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及对妊娠的影响

2024-05-05乔菲位路其张锦聪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4期
关键词:孕酮宫腔镜息肉

乔菲, 位路其, 张锦聪

(漯河市中医院妇产科, 河南 漯河 462000)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病, 主要因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导致。 月经量增多、 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为该病的主要特征, 病情严重时可导致不孕症[1]。 近年来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人数呈现升高趋势, 其导致的不孕对患者的生活产生极大的干扰, 因此需给予积极的治疗。 目前关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炎性反应及内分泌紊乱与其发病关系密切。 此前外源性补充孕激素如地屈孕酮为治疗该病的常用手段, 但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 宫腔镜下手术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方式。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冷刀切除术是常用术式, 但关于二者的优劣性尚存在争议[2]。 因此, 本研究在药物干预基础上将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与电切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 对比二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 年9 月至2023 年1 月我院收治的9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对象, 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 各49例。 纳入标准: ①符合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标准; ②入组前未接受激素治疗; ③存在手术指征并接受治疗; ④可配合完成治疗。 排除标准: ①伴有生殖系统畸形者; ②患有卵巢囊肿、 宫颈炎等妇科疾病者; ③患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 ④存在出血倾向者; ⑤合并精神疾病者。 观察组年龄30 ~51 (38.91 ±3.16) 岁, 体质量指数 (23.44 ± 2.51) kg/m2, 病程 (5.12 ±0.94) 年。 对照组年龄32 ~50 (39.57 ± 3.03) 岁, 体质量指数 (23.71 ± 2.64) kg/m2, 病程 (5.06 ± 0.97) 年。 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 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 麻醉后采用生理盐水膨宫 (压力13.1 ~13.4 kPa), 宫颈扩张至9 ~10 cm, 置入宫腔镜, 观察子宫息肉的数目、 位置、 大小等, 利用环状电极切除息肉并送检; 单发息肉切至根蒂, 多发息肉切除浅层内膜。 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治疗: 生理盐水膨宫, 通过宫腔镜观察宫腔、 宫颈管、 宫底等, 查看息肉的位置、 大小等; 在宫腔镜下冷刀与蒂部下方紧贴, 切除息肉并送检。 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 两组均给予地屈孕酮片, 20 mg/次, 2 次/d, 服用3 个月。

1.3 观察指标记录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住院时间。 采用月经失血图 (PBAC) 评分评估月经量, 分值与月经量呈正相关。 采用ELISA 法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水平。统计头痛恶心、 宫腔粘连、 间期出血、 宫颈管狭窄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记录患者术后12 个月的妊娠率。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1.0 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n(%) 表示, 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 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观察组的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

表1 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

?

2.2 PBAC 评分及血清VEGF 水平术后, 观察组的PBAC 评分、 血清VEGF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的PBAC 评分及血清VEGF 水平比较 ()

表2 两组的PBAC 评分及血清VEGF 水平比较 ()

注: 与同组术前比较, *P <0.05。

?

2.3 不良反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3。

表3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n (%)]

2.4 妊娠情况术后12 个月, 观察组的妊娠率为73.47% (36/49),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65% (16/4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88, P =0.000)。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作为常见的妇科疾病, 随着人们生活、 饮食习惯的改变, 其发病率不断升高[3]。 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尚未阐明, 但其随病情进展可致不孕症, 对于育龄期女性的危害较大。 子宫切除术及刮宫术是此前临床治疗该病的有效术式, 但子宫切除术不适用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 而刮宫术的清除效果不佳, 术后复发率较高[4]。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宫腔镜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且对息肉的清除效果较好, 受到医师及患者的青睐。

宫腔镜下电切术及冷刀切除术均为微创治疗方式, 可直视息肉病灶, 保证切除的精准性, 减轻对患者的损害。 本研究将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的切除, 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缩短, 术中出血量减少, 提示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理想。 分析原因可能为, 冷刀切除术的操作便捷, 可避免电切术下产生的气泡影响术野, 保证手术操作的准确性, 缩短手术用时, 促使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相较于冷刀切除术, 电切术治疗的操作难度较大, 存在息肉切除不彻底或切除过深的情况, 增加手术时间, 并可对内膜下血管造成损伤, 增加术中出血量[5]。 息肉切除术后创面需做电凝处理, 达到封闭出血点的目的, 但术后结痂脱落可发生再次出血,电切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患者内膜, 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增加住院时间。 冷刀切除术无能量损伤, 因此对子宫内膜的损伤较小, 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同时术后补充地屈孕酮治疗可有效拮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刺激作用, 提高治疗效果[6]。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表明该种术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安全性较高。 冷刀切除术对子宫内膜的损伤小, 因此术后愈合及恢复较快, 并且该种术式无热损伤, 故治疗的风险较低, 可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月经量异常增多为子宫内膜息肉的常见症状。 本研究采用PBAC 评分评估月经量, 并检测VEGF 水平。 VEGF 可有效增加新生子宫内膜血管, 而子宫内膜息肉作为一种增生组织与血管增生关系密切。 VEGF 表达下降可抑制月经量增多, 并可在抑制息肉组织增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术后的PBAC 评分及VEGF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表明冷刀切除术对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显著。 本研究中, 观察组术后12个月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 提示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治疗可改善患者妊娠情况。 分析原因为该种术式对子宫的损伤较轻, 可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 提高妊娠率; 而地屈孕酮可加速子宫内膜由增殖期进入分泌期, 抑制雌激素诱导的子宫内膜增生情况,减少月经量, 促进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剥脱, 提高妊娠成功率。

综上, 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效果显著, 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可降低月经量, 提高妊娠率。

猜你喜欢

孕酮宫腔镜息肉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与四氢孕酮敏感性中西医研究进展
息肉虽小,防病要早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54例
腹腔血与静脉血β-HCG与孕酮比值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价值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
宫腔镜术后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