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对北京市某社区老年人群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调查研究
2024-04-30张雪
张 雪
(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超声科 北京 100037)
动脉粥样硬化指的是因炎性浸润、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沉积以及斑块破裂等原因造成的急慢性炎症病理过程,可发生于全身动脉血管,主要发生于冠状动脉、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等血管。其病理过程是通过动脉处脂质浸润引发的血栓随着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导致动脉内中膜厚度逐渐增加形成斑块,斑块形成到一定程度后导致血管腔发生狭窄,同时动脉壁弹性降低,最终引发心脑血管疾病[1-4]。临床上诊断颈动脉以及下肢动脉血管病变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主,本次研究对2022 年1 月—12 月于甘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检查的北京市某社区≥65 周岁的515 例老年居民进行调查研究,应用超声检查统计颈动脉及下肢动脉内膜增厚情况、斑块发生情况以及狭窄程度,旨在为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警提供一定的客观参考资料,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2 年1 月—12 月于甘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检查的北京市某社区≥65 周岁的515 例老年居民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对象均有完整的超声检查资料。515 例研究者中男性144 例,女性371 例,年龄65 ~98 岁(65 ~<71 岁235 人,71 ~80 岁151 人,>80 岁129 人),平均年龄(71.69±6.25)岁。
纳入标准:(1)自诉间歇性跛行、缺血性静息痛或坏疽等明确下肢缺血症状者或头晕、头痛、单侧面部或肢体忽然麻木无力等颈动脉缺血症状者;(2)年龄65 周岁及以上者;(3)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研究者。排除标准:(1)因其他病因引起的颈动脉或下肢动脉疾病者,如下肢动脉栓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等;(2)超声影像图像不清晰或检查记录不完整者。
1.2 方法
采用PHILIPS 公司EPIQ5 超声诊断仪对纳入对象进行超声检查,探头频率为(12 ~3)MHz,应用计算机辅助系统进行超声图像处理。患者取静息状态下平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和下肢。颈动脉检测包含双侧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近心段,下肢动脉检测包含股总动脉、股深动脉近心段、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先纵向移动探头观察血管成像情况和血流特点,采用横截面扫描观察血管内中膜厚度(IMT)并观察光滑程度、层次结构清晰程度、是否有粥样硬化斑块等。IMT 取血管横切面最厚处测量,≥1.0 mm 为增厚;斑块定义为有局限性回声结构突出管腔且厚度≥1.5 mm。测量颈内动脉狭窄程度,根据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舒张期峰值流速(EDV)判断狭窄分级标准,分级标准根据2002 年美国放射学会年会[5]制定的标准:轻度狭窄(狭窄率0% ~<50%)为颈内动脉PSV <125 cm/s,颈内动脉PSV/颈总动脉PSV <2,EDV <40 cm/s;中度狭窄(狭窄率50%~<70%)为125 cm/s ≤颈内动脉PSV <230 cm/s,2 ≤颈内动脉PSV/颈总动脉PSV <4,40 cm/s ≤EDV <100 cm/s;重度狭窄(狭窄率70%~<100%)为颈内动脉PSV ≥230 cm/s,颈内动脉PSV/颈总动脉PSV ≥4,EDV ≥100 cm/s;完全闭塞(狭窄率100%)为无血流信号。下肢动脉狭窄分级标准根据Cossman 等[6]制定的标准:正常动脉PSV <150 cm/s,收缩期流速峰值比(指病变处与相邻近心端正常动脉段收缩期峰值流速比值)<1.5;轻度狭窄(狭窄率0% ~<50%)150 cm/s ≤PSV <200 cm/s,1.5 ≤收缩期流速峰值比<2;中度狭窄(狭窄率50%~<76%)200 cm/s ≤PSV <400 cm/s,2 ≤收缩期流速峰值比<4;重度狭窄(狭窄率76%~<100%)PSV >400 cm/s,收缩期流速峰值比≥4;闭塞(狭窄率100%)无血流信号。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515 例老年居民颈动脉和下肢动脉IMT 增厚、斑块发生以及狭窄情况
515 例入选的老年居民经超声检查后发现,颈动脉IMT 增厚93 例(18.06%),下肢动脉IMT 增厚85 例(16.50%),颈动脉IMT 增厚比例与下肢动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无异常共17 例(3.30%),下肢动脉无异常共22 例(4.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有斑块者388 例(75.34%),下肢动脉有斑块者306 例(59.42%),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高于下肢动脉(P<0.05);颈动脉狭窄17 例(3.30%),下肢动脉狭窄102 例(19.81%),下肢动脉狭窄率高于颈动脉(P<0.05)。
表1 515 例老年居民颈动脉和下肢动脉IMT 增厚、斑块发生以及狭窄情况[n(%)]
2.2 颈动脉斑块和下肢动脉斑块发生部位情况
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颈动脉斑块发生部位在动脉分叉处最多,共261 例,占比67.27%(261/388);下肢动脉斑块发生部位在股总动脉最多,共229 例,占比74.84%(229/306)。
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颈动脉轻度狭窄患者9 例,占比1.75%(9/515),中度狭窄5 例,占比0.97%(5/515),重度狭窄3 例,占比0.58%(3/515);下肢动脉狭窄轻度狭窄患者62 例,占比12.04%(62/515),中度狭窄26 例,占比5.05%(26/515),重度狭窄14 例,占比2.72%(14/515)。
3 讨论
本调查发现,高龄人群中,其下肢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受累严重程度略高于其他动脉,考虑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伴发疾病多,病程长导致血管慢性受损,小血管更易受累有关。外周动脉疾病是冠状动脉及颅内动脉以外的外周动脉的狭窄或闭塞性病变,以往也被称为外周血管疾病、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动脉硬化闭塞症等。动脉粥样硬化是外周动脉疾病最主要和最常见的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可发生于全身的动脉血管,一般多累及大、中动脉,在肢体动脉中最常累及下肢动脉,尤以股动脉发病率最高,同时往往伴发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导致不良预后。
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重要的指标之一是观察血管结构,临床上常通过二维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并计算血管IMT,同时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情况、大小、形态学特征,综合血流动力学变化等信息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客观评价从而分析斑块的稳定性并评估血管狭窄程度以及判断对动脉管腔的影响程度,对心脑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有良好的实用价值[7-9]。
发生粥样硬化病变的动脉血管特征之一即出现IMT增加等一系列形态结构改变,同时伴有血管重塑。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早期可出现病变动脉代偿性扩张,使得动脉血管保持正常的血流循环以及预防管腔狭窄的代偿性作用,随着病变进展,动脉粥样硬化晚期血管则发生慢性缩窄,由于血管截面积不变,从而表现为血管内径以及IMT 增加[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颈动脉有斑块者388 例,下肢动脉有斑块者306 例,颈动脉斑块发生率75.34%高于下肢动脉的59.42%(P<0.05);颈动脉狭窄17 例(3.30%),下肢动脉狭窄102 例(19.81%),下肢动脉狭窄率高于颈动脉(P<0.05)。颈动脉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好发部位,其处于心脑连接部位的结构位置决定了其病变发生时间早于其他动脉,同时颈动脉病变与下肢动脉病变、冠状动脉病变以及全身其他部位动脉病变有良好的相关性[12-13],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被普遍认为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有研究表明,60%~80%的下肢动脉疾病患者至少伴有一支显著的冠脉病变,约12%~25%的患者伴有血流动力学明显异常的颈动脉狭窄,约33%的颈动脉狭窄患者伴有脑缺血症状等,因此超声检查颈动脉血管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早期诊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14]。同时本次研究结果发现颈动脉斑块发生部位在动脉分叉处最多,共261 例,占比67.27%(261/388),这是由于动脉分叉处血液受结构位置的影响血流易形成湍流等非层流状态冲击血管内膜,从而导致血管内膜损伤,进一步促进了粥样硬化斑块病变[15]。在对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狭窄程度的观察中,大部分狭窄患者均为轻度狭窄,同时总体狭窄率较低,说明总体上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处于可控状态,大部分患者在良好的健康宣教下通过合理饮食、锻炼、配合医疗治疗可控制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从而预防狭窄。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可明确颈动脉或下肢动脉病变程度,有助于早期发现动脉血管斑块或狭窄,对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