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育人格局下大学生历史主动精神的涵养研究*

2024-05-03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主动精神大思政育人

杜 欣

(浙江树人学院 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提及并阐述“历史主动精神”这一概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我党首次以中央决议形式提出“历史主动精神”,并将其视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精神品格。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1]2

历史主动精神蕴含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赢得伟大斗争、开创伟大事业的精神密码,彰显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品格。新征程下,激励全党各族人民焕发出更加强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是历史之选择、时代之必然,人民之呼声。而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红色江山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参与者和主力军,也应是历史主动精神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忠实践行者。但目前,大学生历史主动精神涵养教育还面临诸多问题,需要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下进行路径创新。

一、价值之源:新时代大学生涵养历史主动精神何以必要

(一)思想引领:为大学生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提供根本价值遵循

如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1]49,各种思潮激荡,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强。历史虚无主义常常披着“学术研究”的外衣,借着“还原真相”的由头,对一些关键的历史问题进行“重写重构”,将高校作为向大学生渗透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战场,扰乱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念,进而削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究其背后原因,一方面,西方借助技术变革,运用话语霸权围绕特殊事件、意识形态等问题,打出虚无历史的组合拳,而互联网快速、高效、隐蔽的传播优势为这些错误思想传播无形中推波助澜;另一方面,处于价值多元化和思想交锋时代的大学生主体意识还不够成熟,认知方式还不够客观,实践经验还不够丰富,在受到错误思想侵袭时,很容易陷入误区,偏离正确的历史观。

因此,引导大学生从党百年来领导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历史发展脉络中提高明辨是非的历史洞察力,以坚定的历史主动、历史自信、历史担当抵御短期的、个人的利益对思想的侵蚀,是勘破历史虚无主义图谋的应有之义。

(二)理论武装:为大学生培养理论思维提供丰富政治滋养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437。国家、民族、政党需要理论思维,个人亦是如此。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3]1516

马克思主义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历史主动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上自觉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生动体现[4],其理论逻辑在于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蕴含的规律和方法。唯物史观认为历史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作为历史主体的“现实的人”在尊重历史规律的前提下,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性与创造性。

可见,历史主动精神中积淀的深刻理论思维和哲学方法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涵养历史主动精神有助于大学生正确理解、梳理“历史发展与‘人’的存在”“尊重历史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进而构建科学正确的大历史观,形成用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理论自觉、思想自觉、行为自觉。

(三)精神塑造:为大学生厚植历史自信提供重要动力源泉

习近平同志指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5]历史自信是历史主体对民族、政党、国家历史的信心和信念,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但当前,大学生普遍对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不透彻,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了解不深入,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信心动力不足,致使“历史和现实的脱节”。

因此,大学生涵养历史主动精神要通过弘扬中华文明核心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汲取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要通过深化对“五史”的整体性认知,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华民族奋斗的历史长河中共同凝聚的“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进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应对历史进程中各种艰难险阻的自信心,使大学生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认同在历史意识层面不断内化。

(四)实践感召:为大学生强化使命担当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任何事物的生成都是在现实世界时间、空间和条件要素作用下的产物。历史主动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形态的存在,本质上是实践活动的结果。历史主动精神贯穿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彰显着大历史观与大格局。百年来,青年一直是党的事业的主力军和先锋队,让青年担当时代责任是我党领导青年运动的宝贵经验。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这一宏伟蓝图要在广大青年学生的接力奋斗中得以实现。而青年的历史主动精神也只有在这一使命和责任的履践中才能得以彰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在新的历史方位下锚定新的历史目标,是在新的历史征程下创造新的辉煌历史。新时代大学生只有善于从过去的成就中总结历史经验,汲取智慧力量,才会有砥砺奋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自信和历史担当,从而在找准自身定位的基础上,激发接力奋斗的动力,承担时代使命,奋力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新画卷。

二、实然之困:新时代大学生涵养历史主动精神的现实困境

大学生历史主动精神涵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但目前仍存在育人理念碎片化、培育内容片面化、教育主体认知局限化、场域构建单一化等四个维度的实践困境。

(一)育人理念碎片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不够

《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构建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大思政”格局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整体论哲学在思政领域的具体运用,其内涵是在价值引领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尽管“课程思政”改革已成为各大高校以高质量思政工作提升育人成效的关键环节,但针对涵养历史主动精神教育途径多样性方面,高校真正利用起来的很少,尚未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合力。

一是管理机制缺少协同。大学生历史主动精神涵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坚持一体化统筹、一条线指挥、一盘棋协同的原则。但目前某些高校缺乏相应的协同机制,负责思政教育工作的各部门之间联系不够紧密,配合不够顺畅,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管理与教育合力。

二是师资队伍缺少协同。对于大学生的历史主动精神涵养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但目前某些高校仍然出现思政课教师“讲政治”、专业课教师“讲专业”,各自为政的“两张皮”现象,没有保持“双向奔赴”“双向互动”。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力的缺失,导致大学生的历史主动精神涵养教育失去连续性,“三全”育人流于形式。

(二)培育内容片面化,全要素与全过程涵养供给不够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来,关于涵养历史主动精神的研究成果日益丰硕,研究水平日益提升,但对高校大学生涵养历史主动精神培育内容的研究缺乏统一性、整体性的认知,培育内容片面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在理论上,缺乏从思想脉络上一以贯之地将历史主动精神与中国具体实际深度结合,培育内容零散、系统性、整体性不足。当下,培育内容主要为红色事迹、故事、人物的点状传播,但对党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重要节点以及党的百年传承历史、重大问题等缺乏“线”和“面”上的广泛传播,以致于学生难以形成宏观完整的认知框架,从而易于被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利用。

二是从实践上,培育内容没有融入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涵养历史主动精神的生活化、制度化、常态化还未真正实现。目前,从过程上看,大学生历史主动精神涵养教育主要分散于重要节点、节庆仪式、主题活动,无法全程融入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从效果上看,大学生仅停留于红色故事的传讲,对革命人物、英雄事迹的短暂感动,对历史主动精神的意蕴、内核缺乏深入把握,尚未内化为理想信念、价值导向与行为准则。

(三)教育主体认知局限化,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发挥

教育主体是指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认识和作用于客体的个体和组织。现代教育学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虽有不同,但均属教育主体。教育主体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教育质量[6]。当前,在大学生历史主动精神涵养教育中,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内驱力不足。

一是许多教师对大学生历史主动精神涵养教育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认识不到位。大学生历史主动精神涵养教育是一个全新课题,部分教师对其与立德树人的紧密联系认知不清,且缺乏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相关知识,部分教师没有党史、中国通史等深厚的知识背景,因而未能形成涵养历史主动精神的内在需要,导致相关活动“走过场”。

二是部分大学生存在认知偏差,思辨能力不强,涵养主体“势单力薄”。当下,就业压力已成为大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受其就业因素影响,大学生的功利性倾向严重,只看重与职业发展相关的知识、学科,忽视历史主动精神涵养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指导作用,缺乏涵养历史主动精神的内驱力。同时,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对信息的真伪也缺乏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这有可能被“有心人”利用,被不良势力和负面舆论倾轧而带偏节奏。

(四)场域构建单一化,教学实践技能流于表层,实效性有待增强

引领大学生涵养历史主动精神离不开场域构建的多元、育人模式的创新。但目前高校的教学实践效能流于表层,吸引力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育人模式单一化。当前育人模式还停留在灌输与被灌输、教育与受教育的层次上,缺乏主体间性。传统单一化模式常囿于“以教为中心”,这可能会使大学生获得一些关于历史主动精神的概念,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部分高校能意识到“大学生偏好实践性、娱乐性较强的多样化教育形式”[7]的现实需要,但实践过程中交互感缺失、实践开展后效果反馈缺位、后续跟进缺力,从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内心认同。

二是话语体系不鲜活。“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8]9理论被接受的前提是改变强势灌输的姿态,选择受众主体接受的语言、形式与风格。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对互联网具有天然的依赖性。但目前高校未能充分利用新媒体赋能历史主动精神培育内容,整合新媒体技术不够,高品质内容供给不够,未能有效占领互联网高地,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纾解之道:新时代大学生涵养历史主动精神的优化路径

(一)立体联动:强化顶层设计,形成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校“大思政”格局的教育合力

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校“大思政”格局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强化工作协同,完善机制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格局。“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应坚持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9]。高校党委应将历史主动精神涵养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总体规划与学校意识形态发展计划,整合多方资源,联动多方主体,延展教育半径,形成覆盖“课堂、校园、社会、家庭”的“点线面”一体化思政大格局,从而促进大学生敢于并善于承担自己的时代责任,并在历史担当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努力推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

二是优化师资配置,增强育人合力。一方面,建立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常态化合作机制,形成育人共同体,推动思政课教师“懂”专业,专业课教师“学”思政,有效提高历史主动精神涵养教育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探索模范老党员、革命老同志、红色基地讲解员等作为兼职教师经常性进高校参与大学生历史主动精神涵养教育的长效机制,为高校“大思政课”持续注入新的活力[10]。

(二)系统建构:完善课程体系,创新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校“大思政”格局的育人机制

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校“大思政”格局,需要在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历史性与现实性相衔接、共同性与差异性相融通的基础上,系统谋划课程建设,把握好核心环节和重点领域,积极推动“大历史观”教育与各类课程的同向同行,着力构建历史主动精神融入“思政课程、专业课程、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四位一体育人机制。

一是发挥好“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思政课建设应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客观历史规律与整体历史事实为前提,以历史主动精神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价值逻辑、时代逻辑为主线,厘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思政课教育资源的对象、类别,对知识体系、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构建。

二是深化“专业课堂”。专业课程有机融入思政要素,实现协同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的主要目标。历史主动精神融入“专业课程”关键是找准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一方面,应以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为先导,充分挖掘专业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中所蕴含的历史知识元素;另一方面,专业课程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育人导向,引领青年学生紧紧围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自觉把爱国情怀、强国梦想融于各类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中。

三是用好校园文化隐性课堂。“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8]92学生置身于高校这一立德树人的特殊场域,应积极推进历史主动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方面,在充分分析各高校大学生情感特点的基础上,将历史主动精神的精髓要义、内核实质等融入到校园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整体规划里,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浸润,塑造师生对于历史主动精神的环境认同;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以党团、社团、班团、寝室为阵地,以主题教育活动、特色仪式活动、重要庆祝活动为抓手,坚持日常与重要节点相融通,让历史主动精神涵养教育“讲起来”“唱起来”“舞起来”,融入到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

四是善用社会大课堂。“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11]一方面,鼓励师生根据教学需要,利用各类红色教育基地和资源,探索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博物馆里的思政课”,以交互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另一方面,高校应结合自身特色、所在地资源,常态化打造具有辨识度、精准度的日常实践并做好跟踪反馈,引导青年学生在劳动教育、志愿服务、实习实践中走向田野、走入基层、走进人民,深化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提高为国为民的担当意识。

(三)主体激活:增强主体力量,提升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校“大思政”格局的转化能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大学生历史主动精神涵养教育的建设情况和实际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及其职责的履行情况,以及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及其内生动力。

一是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导性。高校“大思政课”需要建好“大师资”,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方面,要在高校营造好涵养历史主动精神的教育氛围,促使教师全面理解、把握历史主动精神独特的育人价值、育人理念和实施方式。教师要着眼大学生主体的认知规律,以大学生的所思、所想为切入点,瞄准大学生的思想矛盾和价值困惑,从而找到历史主动精神涵养教育的关键突破口,切实提升育人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岗前培训、教学竞赛、集体教研、经验交流会、课题申报等形式,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历史主动精神融入课程规划、教学教研等,提高高校教师对历史主动精神的研究兴趣、能力与水平,从而激发内驱力。

二是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一方面,积极构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情感激励机制,激活其学习内生动力。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强化理论思维;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中学以致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朋辈引领作用,以身边人、身边事的榜样典型,感染、带动学生锚定人生方向,主动融入参与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浪潮中。

(四)技术赋能:强调用户思维,提升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校“大思政”格局的方法载体

随着学生思想行为和学习特点的变化,传统的教育载体和方法如果不加以创新,就难以入耳入脑入心。因此,历史主动精神有效融入高校“大思政”格局需要优化载体方法,优化话语体系,运用故事思维。

一是创新传播载体。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手段多元化提供了新契机。一方面,高校要秉持“互联网+”的理念,运用大数据、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设红色资源数据库、多媒体资源包等,对红色人物、事迹、精神进行全方位宣传;另一方面,做大做活融媒体平台,打造独具特色的大学生涵养历史主动精神的信息聚合和发布平台,培养融媒体团队,提供优质图文、视频和直播,定期观点展示、思想交流、成果发布及互动讨论,做大做活涵养历史主动精神教育“朋友圈”。

二是完善话语表达。“高大上”的理论要想“接地气”,就必须研判学生的审美取向和接受心理,尊重并借鉴其话语方式,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学生想听的”,把“学生想听的”融进“我们想讲的”[12]。一方面,结合不同学生特点开展差异化表达,提升话语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另一方面,善于运用故事思维,避免“政治说教”。可采取图像、音乐叙事,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说唱、摇滚、二次元等青年亚文化话语,强化细节描述、情境铺陈、情感熔铸,讲好红色故事。

猜你喜欢

主动精神大思政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主动精神重要论述探析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来关于历史主动精神的研究述评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以“三原色”为导向开展数学教学的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共性问题与相关对策浅析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