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性电刺激康复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对称性的影响

2024-05-05许长锋郭延芳孙作杰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4期
关键词:步态偏瘫肢体

许长锋, 郭延芳, 孙作杰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郑州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河南 郑州 450003)

脑卒中是一种脑血管病, 根据疾病时期可以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其发病率高、 致残率高、 致死率高。 偏瘫是肢体功能障碍的最主要表现, 继而影响步行姿势控制、 步行功能等, 对患者的生活、 工作带来严重负面影响[1]。 脑卒中偏瘫患者后期康复通常需要对其肢体平衡和运动功能进行强化训练。 功能性电刺激 (FES) 是通过使用低频电流的方式, 刺激失去中枢神经控制的肌肉, 以替代或矫正的方式让肌肉收缩,慢慢激活肢体已丧失的功能, 产生即时效应并促进肢体恢复功能[2-3]。 基于此, 本研究分析功能性电刺激康复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对称性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2 年2 月至2023 年2 月我院收治的103例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52 例, 男26 例, 女26 例; 年龄37 ~68 岁, 平均 (43.32 ± 4.64) 岁;病程3 ~6 个月, 平均 (1.68 ± 0.23) 个月。 观察组51 例, 男28 例, 女23 例; 年龄35 ~67 岁, 平均 (44.43 ± 4.58) 岁;病程2 ~6 个月, 平均 (1.61 ± 0.25) 个月。 两组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 (P >0.05)。 本研究已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 ①符合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4]关于脑卒中的诊断标准, 经头颅核磁共振成像、CT 检查确诊; ②合并一侧偏瘫, 处于脑卒中恢复期; ③意识清晰, 可正常沟通, 生命体征和病情平稳; ④对低频电刺激敏感, 可出现预期动作。 排除标准: ①恶性肿瘤者; ②其他疾病导致偏瘫者; ③精神类疾病 (史) 者; ④步行功能不良史者;⑤电刺激不耐受或对低频电刺激过敏者; ⑥皮肤破溃、 湿疹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言语、 运动、 针灸、 理疗等综合疗法, 其中运动疗法包括神经促通技术、 平衡功能练习、 肢体主动及被动活动、 步行练习等, 1 次/d, 每次每项时间不超过1 h, 每周训练5 天、 休息2 天, 共训练6 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功能性电刺激康复训练: 采用上海聚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SV-ML401/801 步态训练矫正仪, 患者取坐位, 双下肢屈曲时足离地, 电极片贴于腓骨运动位点或胫前肌处, 为保证达到理想刺激动作, 应及时调整电极位置, 对主机与控制器的数据进行同步, 15 ~25 min/次, 1 ~2 次/d, 每周训练5 天、休息2 天, 共训练6 周。

1.4 观察指标①康复疗效: 显效: 训练后, 患者踝关节背屈角度在原有基础上增加5°以上; 有效: 训练后, 患者踝关节背屈角度在原有基础上增加3° ~5°; 无效: 训练后, 患者踝关节背屈角度无明显好转, 在原有基础上增加3°以下。 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 /总例数× 100%。 ②步态分析: 采用GaitWatch 三维步态分析仪分析步长偏差、 患健侧摆动比值及患健侧支撑比值。 在13 m 的安全空旷场地, 受试者佩戴5 个传感器先进行4 ~5 次模拟练习, 再以自然步速完成测试, 比率 (RI) =患侧步态参数 (X1) /非患侧步态参数 (X2), RI 值趋近于1 表明双侧肢体对称性好。 ③肢体运动功能: 利用Fugl-Meyer 评定 (FMA) 量表[5]评估, 分为上肢及下肢部分,总分分别为66 分和34 分, 得分与上下肢运动功能呈正相关。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 表示, 行t 检验; 计数资料以n (%)表示, 行χ2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康复疗效观察组的康复总有效率为92.16%, 高于对照组的75.00% (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的康复疗效比较 [n (%)]

2.2 步态分析训练后, 观察组的步长偏差、 患健侧摆动比值和患健侧支撑比值均低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训练前后的步态比较 ()

表2 两组训练前后的步态比较 ()

注: 与本组训练前比较, *P <0.05。

?

2.3 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训练后, 观察组的FMA 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3。

表3 两组训练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 分)

表3 两组训练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 分)

注: 与本组训练前比较, *P <0.05。

?

3 讨论

脑卒中是突发且进展迅速的脑缺血性或脑出血性疾病, 会引起患者感觉功能、 运动功能及形态功能异常, 最常见症状为一侧脸部、 手臂或腿部突感无力, 猝然昏扑、 失去平衡能力等, 从而影响患者的肢体运动、 步行功能[6]。 通常在病情急性期得到有效控制后会进入疾病恢复期, 该阶段也是患者康复治疗和功能恢复的最关键和最佳时期[7], 因此可采取科学的康复技术帮助患者实现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本研究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功能性电刺激康复训练治疗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 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康复总有效率为92.16%, 高于对照组的75.00% (P <0.05); 训练后, 观察组的步长偏差、 患健侧摆动比值和患健侧支撑比值均低于对照组, FMA 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 与李辉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 表明功能性电刺激康复训练在改善步态对称性和肢体运动功能方面效果较好。 分析原因如下: ①本研究所使用SV-ML401/801 步态训练矫正仪, 是一种基于生物力学和神经学原理的治疗设备, 由传感器、 计算机和机械装置组成, 能够检测患者的步态并进行实时调整, 它可通过激活神经元, 刺激神经肌肉组织, 促进肌肉收缩, 对患者的步态进行正确矫正及反复训练, 以提高平衡感和肌肉力量, 刺激支撑及迈步的关键肌肉, 从而改善患者的步长偏差、患健侧摆动比值及患健侧支撑比值, 使患者重新正常行走; ②该训练还可刺激已丧失功能但仍具有完整神经支配功能的肢体和肌肉运动, 增加关节活动幅度, 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协调性和肌肉耐力, 改善平衡和协调能力, 从而增强肢体运动功能。

综上所述, 功能性电刺激康复训练可提高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 改善其步态对称性及肢体运动功能。

猜你喜欢

步态偏瘫肢体
小蚂蚁与“三角步态”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肢体语言
基于面部和步态识别的儿童走失寻回系统
基于Kinect的学步期幼儿自然步态提取
肢体写作漫谈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便宜假肢能模仿正常步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