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新尝试:启发式提问教学
2024-04-29卢锦雄
启发式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且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还能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本文从实际教学出发,深入分析启发式提问教学让语文课堂展现出的魅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它通过模拟真实或想象的场景,让学生深入理解和体会文本内容,进而强化对文本思想和情感的把握。
以《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篇文章描述的是哪个地方的小学吗?你们能说说这所小学有哪些特点吗?”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轻松而富有探究氛围的课堂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为后续的深入探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继续提问:“你们觉得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这样的启发式提问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与文本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文本所描述的场景和人物的形象,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文本的理解。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和互动,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通过创设情境与启发式课堂提问的结合,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的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他们会对文本的思想情感有更深刻地理解,还能学会如何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二、问题引导,强化文本理解
问题引导法是一种实效性的教学策略,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它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强化他们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以《金色的草地》一课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关注文本的核心内容。例如,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草地通常是什么样的吗?”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对草地的常规认知,为后续的文本学习做铺垫。接着,教师提出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你们知道有‘金色的草地’这样的说法吗?”这一问题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探究文本的欲望。其次,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给予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最后,教师在学生分享讨论结果时,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和指导,并进行有针对性地点评,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进一步的思考方向。这种师生互动的方式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关注和尊重,还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文本内容,提升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问题引导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地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小组讨论,增强学习信心
小组讨论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它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展开讨论和交流,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增强学习信心。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在互相讨论和分享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而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以《小英雄雨来》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运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探究和讨论中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英雄,并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接着,教师提出问题:“雨来为什么被称为小英雄?”这个问题不仅紧扣文本主题,而且富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内容。随后,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绕“雨来在故事中做了哪些英勇的事?雨来的故事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你认为雨来身上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品质?”等问题展开讨论。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帮助。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的代表上台分享讨论结果,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补充或提问,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通过分享和交流,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还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拓展了思维广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小组讨论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增强学习信心。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更多地运用这种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四、个案分析,培养综合能力
个案分析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通过深入剖析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以《桂花雨》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运用个案分析法时,首先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和情感基调。接着,教师会选取一个或多个与课文紧密相关的个案进行深入剖析。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对桂花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并对文中描写桂花的句子和段落进行个案分析,让学生理解桂花的美丽和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桂花雨对作者的意义,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在进行个案分析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讨论。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发现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个案分析法的应用,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还能够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在分析个案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提取关键信息、如何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如何提出解决方案。这些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对《桂花雨》的个案分析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在个案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启发式课堂提问是一种具有深远意义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积极运用这种教学方式,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鼓励他们表达等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开放且互动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
卢锦雄(陇南市西和县何坝镇黄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