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及对策
2024-05-06陈静怡湖州师范学院安定书院沈建民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陈静怡 湖州师范学院安定书院 沈建民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教育强国。而小学教师是推动和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参与者和实践者,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中,需着力探索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工作。但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城乡差距、学科、学段、学历等软性条件,以及不同地区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条件不足等问题,导致教师数字胜任力鸿沟较大;“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对教师培训资源的数字化生成不足,教师发展培训不够精准等。且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目前已有文献大多聚焦于教师数字化转型的理论研究,缺乏实证研究。
一、研究方法
本项目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小学教师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及对策。关于教师数字化转型需要具备的能力,许多学者都进行了探讨。有学者认为教师需具备的能力类型为:课程教学能力、人机协同能力、有效德育能力和自我成长能力。[1]也有学者认为教师数字素养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信念素养、信息素养和技能素养。[2]2022 年11 月30 日,教育部正式发布《教师数字素养》,明确了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的五个维度: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3]本项目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数字素养》为依据,对我国Z省704名小学教师开展数字化转型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
选取Z 省有代表性的H1 市、N 市、H2 市、J1 市、J2市,对这五个城市的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研究,共发出问卷704份,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二)研究工具
本问卷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任教年级、任教学科、所在区域、年龄、教龄共6个方面;第二部分主要调查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的现状,共分为五个维度,涉及31题,选项有“非常同意”“比较同意”“不确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的评分办法,依次计5分至1分,根据得分情况对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水平进行等级划分。其中得分在4-5分之间,表示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水平较高;得分在3-4分之间,表示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水平中等;得分在3分以下,表示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水平较低。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均经过检验。
二、调查结果
(一)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的总体情况
问卷从5 个方面对小学教师数字化转型的现状进行调查,用描述统计法分析,结果(见表2)显示,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的总体平均得分为3.88分。根据李克特五点量表中的赋分标准,说明我国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水平一般,这意味着小学教师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字素养,但仍需要进一步提高。按照得分均值由高到低进行排列,依次为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数字化意识、数字化应用、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
表2 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描述性统计情况
(二)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的差异分析
问卷对教师的性别、任教年级、任教学科、所在区域、年龄、教龄等个人基本信息开展了相关调查,并进行差异化分析,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相关影响因素的差异化分析
1.性别:不同性别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无明显差异。独立样本T 检验的结果表明,男女教师在五个维度和总体数字素养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从均值上看,在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专业发展方面,女教师的数字素养略高于男教师,在数字社会责任方面,男教师的得分略高于女教师。而在数字化应用上男教师和女教师持平。
2.任教年级:不同任教年级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无明显差异。使用单因素方差(ANOVA)分析发现,不同任教年级的教师在五个维度和总体数字素养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其中,在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方面,任教3-4 年级的教师得分略高于任教其他年级的教师,在数字化应用和总体发展水平方面,任教1-2 年级的教师得分略高。
3.任教学科:任教学科不同的教师数字素养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科学教师总体的数字素养显著低于其他学科教师,特别是在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方面,在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专业发展方面差距不大。
4.所在区域:城乡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通过独立样本T 检验发现,城市教师的总体数字素养水平显著高于乡村教师,且在数字素养五个维度均显著高于乡村教师,其中,在数字化意识方面的得分差距最大。
5.年龄:不同年龄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方差分析结果发现,50 岁以上的教师在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专业发展方面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的教师,在数字化应用方面,40岁以上教师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的教师,在数字化社会责任方面不同年龄教师无显著差异。
6.教龄:不同教龄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教龄在6-10 年的教师数字素养在总体上显著高于其他教龄的教师。尤其是在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两个方面。
(三)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通过皮尔逊积差相关法分析,结果(见表4)显示,教师的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方面均呈显著正相关。
表4 多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三、结论建议
(一)研究结论
通过对Z 省小学数字化转型的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Z 省小学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一般,在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方面低于总体的平均数。
从影响因素来看,性别及任教年级对小学教师数字素养影响较小;从任教学科来看,小学科学教师的数字素养显著低于其他任课教师;从所在区域来看,城市的教师数字素养显著高于乡村的小学教师;从年龄来看,50岁以上的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最低;从教龄来看,教龄在6-10 年的教师数字素养显著高于其他教龄的小学教师。
(二)研究建议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目前Z 省小学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偏上,教师数字化转型取得一些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笔者根据实地调查的结果探讨如何推进小学教师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帮助小学教师数字化转型。
1.增强教师数字素养学习意识
意识影响行为,教师的数字素养学习意识影响着教师的学习行为,从而影响教师数字素养水平。因此,提高教师数字素养,首先要提高教师数字意识,这需要国家、学校、教师共同努力。
国家要完善教师数字素养测评方法。以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为依据,可以将教师数字素养测评与智能技术相结合,开展定期评价。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高效收集教师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各种活动数据,实现更全面科学的评价;而开展定期评价,有利于了解教师数字化转型的现状,进而针对教师数字化转型的不同阶段、不同教师制定接下来的策略。
学校要制定相关机制,激励教师数字化转型。学校可以通过激励政策,将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与教师数字素养水平结合,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学校还可以组织开展公开课、教学研讨等活动,激励教师在将数字化技术融入日常教学中。
教师要响应国家数字化转型的号召,自觉提升数字素养。教师要积极参加数字化学习与研修,开展数字化教学研究与创新;教师之间要相互交流,学习反思,形成良好的数字素养学习氛围,共同提高数字素养水平;教师还应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学习数字知识与技术,应用到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协同育人中去,承担数字社会责任,提升专业发展,通过反思学习不断提高数字素养。
2.创设完备的数字化教学环境
小学教师数字化转型离不开完备的教育和学习环境,因此,政府应为小学提供必需的数字化教学设备,特别关注乡村及偏远地区的学校,防止因为硬件设施不足而扩大城乡间数字鸿沟,影响教师数字素养发展,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政府还应为小学教师提供完善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搭建智慧教学平台,让所有小学教师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学习资源,从而提升教师数字素养。
3.提供个性化培训体系
调查显示,任教学科、年龄教龄、所在区域的不同会造成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水平的差异显著,因此,培训应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有重点地提供指导。
第一,培训内容要与学科相结合,体现学科特色。在培训时,注重提升教师将数字技术融合学科教学的能力,研究其与不同学科的整合方式。
第二,为不同年龄的教师提供适合的培训体系。调查显示,不同年龄的教师数字素养水平有较大差异,50 岁以上的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的教师,因此,要提供适合不同年龄教师的培训体系,着重提升老教师的数字素养。
第三,加大对乡村教师的培训。调查发现,乡村教师的数字素养显著低于城市教师,因此,要加强对乡村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第四,加强职前教师培训。目前,我国仅开设一门“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用以培养师范生的数字素养,教学内容单一,不够全面,因此,应加强教师职前培训,设置全面多样的专业课程,提升师范生的数字素养,以便其入职后更好地将数字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工作。
数字素养给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可能,成为未来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因此,教师要不断进行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素养。本文以实地调查为研究基础,以事实和数据为支撑,研究小学教师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困境、原因与对策,帮助中国小学教师完成数字化转型。相信在未来,随着国家数字化教育战略行动的深入实施,小学教师数字素养将逐步提高,实现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