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近老师

2024-04-29李岚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小刚丝巾数学老师

▎设计理念

师生关系是学生心理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师的陪伴给了学生很多的温暖,学生和老师朝夕相处,有时也难免会发生矛盾,让本该融洽的师生关系出现隔阂。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容易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以己度人,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容易误解他人。他们也比较容易冲动,出现了矛盾如果处理方式不当就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师生冲突。因此,帮助学生明确良好师生沟通的重要性,学会尊重老师,并采取一些积极的行动去营造师生沟通的良好氛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尤其重要。本课通过情景演绎、心理实验等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多方面认识老师,学会接纳和欣赏老师,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师生关系对个人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学会理解老师,通过换位思考有效化解师生矛盾。

3.学会接纳和欣赏老师,积极行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准备

两只一面好一面有烂的苹果,一个托盘,一块布,每人一张活动记录卡。

▎教学过程

(一)情景表演(课前录制视频,由本班同学参演)

八(5)班的数学课上,老师正在板书,同学们在认真地做着笔记,突然从教室后面飞过来一个纸团,正好打在前排同学的头上。那位同学“哇”地一声叫起来。老师愤怒地回过头,在班里搜索着“肇事者”。

“小刚,你站起来!”老师看到小刚手里拿着一个纸团,正回头对着后面同学笑,认为找到了“作案证据”。小刚是一名有点内向的同学,曾因为连续几次没有完成作业而受到老师的批评。他认为老师看他不顺眼,有意找他碴儿。他不耐烦地说:“干什么,我又没有犯错误。”

老师快步走到他旁边,严厉地说:“你为什么上课乱扔纸团?你看你对班级纪律造成了什么影响!”小刚认为,老师又开始找他麻烦了,不服气地说:“不是我!”老师也生气了:“做了错事还不肯承认。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小刚更生气了:“你就是看我不顺眼,我说不是我就不是我!”课堂里一下子变得非常安静。

其实老师冤枉了小刚,纸团是他后面的同学扔的,但是小刚在课堂上和老师发生争吵,影响了同学们上课,也让老师很尴尬。同学们劝他去找老师承认错误,但小刚觉得:“这件事是老师有错在先,要不是她总批评我,我也不至于这样。哼,要我去找她,那多丢人呀。”

【讨论】

1.你们之前遇到过被老师误解的事情吗?你的情绪是怎样的?(气愤、委屈……)

2.当老师批评你的时候,你的情绪是怎样的?(非常生气,觉得老师又要来针对我了……)

老师总结:当我们被误解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在刚才的情景中,老师错怪了小刚,那么误会又是如何发生的呢?请大家来分析一下,老师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判断?

生1:凭借自己看到的现象来做判断,因为当时纸团在小刚手中。

生2: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做判断,因为小刚之前有一些不好的行为,所以给老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生3:……

老师总结:有句话叫做“眼见为实”,但是有时“眼见未必属实”,仅凭我们看到的现象就来下结论,确实会判断不准确,导致误会的发生。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小实验,看看你们从这个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案例,再现被老师误会的场景,引发同学真实的情绪体验,试着让学生站在第三者的视角去分析引发冲突的可能原因,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二)心理实验

【操作说明】

老师课前准备好两个苹果(都有一面是烂的),在讲台前准备好课桌椅,苹果先放在托盘并用布遮挡(当事人只能看到其中的一个是烂的,对面的人也只能看到另外一个是烂的),邀请一名同学上来从中选一个,要求坐着不动(学生坐好之后老师才能把布拿走),并要求不能用手摸只能用眼睛看,然后在纸上写下来选哪个。请坐在对面的同学来猜他选的结果。

“今天老师带了两个苹果,我想送一个苹果给同学,有哪位同学愿意上来选苹果?”

A同学上来,面向同学,坐在椅子上,被要求不能出声。老师把布拿走,请A同学把答案写在一张纸上。

师:你们猜他会选哪个呢?(提问下面学生)

请台上A同学公布选择。

请下面猜错的学生发言,请其中一个B同学上来坐在A的位置看,并告诉大家A选择的真正原因。

【讨论】

1.你们都是凭借自己的真实所见去判断,为什么结论是不一致的?

2.你从这个小实验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老师总结:我们往往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思考问题的,基于我们所看到的部分去下判断,然而我们看到的也只是局部,并不全面和客观。所以,要想避免误解,就需要我们学会换位思考,跳出自己的角度,把自己设想成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再来看一看,也许就会有不同的发现。

【设计意图】

通过苹果实验,帮助学生对个人视角的局限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能够形成全局意识,并能有意识地学会转换角度去分析问题。

(三)情景再现

下面我们回到一开始教室里发生的那一幕,当老师误解小刚的时候,小刚觉得老师又要来针对自己了,所以非常生气,当时他的应对方式是怎样的?他为自己据理力争。那么这样的回应方式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呢?老师继续批评,小刚更加生气。

【小组讨论】

1.如果你是老师,当学生在课堂上这样顶撞你的时候,你有什么情绪?

2.这时你很生气,老师也很生气,你们两个人都处在气愤的情绪下,能快速地把这个误会解开吗?

3.用怎样的方式可以避免这样的冲突,并能用最小的损耗消除误解?

4.你之前被人误解的时候,是如何解决的?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讨论结束后请小组代表来分享。

(关于第二个问题,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讲解一下“掌中大脑”,以此形象地说明:我们需要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只有在理智状态下才能有效地处理问题。)

【换位思考四部曲】

“刚才大家分享了很多经验,提供了很多的好方法,下面我们用“换位思考”四部曲,来把大家的好方法做一个梳理,变成一个简单易操作的避免或解决人际冲突的小工具。”

第一步:如果我是他,我需要的是……

第二步:如果我是他,我不希望的是……

第三步:对方原来的做法是……这是不是他期望的方式?

第四步:对方可以尝试的,他期望的方式是……

假设回到刚才的场景,我们来用四部曲试一试,看看如何来换位。

如果我是老师,我需要的是

如果我是老师,我不希望的是

我原来的做法是

这是不是老师期望的方式?

我可以尝试的,老师期望的方式是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导致冲突的关键因素是回应对方的态度,只有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才能有效解决冲突。借助换位小工具把“换位思考”变成具有操作性的4个步骤,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

(四)心理剧场

师:和老师的关系对我们的影响不仅是心情,有时还会直接影响到该门学科的学习成绩。曾经有一位朋友和我聊起他的小学生活,说有一次他在课堂上因为弯腰去捡了一支笔,被数学老师当众批评,说他上课不认真、小动作多,从此以后他就开始讨厌上数学课,后来到了中学,数学仍然是他最差的一门科目。因为最初对老师有不良情绪,他没有通过合理的方式处理好情绪,导致自己的学业受损。那么到底是什么在影响着我们,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尽快止损呢?下面让我们通过心理剧场来对这个现象做一个透视。

“就以刚才我说的这位朋友为例,这个对数学有很大负面情绪的孩子,他的内心会是一种怎样的状态?下面我邀请几名同学上台来扮演不同的角色,我们来把他的心理状态呈现出来。”

角色1:当事人小A

角色2:数学老师

角色3:数学学科

角色4:愤怒

角色5:愉悦

角色6:厌恶

【剧情呈现】

老师在上课时批评小A不认真听讲(用手指着小A)。

小A因为被老师当众批评很生气(做生气的动作),他认为自己就只是去捡一下笔,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愤怒情绪上场,用灰色丝巾套在小A身上)

“数学学科”上场,走到小A旁边,小A用手推开它,用手指着“数学学科”。

(厌恶情绪上场,用黑色丝巾套在“数学学科”身上)

“数学学科”对小A(做出无奈的表情):我不是数学老师,我只是数学这门课。你如果对数学老师有愤怒的情绪你可以试着去和老师沟通。

小A:我不想去跟他说话!

“数学学科”:那你可以想象一下,数学老师就坐在那张椅子上,你心里有什么话可以去对他说。

(用空椅子和角色互换的技术帮助小A处理情绪)

小A:上次您在课上批评我不认真,小动作多,其实我当时是要去捡一支笔。

(教师引导:现在请你坐在椅子上,你现在是数学老师,你来回答一下)

小A(换位扮演老师):我当时只是想提醒你一下,上课不仔细听,作业又要出错了。

(教师引导:再请小A回到自己的位置和老师对话)

小A(再站回自己的位置):但是你在课堂上这么讲让我很没面子。

小A(换位扮演老师):没有想到这句话让你感到委屈和难过,很抱歉!其实你可以下了课来跟我解释一下。

小A(再站回自己的位置):我也想过要来说清楚,但是也没有合适的机会,就算了。但是这个结总是在那里,我心里一直过不去。

小A(换位扮演老师):看着你数学的学习不理想,其实我也很着急。就一直想找到是什么原因,我知道你的能力并不差,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成绩。今天终于有了答案,我也很开心。谢谢你愿意告诉我事情的真相。

小A(再站回自己的位置):谢谢老师!我现在已经好多了。

小A(换位扮演老师):加油!老师希望看到你的进步!

(老师引导:感受一下此刻的心情,这时你心中的老师是否有了变化?)

小A回答:……

(数学老师把手放下来,表情变得温和了,换了一个动作,摸着小A的头)

(愉悦情绪上场,用橙色丝巾套在小A身上,灰色丝巾下场)

(老师引导:现在请小A感受一下对“数学学科”的情绪)

(小A把橙色丝巾套在了“数学学科”身上。黑色丝巾撤离)

老师总结:如果因为一些原因,影响了我们和老师的关系,我们需要及时去处理这份情绪,可以通过自我对话或调整自己的认知来疏解情绪,刚才的这个角色互换可以帮助我们去改变原有的认知,我们还可以去想想老师对你的好,他严厉背后善意的部分(希望学生学习进步)。我们看到老师行为背后的那份对学生的爱,从而理解老师,最终让我们放下纠结,走出困境。

【设计意图】

通过空椅子和角色扮演技术,帮助学生学会处理负面情绪,并通过自我和解,减少师生关系对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尽快止损。

(五)老师您好

师:每位老师都不是完人,他们身上有优点也有不足,拉近人与人的心理距离有一个秘诀,就是接纳他人的不完美,更多地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他人的闪光处。当我们消除了对这些学科老师的负面情绪,也会更愿意投入到这门学科的学习中去,最终受益的人就是我们自己。

【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给每名同学发一张活动记录卡。

1.每名同学心里想一位自己需要增进彼此关系的任课老师,在卡片上左上角写上他的名字。

2.自己先试着找出他身上值得欣赏的地方,写下来。

3.把卡片传给右手的同学,接着在自己收到的卡片上写下对这位老师的欣赏之处。直到收到自己的那张卡片。

4.谈谈在看了大家写的内容后有怎样的感受,比较现在和之前有什么不同。比如情绪、感受、想法等。

5.请你为这位老师写一张贺卡,在送上祝福的同时要记得把这些同学对他的欣赏告诉他。

老师总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我们成长的旅途中,老师一直陪伴着我们,引领着我们,如何让这份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和谐,这是我们需要去思考和主动实践的。希望各位同学都能用你们的智慧去经营好求学生涯中的这份重要关系,在老师的教导和鼓励下,在师爱的呵护和陪伴下,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人,并能通过行动去表达这份欣赏,从而与身边的人和谐共处,并获得更多愉悦、幸福的体验。

▎教学反思

本课由师生交往中的误会事件说起,围绕这个案例,通过“情绪体验—问题分析—心理实验—深度探讨—角色扮演—实践运用”这几个环节,帮助学生认识到,面对老师的误解,我们先要运用换位思考的小工具进行全面分析,客观理性地分析被误解的原因,并学会通过自我和解,减少师生关系对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尽快止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能够用积极的行动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剧场的角色扮演环节,在之前上课的基础上增加了几条不同颜色的丝巾,对主人公内心的情绪状态和指向做了更为形象的外化呈现,使同学们对当事人的内心状态有了更深切的感知。此外,对教师引导的环节也进行了具体化,把整个角色互换的过程完整地加以呈现,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会这种情绪处理的方法,并在生活中加以灵活运用。

猜你喜欢

小刚丝巾数学老师
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瞬间打结的丝巾
不足为奇
小刚的理想
漂亮的丝巾
迟到
为什么每月的天数不一样
丝巾发带
魔力数学老师
新来的数学老师