移训练实施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做好指导工作。比如在学生完成作文之后,教师可以立即开展点评活动,让学生自评、互评。对于一些优秀作文,教师可以在班级内朗读展示。这样,学生能够充分感知阅读迁移应用的快乐,可以有效增强学习信心,主动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四、小学群文阅读实施的注意事项
如上文所述,小学语文课堂上群文阅读的实施策略多种多样,群文阅读的开展对于优化教学质量、解决教学问题等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要想做好群文阅读,教师还有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其具体如下:
一是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素养,明确群文阅读实施的重要性。教师首先需要积极主动丰富自我知识体系,明确阅读的重要性。实际上,许多教师对于群文阅读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刻,部分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活动之前没有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这样就会影响群文阅读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教师在群文阅读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提升自我,以便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是要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做好协同指导工作。小学群文阅读的实施虽然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但是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存在差异,在课堂上学生可能无法深入理解阅读文本,还需要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解决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师还需要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让他们督促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重要环节。群文阅读这一模式的运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阅读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多篇文章的阅读学习中,得到更多思维上的锻炼,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