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华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研究
——以西藏大学为例
2024-05-06边巴西藏大学外国语学院
边巴 西藏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研究背景
2020 年教育部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高教司吴岩司长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话语权,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和方案,特别是要让中华文化走出去,外语教育要在这其中发挥重要作用。”[1]但目前西藏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还未完全达到教育部的课程思政要求,大学英语教学中过分注重目的语文化输入,而经常忽视中华文化的融入和讲解,出现了一定的母语文化失语现象。在当前西藏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大一部分英语教师把重心放在学生应试能力的提升上,却较少关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本土文化自信的培养,较少关注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形成。西藏高校大学英语任课教师在课堂上习惯于使用灌输式教学方法,且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技能为主要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西藏高校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文化传承重任的历史使命,不得不说我们的大学英语教育疏忽了外语学科的人文性。西藏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忽视使得大学英语教学没能充分完成中华文化教育的使命,也没有能够实现新课程标准赋予大学英语教育的文化传承的时代使命。我国高校英语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让我们的学生具有输出我国思想观念的能力和树立正面国家形象的使命感。文化输出的内容和方式决定了文化输出的成败,也决定了宣传国家形象的好坏。关系到我国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和国际地位,外语教学教育理念也需更新,帮助学生在跨文化学习中树立本土文化自信和正确的价值观将成为外语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2]
从丛于2000 年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一文是我国外语教育界真正关注外语教育中本土文化失语现象的开始。从此学者们在如何培养学生用外语表达本土文化这一较新的研究领域展开了不同角度的研究。从笔者查阅的近十年以来我国高校学生中华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研究相关文献来看,有关我国高校学生中华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中华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与研究,在此类研究中问卷测试法和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测试内容主要为翻译我国传统文化词语、解释典型中文成语、解释中华文化现象(冷佳南,2022;侯玉峦,2022;牛素娟,2021;李春光,2020;刘思阳,2016;王小龙、袁陇珍,2015;廖华英、陈凤,2011)。在此领域研究结果大多显示:我国高校学生本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欠缺,学生本土文化自信不足。二是对我国高校学生如何提高中华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研究。在此领域学者们经研究发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提升我国高校学生本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王叶,2022;王志倩、郑青,2021;赵芳芳,2018;刘淼,2014)。西藏地处祖国边疆,高校英语教育和对此领域的研究相对滞后。
二、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为了调查西藏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华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现状,本研究在西藏大学随机抽取了四个大学英语教学班作为调查对象:22 级医学院初阶4 班、22 级经济与管理学院初阶8 班、22 级经济与管理学院高阶6班、22级信息科学学院高阶5班。其中低阶班有179 人参与了调查,占总人数的57.37%;高阶班有133 人参与了调查,占总人数的42.63%;调查问卷改编自廖华英,陈凤的中华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测试调查问卷。[3]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问卷,这一部分主要从目的、重要性、途径、能力、现有英语课堂中中华文化讲解时间等进行了调查,此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中华文化英文表达测试。此部分的调查目的在于测试西藏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华文化特有事物的能力。此部分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翻译10个体现中华文化的汉语词汇:饺子、包子、旗袍、红包、春节、龙舟、火锅、京剧、五行、功夫,每个词的分值为10 分,总分为100 分。二是调查西藏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自己此次在中华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测试中表现的满意度。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在填写整个问卷过程中我们严格要求学生不能借助任何外在工具,以闭卷的形式在15 分钟内完成,在学生填写问卷过程中有老师全程监督,全部问卷在测试结束后当场提交,共收回有效问卷312 份,调查结果如表1:
表1 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和学习意识
从表1 可知,西藏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过中华文化英语表达相关知识的比例和程度都不高,“学习过很多”和“学习了一些”的分别只有7.07%和51.45%,表明在以往的大学英语学习中所接触到的中华文化知识较少。西藏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认为中华文化英语表达的获得途径依次主要为“教师传授”“电视节目”“课外书籍”和“外籍教师交流”,分别占80.06%、67.52%、61.41%和32.48%,而学生已有中华文化英语表达的获得途径依次为“教师传授”“电视节目”“课外书籍”和“外籍教师交流”,分别占55.31%、27.65%、15.11%和1.93%。从此处的两组数据可以看到学生认为应该和实际中华文化英语表达的获得途径次序相同,但百分比相差较大,说明西藏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华文化英语表达的获得途径和频率有限,和自己的期望值有不少的差距。从以上三个问题回答情况可以总结出:西藏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中华文化英语表达学习比列、获得途径情况都不甚理想。
从问题“4.想获得用英语表达中华文化知识”的程度来看,选择“非常迫切”的有13.18%、“迫切”的有19.94%,同时从问题“5.获得用英语表达中华文化知识的目的”看,选择“宣传中华文化”的最多,达到40.19%。从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情况可以看出有不少西藏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华文化传播意识,同时对宣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性较高。从问题“6.最想了解的中华文化英语表达的知识”来看,选择“基本常识”“文学”“教育”和“其他”的分别占80.39%、53.38%、44.69%和28.62%,说明教师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中要进一步加强学生有关中华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基本常识的培养,同时在课堂中可以增加英语阐释我国优秀文学作品的内容。从问题“7.你与外国人交流中最缺乏的知识”回答情况发现教师要在今后的课堂中要进一步讲授英语基本语法知识、中西方文化,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加强学生本土文化自信。从问题“8.英语教学中增加中华文化导入的重要性”的回答情况可以看出,选择“非常重要”“重要”的分别占42.51%和36.25%,充分说明学生对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度较高,在调查中发现西藏高校大学英语课堂讲解中华文化时间(问题9)相对理想,平均课堂讲解中华文化时间达到10 分钟以上,这一现象和学生实际表现出来的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度不高具有一定的反差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融入大多流于形式。在调查中发现尽管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华文化知识的能力有限,但对进一步学习“用英语表达中华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很高。西藏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华“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表达能力自信度总和达到了65.92%。
表2 数据显示西藏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表达体现中华文化的汉语词汇的能力较差,满分为100 分的题目平均分数仅为39.54,回答正确率很低。在西藏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对此次测试中自己表现满意度方面,将近二分之一的学生对自己的答题结果表示不太满意,“一般”和“不满意”的分别占41.03%和27.56%,仅有15.71%的学生对自己的测试表现表示非常满意,这表明很多西藏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意识到了自己中华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欠缺,这或许有助于他们进行反思和提高。
表2 中华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测试结果
三、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中华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一)提高教师中华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
大学英语教学不应该是只对英语语言技能的学习,还应该是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传播的培养。英语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不能一味地使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师单方面讲解西方文化,应做到中华文化的正向输出,最大限度发挥大学英语教育的人文教育功能。
要在西藏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文化,就要求英语教师与时代同步,面对新的时代格局,看到机遇,主动做出变化。要提高西藏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就必须要全方位、多角度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中国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重要事件、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理论等的知识储备,让西藏高校英语教师具有敏锐的思想政治意识以及丰富的中华优秀文化底蕴。西藏高校英语教师还要不断学习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充分领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提高政治觉悟。要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求教师自己要学好“中国故事”。西藏高校英语教师需充分解读教材、教辅中已有的中华传统文化因素,尽量发掘其特有的人文精神。充分理解和把握“中国故事”的核心意义和内在精神,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学生提供丰富且高质量的文化营养,才能帮助西藏高校学生提高民族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才能完成新时代赋予西藏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历史任务。但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华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并不是要顽固自封,一味地排斥西方文化。教师要有包容、开放的心态,在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文化教学内容,推动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同时,也要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二)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中华文化传播能力
西藏高校日常英语教学要紧跟时代步伐,在大学英语课中对中华文化部分的教学也可以用翻转课堂、任务型等较新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力求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重要地位,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以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西藏高校英语教师可以结合现用教材里的中西文化内容部分,让学习进行跨文化比较,当然也可以在班级中组织各种形式的辩论、开展中西文化情景展示等一些学生参与性强、内容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用任务型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自觉地挖掘大学英语教材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对中西方文化展开跨文化比较,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学会用批判思维对西方文化做出理性解读。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小组讨论法是让学生充分交流文化观点的有效途径,可以对教材中的分散于各个环节的中华优秀文化知识进行归类整合,加强学生协作能力和思辨能力,充分地让新时代大学生在理性思考、在实践中充分体会中华优秀文化所带来的愉悦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华文化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大学教育应该不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西藏高校学生审视外来文化时具有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而不是一味地全盘接纳,成为具有丰富的中华文化知识底蕴和正确文化价值观的新时代大学生。
结语
此次从目的、重要性、途径、能力等角度对西藏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意识、学习意识和中华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进行的调研发现,西藏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华文化传播意识,同时对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性较高。然而,西藏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华文化英语表达机会的获得途径和频率有限,用英语表达中华文化的的能力较差,说明教师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中要进一步加强学生有关中华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基本常识的培养,在课堂中讲授英语基本知识的同时,要从文化、思想、科技等方面培养学生跨文化比较意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对中华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开拓学生视野,完善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加强学生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