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MRI 成像对脑膜瘤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2024-04-30通信作者袁为标李海峰
叶 影,高 辉(通信作者),袁为标,李海峰
(1 芦沟中心卫生院影像科 江苏 盐城 224711)
(2 建湖县人民医院影像科 江苏 盐城 224700)
脑膜瘤是颅内肿瘤中的一种,是脑膜与脑膜间隙的一种衍生物,其发病率在颅内肿瘤中占19.2%,通常以女性患者为主,患者大多为成年人,年龄在45 岁左右[1]。相关临床研究表明,脑膜瘤的发病机制大多与患者个体机体内环境的变化、患者个人基因变异存在关系,发病机制属于多因素诱导过程,但具体诱发因素尚未查明[2]。脑膜瘤是一种良性肿瘤,该疾病发展较为缓慢,但呈膨胀性生长。由于重要部位受到影响,患者会出现头痛、癫痫等症状,甚至丧失视觉、嗅觉和听觉,因此必须尽快治疗[3]。临床上,脑膜瘤的诊断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但由于其侵袭性和病变大小有限,大多数患者难以进行病理检查,因此临床上检测脑膜瘤的新方法逐渐演变为影像学检查[4]。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微观病理生理变化的宏观表现,因此是评估颅脑肿瘤中各种类型疾病的首选成像模式,可为肿瘤定位和特征描述提供有效信息[5]。多模态MRI 成像可利用不同序列和参数对脑实质、血管和脑血流动力学进行全面评估,准确反映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从而为制定诊断和治疗方案以及评估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提供可靠的证据和指南。本研究将2021 年4 月—2023 年4 月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膜瘤患者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多模态MRI 成像在该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对象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4 月—2023 年4 月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膜瘤患者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3 例,女47 例;年龄32 ~58 岁,平均(45.24±3.67)岁;病程52 ~74 个月,平均(62.15±6.28)个月。
纳入标准:(1)符合《临床神经外科诊断治疗学》[6]对脑膜瘤的诊断标准;(2)均进行病理诊断为脑占位病变;(3)无外科治疗史;(4)可配合进行影像学检查;(5)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入院时意识不清;(2)存在MRI 禁忌证;(3)无法配合进行影像学检查。
1.3 方法
常规MRI:患者取仰卧位,使用美国GE 3.0T 超导核磁共振仪进行扫描,分别以5 mm 切片厚度和1.5 mm切片间距、横向T1WI、横向和矢状T2WI 以及横向水抑制T2扫描进行常规磁共振扫描。
多模态MRI 检测:(1)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扫描,扫描参数:层厚5 mm、TR/TE 2 755 ms/97 ms、矩阵24×24,分别在横、矢状位和冠状位3 个层面上进行MRI 检查,造影剂为钆喷酸葡萄胺造影剂;(2)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对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进行扫描;(3)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hydrogen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测定,扫描参数:TR/TE 9 000 ms/80 ms,体素尺寸1.0 cm×1.0 cm×1.5 cm。所有检查均由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进行,所有图像数据均由工作站和软件处理,然后由放射科医生进行盲法诊断分析。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不同区域DWI 检测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和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elativ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rADC)。区域分别为脑膜瘤、对侧镜像区。(2)比较不同区域3D-ASL 灌注图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值。rCBF 值由最大肿瘤血流量(tumor blood flow,TBF)值/对侧正常白质和对侧正常灰质计算得出。区域分别为脑膜瘤、对侧正常白质、对侧正常灰质。(3)比较不同区域1HMRS 波谱图中瘤周及正常脑实质区胆碱(Cho)/肌酸(Cr)、Cho/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及NAA/Cr 比值。区域分别为瘤体、瘤周、正常区域。(4)比较常规MRI 和多模态MRI 在脑膜瘤中的诊断价值。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 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率[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DWI 检测不同区域的ADC 与rADC 值比较
脑膜瘤ADC 与rADC 值高于对侧镜像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DWI 检测不同区域的ADC 与rADC 值比较(± s)
表1 DWI 检测不同区域的ADC 与rADC 值比较(± s)
不同区域例数ADC 值rADC 值脑膜瘤1000.91±0.081.17±0.15对侧镜像区1000.83±0.050.74±0.23 t 8.48015.660 P<0.001 <0.001
2.2 3D-ASL 灌注图不同区域rCBF 值比较
脑膜瘤rCBF 值高于对侧正常白质和对侧正常灰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3D-ASL 灌注图不同区域rCBF 值比较(± s)
表2 3D-ASL 灌注图不同区域rCBF 值比较(± s)
注:①与脑膜瘤比较,P <0.05;②与对侧正常白质比较,P <0.05。
不同区域例数rCBF 值脑膜瘤100 2.85±0.41对侧正常白质100 1.24±0.43①对侧正常灰质100 1.43±0.32①②F 231.240 P<0.001
2.3 1HMRS 波谱图中不同区域Cho/Cr、Cho/NAA及NAA/Cr 值比较
脑膜瘤患者瘤体、瘤周Cho/Cr、Cho/NAA 及NAA/Cr 值高于正常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1HMRS 波谱图中不同区域Cho/Cr、Cho/NAA及NAA/Cr 值比较(± s)
表3 1HMRS 波谱图中不同区域Cho/Cr、Cho/NAA及NAA/Cr 值比较(± s)
注:①与瘤体比较,P <0.05;②与瘤周比较,P <0.05。
不同区域 例数Cho/CrCho/NAANAA/Cr瘤体100 3.24±0.65 6.03±1.24 0.65±0.13瘤周100 1.64±0.12① 1.13±0.24① 1.85±0.32①正常区域 100 0.93±0.25①② 0.65±0.21①② 1.57±0.23①②F 214.234824.253400.27 P<0.001 <0.001 <0.001
2.4 常规MRI 和多模态MRI 诊断结果比较
多模态MRI 诊断准确率为97.00%,高于常规MRI的8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常规MRI 和多模态MRI 诊断结果比较
3 讨论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存在三种常见疾病,除脑外伤、血管性病变外,还有颅内肿瘤[7]。颅内肿瘤中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包括由脑、脑膜、颅神经等部位和其他器官转移到颅内的恶性肿瘤[8]。有研究数据显示,颅内肿瘤主要胶质瘤、脑膜瘤和转移性肿瘤[9]。脑膜瘤早期无明显症状,晚期出现癫痫、肢体功能衰退等症状,是一种发生于脑膜和脑腔之间的病变,好发于女性,多见于45 岁的成人,该疾病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较大。由于该疾病发展较为缓慢,且为膨胀性生长,导致患者身体的要害部分受损,病人会有头痛,癫痫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失去视力,嗅觉,听力,所以一定要尽早进行治疗
脑膜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目前临床上主要依靠病理学诊断进行确诊及治疗,但其恶性程度及部位使大部分病例难以获得病理证实,故影像学是一种新的鉴别手段[10]。MRI 是对颅内肿瘤进行诊断与评价的最适宜手段,它能为病灶的准确定位及特征描述提供重要的依据[11]。多模态MRI 成像能够多角度、多参数地评价脑实质、脑血管及脑血流动力学,精确的反映患者的病理生理状况,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12]。有研究表明,多模态MRI 中的DWI、3D-ASL及1HMRS 对肿瘤边界确认具有积极意义。DWI 是一种反映生物体内水分子布朗运动的成像技术,可以反映体内组织的微观结构和构造[13]。ADC 值越低,恶性程度越高,对评估癌症程度有较大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脑膜瘤ADC 与rADC 值高于对侧镜像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ASL 是一种能够实时监测肿瘤血流状态的方法,是一种完全无创、无需对比增强的磁共振灌注技术。它利用磁化标记的动脉质子迁移到脑组织,进行三维快速成像,随后减去灌注信号得出3D-ASL 的信号。3D-ASL 的信号主要取决于脑血流量,脑和组织的T1及标记的动脉血从标记层至成像层的时间等多种因素。所以说,ASL 所属的脑血流量图并没有真正反映真实的脑血流量,尤其在首先以脑血流变化为基础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因此它可以利用血流信号的变化来评价肿瘤的血流情况[14]。有研究表明,脑膜瘤中rCBF 值较高,说明有更多的新血管生成,这对于鉴别肿瘤有很大的帮助[15]。本研究结果显示,脑膜瘤rCBF 值高于对侧正常白质和对侧正常灰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脑膜瘤患者瘤体、瘤周Cho/Cr、Cho/NAA 及NAA/Cr 值高于正常区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HMRS 是一种基于质子能谱的方法,Cho、Cr 和NAA 是正常脑组织中最重要的3 个峰值,它们之间的比值可作为区分正常脑组织中肿瘤的标准[16]。本研究所描述的脑膜瘤肿瘤、瘤周和正常组织之间比率的明显差异对提高脑膜瘤的鉴别能力具有重要意义。MRS 能更好地反映脑膜瘤的病理生理学和生物代谢,更好地反映脑膜瘤各种代谢物的变化,有助于对肿瘤进行定性、分类和评价。
本研究结果显示,多模态MRI 诊断准确率为97.00%,高于常规MRI 的8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多模态MRI 诊断在脑膜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并能够为后续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多模态MRI 成像在诊断脑膜瘤中具有较高的价值。不同肿瘤部位的多模态MRI 成像(如瘤体、瘤周和镜像区)的定量存在差异,因此可以考虑用多模态MRI 成像来鉴别脑膜瘤。但由于本研究由于样本纳入量较少,研究时间较短,导致研究结果可能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后续应扩大样本纳入量,延长研究时间,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