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CENPA 表达与CT 征象和参数的关系研究
2024-05-06万静茹孙宇王东旭郝利国
万静茹 孙宇 王东旭 郝利国
肺癌是发生在双肺的各个部位, 起源于肺部支气管腺体或黏膜的恶性肿瘤,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增速最快, 据统计我国肺癌发病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8%, 死亡率为29.7%, 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早期肺癌的临床症状较为隐匿, 中期发病迅速, 晚期预后极差[1-3]。晚期肺癌患者多数确诊时已经发生全身性血液系统、淋巴系统或神经系统转移, 临床症状多以淋巴结转移、上腔静脉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为主, 多数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 而肺腺癌是肺癌中的一种, 属于NSCLC, 其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 多见于女性, 且发病年龄偏小。研究表明, 肺腺癌的发病病因与吸烟、环境污染、肺部慢性疾病、内在功能失调等多种因素有关[4]。因此, 早期诊断对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 临床上针对肺癌的检查方式主要有影像学检查、鉴别诊断、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影像学检查在肿瘤诊断中较为常用, 电子计算机X 射线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是指通过X 射线束多层面扫描患者的检查部位, 经数据处理后形成检查部位的影像学图像,用于观察患者检查部位内细小的病变[5-7]。着丝粒蛋白A(centromere protein A, CENPA)是一种抗原蛋白, 其相对分子量为17 kDa, 在着丝粒的组装形成、细胞分裂的正常运行、染色体的正确分离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 CENPA 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过度表达, 且CENPA 过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8]。因此, 本研究通过观察并分析CENPA 表达水平与肺腺癌患者的CT 征象和参数的关系, 旨在为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参考指标,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2 月~2022 年12 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进行肺部CT 检查的46 例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CENPA 表达水平, 将46 例患者分为CENPA-组(CENPA 阴性, 27 例)和CENPA+组(CENPA 阳性, 19 例)。其中CENPA-组,男性患者12 例, 女性患者15 例;患者年龄46~75 岁,平均年龄(59.27±5.25)岁;国际通用肿瘤分期(TNM分期):Ⅰ期8 例, Ⅱ期12 例, Ⅲ期5 例, Ⅳ期2 例;肿瘤病理分化程度:低分化3 例, 中分化14 例, 高分化10 例。CENPA+组, 男性患者7 例, 女性患者12 例;患者年龄40~71 岁, 平均年龄(56.30±5.44)岁;TNM分期:Ⅰ期1 例, Ⅱ期5 例, Ⅲ期8 例, Ⅳ期5 例;肿瘤病理分化程度:低分化9例, 中分化7例, 高分化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2》中关于NSCLC的诊断标准;②经病理学检测证实为NSCLC 中的肺腺癌;③TNM 分期为Ⅰ~Ⅳ期;④近1 个月内无其他手术史;⑤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②患有先天性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缺陷类疾病;③具有严重精神疾病或精神病史的患者;④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⑤术前接受过其他抗肿瘤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对研究内容均知情同意, 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检测方法 CENPA 表达:取4%多聚甲醛固定组织, 石蜡包埋切片, 组织切片行抗原修复, 加入内源性过氧化物酶, 经血清封片后, 加入一抗孵育过夜, 加入二抗室温孵育60 min, 加3, 3'-二氨基联苯胺四盐酸盐(DAB)显色液, 阳性表达呈棕黄色, 水洗终止显色,加苏木素复染细胞核, 脱水加中性树脂封片, 显微镜下观察拍照, 苏木素染细胞核呈蓝色, DAB 染阳性表达呈棕黄色。采用IPP 软件分析组织染色的光密度值,取平均值表示肺腺组织CENPA 阳性表达情况, CENPA指标中阳性表达细胞比例≥10%时为阳性, 反之为阴性。
CT 平扫:仪器选用美国GE 公司生产的全球顶级Revolution 256 排512 层超高端能谱(GE revolution 256)CT 进行平扫。患者采取仰卧位, 由肺尖至肾上腺进行范围扫描, 设置参数:层厚5 mm, 层距5 mm, 螺距1.5,管电压120 kV, 管电流105 mAs, 矩阵512×512, 在平扫后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以5 ml/s 的流率经肘静脉团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普罗胺注射液50 ml, 等渗盐水40 ml, 延迟扫描时间13~16 s 双期或三期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处理图像, 薄层(层厚、层距均为1 mm)用高级模拟迭代重组(ADMIRE)重建。由两名资深影像科医师对图像进行分析。当两名医师的意见相驳时, 参考上级医师的意见协商统一。
1.3 观察指标 根据灌注图像数据测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BF、BV、PS、MTT 等CT 肺灌注参数。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CT 征象个数, 其中直接征象包括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 间接征象包括胸膜凹陷征, 纵隔淋巴结肿大, 胸腔积液。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CT 肺灌注参数值比较 CENPA+组CT肺 灌 注BF(39.21±5.45)ml/(100 g·min)、BV(21.11±3.18)ml/100 g、PS(17.21±2.86)ml/(100 g·min) 较CENPA-组的(19.22±3.50)ml/(100 g·min)、(4.89±1.97)ml/100 g、(4.19±2.34)ml/(100 g·min) 升 高, MTT(3.11±1.48)s 较CENPA-组的(10.53±2.27)s 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CT 肺灌注参数值比较( ±s)
注:与CENPA+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BF[ml/(100 g·min)] BV(ml/100 g) PS[ml/(100 g·min)] MTT(s)CENPA+组 19 39.21±5.45 21.11±3.18 17.21±2.86 3.11±1.48 CENPA-组 27 19.22±3.50a 4.89±1.97a 4.19±2.34a 10.53±2.27a t 15.160 21.361 16.948 12.482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CT 征象个数比较 CENPA+组直接征象+间接征象<3 个有3 例, 直接征象3~5 个有2 例,直接征象+间接征象3~5 个有8 例, 直接征象>5 个有2 例, 直接征象+间接征象>5 个有4 例, 优于CENPA-组的6、13、5、2、1 例(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CT 征象个数比较(n)
3 讨论
肺癌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为临床上常见的病理类型, 约占肺癌的80%, 包括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等类型, 与小细胞肺癌相比, 非小细胞肺癌具有癌细胞生长速度慢、扩散转移时间晚等特点, 因此,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症状不明显, 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 且不适宜手术治疗[9]。肺腺癌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一种, 国际上将肺腺癌分为五种病理亚型, 包括微乳头状为主型、腺泡状为主型、贴壁状为主型、乳头状为主型、实体为主伴黏液分泌型, 其中微乳头状型和实体为主伴黏液分泌型的预后最差。不同的肺腺癌病理亚型在临床上的表现及生长方式也不相同, 所表现的CT 征象也存在差异[10,11]。在本研究结果中, 肺腺癌患者的CT 征象主要表现有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 直接征象分为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 间接征象分为胸膜凹陷征、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分叶征为肿瘤浸润生长的表现, 结节多位于左肺上叶,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毛刺征为肺腺癌较为常见的CT 征象, 表现为肿瘤细胞向周围肺实质延伸, 不与胸膜相连、放射状无分支, 毛刺征代表肿瘤细胞的增殖活跃, 易侵犯周围的淋巴管, 导致淋巴结转移。血管集束征是肺腺癌的特征性表现之一, 为多条血管营养, 多条血管向肺癌聚集, 血管集束征是由增粗的血管形成,其近肺门侧的血管集束由血管(扩张的小动脉)或支气管组成, 而远肺门侧的血管集束则由扩张的小静脉组成, CT 征象表现为一支或数支肺小血管受牵拉向病灶聚拢移位, 在病灶处中断或贯穿病灶。支气管充气征为肿瘤细胞附壁生长, 支气管结构异常, 受肿瘤纤维的牵拉, 促使支气管远端管腔扩张, 多见于侵袭性较弱的肿瘤细胞内。空泡征表现为结节内夹杂着小密度减压区及小透亮区, 多为不规则形状, 边缘不清晰, 多数呈半透明状, 空泡征的发生与肺癌的大小、组织学分类有密切关系。CT 肺灌注参数可体现肿瘤生长与分级状况, 也可反映局部血流灌注量、血管密集程度和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改变。BF、BV、PS 和MTT 均是CT 肺灌注的相关参数, 其中BF 主要表示单位时间内流经靶组织的血容量, 能够反映靶组织内血液流动的速率, 且受到血容量、引流静脉、淋巴回流及组织耗氧量等因素的影响。而肿瘤生长过程中, 会有诸多新生血管生成, 加之新生血管能够在邻近的组织中获得血供, 故淋巴结发生转移患者BF 值呈升高趋势。BV 是血液在肿瘤细胞血管内的容量, 可直接体现有功能的血管数量,当BV 值较大时, 表明血管数量较多, 肿瘤细胞得到的氧分及营养物质较多, 可促进细胞生长、浸润及转移,造成疾病复发, 导致预后不良。PS 是血液经靶组织血管结构扩散至组织间隙的能力, 其能反映靶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及基底膜的完整性, 且能够反映细胞间隙及管壁通透性等特征。MTT 则是造影剂从颅内的动脉侧到静脉侧所需要的时间所有通过时间的平均值[12-15]。CT 征象和CT 肺灌注参数对肺腺癌患者的病理诊断及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CENPA 是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的功能蛋白, 在着丝粒的组装形成、染色体的正确分离及细胞分裂等过程中发挥作用, 与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研究发现,CENPA 在肺腺癌组织及相邻的癌旁组织中表达均有所升高, CENPA 过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胸膜浸润显著相关, 且CENPA 阳性表达的肺腺癌患者无复发生存期(RFS)更短[16]。也有研究表明, CENPA 高表达与肺腺癌进展密切相关, 在预测肺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中具有独立的预后价值, CENPA 下调显著抑制异种移植肺癌细胞的生长, CENPA 通过细胞性周期进程在肺腺癌细胞增殖中发挥多种正向和负向的协同调节作用[17]。本研究结果发现, CENPA+组CT肺灌注BF(39.21±5.45)ml/(100 g·min)、BV(21.11±3.18)ml/100 g、PS(17.21±2.86)ml/(100 g·min) 较CENPA-组的(19.22±3.50)ml/(100 g·min)、(4.89±1.97)ml/100 g、(4.19±2.34)ml/(100 g·min) 升 高, MTT(3.11±1.48)s 较CENPA-组的(10.53±2.27)s 短(P<0.05)。CENPA+组直接征象+间接征象<3 个有3 例, 直接征象3~5 个有2 例, 直接征象+间接征象3~5 个有8 例,直接征象>5 个有2 例, 直接征象+间接征象>5 个有4 例, 优于CENPA-组的6、13、5、2、1 例(P<0.05)。结果提示, CENPA 通过调节肺腺癌患者肿瘤细胞分裂与增殖, 从而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综上所述, 肺腺癌患者CENPA 表达水平与CT 征象和参数相关, CENPA 阳性表达的肺腺癌患者CT 征象和参数明显更差, 因此CENPA 阳性表达可作为诊断肺腺癌发病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