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文化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美育教学探索
——以西藏大学“藏族民间舞—热巴舞”为例

2024-05-06李幸怡西藏大学艺术学院

西藏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热巴藏族美育

李幸怡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高等学校美育教学改革,加强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西藏大学作为具有民族区域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应从自身民族地域文化及教学实践经验出发,积极践行美育宗旨,推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本文以西藏大学慕课“藏族民间舞——热巴舞”为例,探讨非遗文化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美育教学路径。

一、非遗文化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现实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遗文化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切实提升学生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艺术形象和形式的能力,且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一)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目标

热巴舞是藏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不断发展衍变,吸收了古象雄文化、宗教文化及民间艺术,是藏族人民精神与情感的集中体现。作为藏族文化艺术中的瑰宝,转换为教学资源可在高校教育场发挥美育功用。当学生充分认识和尊重非遗文化,非遗文化会反哺个体自信与热爱,促成高校实现“文化美—润心共鸣”“形式美—素养提升”“精神美—立德树人”的美育教育目标。

(二)促进高校美育教学方式多样化发展

非遗文化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可促进高校美育教学方式多样化发展,并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社会发展要求。“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充分整合各类非遗文化资源,运用慕课、教学平台直播等形式,建设综合性、多元化的在线艺术教育课程,实现美育教学资源共享。数媒技术的介入,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课程选择,同时创造了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及学生与学习平台多种交互方式融合促进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助力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非遗文化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亦是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路径,高校应以“活化非遗技艺,聚焦传统美学,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为育人理念,使美育从校园辐射校外,从学生辐射社会,进而促进非遗文化的活态保护与传承。可构建大师工作坊和教室二合一的教学实践模式,建立美育教学实践基地,由非遗项目传承人设计课程项目并指导教学,校外设置校企实践基地。例如,西藏大学梦立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中,由西藏大学艺术学院毕业生创办热萨玛民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要进行热巴舞教学与舞台作品创作。近年来,毕业生进入基地学习实践,大力推广非遗文化美育教学,促进产教融合的同时重新链接非遗文化传承的生态链,助力非遗文化活态保护与传承。

二、非遗文化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美育教学路径

藏族热巴舞在发展和衍变过程中汲取了丰富的古象雄文化、宗教文化及民间艺术的精髓,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其于2006 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基于此,西藏大学艺术学院于2021 年3月与智慧树网合作推出慕课“藏族民间舞——热巴舞”。该课程内容丰富、民族风格特色鲜明及理论与实践兼顾,目的是为舞蹈教师及广大舞蹈爱好者提供热巴舞蹈的系统化教材。截至2023 年4 月,已有西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87 所高校参与选课,累计选课人数达到3681 人,累计互动1.14 万次,获得了广大舞蹈爱好者的一致好评。现以该课程为案例,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非遗文化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美育教学路径。

(一)基于非遗文化的美育教学内容构建

1.藏族热巴舞的美育要素分析

“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积累起来的人类文明成果,为年轻一代的生活、学习、教育与发展提供了极其丰富而宝贵的条件、资源和思想,其中就渗透着一定的美的形式和审美价值。”[1]热巴舞是藏族人民千百年流传下来的集体创作的结晶,其反映着藏族灿烂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传统及浓郁的民族风情,也反映着藏族人民的喜怒哀乐、丰富的社会生活及人生哲理。追溯其源,与厚重、古老的苯教文化一脉相承,将观念的、想象的整合多种文化因素衍化成象征性的、形象性的舞蹈形态来转述对自然规律及生命的认识。藏族热巴舞美育课程旨在将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过程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想象力、对美的鉴赏力及创造力传授给学生,使之延续发展,进而促进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

其二,音乐和舞蹈都是长于抒情的艺术,具有情绪感染力和情感陶冶功能。在舞蹈中的节奏常指身体动作的力度、节奏、速度与能量,欣赏舞蹈的过程中能调动观者的想象力,感受表演者的情感。藏族热巴舞具有独特的表演风格和高超的技艺,受其卖艺谋生的社会环境和“娱他”的表演性质影响,为满足观者的审美需求,舞蹈中呈现许多技艺高超、惊心眩目的技术技巧,以激昂的情绪、多变的节奏及丰富的舞姿见长,具有极丰富的感染力和艺术美感。通过欣赏中华优秀非遗传统文化之美,可提升鉴别美丑的能力;学习非遗传统舞蹈藏族热巴舞,可感受藏族激昂向上的民族精神追求。只有对感受到的美有深刻的情感体验,才能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从而提升对美的创造力。

其三,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主张。其中“游于艺”是指习得音律、器乐等多种才艺,“成于乐”是指用音乐陶冶性情。传统藏族热巴舞中的音乐分为人声和器乐两部分,人声主要由热巴艺人的吟唱和念词道白等组成,器乐主要由鼓、香铃、哔旺和笛子等组成。热巴舞具有寓教于乐的教化功能,其颂词和曲调内容丰富、思想健康及寓意深刻,记录和再现了藏族人民勤劳质朴的思想感情,大多为歌唱家乡、尊老爱幼、扶弱济贫,或借喻抒发人生哲理、友情等内容。热巴舞通过精彩纷呈的表演愉悦人心,学生在愉悦的过程中受到启迪教育,接受非遗文化的浸润。

2.慕课“藏族民间舞——热巴舞”的美育教学层级设计(见图1)

图1 慕课“藏族民间舞——热巴舞”的美育教学层级设计

首先,本课程的第一层级设计强调审美感知,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引起情感发生的事物形象的反映。这一部分课程设计,以“热巴舞的概述”为主,涵括热巴舞的历史源流、艺术特色及审美功能,呈现出藏族热巴舞厚重古朴的历史文化与独特的艺术特色。由对藏族热巴舞艺术美感的外部感知,进而激发学生在审美活动中的情感旨趣,为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第二层级设计注重对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该部分由介绍西藏不同热巴舞的风格及热巴经典舞蹈作品鉴赏组成。昌都市丁青县、察雅县以及八宿县的热巴舞、那曲市比如县的“丁嘎热巴”、索县的“雪热巴”及林芝市的“帕雄热巴”呈现不同的风格。经典作品如《康鼓报春》《热萨玛》《欢腾的高原》等,其以藏族传统文化为底色,又极具时代性和创新性。学生通过审美鉴赏活动,对藏族热巴舞的民族形象性和民族情感性进行鉴别和评价,促使审美能力不断提升。

本课程的第三层级设计重视对审美创造的技能技巧培养。创造性是审美的特性,也是一个人审美能力的最高境界。在美育过程中学生通过美的欣赏和评价活动,可以使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一部分课程设计,主要参照教学蓝本《藏族热巴舞蹈女子鼓技》,对藏族热巴舞从单一元素、短句到组合进行拆解整合训练,旨在学生能从基础性、技巧性到表演性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掌握热巴舞蹈。学生通过前期对藏族热巴舞的审美感知和鉴赏积累,结合技能技巧的学习定能创造出本体的美。

(二)基于非遗文化的美育教学模式分析(见图2)

图2 慕课“藏族民间舞——热巴舞”的美育教学模式

1.丰富的课程内容激发审美感知

藏族热巴舞课程既有对热巴舞动作的讲解,也有对非遗的文化历史、生活习俗及审美特点等内容的讲授。第一部分主要是关于非遗项目藏族热巴舞的历史文化、功能与审美方面的阐述,强化学生的审美感知;第二部分将西藏不同地域的热巴舞风格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能够明确了解西藏不同地域热巴舞间的区别与关联,拓宽学习视野的同时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并依托慕课平台,运用数字化的教学语境和影像化的教学语言,以这种细化分类、相互对比等多样态方式呈现以非遗文化为主的教学内容,助推学生对非遗文化建立起系统性、体系化的审美感知。

2.数字化的教学语境丰富审美体验

慕课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创造数字化的教学语境,将非遗文化转换为可视化元素给予学生审美体验。关于对非遗文化可视化的转译,需注重提取文化中的有形元素和无形元素,前者为审美形象,将藏族乐观勤劳、自强不息的民族形象通过视频具象化呈现,给予观者更直观的审美感受;后者更注重对文化质态的转译,课程中所出现的热巴舞道具中的“面具”“热巴鼓”“牦牛尾”等都是藏族传统文化的文化符号。历史文化与生活习俗等方面的视觉化与符号化,可形成非遗文化的审美形象,延伸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情感价值,从而加强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审美体验,提升其审美鉴赏力。

3.虚实结合的教学互动拓展美育空间

随着当下现代化数字技术的发展,舞蹈作为动态艺术应在尊重舞蹈艺术本体特征的同时,可依托互联网“线上”平台运用视频、音乐及交互等形式拓展美育空间。使用抠像、虚拟现实等较为普及的数媒技术营造民族性、地域性的相关情境,呈现出非遗文化的内涵与人文价值,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在单元课进行过程中,即时随堂提问与启发思考可引导学生自主审美并激发其审美创造力。除此之外,线下开展专家研讨与互动讨论,学生与授课教师面对面进行互动与交流,学生之间对于非遗的文化、历史及审美特点也展开探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线上教学虚拟化的缺失,同时“虚实结合”的交互设计也拓展了美育空间。

三、非遗文化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美育教学的具体对策

(一)构建非遗文化为主的美育教学内容

非遗文化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美育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遵循“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美育目标。首先,选择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非遗文化作为美育教学内容;其次,结合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作为美育教学内容,开发极具区域非遗文化特色的美育教材;第三,对于所选非遗项目进行美学要素提取,课程设计凸显非遗文化中的美学精髓,以美育的理念整合非遗文化中的美学因子。整体而言,要实现非遗文化美育教学的系统化和体系化,构建多层次的美育教学体系。

(二)创新非遗文化为主的美育教学模式

非遗文化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美育教学中,应创新适应新媒体时代社会发展的美育教学模式。首先,通过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慕课、教学平台直播等形式,开发高质量的线上非遗文化美育课堂,建设生动形象的非遗文化数字化美育资源库。其次,非遗文化美育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要注重过程性考核,以基本的非遗文化理论知识考核为主,横线考核学生与授课教师互动情况、非遗文化资料收集和整理及课堂表现等,同时注重社会实践、非遗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及实践作品的创新性等综合量化评价。

(三)优化非遗文化为主的美育师资队伍

非遗文化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美育教学中,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也即要求高校加强对教师非遗文化的相关培训,充实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知识的储备,不断提升其文化素养和审美修养;且鼓励教师积极开展非遗文化与美育相关课题研究,深入社会实践收集相关美育教学素材。另一方面,要积极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构建“非遗文化进校园”的美育教育生态系统,校内邀请非遗传承人授课,与教师共建非遗文化工作室;校外设置校企实践基地,创造学生参与艺术活动实践的机会。

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非遗文化作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建立当代青少年们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到:“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是国家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因此,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美育教学应要立足于地缘优势,吸收中华民族优秀非遗传统文化,建设高水平、全面发展的教师队伍、建立高质量、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及创新教育管理和评价机制,传播优秀非遗传统文化的同时,为培养符合时代需求且全面发展的人才、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热巴藏族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演变》《藏族少女》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首届热巴展演暨热巴艺术高峰论坛在昌都举行
参加《西藏昌都首届热巴舞展演暨热巴艺术高峰论坛》有感
帕雄热巴的描绘与解释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